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把牛尾巴插進石縫,被發現後挨毒打,湯和:以後你是我老大

2021-01-08 王氏說歷史

亂世出巨星,已是歷史的鐵律,秦末項羽、劉邦、漢末董卓、曹操、唐末朱溫、李存勖等,都是最好的例子。史學規律不會輕易改變,兩個朝代交替的時候,總會閃耀出一絲耀眼的光芒,或古老的家族,或渺小的人。

到元朝末年,在天災人禍、瘟疫與壓迫人民的三次爆發之下,「抗元」的紅巾軍首領郭子興自然成為當時最耀眼的明星。隨後,郭子興手下又衍生出了一批巨星,其中包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元朝各部的開國將軍——一批小官。

朱元璋原為朱重八,「元璋」二字在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後改稱。

在元代,元人將人分為四等:一等為蒙古族,二等為色目人,三等為金國佔領地區內的漢人,四等為南宋領地內的漢人。而且按照元朝的規定,四等漢名不配名,只能以家中排行或父母年齡為代號。而且朱元璋正好是這四等人,所以他的名字是按照家族順序排列的。

禍不單行之前,朱元璋就靠一家人勤勤懇懇地勞動,生活還算有保障。雖窮,但他也過得很開心,每天不是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搗蛋,而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放牛。

《龍興慈記》是明人編撰的史料,記載了朱元璋幼年時期的一些事跡,顯示了他敢於擔當的一面,也說明了他為什麼能夠當上皇帝。

在周圍所有孩子中,朱元璋是最會出主意的,即使是年長几歲的孩子也能聽他的指揮。這幫傢伙,最常玩的遊戲就是「做皇帝」。幾個赤足、衣衫襤褸、赤手空拳的孩子,手拿破爛的木板,充當朝笏,成排地站在朱元璋身旁。而朱元璋則披著黃布,頂著一塊小木板做了「皇帝」,還帶著模特兒、行囊、磕頭、喊「萬歲」。

除了這一點,朱元璋也做得不好。那天在放牛的路上,肚子餓的他想出了一個法子,就和周圍的小夥伴突然談起了吃的。每個人都這麼說著,越說越餓,肚子咕咕叫。

所以,朱元璋突然開口說道:「現在還不吃肉,真是呆鳥。」此時眾人都犯糊塗了,左看右看也沒有看到一點肉。而朱元璋卻一言不發,起身牽著一頭小牛犢,用繩子捆著牛腿。就這樣,這幫人也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要是放在以前,誰也不敢去偷吃地主的牛,可現在偷吃的欲望早已超過了他們僅存的理智,人人都餓死了。

看見一個人掄起斧子就是一把斧,有幾個人掄起斧子就是剝肉、生火、拾樹枝。不久小牛就被烤焦了。所有人邊烤邊吃,吃得眉飛色舞,不一會兒,這頭小牛犢就剩了一堆骨頭和一條尾巴。

在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掄斧子的人叫周德興,明朝後期的開國功臣;剝皮的幾個人中,有兩個叫徐達、湯和,也就是後朝的開國功臣。小牛犢都吃完了,太陽就落山了,該回家吃晚飯了。這時,眾人都犯了難,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偷吃小牛這件事,連人都開始哭了起來。

這時,朱元璋一拍胸脯說:「主意是我出的,責任自然也是我來擔的。」之後,朱元璋將剩餘的牛皮埋藏起來,牛尾巴被插到山上的石縫中,假裝小牛犢鑽進了洞穴。這個詭計還可以欺騙小孩子,聰明的大人在哪裡可以騙他呢?當晚,朱元璋便遭到了地主的一頓毒打,不但受傷了,還丟了飯碗,被趕回家。但是很好,也因為這件事,他深的小夥伴們的信任,大家也都把他當「老大」。

幾年後,全國爆發了一場瘟疫,朱元璋家也只剩下了重六重八。朱元璋也是在處理家事之後,才開始四處遊蕩。

幾年後,徐達之邀請朱元璋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這一天,一顆巨星也開始升起。兒時的夥伴們也漸漸回到了朱元璋身邊,朱元璋也因此也成了他們的老大。一條「創業」之路,老朱開始。

