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2020-12-10 騰訊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芳綸紙的研發和生產,長期由西方企業壟斷,我國只能進口低端民用產品。而龍邦科技的這款超級絕緣芳綸紙L633A,在各項參數上不低於杜邦公司王牌產品T410絕緣紙,甚至穩定性和絕緣性更佳。

據了解,芳綸的全稱是「芳香族聚醯胺纖維」,是一類新型的特種用途合成纖維,主要應用於高端製造和通訊設施等方面。上世紀60年代,美國杜邦公司最早研發成功芳綸紙,半個多世紀以來,該公司在芳綸紙領域佔有絕對統治地位,無論是新產品研發、生產規摸,還是市場佔有率,都居世界一流水平。美國嚴控芳綸紙對華出口,規定低規格的民用產品可以出口,高規格產品實施禁運。

我國應用的芳綸大部分依賴進口,為了打破這一局面,國家各部門多次明確將芳綸列入關鍵扶持發展的政策範疇。「高性能芳綸紙工程化技術研究」被國防科工委列為重點科技計劃,「芳綸紙基材料項目」 被國家科技部、國家總裝部、國防科工委三部委聯合列為國家重點攻關項目。

龍邦科技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芳綸紙產業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其前身為深圳市昊天龍邦複合材料有限公司,一年多以前,整體從深圳市遷入定南縣。用深圳速度加上定南的支持,用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廠房建設,深圳、東莞的工廠搬遷,設備調試,2019年6月正式投產,目前是亞洲最大的芳綸產品生產基地。

9月25日,龍邦科技新品發布會推出「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

在9月25日的龍邦科技新品發布會上,龍邦科技副總經理常小斌公開展示了這款芳綸紙。常小斌強調,和杜邦王牌產品T410絕緣紙相比,龍邦L633A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的穩定性和絕緣性更佳。

這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研發過程中,龍邦科技總工李永鋒帶領團隊,進行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期間,李永鋒的恩師-——華南理工大學的陳克復院士給予了很多意見和幫助。陳克復長期從事輕工造紙技術與裝備的研究工作,所承擔的科技重點項目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造紙工業技術進步和綠色發展,並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創新獎等重大獎項。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克復參加龍邦科技新品發布會

說起龍邦芳綸紙,78歲的陳克復院士表示,芳綸複合材料的產業化對我國國防建設、主導型工業項目如大型飛機、高速列車、造船、電力、電子信息等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今天終於看到我們能研發出比肩杜邦的芳綸紙,太開心了。」

經過十幾年艱苦探索和反覆小試、中試,龍邦科技取得了巨大成績,創造了多項全國甚至世界第一,成為國內首家能實現1313、1414兩大類芳綸紙工業化量產的企業,成功突破半個世紀以來西方的壟斷,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的企業。

