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有哪些習俗?為何被定為「送窮」日?

2020-12-16 思帆歷史趣聞

正月初六有哪些習俗?為何被定為「送窮」日?

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六」和「八」是非常吉利的數字。很多人在選擇電話號碼或者車牌號的時候,對於「六」和「八」兩個數字都毫無抵抗力。事實上在眾多過年習俗中,正月初六也一直是人們,比較青睞的大吉大利的日子。

正月初六的主要民間習俗,就是「送窮」和「啟市」。相信很多人在查閱年俗資料的時候,都會發現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送窮」幾乎成了結婚過年時的主旋律。這其實與古代社會老百姓,生活過於困苦有很大關係。

而「啟市」 從字面意義上去理解,實際上就是開門大吉的意思。在古代或者現代社會中,很多開商鋪或者做小買賣的人,都會選擇在正月初六這一天開門迎客。主要的寓意就是

「六」代表順利,期望這一年生意順風順水、財源廣進。

正月初六要「送窮」更要「啟市」

在時下很多年輕人的心目中,就算是除夕對他們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很多人都反映過年的氣氛一年不如一年。事實上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一些比較傳統的過年習俗,正在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洋節日」,比如,聖誕節、情人節等。「洋節日」之所以要比,傳統節日習俗更具吸引力,其實主要與「洋節日」的趣味性更高,以及可以表達的寓意更廣泛有很大關係。

事實上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並不是所有陳舊都是迂腐;也並不是所有傳統節日都是糟粕。因為能夠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一直流傳到現代社會中的年俗,肯定有其必然的獨特性和推廣性。所以筆者希望大家能夠重視年俗,並積極去參與到年俗之中。

1. 正月初六「送窮」日

(1)「送窮」習俗的真實寓意

相信大多數人一提到「窮」這個字就會特別反感,這主要是因為「窮」代表著沒錢。在這種大前提下就會顯得畏手畏腳,並且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會比較匱乏。所以按照同理心的說法去推演,可以得知古代人其實也特別煩「窮神」。

正月初六在很多古代人的心目中,是一個特別順利又吉祥的日子。因為正月初六中的「六」字,代表著六六大順和一切順意。所以在這一天古人會舉行,非常隆重的「送窮」儀式。主要的寓意就是送走「窮神」,期待新的一年能夠財源廣進。

唐朝人姚合曾在《晦日送窮》一詩中,描寫了古代人民「送窮」時的場面:「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從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來看,古代人在正月初六這一天,幾乎家家都會有「送窮」的儀式。

所謂「送窮」其實就將住在家裡的「窮鬼」送走,一旦「窮鬼」遠離「財神」就會到來。這其實也表達了人們對財富的一種渴望。當然這種習俗也與古代社會中,老百姓的生活過於貧苦有很大關係。

(2)「送窮」儀式

關於「送窮」儀式古代人早有記載,《歲時雜記》中就曾記載了,當時人們「送窮」時的場面。「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大概意思就是在正月初六這一天,一定要用掃帚打掃房間。

然後將打掃出來的垃圾堆積在院子中,當家人還沒有出門的時候。先用七張煎餅覆蓋在這堆垃圾上,然後將垃圾與煎餅一起拿出院外,倒在一個指定的地方或者說垃圾堆。這其實就是古代普通人家的「送窮」儀式。

宋代人的「送窮」儀式相對來說更加繁瑣。宋朝人曾寫過一首《送窮鬼》詩歌,:「正月月盡夕,芭蕉船一隻,燈盞兩隻明輝輝,內裡更有筵席。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空去送窮鬼。」

這首詩所表達的主要寓意,其實就是生活在宋朝的老百姓,在正月初六這一天的「送窮」儀式。結尾兩句重疊的話語「空去送窮鬼」,更是表達了宋朝人「送窮」的心態,無論是郎君還是小娘子,都應該「空去送窮鬼」。

事實上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中,有很多地方還依然保留了「送窮」的習俗。雖然各地的「送窮」儀式不一樣,但是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其實都是趕走窮鬼或者窮神。這個古老的傳統年俗,其實反映的就是廣大勞動人民,希望能夠送走舊日貧窮,迎接新年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2.正月初六「啟市」習俗

「啟市」但從字面意義上去理解,就是開啟市場或者開門迎客。實際上古代的「啟市」習俗,所表達的真實寓意也是如此。古代人做買賣的人會在正月初六這一天,打開店門開始營業,並開啟新一年的生意。

在正月初六開張營業之時,商家都要舉行一些活動,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放鞭炮。爆竹噼裡啪啦一響,街坊四鄰和過客就會知道,這家店鋪已經開始做生意了。其實正月「啟市」放爆竹,也有「爆竹聲中一歲除」的意味。

