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晚,瑞達讀書會。
楊雄老師推薦的是《最好的辯護》,一本美國暢銷書,作者是美國最偉大的律師——德肖維茨。
德肖維茨23歲就成為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是哈佛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他是著名的刑辯律師,也是學者、作家、人權捍衛者。書裡,作者講述了自己曾經辦理的著名案例。
這本書也解決了我們經常問的問題:律師為什麼會為壞人辯護?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法律人,我們有不同回答路徑。但德肖維茨認為,律師之所以為有罪的人辯護,就是參與一種抽籤賭博,擴大自己的名聲,如果能為犯罪人洗脫罪名,那案源會越來越多。
「最好的辯護」,名字很討巧。但德肖維茨並沒有說,自己的辯護就是最好的辯護。書的封底有一句話:最好的辯護是以攻為守,不是被動辯護,而是主動進攻。但這不是作者最經典的話,在書的最後一章,作者解釋了最好的辯護和最壞的辯護分別,這才是他最經典的話。
作者認為,最好的辯護,首先,辯護律師必須一心一意地為委託人謀取最好的法律後果,全方位地未委託人提供意見。第二,律師必須認真負責,富有熱心。作者討厭那種慵懶的,不積極為委託人爭取利益的律師。
楊雄老師說,這本書可以讓你學到不少東西,大家要耐著性子就看這本書。
問:一個優秀的辯護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答:贊同德肖維茨的觀點。作為一個優秀的辯護人,專業知識要熟練,能全方位地為委託人謀取最好的結果;其次要認真負責,要有熱心;再次要有分寸,不做違法之事;最後還要善於與委託人、委託人家屬和公檢法溝通交流。但善於與公檢法溝通交流,不是搞勾兌。
問:大律所好還是小律所好?
答:不要迷信大律所,也不要迷信師父的名氣。有很多小律所,資源很好,業務小而精。師父,不在乎他名氣有多大,能學到東西,能獲得資源,這樣的師父值得選擇。當然,有的律師不願意教徒弟,大家一方面要碰運氣,一方面也要努力,在團隊裡自學也能學到很多東西,需要好好看案卷材料,包括閱卷筆錄,提綱等。
問:做律師要考研嗎?
答:不需要。我的同學在北京律師事務所,本科畢業後,就進律所了,現在已經是高級合伙人,財務自由了。很多紅圈所、大律所,這些律所的招聘門檻相對較高,是令人自卑的offer。但實際上,做律師,不需要研究生學歷。本科足夠了。
問:實習律師是什麼收入水平?
答:萌新律師和驕奢淫逸的生活還有一段距離。實習律師的薪水,各個律所不一樣,有的律所實習收入是零,也有1000多元,2000多元的。大幾千的也有。甚至有的律所,還要收費。十八線小城就那幾個律所,想實習的人多著呢。你想實習,還得交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