傅崑成:南海U形疆界線的法律性質

2021-01-09 觀察者網

1947年12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其官方公布的南海區域地圖上,正式劃出了一條U形疆界線。多年來,原本無人挑戰此U形界限內水域的法律性質。但是,繼1958年日內瓦海洋法四公約,以及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籤訂之後,南海周邊的鄰國基於對南沙、西沙資源利益的覬覦,乃於近些年內開始挑戰中國南海U形線內水域之主張,並要求中國對U形線的法律性質進行說明。

南海U型疆界線

我國在南海所劃定的U形線,其法律性質如何,筆者認為,確有澄清的必要。其理由有二:

第一,在最近幾十年裡,國際上成文海洋法已粲然大備,昔時的曖昧未明逐漸消除。1958年日內瓦四項海洋公約(包含:《領海及鄰接區公約》、《公海公約》、《大陸架公約》、《捕魚及公海生物資源養護公約》)於1958年4月29日籤訂,早已成為有效的成文法。1982年12月10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籤字後,目前此一公約中諸多規定也已成為各國實踐和接受的習慣法。而依據這些新出現的國際海洋法,1947年我國所劃定的U形疆界線,究竟被認為是「內水」之外界限,「領海」之外界限,「鄰接區」之外界線,「專屬經濟水域」之外界限,抑或僅僅系「島嶼歸屬」外界限?不予澄清,則無法依國際法加以主張、區隔、維護與執法。

第二,在與鄰國談判合作或劃分海域界限,區分管轄範圍時,必須先確知自己的權利範圍,以及鄰國的權利範圍,然後才能制定合作的範圍,進而使得合作成為合理的事實,不致形成「喪權辱國」或「自我膨脹」的不合理結果。

以下即從現代國際法的觀點,嘗試分析中國南海U形疆界線的法律性質,以及其內島礁與水域之法律地位。

對U形疆界線法律性質的說明

筆者的基本主張是,中國在南海所劃出之U形疆界線,既非內水界限,也非領海界限;不只是單純的南海諸島礁之主權歸屬線,同時還是一條中國特殊的歷史性水域外界線。

首先,南海U形疆界線至少應為中國島嶼歸屬線。

就U形線內的島礁而言,中國因「先佔」而取得其領域主權,這是有充分歷史證據。這些歷史證據,在中國史籍中可謂汗牛充棟,十分豐富。海峽兩岸的中國學者歷年所撰寫之著作甚多。具體又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中國最早「發現」這些島礁的證據,中國早在東漢時代(25-220年)就「發現」這些島礁,各項考古證據及史料記載之豐富無可比擬;第二類是中國對南海諸島礁「有效佔領」的證據,包括:漁民的長期使用、派遣水師、巡視海疆列入版圖、載入官方地方志書、進行天文測量、嚴肅海防懲治南海盜匪、救助南海外國遇難船隻、阻止外國調查西沙南沙及其20世紀以後中國對南海諸島礁之種種經營措施。

誠然,中國對南海諸島礁的「有效佔領」只能適用於「較低標準」。因為,這些渺小的礁嶼,距離大陸遙遠,暗礁密布,不利航行,加以大多缺乏淡水,人畜不宜居住。因此,對這種土地的「有效佔領」,與冰天雪地的東格陵蘭地區或者克利柏頓島案中的小礁嶼類似,不應期待像一般領土先佔取得者要提供「移民」、「繳稅」類的證據,只要中國有前述之諸種管轄措施已然足夠。更何況,國際法上對「先佔取得」主權有爭議的國家,必須要能拿出更確實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發現得更早」、「佔領得更有效」。在南海諸周邊國家間,沒有這樣的國家。

