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寶寶吃了奶之後,會一個勁的放屁,摸摸小肚子,會感覺脹脹的,而且還可能會有拉肚子的情況。
這是寶寶對乳糖不耐受還是對牛奶蛋白過敏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區分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過敏?
乳糖不耐受是由於寶寶體內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又稱乳糖酶缺乏症。
屬於消化系統問題,大部分人群不出現症狀,但對於以乳汁為主要飲食的新生兒及嬰幼兒來說,常發生腹痛、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
牛奶蛋白過敏是因為體內缺少一種消化乳蛋白的酶,導致無法對牛奶中大量的乳蛋白進行吸收。
屬於免疫系統問題,主要表現嘔吐、腹瀉、便血、溼疹、蕁麻疹等消化系統以及皮膚症狀,甚至可累及全身各個系統。
在治療上,乳糖不耐受以改為低/無乳糖配方奶粉餵養為主,牛奶蛋白過敏主要是遠離過敏源。
今天我們主要來看看寶寶乳糖不耐受的相關知識~
乳糖不耐受
據統計,我國北京、上海、廣州和哈爾濱4大城市3~13歲1168名健康兒童調查顯示,乳糖酶缺乏的發生率較高,87%的兒童乳糖不耐受發生在7~8歲。
而母乳和牛乳中的糖類主要是乳糖。
如果寶寶體內小腸尤其是空腸黏膜表面絨毛的頂端,乳糖酶的分泌量減少或活性不高,就不能完全消化和分解乳汁中乳糖。
部分乳糖會被結腸菌群酵解成乳酸、氫氣、甲烷和二氧化碳。
乳酸刺激腸壁,增加腸蠕動而出現腹瀉,乳酸的增加還會使糞便的pH值降低。
二氧化碳會在腸道內產生脹氣和增加腸蠕動,使兒童表現不安,偶爾還可能誘發腸痙攣出現腸絞痛。
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乳糖不耐受呢?
1、腹瀉。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狀是腹瀉,每日數次至10餘次,大便多為黃色或青綠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湯樣,泡沫多,有奶塊。
2、腸脹氣。大部分患兒腸道氣體多,喝奶後會經常放屁,並且會帶出少量糞便在尿布上。
3、嘔吐。少數患兒有回奶或嘔吐。
4、腸絞痛。寶寶可能會腸絞痛但少見,可能發生在病程中,也可能發生在腹瀉前。
5、其他症狀。患兒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安、易哭鬧,嚴重者可發生脫水、酸中毒、生長遲緩等,多無發熱。
乳糖不耐受都有哪些影響?
像我剛才所說,早期乳糖不耐的嬰幼兒,會產生吐奶、腹瀉、便秘、腸鳴、腹脹、腹痛、排氣等問題,容易動不動就哭鬧。
除此之外,乳中含有寶寶骨骼、肌肉、器官、大腦等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而乳糖不耐受,會造成寶寶厭奶,無法從乳中得到營養補充,寶寶就會出現營養不良、大腦智力發育遲緩的各種症狀。
即使是勉強餵進去的奶,也無法被完全分解、消化、吸收,從而滯留在腸腔內,在細菌的作用下形成各種有害物質,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引發腸胃問題。
長期乳糖不耐易導致小兒難治癒的慢性腹瀉,部分患兒會誘發尿布疹。
寶寶乳糖不耐受怎麼辦?
寶寶乳糖不耐受是可以通過適當手段糾正的,完全不需要因為乳糖不耐受而放棄母乳餵養。
輕度的乳糖不耐受
一般來說,如果輕度的乳糖不耐受,生長發育正常,腹瀉程度比較輕,醫生多數會建議繼續母乳餵養,少量多次的餵養。
即使乳糖酶缺乏個體,也可耐受少量乳類(120ml至240ml)。
一般限制一天中攝入乳糖總量為12克,少量多次食用也可減輕乳糖不耐受反應,一次食用量不超過250ml為宜。
只要能掌握合理的間隔時間和每日攝入總奶量,就可減輕乳糖的負擔,減少或者避免出現腹瀉等乳糖不耐受症狀。
嚴重的乳糖不耐受
腹瀉比較嚴重的寶寶,除了藥物控制腹瀉外,可以給寶寶喝低乳糖或者無乳糖配方奶粉。
我國《嬰幼兒餵養建議》,對於急性腹瀉後造成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無乳糖配方粉應喝到痊癒後的2-4周。
在換奶粉或者從母乳換到奶粉的過程中,最好一頓一頓的轉,讓寶寶腸道有個適應的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低/無乳糖奶粉治療期間,媽媽可以把母乳吸出來保存起來,等寶寶恢復後再行餵養。
但是因為選擇無乳糖配方奶粉,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也會有一些不利的影響。
所以,還可以選擇給母乳或者配方奶中滴加乳糖酶滴劑,補充足夠多的乳糖酶來分解消化乳糖。
同時幫助刺激寶寶腸壁自己分泌乳糖酶,促使糾正、改善寶寶消化系統對乳糖的適應能力。
查乳糖不耐受的方法
呼氫測試
飲用牛奶之後,使用特殊儀器來檢測寶寶呼出的氣體中的氫氣含量,來驗證是否耐受乳糖。
糞便酸性測試以及腸道的活組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