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超:失去載人航天7年,美國為何把近地軌道交給商業航天

2021-01-12 觀察者網

【文/ 科工力量專欄作者 李會超】

2011年7月8日,亞特蘭蒂斯號執行了太空梭計劃中的最後一次飛行。自此之後,美國的國土上已經整整7年沒有起飛過載人太空飛行器。美國太空人來往國際空間站需要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並以每年水漲船高的價格購買「船票」。在暫時失去載人航天能力的7年多中,美國一直在積極進行下一代載人航天載具的研發。8月3日,NASA公布了參與商業載人航天任務的第一批太空人名單,其載人航天的新策略也愈發明晰:將近地軌道交給商業航天,將自身的研發力量集中到星際載人飛行上。

老玩家與新選手

即將為NASA執行商業載人航天任務的兩種飛船是波音公司研發的CST-100載人飛船和SpaceX公司的載人型龍飛船。

相比於近幾年頻頻搶佔航天新聞頭條的SpaceX,波音公司更為人熟知的業務是各類民航客機的研發。波音747、777、787、737等經典機型佔據了國際民航業的半壁江山。然而在航天領域,波音公司也是老資格的「資深玩家」。早在阿波羅登月任務開展時,波音就作為承包商承擔了重要的工作。土星5號火箭是登月成功的關鍵因素,蘇聯就因火箭設計不過關而輸掉了登月競賽。而提供土星5號起飛時高達35000千牛強大推力的火箭第一級,就是由波音公司製造的。後來,波音公司還兼併了曾經負責阿波羅飛船設計製造的北美公司、負責太空梭軌道器設計製造的羅克韋爾公司等。

目前,波音公司是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的主要成員,其研發的Delta系列火箭承擔了不少NASA和美國軍方的發射任務。此次波音入選的CST-100飛船採用了比太空梭簡單得多的兩艙式設計,其外觀與不連接登月艙的阿波羅飛船十分相似。CST-100每次飛行最多可以搭載7名太空人,每艘飛船可重複使用十次。在太空梭之前,美國的阿波羅、雙子座等載人飛船返回地球時均在海上被回收。而CST-100則首次採用了陸上回收的方式,由飛船在著陸時彈出的氣墊提供緩衝。

波音CST-100飛船在太空中飛行的效果圖

航天新秀SpaceX的龍飛船採用的也是兩艙設計。龍飛船的貨運型是第一種成功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補給的商業航天。載人型龍飛船也被稱為龍飛船2代,船一次最多可以搭載7名太空人,具備十次左右的可重複利用能力。龍飛船的主要回收方式為海上著陸,但在預留了未來開發陸上著陸技術的空間。與CST-100相比,龍飛船的體態相對纖瘦,船艙直徑較小,但船艙高度更高,因此船艙的實際容積與CST-100相差不大。此外,相比可以由多種美國現役火箭發射的CST-100,龍飛船未來將僅由SpaceX自己研發的獵鷹系列火箭發射。

載人型龍飛船的飛行效果圖

相比於將發射、貨運、載人功能融為一體的太空梭,CST飛船和龍飛船的結構要簡單的多。這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太空梭計劃中的教訓:過於複雜的太空飛行器將降低可靠性,增加每次發射前所需進行的工作量,使每次發射的費用飆升。在新一代飛船的設計中,設計師們意識飛船本身主要是航天員往返天地的運輸工具,不要在載人功能之外為其賦予太多的其他功能。因此,NASA對新一代商業飛船提出的設計要求僅僅是能夠安全的搭載太空人來往於國際空間站。然而,結構簡單的新一代飛船仍有一些超越太空梭的指標。兩種飛船均能在國際空間站上駐留210天以上,大大超過了太空梭的12天。長期駐留的飛船可以作為國際空間站的「救生艇」,在緊急情況下撤回太空人。