其次,有些大陸學者認為,U形線僅僅是一條「島嶼歸屬線」,這種說法並不完整。

一是此一海域鄰國眾多,關係繁雜,故有區分海域而非僅區分島嶼主權之必要,中國其他海洋地區也沒有劃定「島嶼歸屬線」的習慣。第二,世界各現代國家一般多在海上劃定海域界限者,甚少在海上僅劃一島嶼歸屬線者。第三,此一U形線的劃定時間是1947年,亦即美國杜魯門在1945年宣布建立美國漁業保護區及大陸架之後的兩年。與此同時,世界各國因杜魯門宣言引發了海洋圈地。當時中國政府之主張,實此全球風潮的回應。第四,U形疆界線的名稱、繪製方法,均與陸地上中國之疆界線無異,其位置正處於我國南海諸島嶼與鄰國海岸線之間的中線,加以當時U線系由十一大段落之「斷線」組成,足以證明當時劃U形線時,將其認定為中國在此海域的「未定疆界」,仍然保留了未來與鄰國正式籤訂疆界線的彈性。倘若將U形線解釋為單純的「島嶼歸屬線」,則此種「斷線」的「未定性格」將難以自圓其說——難道中國政府認為線內諸島嶼之主權歸屬「未定」,仍有與鄰邦談判區分的彈性嗎?

最後,南海U形疆界線還是一條中國特殊的歷史性水域外界線,其內的水域為中國的「歷史性水域」。 從中外法律上考察,U線內的水域很難認定為「內水」和「領海」,又不是純粹的「公海」,它當然也不合乎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所規定之「鄰接區」「專屬經濟區域」或者「大陸架上覆水域的定義」。在沒有其他合適定義的情況下,我們自然應進一步討論:現代海洋法中是否仍留有空間,容許中國這樣的歷史文化古國,將這片與中國有悠久歷史關係的水域,視之為「歷史性水域」?



 



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中國人自古航行和利用此水域,中國政府在此水域長期、不受挑戰地扮演著主宰者的角色。這一特殊的歷史關係,應使此水域與一般性水域有所不同。

第二,此水域中主要的群島、群礁均為中國因先佔取得主權,為中國傳統之固有領土,這也使得這片水域與一般其他水域不同。

第三,此水域為一半封閉海中靠近中國島嶼之部分,而所謂半封閉海,依1982年公約地123條的規定,不在該區域的國家權利會受到某些限制。

第四,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非但諸多條文(如第15條、51條等)中屢屢提及對歷史性權利、傳統捕魚權以及既得利益的尊重;同時也自始就不排斥某些水域之特殊性;已正式將「專屬經濟區」制度,以及「群島水域」制度、「半封閉海」制度等列入其中,這些新的制度都是世界上若干國家因其本身鄰接海域的「特殊性」,一再向國際社會呼籲,然後才得以納入公約,成為國際成文法的一部分。譬如,「專屬經濟區制度」就是杜魯門的創舉。又譬如,「群島水域制度」,則是應菲律賓、印尼等群島國家的一再要求,而成為國際法中的特殊化的水域(既非內水,亦非領海,又非公海,也非專屬經濟區)。菲印兩國俱可在南中國海周邊,特殊化其鄰接水域,何以中國不能將具有歷史性特殊地位之U形線內水域特殊化?

法律是一個活的程序,是為了因應需求、維持秩序與公義而存在的。只要中國是以自我抑制之態度,合理主張有限度的優先權利,則在其南海諸群島周邊國家間,大約依「等距中線原則」劃成的U形疆界線內水域,應被承認為一特殊歷史性水域。

最重要的是:主張歷史性水域,並不必然和當前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衝突。這一點與民法上的土地所有權與鄰居的歷史性權利的相互容忍關係上,非常類似。

就U形線內的歷史性水域而言,具體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西沙與南沙群島因其地理條件特殊,可合法地使用直線基線,劃成兩三塊「群島水域」,中國人在其中享有主權,其他國家仍將可享有穿越西沙、南沙之權,只不過其穿越船舶、飛機必須依照中國政府所規定的海路航行而已。

第二部分,在U形線內其他部分之歷史性水域,中國可以享有:對其中海洋各種資源管理、養護、探勘、開發之優先權利;保護與保全海洋環境之優先權利;科學研究之優先權利;航海、航空交通管制的權利。

總之,U形線內水域為中國特殊的歷史性水域,因而在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3條有關封閉海與半封閉海之合作事項上,不與其他南海周邊國家處於平等地位,而應享有上述優先權,以維護中國在此水域內的重大歷史利益。

