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帝國榮光,烏克蘭擬改名羅斯,歷史清算:把俄羅斯改為莫斯科國

2020-12-22 張文平銳評

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三個國家同根同源同文化,都起源於基輔羅斯,而基輔羅斯的「祖廳」地理位置,大概就在今天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三個兄弟國家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關係尚可,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之後,烏克蘭和俄羅斯已經變成了仇敵,烏克蘭和波蘭已經成為了最反俄的國家。

反俄,也成為了烏克蘭從底層民眾到政治高層的統一行徑,即便澤連斯基比較親俄,在競選總統的時候,也要對俄羅斯咄咄逼人,做出反俄態勢。在烏克蘭民間,興起了一個歷史清算風,一切都要和俄羅斯劃清邊界,比如烏克蘭東正教自成體系,和莫斯科東正教不再是隸屬關係,比如將俄羅斯名人雕像全部清除,比如將俄羅斯名人命名的街道,全部改名。

近日,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國家名字,也開始清算了。當地時間5月18日,烏克蘭首都基輔社會名人著名律師安德烈.費杜爾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費杜爾認為,烏克蘭是一個大國,歷史悠久。在近代,烏克蘭陷入泥潭,為了恢復往日的帝國榮光,應該立即改名,烏克蘭怎麼可以叫烏克蘭呢?

烏克蘭這個名字很奇怪,起不到振奮人心的作用,也不尊重歷史,烏克蘭應該改國名,或者改回本來的名字,那就是「羅斯」,而俄羅斯則在彼得一世的時候,竊取了本來屬於烏克蘭的國家名字,因此,尊重歷史,回歸歷史,應該把俄羅斯稱之為莫斯科國。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羅斯這個國家名字(民族)歷史悠久,羅斯人遍布東歐和斯堪的那威亞半島(今天的挪威和瑞典)。

羅斯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就是基輔羅斯,基輔成為「所有羅斯人統治之地的城市之母」,按照歷史,基輔羅斯確實是「祖廳」。而烏克蘭這個名字帶有「蔑視」,意思是邊境,或者「小俄羅斯」。烏克蘭民族也被稱作小俄羅斯人。對於基輔羅斯的歷史歸屬,俄羅斯與烏克蘭各執一詞。俄羅斯認為,基輔羅斯是俄羅斯的民族搖籃,是俄羅斯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不是羅斯人)。

後來蒙古西徵,把基輔羅斯摧毀,俄羅斯人北上,到達了今天的莫斯科周邊,建立了莫斯科公國。而在烏克蘭看來,俄羅斯是在強詞奪理。羅斯人的祖廳就在基輔羅斯,莫斯科公國僅僅是基輔羅斯的派出國家,是分支,不是主流。烏克蘭之所以叫烏克蘭,是俄羅斯強權政治的結果。只有烏克蘭才配叫羅斯,至於俄羅斯是篡改歷史,俄羅斯的國家名字應該叫莫斯科國。

