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種「混搭」鳥類化石被發現!它長著迅猛龍的頭和巨嘴鳥的喙

2020-12-15 世說金語SAYTHEWORLD
一幅插圖,顯示了晚白堊世的獵鷹鳥,在古馬達加斯加飛行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一個可能是最怪異的動物混搭事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有6800萬年歷史的早期鳥類頭骨化石——它有著像迅猛龍一樣的頭和巨嘴鳥一樣的喙。

白堊紀晚期,這種烏鴉大小的鳥,生活在馬達加斯加西北部;當時;恐龍在稱霸著地球;而獵鷹鳥奇特的「喙臉」,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來自中生代(恐龍時代)的鳥類,或者在任何時候,都沒有過像這樣的臉。」擔任這項研究的俄亥俄大學解剖學教授表示。

顯示鳥頭骨的圖片(左上角)和數字組裝前後的顯微CT掃描

2010年,研究人員在一塊泥濘的砂巖中,發現了這隻鳥的部分但「保存完好」的頭骨。然而,他們直到2017年,才對這些頭骨進行了CT掃描。在那一刻,研究人員意識到,這個僅有8.5釐米長的頭骨——如此之小,以至於可以放在你的手掌中——有一個「中生代從未見過的喙」。

研究人員介紹說,在現代鳥類中,喙下的骨骼主要由一根骨頭構成。」你可以把這看作是所有現存鳥類,都遵循的一套規則——從細喙蜂鳥到寬喙靴嘴鸛。」

但這隻新發現的鳥——被命名為「獵鷹鳥」,體型雖然很小,但喙長得像鐮刀一樣。實際上,在此之前,在我們的認知中,還從未出現過這種形態特殊的「喙。包括始祖鳥在內的大多數中生代鳥類,鼻子更像它們的恐龍祖先——喙下有一塊骨頭,上顎骨很大。

獵鷹鳥的長喙,比巨嘴鳥和犀鳥等現代鳥類,早了幾千萬年

「換句話說,『獵鷹鳥』就像是用現代鳥類的喙和類似於『迅猛龍』的頭骨,來組成了它的臉。」研究人員表示,「『獵鷹鳥』進化出的喙的形狀,強烈地讓人聯想到現代鳥類高而長的上喙——類似犀鳥。」

