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盤點】周四是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全年道瓊指數漲6.63%,恒生指數下跌3.4%,上證指數漲12.87%,領先道指和恒生指數。
而在港交所和紐交所兩地上市的阿里,在2020年經歷了跌宕起伏,尤其在最後兩個月,在與騰訊市值大戰中也曾領先超過萬億港元,到現在又落後4100億,阿里有「過山車」之感。
阿里在2020年經歷三個大波段。
第一個大波段是1月底到3月底。當時全球新冠肺炎呈現蔓延態勢,全球股市也是風聲鶴唳,尤其是美股,經歷過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數次大熔斷,最終在3月底探底成功。這和美國開啟印鈔機模式有關,就是無限給市場補充流動性,各種救市措施全部打出來。
阿里巴巴在3月底,股價曾觸及181美元年內新低。但在底部並沒有持續太多時間,隨後就是一路反彈。固然有美股大勢看好有關,因為道瓊指數同樣是從3月底開始迅速爬升,阿里和大盤走勢基本一致。
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快速走出低谷,其次還和公司基本面有關。在1-9月三個財報周期內,阿里巴巴總收入分別為1143億元、1538億元、1551億元,增速分別22.26%、33.78%、30.28%。雖然和2019年多個季度40%以上增速略有下滑,但在大疫情背景下,顯得尤為難得。
季度收入都是千億級別,老對手騰訊有遊戲業務作為「印鈔機」,而遊戲公司在疫情中,因為社交限制,更多網民有時間玩遊戲,作為全球第一大遊戲公司,騰訊無疑可以賺得更多,,但三個季度收入增速分別為26.08%、29.91%、29.01%。阿里巴巴收入增速表現和騰訊不相上下。業績是基本保證,也是硬核指標
阿里巴巴股價大漲,還有螞蟻集團上市紅利。螞蟻從5月左右傳出上市,到遞交招股書,聆訊等都非常順利,11月第一周雙11之前,本來是螞蟻集團在港股和A股同步上市時間。
結果螞蟻集團上市被臨時叫停,原因很複雜,本文暫時討論。只說對阿里巴巴影響,就是股價遭遇重挫,從年內高點也是歷史高點319美元跌至256美元,回撤大約20%,進入階段性熊市。
因此,最終阿里巴巴在10月底完成創新高后,第二個波段迅速下跌,進入第三個波段,就是下跌通道。在12月下旬,市場總監宣布對阿里「二選一」涉嫌壟斷進行立案調查。阿里隨即在港股中大跌兩天,市值蒸發近8200億港元。美股則是一次到位,12月23日大跌13%,這是上市後最慘跌幅。
但正如筆者在前文所言,支撐阿里市值高企的仍然是其業績,作為國內電商一哥,阿里優勢地位,暫時還無法撼動,所以阿里企穩也很迅速,在最後三個交易日中開始反彈,走出股價低谷。
就阿里、騰訊雙雄市值爭霸角度看,阿里曾經領先騰訊大約11000億港元。而截至12月31日港股收市,騰訊市值為5.41萬億港元,阿里市值大約5億港元,騰訊反超4100億港元。在即便是2020年初,阿里市值為4.45萬億港元,騰訊市值為3.59萬億港元,阿里領先騰訊8600億港元。騰訊足足完成12700億港元市值的超級大逆轉。
作為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和阿里集團最大個人股東乃至精神領袖,馬雲也同時感受到了「天上人間」。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中國首富不再是二馬,而是農夫山泉老闆,甚至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也超過二馬。
從大跌8000億到迅速企穩反彈,阿里也成功實現V型大反轉。但是市值波動較大,有人高位套牢,有人抄底成功,在這驚心刺激背後,阿里巴巴在2021年如何走勢,也就讓股東、投資者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