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烏克蘭和俄羅斯變成仇敵之後,找各種機會和俄羅斯針鋒相對。烏克蘭改名一事,早在波羅申科擔任總統的時候,就曾經鬧過,波羅申科認為,應該把烏克蘭改名為基輔羅斯,把俄羅斯改名為莫斯科,向世界昭示,哪個國家才是正統國家。綜上不難看出,無論是領土問題,還是歷史問題,或者國名問題,烏克蘭和俄羅斯還要持續地鬧下去。那麼屏幕前的各位達人,您認同烏克蘭方面的說辭嗎?關注本號,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莫斯科竊取基輔羅斯歷史:烏克蘭希望與波蘭聯手,共同對付俄羅斯
    烏克蘭知名媒體《每周鏡報》日前刊發了該國外交部副部長瓦西裡·博德納爾的一篇文章。博德納爾在文章中對俄羅斯竊取烏克蘭歷史的行為進行批評,並呼籲華沙與基輔一道,共同對付莫斯科。文章指出,從很早以前開始,俄羅斯便表現出既竊取他國領土,又竊取他國歷史的特點。譬如烏克蘭--羅斯的歷史,便被俄羅斯算作為自己的歷史,四處宣揚。除此以外,俄羅斯還習慣於把別人的勝利歸功於自己,把犯下的罪責轉移給他人。譬如卡廷森林事件,俄國人便堅稱是德國人幹的。
  • 曾經同屬於強大的基輔羅斯,為何俄羅斯與烏克蘭矛盾那麼大
    不過烏克蘭人可不這麼認為,除了東烏三個邦的俄羅斯人,幾乎所有的烏克蘭人,都對俄羅斯持排斥和仇視立場,而且一門心思,渴望斬斷和俄羅斯的聯繫,加入西方陣營。 一、俄烏的歷史淵源。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屬於東斯拉夫人後代,公元9世紀,東歐平原上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誕生,其疆域空前廣闊,成為歐洲最大的國家,莫斯科公國,只是眾多羅斯小公國中,很不起眼的一個。
  • "深仇大恨":俄羅斯為何總在"欺負"烏克蘭?
    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都是東斯拉夫人,在語言和文化上同出一源,雙方都視自己為基輔羅斯的歷史繼承者,而在沙皇俄國和蘇聯時代兩者更是同屬一個國家,那到底是怎樣的「深仇大恨」令兩個國家間的關係走到今天這樣勢不兩立的地步呢?
  • 同為東斯拉夫人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反目成仇的原因是什麼?
    斯拉夫人有三個分支,東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西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人主要是南斯拉夫解體出來的六國和保加利亞。公元882年,羅斯王國佔領第聶伯河中遊的基輔城,史稱基輔羅斯。
  • 繼蒙古帝國之後亞歐大陸上最大的帝國,俄羅斯帝國是如何崛起的?
    俄羅斯的國家起源來自古代的基輔羅斯,基輔羅斯的主體民族是斯拉夫人,也就是今天俄羅斯人、白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祖先,不過「羅斯」這個名字卻來自北歐的日耳曼人。 公元七世紀時,來自北歐的日耳曼人整合了當地的斯拉夫人,建立了一系列城邦國家,而斯拉夫人稱呼這些日耳曼人為「羅斯人」。
  • 19世紀末,烏克蘭知識分子開始使用新的民族稱謂烏克蘭人
    ,開始使用新的稱謂烏克蘭人,這次稱謂的轉變是現代烏克蘭民族認同的勝利。這個新稱謂十分重要,它強調了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境內所有烏克蘭語使用者的共同性,主張烏克蘭人與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以及波蘭人一樣,也是一個民族。
  • 欽察汗國統治基輔羅斯200餘年,俄羅斯如何記入歷史?
    歷史有許多機緣巧合,亦如俄羅斯與元朝。元朝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國家,算上四大汗國,差不多佔了少半個地球,但是元帝國版圖面積只維持了曇花一現的浩瀚無垠,如同猴子掰玉米、撿西瓜,最後剩手裡的只有幾粒芝麻。反觀最初俄羅斯連一個蕞爾小國都算不上,只能用村莊來形容,而且村子裡的寵物都互相熟悉。
  • 探討一下,克裡米亞半島究竟屬於俄羅斯,還是烏克蘭?
    在中世紀,克裡米亞半島先後被哥特人、匈人、可薩人、拜佔庭帝國、欽察人、基輔羅斯和蒙古人佔領,還短暫地被威尼斯、熱那亞這兩個義大利的城國統治過。1430年,韃靼人在半島及其周圍區域建立起了克裡米亞汗國。1478年~1774年,克裡米亞汗國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
  • 維京海盜的東渡,是如何開啟俄羅斯帝國留裡克王朝的?
    就在歐亞大陸的帝國們正在為各自的興衰而疲於奔命時,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一支維京人,駕駛著他們的長船向東越過波羅的海,來到了拉多加湖水域(聖彼得堡東北部約40公裡),開啟了一次改變歐洲歷史進程的冒險。至於生活在今天俄羅斯內陸地區的窮苦東斯拉夫人,維京人將他們作為奴隸,販賣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或者南部奴隸貿易發達的地方。在與維京人進行早期奴隸貿易中,芬蘭人將這些維京人稱作「羅齊」(Ruotsi),後來改稱為「羅斯」(Rus)。最終,這支東渡的維京人以「羅斯」這個名字被周邊的國家和部族廣泛接受,並聞名於南部的伊斯蘭國家和羅馬帝國。
  • 俄羅斯核心區域在歐洲,為何歐洲人卻認為,俄羅斯是亞洲人的後代
    從地圖上看,俄羅斯領土遼闊,地跨歐亞兩大板塊,雖然大部分領土處於亞洲,但是它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卻在烏拉爾山以東的歐洲地帶,其亞洲領土,只是歷史上不斷向東擴張侵佔的土地。所以,俄羅斯屬於東歐國家,俄羅斯人也是應該屬於歐洲人,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