相關焦點

  • 朱元璋「黑歷史」:帶著徐達偷牛吃,怕被發現把牛尾巴插在石縫裡
    叱吒風雲,我任意闖萬眾仰望;叱吒風雲,我絕不需往後看;翻天覆地,我定我寫尊自我的法律。——《亂世巨星》亂世出巨星,已經可以說是歷史的鐵律了,秦末的項羽、劉邦,漢末的董卓、曹操;唐末的朱溫、李存勖等便是最好的例子。
  • 朱元璋偷吃了地主家的牛,把牛尾巴塞石頭縫裡,牛尾巴拔不出來?
    要知道在農耕時代,牛是很重要的牲畜,說起來要比少年朱元璋要值錢的多,所以當劉德發現少了小牛犢後簡直氣瘋了。而朱元璋也是使出渾身解數來誆騙劉德,這其中有好幾個版本。比如明朝王文祿在《龍興慈記》中的記載:「殺小犢煮食之,犢尾插入地,誑主者曰:「陷地裂去矣!」主者拽尾轉入地中,真以為陷也!」
  • 朱元璋兒時放牛偷吃了牛,把牛尾巴塞到石縫裡就瞞過了劉德?
    畢竟,沒有人會相信牛會躲在石頭裡,地主會放過偷吃牛的朱元璋自然事出有因。朱元璋伺候牛在中國古代農耕社會,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朱元璋出生於農民家庭,祖輩都是農民。朱元璋出生之時,家中可謂一貧如洗,像他這樣年齡的孩子,除了放牛也不能幹其他的工作。因為古代社會中牛的地位比較高,所以古代放牛娃與其說是在放牛,實質就是在伺候牛而已。地主劉德十分刻薄。
  • 朱元璋幼時為了湯和殺地主的牛,做皇帝後殺盡功臣也不殺他?
    湯和是明朝開國的功臣之一,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從小的放牛玩伴。明朝的開國功勳大多遭到朱元璋屠戮,可是湯和卻得以獨善其身。洪武二十八年,湯和以70歲高齡去世,追封為東甌王,名垂千古。比湯和能力強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橫掃蒙古的馮勝、藍玉。
  • 朱元璋要殺兒媳,兒媳喊冤,朱元璋:你禍害了多少無辜男孩?
    朱元璋開創了大明王朝,從元朝末年的亂世之中,走到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同樣兢兢業業,不斷的將明朝發展的更好。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也不是殘暴之君。相反受過苦的朱元璋很值得愛惜百姓。
  • 馬皇后:被譽為「四大賢后」之一,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難得的好人
    2:朱元璋參加農民起義軍,郭子興為了拉攏他,把自己養女馬氏許配給他公元1352年,那時候的朱元璋還叫朱重八。他再三斟酌之下決定前往濠州投奔自己的好兄弟湯和,當時其已經貴為千夫長。都在郭子興帳下效力,讀了一會兒私塾認識幾個字。
  • 明朝開國功臣李善長早早辭職歸鄉,還是逃不過朱元璋的魔掌?
    朱元璋對劉伯溫是心存猜忌的,因為劉伯溫的高明勝過了朱元璋,龍灣之戰到救援安豐,朱元璋想到的,劉基想到了,朱元璋沒有想到的,劉基還是想到了。開國封爵,文職功臣中就李善長封了韓國公,年俸四千石,還名列第一;劉伯溫只封了個誠意伯,年俸二百四十石。
  • 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十大戰將!
    ——餘秋雨 朱重八,早年家庭極度貧窮,幼時父母早亡,為了生計,進了皇覺寺當了和尚,時常被欺負。最後連皇覺寺也待不下去了,只得雲遊四海。經孩時玩伴湯和引薦,進入了郭子興的部隊,被郭大帥看好,改名朱元璋,意為:誅滅元朝的利器。從此,開始了人生偉大徵途,由草根逆襲成為大明開國帝王,完成了不可思議的人生逆轉。接下來介紹一下,朱元璋帳下十大驍勇戰將。
  •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有34人,30人被殺,最後是哪4人活了下來?
    一、湯和湯和本來就是朱元璋的老鄉,兩人從小關係就非常不錯,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朱元璋在開過後不會殺他。因為在朱元璋眼裡,不僅僅是要鞏固自己的天下,更重要的是自己未來的接班人朱標是否能夠控制得住這幫開國功臣,顯然不行,因為朱標是比較溫和善良,不適合當帝王。