南海鄰國可能享有的歷史權益

從歷史學家的研究報導文獻中觀之,南海一些鄰邦,在歷史上以中國藩屬國的身份,可能在中國U形疆界線內的歷史性水域中,也享有若干既得權利。這些權利應該在中國依照現代國際海洋法與之完成海域劃界之前,繼續受到容忍與尊重。

越南地近西沙,受到中國文化浸潤千年,史料較完備,對於歷史上越人在南海水域貿易、行軍、緝盜、漁撈,均有相當記載。在U形疆界線還沒有被中越雙方正式劃定為兩國重疊專屬經濟區海域界線以前,應儘量給予越南漁民在U形線內接近越南海岸部分漁撈、貿易航行、維持治安所必要之「熱追」權等「歷史利益」。

菲律賓的巴拉旺島地近南沙,可是歷史上並沒有任何證據足以證明菲人在南沙附近有任何行使主權的事實。甚至菲國近海極少數的小型漁舟,也不曾到南沙附近海域打魚。這一點從菲律賓在1956年5月15日,才有狂人克洛瑪(Tomas Cloma)(時任菲律賓海軍研究所所長)宣布「發現」了Freedom Land(即南沙近巴拉旺島的36個島礁),可以獲得證明。畢竟,菲國外長加西亞(Carcia)也是在克洛瑪「發現」這些南沙島礁之後,才於4天之後(即1956年5月19日)才宣稱,菲律賓因「發現」而「佔有」這些小島。

菲律賓能夠從歷史證據中,找出在中國U形疆界線內歷史性水域中的「歷史利益」,只有貿易航海,且基礎甚為淺薄。因為,長久以來,這種在南海中貿易航行的活動,甚少由菲律賓人進行,幾乎完全是由中國人或西班牙人包辦的。菲律賓與中國的貿易並且也是在「進貢稱臣」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如其他南洋諸邦。

泰國,古稱暹羅,是南(中國)海周邊國家中,唯一不曾淪為西方列強殖民地的國家。與真臘、扶南(古柬埔寨)等古代大邦相混接。但是,暹羅的海上力量從不出暹羅灣。從歷史上來看,其貿易航行曾達中國,尤以清期之進貢貿易為主。泰國漁民亦少遠洋打魚,迄今仍舊如此。因此,泰國在中國U形線內之歷史性水域中,恐怕也只有貿易航行之「歷史利益」可以主張。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曾經是中國與葡萄牙、英國角力競爭的場所。最後因英國的船堅炮利,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直到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陸續獨立成為現代主權國家。對於中國南海U形疆界線而言,這些國家的距離較遠,其利用U形線內中國歷史性水域之記錄,幾乎全然不存在。因此,對於U形線內水域,可謂沒有任何「歷史利益」可以主張、保護。

印度尼西亞是南中國海周邊最大的一個國家,全國13500多個島礁,面積達191.9萬平方公裡,人口1.6640億,號稱全球第5大國。但是,印尼基本上並非一個偉大的航海民族。西方學者認為,在眾多的印尼民族中,只有南蘇拉維西島上的布貴尼亞人和馬卡薩爾人,是真正愛海的民族;然而,他們最遠也只是從印尼南部向西航行到馬達加斯加島而已。從歷史上來看,印尼在中國U形疆界線內之歷史性水域,也沒有任何「歷史利益」可資主張並予保護。

總之,南海周邊之鄰邦中,越南基於相當之歷史證據,可能在U形線內接近越南海岸部分,享有漁撈、貿易航行、維持治安所必要的「熱追」權等「歷史利益」;菲律賓、泰國應可主張在中國U形線內水域自由貿易航行的「歷史利益」;其他各國對中國U形線水域完全沒有任何「歷史利益」可言,應該接受中國在此歷史性水域內之管理、控制、開發之優先權安排。