飛船研發的新模式

在美國以往的太空飛行器研發製造中,波音、格魯曼等私營航天業巨頭也會參與到項目中來,太空飛行器的製造最終是由這些企業而不是NASA來完成的。但在研發過程中,NASA始終對太空飛行器的設計保持控制,NASA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會參與到研發、製造、測試和發射的各個過程中來,主導設計方案和技術路線的確定,並確保太空飛行器的安全和可靠性。最終,製造出的太空飛行器、其附帶的智慧財產權和太空飛行器的運營設施屬於NASA,研發的全部預算也由NASA承擔。

相關焦點

  • 新試驗艙返回異常,但中國載人航天趕超美國有一個法寶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 5月5日,本是屬於美國航天的紀念日。1961年5月5日,美國太空人艾倫·謝潑德乘坐水星號飛船,成為了進入太空的第一個美國人。當時,美國在太空競賽中處於落後的地位,這次任務的成功也為美國之後在航天領域趕上並超過蘇聯奠定了基礎。
  • ...全球周報第20期:SpaceX實現首次商業載人發射 開創商業載人航天史
    SpaceX實現首次商業載人發射:開創商業載人航天史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點22分,SpaceX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搭載全球最大的載人飛船龍飛船順利發射,這是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開艙儀式在京舉行2020年5月29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京舉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開艙儀式,與研製單位和搭載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搭載物品出艙。此次搭載的貨物達近千種,是載人航天工程歷次任務中搭載物種類最多、重量最大的一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楊保華宣布開艙。
  • 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飛船|太空人|...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也是繼美國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後,第5款美國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本次任務是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美國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採用官方發包、發射商承包的商業模式,它將為NASA節省大約200億-300億美元。
  • 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美國載人航天的輝煌與落寞
    首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由商業航天公司執行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目前世界上僅有俄羅斯、美國、中國3個國家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在 SpaceX 的成功之前,所有載人航天項目無一不是由國家航天機構推動的。其次,自2011年 「亞特蘭蒂斯號」 太空梭退役以來,美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幾近停滯,直到本次發射打破了近10年來沒有載人太空飛行器從美國領土內發射出去的空白。
  •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太空旅行的商業化時代或將開啟。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在經過約27.5小時飛行後,美國東部時間11月16日晚11時許,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龍」飛船飛抵國際空間站並與之順利對接。
  • 時隔九年 美國再次獨立完成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時隔九年,美國再次獨立完成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文/觀察者網 張軒豪】美國東部時間15日19:27(北京時間16日08:27),四名太空人乘坐SpaceX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飛往國際空間站
  • SpaceX實現首次載人發射全記錄!馬斯克成功開啟商業航天新時代|鈦...
    12分鐘10秒左右,火箭二級與飛船完成分離,船艙逐漸升高至太空軌道。SpaceX首次載人航天發射階段圓滿成功!這是自2011年7月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STS-135)退役後,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太空飛行器,從美國本土將NASA太空人送往空間站。
  • SpaceX成全球唯一擁有完整商業載人航天能力企業 30億美元太空旅遊...
    此次成功發射,對SpaceX來說,意味著這家私營企業具備了從火箭到載人飛船的完整商業載人航天能力,為後續實現全流程商業化的近地軌道太空旅遊建立了基礎;而對全人類來說,它開啟了一個新時代,完成了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標誌著太空商業化發展裡程碑的到來。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11月15日,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由一枚「獵鷹9」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當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標是將4名美國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按計劃,飛船將在發射後27小時32分、即美國東部時間16日約23時(北京時間17日12時)與空間站自動對接。太空人將在空間站停留6個月。這次發射原計劃14日進行,後因天氣原因推遲至15日。