放完鞭炮之後老闆和店員就會,用力搖晃算盤以及用秤桿敲打秤盤。這種做法其實就是「響響噹噹,大吉大利」之意。總而言之都是為了生意好做、發大財。即使是現代社會很多商家也會在正月初六開業或者迎來送往。

結 語

按照老皇曆去推算正月初六,又可以被稱為「馬日」。因為這一天是女媧娘娘創造「馬」的日子。由於馬在古代社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人們才會說萬馬奔騰、馬到成功,其實也與正月初六中的「六」字之意不謀而合。

在這一天人們不僅要抓緊「送窮」,而且還要忙著「啟市」。很多人也會走上大街小巷,進行新一輪的年貨「掃蕩」。事實上正月初之所以會出現,很多十分有特色的歲時風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

【參考文獻】

輝志《賣懶——嶺南另類年俗》

孫維瑞 《初六話春餅》

《大年初六的習俗》

《正月初六·馬日》

相關焦點

  • 正月初六:民間俗稱「送窮」有啥講究
    雖然今年的春節,在新型冠狀病毒病毒的肆虐下,全國各地的人們在春節期間都閉門不出,以應疫情,但是隨著日期更迭,到了初六日,這一「送窮」的習俗還是浮於心頭。自秦漢以來,春節期間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
  • 你知道大年初六有什麼習俗嗎 初六有哪些禁忌呢?
    你知道大年初六有什麼習俗嗎 初六有哪些禁忌呢?時間:2020-01-30 00: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知道大年初六有什麼習俗嗎 初六有哪些禁忌呢? 春節大年初六有哪些習俗與禁忌呢?傳說,大年初六是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那麼在大年初六應該注意什麼呢?
  • 正月初六風俗送窮神
    文|鄭鎖剛正月初六的風俗是送窮神,有的地方叫送窮鬼。這一天要把過年時積累的垃圾清理乾淨,扔垃圾時把剪的紙人,也就是窮鬼,裝在垃圾袋裡,一起送走。姜子牙功成名就之後,有了封神的權力,他沒有照顧自己的老婆,就按照規矩,封自己的老婆為窮神。窮神,沒有任何人去敬,時間長了,姜子牙的老婆就哭哭啼啼地到玉皇大帝哪去訴苦,玉皇大帝無奈就指定正月初六送窮神,在這一天,人們也燒些香紙,送送這位可憐的窮神吧。至於窮鬼,可是另有其人的,傳說,窮鬼是上古大帝顓頊的兒子。
  • 俗語:正月初六,窮神送出門,何謂「窮神」
    送窮是正月初六,最重要的特色習俗之一。這天,家中主婦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做送窮神。一、何謂「窮神」?正月初六「送窮」,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是我國古代民間廣泛流傳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至今在很多地區仍然保留。窮神是誰呢?在民間傳說中,窮神即使上古帝王顓頊之子,他雖然貴為帝王之子,可是天生就是一個窮命,他不僅喜歡吃稀飯,穿破衣,而且早早地在正月就去世了。
  • 老祖宗留下的春節習俗,正月初六送「窮神」,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
    正月初六,又被人們稱之為「馬日」,主要與六畜有關。自從秦漢以來,人們一般認為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而這樣的說法,與女媧創造萬物有過關係,古人認為女媧是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
  • 正月初六,一年有沒有財運可就在這一天了,你還不知道?
    過年的習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年復一年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而且在這些活動中也包含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正月初六是什麼日子,大家都知道嗎?在傳統習俗中這一天可是十分關鍵呢,接下來的一年裡有沒有財運可全看這一天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正月初六送窮神表情圖片帶字帶祝福語 初六拜年早安吉祥祝福語大全
    正月初六送窮神表情圖片帶字帶祝福語 初六拜年早安吉祥祝福語大全時間:2020-01-30 11: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六送窮神表情圖片帶字帶祝福語 初六拜年早安吉祥祝福語大全 1、正月初六送窮日,送走貧窮的生活,送走貧窮的感情,送走貧窮的事業,送走貧窮的一切
  • 今日大年初六,在農村關於大年初六有哪些說法和禁忌?看完有數了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正月初六,按照以前的說法,過了正月初五,年也就過完了,但是大年初六這一天,在農村依然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那麼在大年初六時,有哪些風俗和禁忌呢?「三、六、九,往外走」,相信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一過了初五,年過完了,在外打工的人便開始踏上返程的路,開始了新一年的辛勤勞動。但是今年春節有些特殊,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春節假期延遲到正月初九,所以今天很多在外打工、上班的人依然在家中,但是也有少數農民已經開始返城。