相關焦點

  • 李晶:論人工智慧虛擬偶像的法律性質
    要而言之,偶像被動虛擬化為法律關係客體,偶像主動虛擬化和虛擬偶像化在「啟動」時為法律關係客體,「技術工具說」對此更具有解釋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偶像主動虛擬化和虛擬偶像化也可獲得法律主體地位,但要以不違背法律規定及公序良俗為前提,「法律宣告說」對此更具解釋力。人工智慧虛擬偶像法律性質的確定,有利於釐清設計者、經營者、客戶、偶像等主體與虛擬偶像之間的法律關係。
  • 從比特幣的法律性質談比特幣糾紛的裁決思路
    ●摘要目前,各類爭議解決機構關於比特幣類糾紛裁決存在較大差異,反映了實踐中爭議解決機構對比特幣在我國現行監管體制下的法律性質的認識還存在差異。筆者嘗試釐清比特幣在我國現行法律框架下的法律屬性,並分析我國爭議解決機構對涉及比特幣的五類糾紛的裁決思路,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建議,以期對此類糾紛解決有所助益。
  • 初三專題:圓的內接四邊形相關性質定理,你聽說過託勒密定理麼?
    那圓的內接四邊形又有怎麼樣的性質和定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圓的內接四邊形的性質圓內接四邊形的前三個性質:1)對角互補,外角等於它的內對角2)相交弦定理3)割線定理但是第四個性質,可能大部分同學都沒有聽說過。這第四個性質是圓的內接四邊形中邊與對角線的關係。叫做託勒密定理。4)託勒密定理如何證明?要讓四邊和對角線都扯上關係。大家是否能夠想到之前小編分享的關於三角形的旋轉相似模型,它會出現一轉成雙(一般很難想到,要對此模型非常熟悉才行)。
  • 宋華琳:禁入的法律性質及設定之道
    筆者認為,禁入是一種涉及相對人基本權利限制的制裁性行為,無論從學理、規範還是實踐層面考察,或許都應將禁入視為行政處罰,這有助於在《行政處罰法》的框架下,更合法、合理地設定禁入,對禁入中的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程序選擇、行政裁量加以規範。本文擬展開行政法釋義學的作業,分析禁入的法律性質,進而討論何種位階的法律規範可以設定禁入,在法律規範中如何設定禁入。
  • 中國南海研究院發布重磅報告再批南海仲裁裁決
    前言近日,由中國南海研究院和英國菲耶塔國際公法律師事務所合作完成的《南海仲裁案裁決的法律批駁》通過《亞洲國際法年刊》在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全文線上發布,並面向國際社會、境內外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開放,提供長期免費下載服務。
  • 無窮級數的概念和性質
    無窮級數是高等數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表示函數研究函數的性質以及進行數值計算的一種工具。本章先討論常數項級數,介紹無窮級數的一些基本內容,然後討論函數項級數,著重討論如何將函數展開成冪級數和三角級數的問題。
  • U形系列效應
    系列位置效應的結果,以系列位置為x軸,回憶的百分率或絕對數量為y軸,則可形成一個U形的曲線,叫系列位置曲線(serial position curve)。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讓大家記憶一些物品名稱,然後立刻複述,大部分人都只能記得前幾個和最後幾個,中間的大部分記不太清楚。
  • 拼音《i、u、ü、y、w》基於標準的教學設計
    教材來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內容來源: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二組主 題:i、u、第一部分是三個單韻母i、u、ü和兩個聲母y、w,配有一幅圖畫。學生可以通過圖畫學習發音;第二部分是i、u、ü、yi、wu、yu的四聲;第三部分是比較y—i—yi、w—u—wu、ü—yu,學習y和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第四部分時i、u、ü、y、w的書寫。
  • 微表情悲傷的「倒U形」嘴
    「倒U形」嘴,顧名思義,這種表情出現在人的臉上會比較明顯,唇部留下的形象就是一個倒著的字母U。「倒U形」嘴的前提是擠壓嘴唇的動作,當嘴唇被藏起來後,嘴角向下拉,就會呈現這種形態。正常情況下,人們很難做出這種表情,即使是刻意地模仿也很難做到,所以,只有人的悲傷情緒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時,嘴巴才會呈「倒U形」。警察在偵查一起謀殺索的時候,根據得到的情報,將嫌疑犯鎖定為死者的丈夫。
  • 美國說中國對南海島礁沒有主權?局座今天就給它補補歷史課!
    文/大象PDK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國務院發布了一份針對中國南海問題的聲明,蓬佩奧表示,美國否認中國對南海大部分地區的海上資源所有權的合法性。「好人理察」都燒成「熟人理察」了還敢來南海騷擾?真的是心大。(圖源:twitter)其實,美國對於南海問題的聲明和做法彰顯了美國政府對南海歷史的無知。在南海問題上美國政府表態顛三倒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把南海當做政治鬥爭的工具,這有失大國風範和國家尊嚴。