當相似的特徵,在不同的群體中獨立進化時,這種類似巨嘴鳥或犀鳥的喙,就形成了一個「融合進化」的典型例子。

「但你要知道,『獵鷹鳥』的長喙,可比巨嘴鳥和犀鳥等現代鳥類早了幾千萬年——所以,實際上,是巨嘴鳥和犀鳥進化形成了『趨同』的形態。」

相關焦點

  • 巨嘴鳥被熊孩子掰斷了喙,醫生用3D列印技術,幫它重獲新生
    ,屬巨嘴鳥亞目的鳥類動物,體長約67釐米,嘴巨大,長17~24釐米,寬5~9釐米,形似嘴刀。     它的嘴非常漂亮,上半部黃色,略呈淡綠色,下半部呈蔚藍色,喙尖點綴著一點殷紅。喙對於鳥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它們的日常生活都能用得到它。
  • 這種古老喙鳥的發現填補了鳥類和恐龍之間的一段空白
    讓我們先搞清楚一件事:鳥類基本上就是恐龍。6500萬年前,當大多數恐龍滅絕的時候,一些鳥類和類似鳥類的恐龍已經出現了,那些在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的生物的後代,最終進化成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鳥類。雖然古生物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各種顯示羽毛進化的化石,但直到現在,關於喙鳥還是一個謎。
  • 源自中生代的最小恐龍化石,打破了我們對鳥類進化的認知
    一隻蜂鳥大小恐龍的小頭骨被發現被包裹在了琥珀中,這帶來了一個顛覆性的認知衝破,引發了關於鳥類進化和早期動物微型化趨勢令人震驚的思考。這個被困在琥珀中的頭蓋骨,只有7.1毫米長,屬於一種新的類鳥恐龍。研究人員將它命名為「寬婭眼齒鳥」(Oculudentavis khaungraae)。
  • 身體一半都是嘴,看似兇狠卻是個紙老虎,巨嘴鳥畫風太奇葩了吧!
    這句話放在現在,其實是有一定貶義的,但今天鏟屎girl只是想回歸它字面上的意義,帶你們看看一種畫風奇葩的鳥。巨嘴鳥。一眼看過去,幾乎視線都被它的嘴所佔據,真的是鳥如其名。事實上,如果看巨嘴鳥的整個骨架,就能發現它幾乎身體的一半都是嘴。
  • 最早的現代鳥類祖先化石!這種「神奇雞」像雞又像鴨 不挑食逃過了...
    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最早的現代鳥類的化石,並將之命名為「Wonderchicken」( 神奇雞)。 但任何可以追溯到大滅絕事件之前的鳥類骨骼都足夠吸引人,所以他想要更近距離的觀察。 所以菲爾德和他的同事們使用計算機斷層掃描,一種X射線掃描,來窺視巖石內部。就在那時他們看到了頭骨。 這個團隊馬上就知道他們發現了一些特別的東西。
  • 鳥類可能屬於恐龍類!
    或許有人會問,麻雀、鵝和貓頭鷹與迅猛龍或強大的霸王龍有什麼共同之處?其實所有這些都可以追溯到兩足恐龍的起源,它們大多以肉食為食,被稱為獸腳亞目恐龍(「獸腳亞目」)。獸腳亞目恐龍最早出現於2.31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最早的鳥類與獸腳亞目恐龍有很多共同之處,包括羽毛和產卵。
  • 隱藏在你身邊最接近恐龍的九種鳥類(一)
    後來科學家研究發現,現代的鳥類確實是從兩足恐龍,即獸腳亞目食肉恐龍進化而來,這類恐龍包括了羽毛迅猛龍和霸王龍,幾乎現代所有鳥類都可以追溯到史前生物,但也有一些更多地保留了咆哮恐龍的特徵和特質
  • 被認為是鳥類祖先的始祖鳥,它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關於現代鳥類的起源,目前流傳範圍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恐龍,因為曾有考古人員發現了具備飛行能力且長出羽毛的恐龍。而距離我們最近的恐龍至少也有六千多萬年,而始祖鳥被認為生活在距今1.5億年,在這段時間裡恐龍是如何逐漸演化成鳥類的?它們是從何時開始發生演變的?
  • 中國發現迅猛龍新種,「迅猛龍」與「伶盜龍」從此徹底分家?-虎嗅網
    電影中的迅猛龍是一種兇猛、狡詰且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它的原型,其實是來自蒙古戈壁沙漠的「伶盜龍」,取自拉丁文「伶俐的盜賊」。也許是為了在電影中凸顯這種恐龍的可怕,因此將它的中文名翻譯成了「迅猛龍」。,但這裡所說的迅猛龍其實屬於美頜龍家族,和大家印象裡的迅猛龍其實是「兩家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考古學家在內蒙發現一種化石,它令人害怕
    當然不是,鳥類也是進化而來的,2015年,考古學家在甘肅發現了一種鳥類到的化石,命為「甘肅鳥」,掀開了鳥類進化的謎底。甘肅鳥歷史比較悠久,距今已有1.2億年左右的歷史了。考古學家通過研究化石發現,甘肅鳥的身體結構特徵與現代鳥類十分相似,它們既可以在天空中飛翔,也可以在水中遊泳,所以這個發現也為「鳥類或起源於水中」提供了一定理論支撐。
  • 鳥類是否可以被認為是真正的恐龍?是的
    現代鳥類的尾巴和身體長有羽毛,肩骨不融合,喙沒有牙齒,而且前肢比後肢長得多。它們的尾巴附近還都有一塊骨板,稱為尾綜骨,這塊位於脊椎末端的三角形骨頭起著支持尾羽的作用。日本福井縣立大學恐龍研究所的助理教授今井拓哉(Takuya Imai)表示,其他已經滅絕的獸腳亞目恐龍都有一個或多個這樣的特徵,但只有現代鳥類具備所有這些特徵。
  • 像鳥類的祖先又不是鳥的恐龍,它的特徵和其他恐龍都不一樣!
    科學家在一次對內蒙古二連盆地進行的科學考察中,發現一種巨大的獸腳類恐龍化石,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研究,最終確定這是一具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鳥恐龍化石,並把它命名為二連巨盜龍(Gigantotal torerlianensis)。這一發現;引起世人關注。因為,二連巨盜龍的許多奇特形態特徵未見於其他任何恐龍。
  • 英國博物館的化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物種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0日報導,英國古生物學家在《地質學家學會會刊》發表論文稱,他們從收藏在劍橋塞格威克博物館和布萊頓布思博物館的化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神秘物種。該項目的主要作者、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博士生羅伊·史密斯研究這些化石主要是為了尋找鯊魚刺,結果發現與魚翅刺類似的無齒翼龍的顎片,但許多細微差異仍可以將它們區分開來。
  • 快看,這是真正的迅猛龍,它的學名是漢語拼音!
    11月26日媒體上突然出現了一條「發現恐龍新物種」的熱搜,內容是一支中外聯合團隊宣布他們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美頜龍類恐龍,拉丁文取名為Xunmenglong yingliangis,翻譯成中文也就是英良迅猛龍。
  • 探索鳥類起源的秘密,鳥類是如何進化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直到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遼寧西部距今約1.45億年的晚侏羅世「熱河生物群」中發現大量保存極其完好的長毛、長羽毛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和大量古鳥類化石,才獲得重大突破。西方學者不得不驚嘆:「中國長毛、長羽毛恐龍的發現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頭條新聞。
  • 動物世界-託哥巨嘴鳥 Toco toucan
    託哥巨嘴鳥 又名鞭苔巨嘴鳥,是最大的巨嘴鳥。
  • 它是鳥類的祖先,不僅疾走如飛,殺傷力還特強!
    恐龍,是地球曾經的霸主,它們種類繁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一度統治了地球8000萬年。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它們集體消失,只留下珍貴的骨骼與化石。今天,我們的小主持人臧宏海、肖玥,帶我們去恐龍世界探險咯!
  • 鳥類真的是恐龍的後裔嗎,科學家有全新發現,揭示鳥類為何是鳥類
    朋友們喜歡最新的科學趣聞,記得加我粉絲和關注,美女小倩會給朋友們創作更多的科學類文章,歡迎朋友們和我一起探討。現在有一種科學推論,那就是有一部分恐龍演化成了鳥類,因此白堊紀的那一場浩劫,並沒有完全的將恐龍滅絕。
  • 外表蠢萌的它是鱷魚的天敵,全世界數量不到一萬,一種神奇的鳥類
    外表蠢萌的它是鱷魚的天敵,全世界數量不到一萬,一種神奇的鳥類人類通過旅遊可以了解到更多未知的新奇事物,如果只是一味的「閉門造車」,時間一長的話便會和這個世界脫節。可能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為什麼和年紀大的人會有一些代溝吧。
  • 考古發現帶羽毛新品種小恐龍,長著翅膀和長長的尾巴
    近期發表在《解剖記錄》(Anatomical Record)期刊上的研究宣布發現一種身披羽毛的新品種恐龍,為1.2億年前地球生態畫卷又增添了一位成員。這種恐龍長著翅膀和長長的帶骨頭的尾巴,是目前發現的這個品種中唯一的一個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