  • 馬斯克終結美國載人航天的「寄俄籬下」
    這是SpaceX首次正式展開商業運營的載人航天任務,也是一個新的突破,標誌著美國的載人航天向著常規化發射邁出第一步。這次發射的成功,給美國的航天事業帶來了新的希望,以後常規化發射,不用再「寄俄籬下」了。
  • 美國載人航天交給了私人企業,馬斯克的Space X憑啥這麼牛?!
    先是由於天氣原因被推遲了幾天,而就在龍飛船升天前幾個小時,Space X星際飛船原型機在美國得州研發基地進行測試後發生猛烈爆炸。這讓人們為Space X的首次載人發射能否成功捏了一把汗,好在Space X把這關鍵的一步紮實地邁了出去。一個造電動車、玩線上支付的矽谷富豪,怎麼就要接過美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大旗?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 未來會更好是航天文明的意義
    這次發射,對於NASA和 SpaceX而言,都頗具意義——這是自 2011 年 7 月 8 日最後一次太空梭發射以來,美國首次使用火箭將太空人送入太空軌道,也是 SpaceX 成立18年來首次載人任務,太空商業化再度向前邁進一步,人類也由此進入太空飛行的新時代。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未來會更好就是航天文明的意義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時22分,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再度迎來航空史上的奇蹟,連川普也為此兩度跑到發射現場圍觀——這是自2011年美國退役所有太空梭以來,在美國本土進行的首次載人航天任務。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鮑勃·貝肯(Bob Behnken)、道格·赫利(Doug Hurley)將和龍飛船一起進行的這次試飛。
  • SpaceX 載人飛船首發成功:馬斯克的理科式浪漫與載人航天的新起點
    2018 年,SpaceX 公布了整套商業載人航天系統的設計方案,包括載人龍飛船、發射系統、回收系統、太空人飛行裝備等。相比於傳統俄式飛船的三艙段構型,龍飛船的集成化和自動化程度很高,就連逃逸塔的功能也集成到了乘員艙。
  • 2019年全球航天、中國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美國商業載人飛船相繼首飛2019年,美國新型商業載人飛船——「載人龍」飛船和「星際客船」相繼開展無人飛行試驗,完成首飛任務。3月2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利用獵鷹-9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載人龍」飛船,飛船順利與「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並於3月8日再入返回。12月20日,波音公司利用宇宙神-5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星際客船」,由於飛船計時器異常導致未能進入預定軌道。
  • SpaceX龍飛船成功發射 美國商業航天時代拉開帷幕
    當地時間15日晚19時27分(北京時間凌晨8點27分),搭載四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龍飛船(Crew Dragon)由一枚「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繼今年5月31日SpaceX的首次載人飛行後,這是龍飛船的第二次載人發射,也是SpaceX商用太空飛行器獲得美國宇航局(NASA)認證後,執行的首個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發射升空!載人龍飛船首次正式載人飛行
    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Crew-1)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搭載四名太空人飛赴國際空間站。本次太空任務預計持續180天,這意味著飛船將在2021年6月才返回地球,然後經過檢修後,將繼續用於未來的載人任務。發射原定於14日晚上,但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13日下午表示,由於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強風,SpaceX和NASA將原定發射時間推遲至美國東部時間15日晚7點27分。由於疫情影響仍在持續,甘迺迪航天中心只允許少數人現場觀看。
  • SpaceX龍2飛船成功載人首飛,世界載人航天迎來第四位玩家
    ,全世界僅有三個國家,蘇聯/俄羅斯、美國和中國,掌握了載人航天能力。其中,隨著2011年7月19日美國太空梭執行完最後一次任務退役後,美國失去了從本土出發的載人航天能力,只能依靠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SpaceX此次任務,從NASA傳奇發射架LC-39A出發,這裡見證了阿波羅登月和太空梭計劃的成功。
  • 美國本土傳來一個壞消息,載人航天計劃又泡湯了,悔不該得罪大國
    圖為任務失敗後返航的星際客機載人飛船近日,據媒體報導,美國本土傳來一個壞消息,由波音公司生產的星際客機飛船未能進入預定軌道而提前返航,從而導致美國又一載人航天計劃泡湯了,而因737MAX客機聲譽嚴重下降的波音公司,原本想靠星際客機的成功發射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 NASA正式公布載人登月機會,商業航天將助力人類重返月球!
    而就在2天前的12月8日,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一份長達118頁的報告,正式公開了美國新一輪的載人登月計劃「阿爾泰密斯」(Artemis),「星艦」的首次飛行也標誌著人類重返月球的計劃正在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