  •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質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質:  積聚性  當直線或平面平行於投射線(在正投影中則垂直於投影面)時,其投影積聚於一點或一直線。這樣的投影稱為積聚投影。在正投影中,直線AB平行於投射線,其投影積聚為一點a(b),平面□ABCD平行於投射線,其投影積聚為一直線ad.投影的這種性質稱為積聚性。
  • 南海島爭:從1933年法佔南海九小島說起
    南海九段線是在中國人長期經營南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繼承自1948年民國政府公布的南海十一段線。而十一段線的雛形來自1935年標定的南海疆域線。1935年南海疆域線的形成因一事而起,即法佔南海九小島事件,這也喚起了中國政府與國民的海權意識,開始保護自己先輩遺傳下來的海疆權益。
  • 臺稱對南海諸島享有法律權利 國臺辦: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針對美國務卿蓬佩奧有關南海問題的聲明,臺對外交往部門聲稱,其對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享有國際法及海洋法上的權利。7月16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針對美方錯誤言論,外交部已多次闡明立場進行批駁。
  • 美國已成南海和平最大威脅者
    二戰結束後,中國收回南海諸島,並於1948年公布了南海斷續線,此後很長時間沒有國家提出異議。上世紀70年代在南海發現油氣資源,有關國家才開始提出領土主張。80年代《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出臺後,南海有關沿岸國產生海域主張重疊,使爭議進一步複雜化。回顧歷史不難發現,中國在南海的主張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 文娛律師丨如何定義愛優騰的網絡定時播放的法律性質?
    2019年8月「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與無錫天脈聚源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中,作為聯合出品方的北京儒意欣欣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和頌天地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聖基影業有限公司、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在授權書中都約定了一項授權內容即「網絡定時播放權」,但該案對於其具體法律含義沒有多做解釋。
  • 鳳凰評論員:中美南海博弈終局 豈能容忍霸權在門口耀武揚威?
    中國駐美使館就美國涉南海聲明發表談話,強烈反對美國對中方的「無理指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月13日在一份聲明中宣稱,中國在南海的野心沒有法律依據,並說北京多年來一直使用恐嚇手段對待其他南亞沿海國家。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分析師詹森說:「基本上這是我們第一次稱其為非法,但關鍵是你打算怎麼做?」
  • 外貿經營如何走出U形曲線
    外貿經營如何走出U形曲線人民日報  作者:李 剛  2021-01-06 從去年上半年業務突然遇冷,到下半年的出口攀升,廣東一些家電生產企業的外貿經營經歷了一條U形曲線。
  • 一起學拼音:「i」、「u」、「ü」單韻母發聲特點
    今天我們繼續講解單韻母發聲特點「i」、「u」、「ü」如何正確讀和書寫「i」?讀:拼讀「i」時,嘴角展開,牙齒對齊,也叫齊齒i。如何正確讀和書寫「u」?讀:讀「u」時嘴唇合攏突出,只留下一個小孔,所以也叫合口「u」。在發u時,兩唇收縮成圓形,略向前突出,舌後縮,舌面後部高高隆起和軟顎相對。發音時,聲帶振動,軟顎上升。u是後高圓唇元音。
  • /ɜː/和/ə/,/ʊ/和/uː/有什麼差別?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ɜː/和/ə/,/ʊ/和/uː/有什麼差別?   再說/ʊ/和/uː/   大家覺得Luke’s Look應該怎麼讀?   Luke和look,   哪一個是/ʊ/,   哪一個是/uː/?   Luke讀作/lu:k/,   look讀作/lʊk/。
  • 俄專家:密蘇裡州起訴中國是對法律和常識的嘲弄
    密蘇裡州總檢察長埃裡克·施密特要求中國政府依法律程序賠償該州因新冠疫情遭受的經濟損失。他聲稱,中國對疫情負有責任。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對施密特而言,起訴中國是其競選國會議員的某種政治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