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的吸塵器、4000多的風扇、3000多的捲髮棒、3000多的吹風機……在家電的領域,戴森和蘋果一樣,貴就是其最大的特點。戴森不斷刷新著消費者對家電價格的認知,有人說:戴森之所以成功就是用昂貴的售價來滿足你的虛榮心。
當然,除了貴,戴森的好用也是毋庸置疑的,戴森和蘋果有很多相似之處,在安卓拼參數、拼性價比的時候,蘋果從不按套路出牌,好看的外形搭載領先對手的黑科技,消費者就是願意為其買單。戴森也仿佛得到了蘋果真傳,只靠一顆小小的馬達就年賺百億。
戴森吸塵器的核心當屬數碼馬達,所以自1997年開始,戴森在馬達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超過了3.5億英鎊。先後推出了V6、V7、V8、V9、V10、V11馬達,戴森集團研發投入佔比已經達到利潤的40%,且在全球擁有上千名研發工程師。就是依靠這些不同於其他品牌的技術,戴森公司2018年利潤達到11億英鎊(約合人民幣97億元),營業額增長28%,至44億英鎊。
詹姆斯·戴森,戴森品牌創始人,它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也是一個成功的發明家,當你熟悉戴森的產品線後你就會發現戴森和其他家電品牌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它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顛覆,這也是戴森把產品溢價做的更高,賺更多錢的原因。
逼格--戴森帶來的更大價值
高出市場幾倍或者十幾倍的定價其實是戴森的一個附加價值,很多用戶購買不僅僅是因為戴森的產品,從接收信息到決定購買,都會受到朋友圈、媒體以及各類平臺的影響,還有其品牌效力,戴森傳達的是一種高品質生活理念。
高價的本質在於為極致體驗和輕奢屬性買單,前者屬於使用效用,後者則源於心理作用。戴森品牌塑造的另一成功之處在於:通過自上而下,從精英階層到普通大眾的口碑傳播讓戴森的產品擁有輕奢屬性,並且消費者願意為此買單。
逆勢而為的成功典範
區別於小米的低價策略和錘子的情懷戰略,戴森出現就一直保持了「高冷範兒」,很少有優惠力度、不請明星做代言、營銷手段更像是大V、博主的傾心推薦、網友間的口碑傳播,正是這一切不和邏輯的推廣,讓戴森成為逆勢而為的成功典範。
儘管高端價位會嚇退一部分的消費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戴森同樣擁有了一批自己的死忠粉和路人,原先不會考慮戴森的用戶也會關注起來。有人讚美戴森的黑科技、有人說買戴森就是交智商稅,面對不同的聲音,戴森不會刻意解釋什麼,就像詹姆斯·戴森一直堅持認為自己做的是一家科技公司一樣,堅持產品的涉及理念也是品牌的一部分。
(748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