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通訊員 李月娥 劉海衝
本 報 記 者 王桂利
「大學的軍訓就應該這麼做,而不應該像高中階段只訓練齊步跑步一樣,枯燥老套。在這裡能夠接觸到輕武器射擊課目,這是之前沒有過的經歷。」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2020級行管專業招佚璇這麼評價今年的新生軍訓。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以山東省軍事技能訓練改革試點高校為契機,創新構建「一體兩翼三新五依託」國防教育新體系,形成國防教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引導學生實現「強精神、強智識、強體魄、強能力」目標,促進國防教育高質量發展。
黨性教育與國防教育融合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將黨性教育與國防教育相融合,形成黨建促團建的良好風貌。
2018年,學校(科學院)成立大學生教官示範團黨支部,堅持「將組織建設在連上」,更好地發揮組織育人作用。先後掛牌黨員模範宿舍,黨性教育先鋒連,建設國防黨建活動室等,形成良好的黨團共促國防教育氛圍。同時組織學生開展「E線升旗」,參加「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參加「大峰山烈士陵園敬獻花籃」,前往「南黃崖」黨建基地開展黨性教育學習等教育活動,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教官示範團黨員同志率先示範,積極投身於居住地疫情防控志願者工作。
「新六藝」舊瓶新酒分外香
學校(科學院)以古代「六藝」為基礎,以開發新的「六藝」訓練項目為載體,改革創新軍訓內容,突出思想教育引導和傳統文化涵養,逐步建立了「新六藝·第一課」模式。
「新六藝」指的是結合現代軍訓要求和學校文化教育實際,通過對古代「六藝」的涵義進行繼承、延伸和新解,對內容、組織進行重新整合形成以新的「六藝」項目為主體的教學、訓練課目。
學校(科學院)以軍事課程教學為主線,以「新六藝」訓練項目為載體,充分整合資源,突出齊魯文化涵養,強化傳統文化薰陶,彰顯工大文化特色。將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相結合,將齊魯工大特色校園文化和綜合素質培養相結合,將入學教育和軍訓相結合,培養安全意識、紀律意識、文明意識三種意識,強化自律能力、協作能力、學習能力。「新六藝·第一課」教育體系獲批省「社會科學研究計劃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的課題立項;「新六藝·第一課」工作案例被評為全省「思想政治教育優秀案例」。2020年「新六藝」更是與個人發展與學業導航相融合,作為公眾選修課進入課程化教學階段。
「新教官」內外兼修分外強
「沒想到軍訓教官是學長學姐,太親切了,白天教我們練習軍事技能和團體操,晚上還給我們講授知識、交流心得,解答我們剛入學階段的困惑。」海洋學院2020級新生楊雅涵說。
2016年,學校(科學院)以退役復學大學生為主體,以軍事愛好者為補充,組建學生軍訓教官——大學生教官示範團。示範團成員集中住宿,實施準軍事化管理,利用積分制考核末位淘汰,「333講師制」自我學習,聘請民兵教員開展專業技能提升教育,不斷強化專業素質。
2020年,大學生教官示範團已經是第五屆,已成長為一支成熟的正規化、規範化、專業化軍事特色學生組織,是一支政治堅定、作風過硬、紀律嚴明、能文善戰、示範奉獻的軍訓教官。
「新課程」線上線下分外亮
學校(科學院)不斷探討、設計軍事課程規範標準化,從2016年開始不斷完善軍事課程的授課內容、方式,2019年修訂學生培養方案,將軍事理論、軍事技能課程列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2020年,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學校將軍事理論設定為36學時,2個學分,線上慕課12學時,線下授課24學時,完善軍事理論課課程內容,設計具有工大特色,適合學生的12講PPT,編寫《軍事理論課教師用書》。軍事技能還進了課表,2個學分,112學時。
此外,他們還從建好「國防教育工作機制」,抓好「大學生國防教育服務中心」「迷彩協會」等學生群體中軍事愛好者,精準聚焦目標人群,用好「教育平臺、活動平臺、宣傳平臺、服務平臺、社會平臺」等方面著手,開展好國防教育工作。
依託學校(科學院)「一體兩翼三新五依託」國防教育新體系,學校在國防教育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一系列成績。學校(科學院)參加第六屆全國升旗手展示交流活動獲得團體二等獎,成員齊文浩獲得全國十佳標兵升旗手;參加山東省首屆升旗手展示交流活動獲得團體一等獎。以學校「新六藝·第一課」軍訓為依託的研究項目獲批省「社會科學研究計劃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的課題立項,以「新六藝」軍訓內容和「大學生教官示範團培養」為依託的研究項目獲批山東省學校國防教育協會重點課題一項,一般課題一項。以大學生教官示範團疫情期間線上升旗為藍本的「愛國力行,E線升旗」學生案例獲教育部「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和網絡文化成果徵集展示活動案例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