  • 農曆正月有哪些禁忌?
    那麼,正月裡有哪些日子對於某些屬相是不太適宜辦大事的呢?如果你是生意人,那麼,正月裡哪些日子不適宜開市呢? 正月初五日寅、辰、午、未時。凡屬蛇者忌。 正月初六日寅、卯、巳時。凡屬馬者忌。 正月十二日卯、巳、未時。凡屬鼠者忌。
  • 2020大年初六拜年句子 大年初六拜年圖片
    2、正月初六送窮日,送走貧窮的生活,送走貧窮的感情,送走     原標題:2020大年初六拜年句子 大年初六拜年圖片     1、初六日,要送窮:除汙穢,棄破衣。掃出門,燒祭祀。供煎餅,點明燭。芭蕉船,送窮鬼。馬下田,備春耕。年之際,在於春。勤耕耘,衣食足。扔窮鬼,搶財神!
  • 晦日不送窮,一年必受窮,什麼是「晦日」?送窮指的是什麼?
    有一句老話叫做:「晦日不送窮,一年必受窮」,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晦日?送窮指的又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在晦日不送窮,一月必受窮呢?什麼是晦日?在很多古詩中就有對晦日的描述,比如張說的《晦日》:「晦日嫌春淺,江浦看湔衣」,湔衣就是晦日的一種習俗,也就是用水沾溼裙子,在河邊洗裙子。嚴維的《晦日宴遊》:「晦日湔裾俗,春樓置酒時」,以及姚合的《晦日送窮》中:「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什麼是五窮呢?
  • 周易看年俗之大年初六
    (節選自《正月六日作》)宋朝大詩人陸遊的暖春擔憂在千年後一語成讖,2020年的整個春節在經歷了短暫的喜悅之後全國上下都在和冠狀病毒作鬥爭,生活還在繼續,希望早日戰勝病毒。農曆正月初六,又稱為「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這是我國特有的歲時風俗。因此正月初六,下田備春耕,窮氣送出門。
  • 初一到初七 哪些年俗你還不知道?
    導讀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老鼠娶親……大年初一至初七,都有怎樣的風俗呢?你知道除了餃子,還有哪些傳統的過年食品麼?你知道送窮神、接五路是什麼嗎?今天,就讓小編帶你看看正月初一至初七,各地那些有趣的年俗。  大年初一 金雞報曉  放爆竹、吃餃子,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發壓歲錢。
  • 為何大年初三有「丟垃圾,送窮神」習俗?原來與民間女子美娥有關
    而在歲月的發展過程中,總是難免產生一些習俗的,比如春節,便是中華兒女創造出來的偉大節日,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更是一家團聚的日子。而在春節這段歲月裡,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習俗,比如明天便是大年初三了,在有些地方有著送窮神,丟垃圾的習俗,不知道你們那裡有嗎?一般而言,人們會在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而初三則在家待著。那麼此時的人們一般會做什麼事情呢?
  • 在農村,為什麼把正月初五稱為「破五」?這天習俗和禁忌你知多少
    今日是正月初五,在農村,很多地區稱今天為「破五」,一些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麼沒有「破四」、「破六」,只有「破五」呢?個別地區也有這樣的說法,進入初五以後,代表年已經過去,到了初五這天,要做個總結,該上班的準備上班,做生意的準備初六開門,初五算個分界線,初五以前還算年裡面,過了初五,就和年說再見了,因此,把這天稱為「破五」。
  • 大年初五初五到十五還有這些習俗和禁忌 不看你就虧大了!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富大貴。南方人通常在正月初五祭財神,而北方是正月初二。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2020年快樂:日本人有哪些正月習俗呢?
    日本人有哪些正月習俗呢?上期令和君為大家詳細講解了,日本人是如何過新年的,本期令和君將接著為大家講解,日本正月那些有意思的習俗和儀式。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正月裡用的「注連繩」本來與神社的相同,人們在家中也會張起注連繩,但它逐漸被簡略化了。「注連飾」一般被裝飾在家中的玄關,掛在各種吉利的植物上。例如掛在門松、玄關入口、鏡餅上,其用途非常廣泛。裝飾的方法也隨各地習慣而略有不同。
  • 正月初一是雞日,老話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是什麼意思?
    以前人認為公雞打鳴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為了告訴人們白天到了,該起床了。另一種就是為了告訴夜晚出來的髒東西,天亮了趕緊走吧。所以民間認為雞叫就是陰和陽的分界線,所以就把每年的正月初一定為「雞日」,因為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這一天好一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