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瀋陽故宮的兩張熊皮曾是傳說中的「鎮殿侯」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在瀋陽故宮博物院展出的文物當中,有一對熊皮在清代一直頗具神秘色彩。這對熊皮現懸掛在瀋陽故宮清寧宮東側的東配殿當中,與瀋陽故宮展出的各類宮廷用品對比,不僅顯得過於粗糙,甚至看上去非常破舊。
-
清朝兩大鎮殿侯 據傳說是史前怪獸
上世紀二十年代,有個日本記者乘亂溜進瀋陽故宮的清寧宮,拍攝了一組照片,於1925年發表在一本日本攝影雜誌上。文字說明稱:這頭動物標本,長兩百五十五公分,旁邊還有一頭更大的,長兩百六十二公分,推測活著的時候兩獸體重都超過千斤。時光又過了近百年,2010年6月11日,瀋陽故宮向公眾展示了三百多年前遺留的兩張巨獸皮,吸引了很多遊客的目光。瀋陽故宮稱「鎮殿熊館」,可是這兩張熊皮實在大得驚人,讓人無法確定究竟是不是東北黑熊。
-
瀋陽故宮掛著2張熊皮,據說曾救過皇太極的命,後來成了寵物
在清朝就曾發生過一件奇聞,在瀋陽故宮中有一座殿被稱為「鎮殿侯館」,在裡面並沒有太多的關於這個館的介紹,最顯眼的就是在牆壁上掛著兩張熊皮,而據說這些熊皮就被稱為鎮殿侯。這兩張熊皮在民間流傳著一個傳說,相傳皇太極在瀋陽故宮內飼養了兩隻白熊,這兩隻熊兇猛異常,體型巨大,而且對待主人非常忠誠。
-
參觀不一樣的宮殿,體會不一樣的風情——瀋陽故宮
1/序言 東北是滿族的發祥之地,瀋陽故宮也是滿清入關之前的議政之所,而入關之後,這裡作為陪都宮殿,也成為了幾名皇帝東巡時的駐蹕之地,這瀋陽故宮在中國的歷史上便也可以佔據一席之地,只不過它的地位並不會如現下感受的那樣重要罷了。
-
瀋陽故宮再展國寶級文物:袞服首展,看皇帝「大場合」穿什麼
瀋陽故宮敬典閣「館藏珍寶展」展廳再次更換展品,本次「限定期」文物是首次展出的明清兩朝皇帝專用禮制服裝——袞服。據悉,這件袞服是皇帝在「大場合」,如朝會、慶典等重大活動時所穿用的。8月30日,記者看到了這件國寶級文物。
-
故宮三大殿殿名變更有什麼歷史背景?這些名字各代表什麼意思?
故宮,舊稱紫禁城。它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年),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整個工程耗時長達十四年時間。故宮中共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但其中最重要的無疑就是前朝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過,這三大殿的名字可並非一直如此,期間曾經歷過多次變更。
-
故宮中很神秘的地方,也是清朝具有權威的地方,只有皇帝才能居住
皇帝的座席設在明間,上面掛有雍正皇帝題寫的「中正仁和」匾。東部暖閣是慈禧太后當年「垂簾聽政」的地方,西部暖閣則是為數個小屋而設。後殿內有東「體順堂」、西「燕禧堂」,是皇帝與妃嬪居住的寢宮。當前,故宮博物院正對養心殿進行大修,這是百年以來第一次維修,今年將全面完工。
-
故宮是什麼?
在最開始 「宮殿」並不只屬於皇帝普通人的房子也稱為宮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宮殿一詞才專屬皇帝了舉行典禮儀式或處理政務的建築叫成「殿」給皇帝生活起居使用的建築叫做「宮」大房子——原始公共建築新石器中晚期原始聚落都有中心廣場廣場上的建築總有個最大的考古學家稱它是「大房子」
-
瀋陽故宮哪些寶貝上日曆 請您推薦
推出十年,《故宮日曆》一紙風行,也令李理心癢不已。 何時能夠出版一部瀋陽故宮自己的日曆呢?但第一步就卡在錢上。如果故宮出資,印刷出版的幾十萬元萬一無法收回呢? 限於規定,瀋陽故宮印製的書籍、展覽圖錄和其他印刷品可以學術交流的形式贈送,宣傳文物、建築的折頁等印刷品可以由遊客取用,但印刷成日曆銷售就有不易解決的問題。
-
太和殿是故宮的東方三大殿之一,它屋簷上的神獸都是什麼?
