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最饞這麵食,卷一卷,蒸一蒸,比包子好吃10倍,我家1周做3次!
今天高小仙給大家分享一道北京傳統麵食——肉龍,肉龍也叫「懶龍」。說起肉龍還有一個神話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條司職降雨的龍,特別懶惰,隔三差五就忘了降水,導致老百姓種的莊稼長不好。老百姓對這條懶龍是恨之入骨,於是便將發麵擀成薄餅,放上調製好的肉餡,捲成長條放入鍋中蒸熟,然後用刀切開大家分而食之,肉龍就這樣誕生了。
家裡有麵粉的一定要學會做它,比包子省事,皮薄餡大超好吃!肉龍的做法非常簡單,對於那些喜歡吃包子,卻不會包包子的人來說,一定要學會做肉龍,因為肉龍要比包包子省事,但卻比包子還要好吃,蒸好的肉龍皮薄餡大,咬一口,一層面一層肉,鮮嫩多汁,超級好吃,絕對可以徵服你的味蕾。在我們家,我兒子最喜歡吃肉龍了,每天早餐一塊肉龍搭配一碗小米粥、一個雞蛋,就足夠了。今天高小仙就把肉龍的詳細做法分享給大家。
肉龍
需要準備的食材:
麵粉500g、水260g、豬肉500g、大蔥160g、香菇100g、鹽適量、生抽適量、雞精少許、五香粉適量、生薑適量、香油少許、食用油50g、酵母4g
製作步驟:
1、準備齊所需要的食材,碗中倒入4g酵母,再倒入50g的溫水攪拌均勻。(溫度在30-35度之間即可),盆中倒入500g麵粉,再倒入酵母水和210g的溫水,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後揉成光滑的麵團放入盆中發酵1個小時,發酵至2倍大小、用手在麵團中間插一個洞,不會回彈就說明發酵好了。
2、豬肉用清水衝洗乾淨,用刀切成小塊剁成肉餡,豬肉最好選擇肥瘦相間的,這樣做出來的肉龍比較香。大蔥清洗乾淨切成蔥花、生薑去皮切成薑末、香菇清洗乾淨切碎備用。
3、盆中倒入切好的豬肉餡、大蔥、生薑、香菇,再加入適量的食鹽、生抽、雞精、五香粉、香油、食用油,然後用筷子攪拌均勻,肉餡就調製好了。
4、案板上撒少許麵粉,將發酵好的麵團取出,揉搓排氣,然後分成大小相同的兩份(我做的量大,就分成了兩份),用擀麵杖擀長方形或者圓形的麵餅,將肉餡均勻的塗抹在麵餅上面。
5、肉餡塗抹均勻後,從一頭捲起來,放在案板上再發酵20分鐘。
6、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將醒好的肉龍放在蒸屜上面,大火燒開後中小火蒸25分鐘,關火後再燜5分鐘就可以出鍋了。蒸好的面龍用刀切成小塊,用來當作早餐最合適了,再搭配上一碗小米粥,營養美味又好吃。
大家好,我是一個愛美食、愛做飯的80後吃貨,堅持每天為大家分享美食的做法。如果大家對美食的製作過程有好的建議和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祝您生活愉快。我們下期美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