  • 俄烏曾是一家人,都是基輔羅斯後代,為什麼烏克蘭還親美仇俄?
    在歷史上,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三個國家同根同源同文化,都起源於基輔羅斯,而基輔羅斯的「祖廳」地理位置,大概就在今天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在蘇聯還沒有解體的時候,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屬於蘇聯的一份子,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兄弟國家,這也就是說它們曾經是一家人。蘇聯解體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發生了很多衝突。 據俄衛星網消息稱,烏克蘭負責歐洲一體化和歐洲大西洋一體化的副總理奧莉加 斯特凡尼什娜稱,烏克蘭政府願意成為美國在黑海地區的重要盟友之一,希望與美國建立系統性夥伴關係。
  • 烏克蘭丟克裡米亞,俄羅斯還惦記一塊領土,與葉卡捷琳娜女皇有關
    烏克蘭是俄羅斯帝國強盛時奪下的領土,而且在黑海沿岸,除了克裡米亞,分布了很多有名的城市,烏克蘭敖德薩就是其中一個,它的地位與名氣不亞於克裡米亞半島,被稱為「黑海明珠」。據2014年資料顯示,克裡米亞回歸俄羅斯後,敖德薩地區的民眾也要求獨立。
  • 羅馬帝國眼中的蠻族俄羅斯如何開始文明化?俄羅斯民族與國家起源
    對於俄羅斯的歷史,大多數人都是比較模糊的,只是知道近代史他扮演一個帝國的角色,後來成為蘇聯的一部分,再剩下的可能就是普京,熊,酗酒和戰鬥民族這幾個標籤了,本文試圖從俄羅斯的起源以及其民族開始文明化的發展幫助大家構建對俄羅斯底層文化的認識,就好比知道中國文化必然離不開先秦時代一樣。
  • 「第三羅馬」-俄羅斯國家的東正教化之路
    其疆域大致相當於今日俄羅斯東歐部分地區、烏克蘭、白俄羅斯部分地區。其首領名為留裡克,故稱為留裡克王朝,公元882年開始定都於基輔,故又稱基輔羅斯。這個被羅馬人識做與日耳曼人、凱爾特人同等的所謂「蠻族」是如何和為何要走向東正教化之路呢?今天撈徐帶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這段塵封的歷史故事要從基輔羅斯的第一位女大公奧莉加(?
  • 壞土豆:俄羅斯的世仇們,黑暗森林中的普京
    俄羅斯是黑暗森林法則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今天,也受到了黑暗森林法則的反噬,陷入了你死我活的攻守悖論。俄羅斯起源於莫斯科公國,是基輔羅斯公國12個國家中的一支,類似於成吉思汗早先只是蒙古部落中的一支。莫斯科公國僅僅是一個彈丸小國,在13世紀後,羅斯公國被蒙古帝國所徵服,但是莫斯科公國卻通過自己高超的政治手段取得了蒙古人的信任,開始幫蒙古人跑腿向周邊國家徵稅。好吧,說的不好聽點就是狗腿子。
  • 港刊:烏克蘭面對泰國式分裂 如何抉擇都難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最新一期香港《亞洲周刊》刊載《烏克蘭面對泰國式分裂》一文,文章指,對俄羅斯而言,基輔是俄羅斯文明的搖籃,更是阻擋西方勢力的最後屏障;對西方來說,控制了烏克蘭,即切斷俄羅斯再成為「帝國」的可能性。至於烏克蘭人,他們或不滿俄國的控制,但徹底倒向西方,不僅令東、西烏克蘭徹底決裂,還會面對俄國還擊。似乎他們怎樣抉擇,都不會有滿意的結局。
  • 獨立、聯合與再分裂:淺析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的歷史關係
    別看這三個國家現在的領土面積不大,但是在受到俄羅斯帝國的影響之前,它們在東北歐地區的影響力都十分強大,特別是歷史上威名赫赫的立陶宛大公國,甚至一度成為當時歐洲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隨著俄羅斯帝國的擴張和崛起,三國的領土被壓縮至波羅的海一線,最終被沙俄所吞併,並且遭受著俄羅斯帝國的殘暴剝削。
  • 東正教中心是如何轉移到俄羅斯的?
    ▲現任莫斯科及全俄羅斯牧首一、基督教北傳和羅斯教區初建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由於它對帝國東部巴勒斯坦居民採取了嚴苛的控制隨著基輔羅斯的擴張和君士坦丁堡的重視,到了基輔羅斯的後期,基輔主教區已經管轄了烏克蘭等十幾個教區。好花不常開,蓬勃發展的基輔羅斯遇到了一個強大的敵人,斷送了它所有的努力。13世紀蒙古西徵,不僅佔領了基輔羅斯,還導致了基輔羅斯再次分裂成若干公國。蒙古人的進攻破壞了基輔當地的教堂,基輔的主教馬克西姆選擇了弗拉基米爾作為自己的駐地。
  • 摩爾多瓦是第2個烏克蘭?桑杜讓俄羅斯撤軍到底是不是自取其辱?
    作為摩爾多瓦歷史上首任女總統,桑杜在當選後首次公開亮相就一鳴驚人,表示俄羅斯維和部隊應撤出摩爾多瓦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當前的摩爾多瓦完全沒有內戰的危險,因此俄羅斯維和部隊應該被平民觀察團所取代。 此言一出,摩爾多瓦全國振奮,而克裡姆林宮方面則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 烏克蘭和土耳其合作研發護衛艦,俄羅斯國防部發了一張圖
    烏克蘭和土耳其於12月15日籤署了一項涉及軍事武器技術轉讓以及護衛艦和無人機聯合生產的軍事協議,該協議被視為烏克蘭和土耳其軍事結盟的一個標誌,而俄羅斯則顯然是俄烏軍事合作的直接受害者,烏克蘭此舉在歐洲引發了一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