太和殿屋頂大脊的兩端有一對動物,叫鴟吻。據說龍生九子,鴟吻是其中之一,它是水神,放在這裡是用它來鎮火的。兩層屋簷的簷角各有11個雕塑,最前面的是一位仙人騎一隻鳳凰,有「仙人指路」的意思。後邊的10個雕塑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吼牛、行什,這些雕塑大多是人們根據神話傳說杜撰出來的,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宮殿簷宇四角安有仙人走獸,走獸又稱小獸,一般古建築多用奇數,至多不過九個,但是太和殿卻安放了10個,是古建築琉璃裝飾中的孤例。紫禁城中的其他宮殿按照重要程度,脊獸從一個到九個不等。
-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多部清宮戲那麼火,不僅是有好演員,還因為劇裡的故宮景,也為戲加了不少分。而《上新了·故宮》是有史以來第一檔進宮拍攝的綜藝節目,由鄧倫和周一圍共同主持並擔任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跟隨故宮專家進宮識寶,探尋歷史文化。
-
為什麼故宮三大殿周邊看不見一棵樹?原來是在這件事上
去過故宮的人一定有這樣第一個疑惑,為什麼故宮三大殿周邊看不見一棵樹?作為一座宏偉輝煌且保存完好的皇家城殿群,去北京旅遊故宮是必去的熱門景點,遊覽路線一般都是圍著故宮的中軸線來參觀的,比如: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等,這其中的三大殿是當時皇帝辦公處理朝中事務的地方,可奇怪的事,除非你一直走到御花園,否則在三大殿是看不到一棵樹的,這其中說法很多。
-
瀋陽故宮一座樓上,懸掛著乾隆真跡,寓意吉祥
瀋陽故宮鳳凰樓@遼寧有歷史不胡說 不戲說 不深說>原創內容,轉載請標明出處在瀋陽故宮,有一塊由乾隆帝親筆書寫的「紫氣東來」匾額,懸掛在瀋陽故宮的鳳凰樓上。牌匾由清宮內務府製造,乾隆二十二年(1757),牌匾由北京送到瀋陽。派送牌匾的這一年,清朝發生了兩件比較重要的事:一件是乾隆「二下江南」,另一件是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開啟了閉關鎖國的政策。應該說,最後一件事對中國近代的影響很大。「紫氣東來」牌匾是木製的,匾上刷著藍漆。
-
袞服:帶你看看皇帝專用禮服長啥樣?
這是瀋陽故宮敬典閣展出的袞服(資料照片)。新華社發(瀋陽故宮博物館供圖)新華社瀋陽11月16日電 題:袞服:帶你看看皇帝專用禮服長啥樣?新華社記者趙洪南瀋陽故宮敬典閣正在展出明清兩朝皇帝專用禮制服裝——袞服,帶觀眾看看皇帝專用禮制服裝長啥樣?
-
清朝推崇武功,飛龍閣所藏御用兵器成百上千
一段對清朝開國戰爭時期手工作坊的描述,生動再現了清朝兵器製作的情況。事實上,由於清朝歷代皇帝對武功的推崇,各類兵器製作都得以繁盛發展,在清末道光和光緒年間,飛龍閣所藏御用兵器,不計箭枝亦多達數百件。在目前刀劍藏品最多的故宮博物院和瀋陽故宮博物院兩個博物館中,最早的一件藏品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御用寶劍,但有趣的是,這把清太祖的御用寶劍卻是明朝宮廷賜予其的「龍虎將軍劍」。
-
故宮有191隻貓,網友爭著擼。故宮:別急,還有18隻瑞獸
《這裡是故宮:鎮守神獸》這本書裡提到:這不得不提到明清皇帝的「貓情節」,原來一國之君,霸氣側漏的君王也愛擼貓啊!不得不提到的一位是明朝的嘉靖帝,他特別喜歡貓,已經到了痴迷的地步,為了貓,還特地設置了「貓兒房」,有一隻叫霜眉的獅子貓。這隻貓很通人性,和皇帝寸步不離,後來這隻貓死了,還享受了黃金棺材的高規格葬禮。
-
故宮裡的匾額都出自哪位皇帝之手?又都是什麼用意?
西暖閣中又分出數室,其中,皇帝看閱奏摺、與大臣秘談的小室,匾額上書「勤政親賢」四字。 「無為」——交泰殿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是皇帝和后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
-
臺北故宮珍藏的多寶格,是清代皇帝的「玩具箱」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遊覽中,有人會提出「皇帝足不出戶,日常靠什麼打發業餘時間呢?」,這倒是個好玩的問題,臺北故宮裡還真的珍藏了幾十件供清代皇帝解悶的「玩具箱」,我們叫它「多寶格」,我們一起去看看。臺北故宮博物院多寶格是清代皇帝日常休閒時的最愛之一,它又被稱為百寶箱,專為陳設珍玩器物。在紫禁城的早年歲月裡,宮殿裡並沒有多寶格的身影,它是進入了清代才興起並逐漸流行的家具品種。
-
瀋陽故宮有兩隻「怪獸」,傳聞是努爾哈赤的寵物,至今不知是何物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年輕人都想從這種生活狀態中抽身,因此旅遊就成為了他們的最好選擇。看膩了風光秀麗的自然美景,很多人都更希望能夠嘗試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今天就滿足大家的獵奇的心裡,帶大家走進瀋陽故宮博物館中,陳列的兩隻「怪獸」!
-
清王朝世系: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分別是誰?
天聰十年四月,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並以是年為崇德元年。1643年9月21日去世,享年51歲,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葬於瀋陽昭陵。3.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43年到1661年在位,在位18年,廟號世祖。皇太極第九子,母親是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清朝入關後第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