相關焦點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亮相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這是中國新材料行業值得慶祝的時刻。
  • 深圳基因國產芳綸紙亮相打破國外長期壟斷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劉啟達 通訊員 彭繪林)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正式亮相,這款承載著深圳基因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打破進口壟斷!深圳基因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今亮相
    今天(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新品發布會上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進口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5G手機將告別金屬機身 採用芳綸纖維新材料外殼?
    芳綸纖維屬於國內短缺的高技術產品,因為其技術、資金門檻極高,研發周期極長,生產過程中對儀器設備要求高、行業集中度高,核心技術被巨頭壟斷。產能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歐洲,我國起步晚且生產技術較為落後,進口依賴度較高,而且多數國家把芳綸纖維作為戰略物資在技術等方面進行嚴格的管制(涉及軍工、航天等敏感領域),產品和技術都受到國外嚴格封鎖,因此採購成本居高不下,產品價格也相應提高。
  • 口罩股泰和新材收購芳綸紙企業:股價不漲反跌 不是每種防護服都...
    不是每種防護服都用於抗病毒泰和新材(002254)從事高性能纖維的研發與生產,公司生產的氨綸長絲可廣泛用於醫護服彈力扎口、紙尿褲、口罩耳帶等醫用防護領域。在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公司組織員工放棄休假,24小時不間斷生產,產品供不應求。
  • 她研發出比鋼還硬的芳綸紙,為國省下數十億!
    但是,卻有一種紙是我們費勁千辛萬苦才造出來的,之前一直被美國日本壟斷,而且由於之前我國沒有製造這類紙的技術,所以當了很多次冤大頭,被美日坑了不少錢。事實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芳綸紙,它和普通的紙有著巨大的差別,是一種特殊的材料,能夠耐高溫,能夠抗腐蝕,還有絕緣性的功能。而這種紙在航天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其中一些軍工領域和輪船製造業也需要用到這種紙。
  • 青島加速研發抗腫瘤海洋藥物 有望填補國內空白成為「藍色藥庫」重...
    半島記者 馬正拓在山東省、青島市以及即墨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6月24日,青島藍谷藥業有限公司與瀋陽藥科大學視頻籤約,正式籤署創新抗腫瘤海洋藥物HD-18合作研發協議。此次籤約使青島海洋製藥領域的產學研力量進一步加強,為青島加速打造中國「藍色藥庫」注入新動能、增添新引擎。
  • 填補市場空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精密膠粉自動配比機究竟是什麼來頭?
    【原創】填補市場空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精密膠粉自動配比機究竟是什麼來頭?靶心科技的精密膠粉自動配比機屬於國際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企業對於自動配比機方面的技術壟斷,提升我國設備製造水平。
  • 曾經美日靠一張紙每年賺中國數十億,自主生產後,中國論斤賣
    紙,最早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現代的生活中是最常見最普通的物品,中國每年大約生產數萬噸紙製品,但是有一種紙一直被美國、日本所壟斷生產不出來成為中國輕工業的傷痛。這種東西就是芳綸紙,說它是紙,只是對它的一種形容,芳綸紙其實是一種合成纖維。
  • 猿金剛創始人李武松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彌補國內裝甲塗料市場空白
    除此之外,美國杜邦、美國陶氏化學、荷蘭皇家帝斯曼等多家著名企業,也紛紛斥巨資開展樹枝狀高分子領域的研究。短短30年間,樹枝狀高分子在合成、理論研究、應用場景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如今,世界上已有20多類、200多種樹形大分子被合成。
  • 陝鼓自主研製全球最大軸流壓縮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陝鼓自主研製全球最大軸流壓縮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2020-09-02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襄陽人物】全國勞模江衝:勇闖壁壘 打破國外壟斷
    然而,由於市場過於細分,相關技術長期處於被國外競爭對手壟斷的狀態。在湖北中航精機科技有限公司,卻有一位勇闖壁壘的「猛士」,憑藉腳踏實地的鑽研和絕不服輸的鬥志,最終研發出性能優異的國產電動調角器,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 買下3臺光刻機,研發晶片核心材料,這家中企有望打破日本壟斷
    上海新陽是國內半導體產業領域一家研發光刻機的企業。為了更好地完成193nm ArF幹法光刻膠項目,公司此前曾買下三臺ASML光刻機。 由於美國禁令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ASML光刻機遲遲沒有到貨。如今,重要設備終於迎來到貨期,上海新陽有希望繼南大光電之後,打破日本在光刻膠上的壟斷。
  • 實現逆市增長,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煒岡機械:研發之路不停歇
    實現逆市增長,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煒岡機械:研發之路不停歇 2019/08/08 07:56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楊凡 瀏覽:6886
  • 中國女教授,堅持帶病工作,研發的紙比鋼還硬,每年為國家省10億
    據資料顯示,當火箭原料減重一千克,成本就可以降低三千萬,抗輻射強、硬度大、質量輕的芳綸紙顯然就是火箭材料的不二之選了。騏驥一躍,不能十步提到了芳綸紙就不得不提張美雲教授了。張美雲,樣貌姣好,性情溫婉,是製漿造紙工程學科的領軍人。
  • 隆華科技:新材料隱形冠軍 打破壟斷、國內唯一
    作者|秦亮 編輯|WY 半導體上遊材料中的靶材也是我國正在突破的細分領域之一,這塊主要還是美、日等西方國家壟斷,特別是高端材料進口較大。不過在中低端領域,國內部分公司已經實現了突破,打破國外壟斷,甚至對三星、LG等韓企供貨。
  • 洛陽「智造」眼科高端設備填補國內空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韶萌通訊員化雅楠本報訊昨日,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傳來好消息:園區內視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VG200型OCT影像設備實現小規模量產,多項性能國際領先。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高端醫療器械市場被外資品牌長期壟斷,該產品的推出,不僅填補了我國眼科高端OCT市場的空白,也標誌著國內眼科影像設備技術開始走在世界最前沿。【來源:大河報洛陽新聞】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一臺機器賣7億,日本設備壟斷全球,卻被這家中企打破壟斷
    而且,製造OLED面板的關鍵設備——真空蒸鍍機也被日本企業Canon Tokki所壟斷。中國企業想要突出重圍,所要面臨的挑戰頗多。據悉,一臺真空蒸鍍機的售價高達7億元,但即便售價如此高,其也仍舊是供不應求。不過,隨著我國企業不斷的嘗試與突破,有一家企業打破了日本設備在全球的壟斷,它就是合肥萊德設備。
  • 填補國內空白!河鋼邯鋼成功研發1300MPa級超高強方管鋼
    工人日報客戶端8月21日電 近日,河鋼邯鋼為山東一家商用車配套企業研發生產的150噸1300MPa超高強方管用鋼HC1300成功下線並交付使用,成為國內首家成功研發1300MPa級別超高強方管用鋼的企業,填補了目前國內市場的空白,為商用車輕量化提供了重要材料支撐。
  • 山東大學自主研發「人工心臟」,填補國內空白,技術國際領先!
    一支十幾人的團隊很快建立起來,學科背景涉及電磁、電氣工程、機械工程、流體力學、計算機控制、材料、醫學等等。"我們一定能做出來,而且做出來的一定不比國外的差"是眾人共同的信念。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但與之形成矛盾的是,ECMO在國內數量有限,並不能完全滿足疫情初期的救治需求。然而,由於技術封鎖,急需的ECMO卻無法生產。這讓劉淑琴教授團隊充滿了責任感和科研攻關的緊迫感。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掌握核心技術,對國家、對人民的重要性。"一定要使ECMO技術不再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