  • 朱重八為什麼改名朱元璋?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細心的人發現了,為啥朱五四生四個兒子,老大要從「四」開始排?不是應該叫「朱重一」嗎?原因很簡單——朱五四的哥哥朱五一還生了三個兒子。璋為古代玉制禮器但讀史的人會發現,朱元璋似乎並非如人們想像:「昔者,朕被妖人帶起山野」、「朕本淮右布衣,暴兵忽至,誤入其中」,上述兩句不用翻譯都明白。同時他還說:「豪傑何有乎仁良?」
  • 朱元璋統一天下有多難?僅打敗元朝?沒怎麼簡單,主要做了五件事
    朱元璋是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最後勝出者,他所走過的勝利之路,艱難而又漫長,不僅僅是把元朝統治者趕出大都,就算結束了,他還經歷許多的歷程,做了許多的事情,那麼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之後,為了迅速統一天下,究竟付出了多少?又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們翻開明史,就不難發現,朱元璋主要做了下面的五件事。
  • 朱元璋派徐達攻取河南、潼關,進逼大都,元順帝倉皇北逃
    佔領山東後,按照北伐戰略,徐達率軍從山東進軍河南。朱元璋在應天調兵遣將,全力支持北伐,不僅令康茂才領兵北上到濟南跟隨徐達北伐,以增強北伐軍的兵力;而且,令湯和返回明州,督造海船,為北伐軍運送糧草。另外,朱元璋任命鄧愈為徵戍將軍,率領襄陽、安陸、景陵等地的兵馬攻取南陽以北各州郡,以配合徐達攻取河南的軍事行動。
  • 此人是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勇猛無敵不輸趙子龍
    朱元璋打滁州時,帶著幾名騎兵前行,花雲也跟隨前行,突然遇上幾千賊兵;花雲大叫一聲,拔出寶劍,帶著朱元璋,策馬奔騰衝進敵人陣地,一頓亂砍,帶著朱元璋揚長而去;那些賊軍恐懼的叫道:「這黑將軍太猛了,完全不能擋住他的氣勢啊」。等朱元璋大軍一到,集結部隊拿下滁州。
  • 在應天府自稱吳王后,朱元璋如何整頓軍隊的建制?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 )六月初,朱元璋率軍渡江攻佔太平路,改為太平府,設立太平興國翼元帥府,朱元璋自任大元帥。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 )三月,朱元璋帶兵攻克集慶路,改為應天府,設立天興建康翼統軍大元帥府,任命廖永安為統軍元帥;任命趙忠為興國翼元帥,令其駐守太平。
  • 從朱元璋來看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為什麼封建王朝都是貴族?
    1352年初春的一天晚上,濠州府鍾離縣太平鄉皇覺寺裡的小沙彌朱元璋像平常一樣在大雄寶殿中打掃整理。朱元璋有一個發小叫湯和,他們倆從小一起在地上爬泥巴,餓極了偷地主家糧食。他沒有朱元璋這樣的機遇,進不了寺院,只好去做了土匪。這天晚上,朱元璋一直琢磨著前幾日湯和給他的口信。
  • 到底是什麼特質使得朱元璋從一個放牛娃成長為大明王朝的開國帝王
    與當時環境下的農家孩子一樣,砍柴、放牛、幫助父母種地,以及饑寒交迫是朱元璋童年與少年時的全部。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還是能從朱元璋遊戲童年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兒時的朱元璋雖然饑寒交迫,但是最喜歡玩的遊戲竟然是「當皇帝」。
  • 讀明史系列之——超級牛人皇帝朱元璋
    而傳奇皇帝朱元璋的不同凡響,不僅僅止步於此。 他家境貧寒,他的祖父父親母親甚至他的兄弟姐妹大部分都在饑寒交迫中先後餓死了。只有他頑強的活了下來,幼年記憶中處處是痛苦,少年之時為了活著而奔波,中年時同樣為了活著與各地大軍閥拼的你死我活,最終在後半輩子有了個安穩的職業——皇帝。
  • 魯荒王朱檀:朱元璋親手賜以惡諡,後世子孫羞於提及的荒唐親王
    前言:1969年冬,在山東省濟寧市下轄鄒城市區東北25裡的九龍山之南麓,當地群眾正在開挖防空洞之時發現一座古墓。1970年春至1971年,山東省博物館和濟寧市考古工作者對該座古墓地宮進行發掘,確認該墓主人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魯王朱檀。魯王墓中共出土各類隨葬品1100餘件,經修繕後於1988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