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格最初的定位是恐怖類型非對稱對抗遊戲,參與過內測的玩家知道,最初的地圖是比現在昏暗許多的,而且狂歡之椅也如黎明殺機一樣是懸掛的鉤索,那個時候監管者的壓迫感給求生者帶來的腎上腺素飆升的刺激感是現在無法比擬的,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網易不得已而進行了妥協,公測時便成為了現在的版本,內測玩家們還因此有過爭議。
為了保護我國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網易可謂是煞費苦心,就在上周,第五人格官方不但對地下室場景氛圍進行了大幅度的優化,而且大批時裝進行了改名,其中包括:宿傘之魂紫皮「血滴子」改命為「箭竹」,紅蝶紫皮「血扇」改名為「彼岸」,紅夫人金皮「血宴」改名為「赤宴」以及攝影師藍皮「血影」改為「緋影」和紫皮「血劍」改為「暮劍」,還有神秘的偵探金皮「邪派魅力」也調整為「別樣魅力」。
不難發現,除了累衝的偵探金皮「邪派魅力」之外,其他調整的時裝都是監管者的,並且他們的時裝中都帶有一個「血」字,雖然第五人格的本意是面向諸多喜歡恐怖追逐遊戲的成年玩家,但現階段未成年人卻是遊戲的主力軍,像是「血滴子」、「血扇」等等,難免會給未成年人帶來遐想的空間,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網易也是不得不進行改動。
其實在此之前,網易就對於「保護未成年人合理健康遊戲」做出了許多改動,比如很多角色的手持物進行了調整:孽蜥的手刀變成了現在鉗子,愛哭鬼手中的斧頭變成了掃帚,其中引發爭議最大的還是在伊藤潤二聯動活動中的「畫中女郎」,因為這個時裝的改動,喜歡伊藤潤二漫畫的原著黨紛紛表達自己的不滿,引得微博、貼吧一時之間硝煙四起。
國外的大部分國家擁有完整的遊戲分級制度,由遊戲分級委員會設定,為每個遊戲分配基於年齡的分級級別,分級委員會還檢查每個遊戲的內容,並為遊戲分級添加內容描述符,年齡分級將內容劃分為適合不同年齡段的級別,大致可分為兒童、成熟青少年以及僅成人三種級別。但由於我們國家遊戲分級制度的缺失,導致所有的遊戲面對的都是全年齡人群,因此這次的改動可以說早就在公測之初便埋下了伏筆。
不得不說,為了維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第五人格已經失去了太多的自我,從時裝的改變到地圖的調整再到時裝名稱的修改,曾經的恐怖標籤也在一次次的改動中變得名存實亡,儘管名稱的改動對於時裝以及遊戲性沒有任何影響,但是相信大家對於名稱的適應仍然需要一段時間,作為國內最火的一款恐怖非對稱對抗手遊,大家對第五人格的喜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恐怖風格逐漸消失到底是好是壞,還需要時間來證明,對此你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