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薪3.5萬,揭秘TOP律所紅圈所收入到底有多少?

2020-12-15 kokee講

我是一名非訴律師,今天給大家揭曉一下紅圈所包括其他Top內所和一些Top外資所他們的薪資水平到底是什麼樣的?

既然今天要跟大家聊賺錢這個非常接地氣的話題,那我們就接地氣到底所以一上來我就給大家直接列出薪酬數字,在列數字之前我主要講的是入門級的薪資水平,也就是一年級律師可以拿到的薪資。然後我最後也會提一下實習生的工資和其他的一些福利的問題。

至於高年級的律師收入,其實就是在起薪的基礎上每年都有所遞增,然後增長率也會有所增加的這樣一個過程。

那至於合伙人的收入,也不是我可以隨便講的。另外我今天講的所有的收入都是一個稅前的收入,然後代表的是北京和上海的律師收入。那其他的城市因為本身物價、房價這些都是有差異的,所以其他城市的收入可能會比北京上海的要稍微低一點。

下面就讓我們來直接列數字吧。那首先在紅圈所裡比較中等的一個起薪大概是多少呢?就是每個月20000元人民幣。那接下來我們在紅圈所裡橫向比較一下,那紅圈所裡比較高的起薪水平是怎麼樣的呢?

那紅圈所目前看下來迄今最高的就應該是方達律師所了,每次說起方達,大家都說方達是內所中的外所。其實一方面是因為它本身的管理制度和整體的氛圍會更偏向外資所一點,那還有一方面就是因為他的薪資基本上是內資所非常高的一個水平。

然後紅圈所裡的漲薪大潮很多也是方達去帶動的。那方達起薪到底是多少呢?我現在了解到的方達薪水應該是在25000左右,那金、君、方、海、中五家律所裡,除了方達另外四家他們在不同團隊之間應該起薪是會有所差異,像君合和中倫可能部分團隊可以到達25000,那其他團隊基本還是在20000—22000左右。

那上海也基本上是這個情況。基本的話目前最高的起薪就是在20000,然後其他的團隊可能是在17000這樣。那紅圈所裡剩下的三家,也就是環球、通商和競天公誠,他們的起薪可能沒有前面那5家這麼高。但是也是不同的團隊之間會有所差異,然後最高的團隊應該也是到了20000的。然後其他的話可能還是在15000左右徘徊。

那接下來我們跳出紅圈所範圍,看一下其他Top內資所的情況。其實我在之前也說過,其實有一些內資所特別是一些精品所,他們的薪資水平是跟紅圈所不相上下的,或者說甚至是超過紅圈所的。

那比如說像漢坤,漢坤其實可能是很多律師跳槽的一個首選吧,就是因為它的薪資確實比較好一點,那他現在的情形應該是跟方達差不多,在25000這樣的一個水平。那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比較新成立的律所雖然成立不久,但是他們的薪資待遇都是比較好的。

比如說像世輝、達輝應該都是跟漢坤差不多,或者說接近漢坤薪資的一個水平。還有一些其他的所謂加入了2萬元俱樂部的一線律所,比如說像通力有些團隊的起薪水平也是可以達到20000以上的。

那除了紅圈所和我上面提到一些薪資水平在業內都比較出名的精品律所,或者一線律所之外。那其他一些比較知名的律所,目前的起薪水平可能還是在10000—15000這樣。

但我之前在上海一個比較知名律所實習的時候,我所在那個團隊他們當時開給應屆生的起薪是好像是8000多塊錢,雖然這個是三四年前的一個情況,現在可能已經有所上漲了吧,但是漲完薪以後應該也就是在10000出頭這樣一個情況。

那山外有山,所外有所,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令大家都非常嚮往的外資所的一個薪資水平。

那首先要澄清一點,就是外資所並不能拿global Pay,很多人可能覺得我進外資所就可以拿global Pay。我在中國辦公室拿跟美國辦公室一樣的薪資,一年16萬美元、18萬美元。這個真的是不太可能,就不要做夢了好嗎?

在外資所裡並不是沒有拿global Pay的人,但是那些通常是美國的JD,然後已經在當地辦公室有工作經驗,然後再被調回來的。要麼是已經本身經驗非常豐富的人,那這樣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會給他開global Pay。

但是雖然拿不到global Pay,外資所的起薪還是比內資所要好一點。現在比較Top的外資所的大概薪水是在30000—35000這樣一個水平。那前兩年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內資所、外資所他們的薪資差距會比較大一點。那現在經歷了幾輪漲薪潮之後,內資所和外資所這個薪水的水平其實已經是在逐漸接近。

那內資所和外資所在薪酬待遇上依然存在很大差距的一點是什麼呢?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實習生的工資。

那我還記得我第一個月實習的時候,因為那時候也沒有每天都去,然後有時候還請了半天假去上課,然後最後一個月扣完稅到手只拿了800多塊錢,但是內心是崩潰的,就800多塊錢都不夠我吃飯、車費這些支出,實習生的工資一般是按天算的。然後我當時其實是一個月2000塊,然後根據你實際出勤的天數再去幫你折算。

其實一個月2000塊的話折算下來其實一天100塊都沒有,100塊都沒有當然在當時是一個比較低的水平。那一般來說我覺得在紅圈所或者比較Top的內資所裡實習100塊/天,那還是一個比較起步的價格吧。

然後我當時在幹了幾個月之後就嘗試提漲薪,然後就漲到了4000塊。那4000塊的話差不多就是一天200塊。那一天200還是在紅圈所,或者說在Top內資所裡比較中等的一個水平。那在Top內資所裡實習工資比較高的其實就是前面提到的幾家起薪也比較高的律所,比如說像方達、漢坤,他們的實習工資可能是在300多一天這樣。但是Top的外資所它的實習工資相比之下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就直接到了內資所的實習工資。像我知道一些外資所的實習工資是在一天500、600這樣的價格。

那接下來說一下福利問題。先說一下大家可能比較關心的年終獎的情況。那律所年終獎我覺得就是比較正常,那高的話可能就是六個月甚至六個月以上這種算比較高的,不太可能出現券商那種十幾個月年終獎的情況。普遍來說比較正常的就是2到4個月這樣。

那其他的一些福利就比較細節了,我也沒有辦法一一的去了解到,那就我自己體驗到來說,基本就是報銷、補貼然後保險啊這些比較常規的,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物質上的福利。

像加班費這種東西肯定是不存在的。其實我個人覺得在律所工作最好的福利一個就是辦公環境比較好,因為律所通常是在地段比較好的地方,然後辦公樓也比較好,裝修整體的工作環境都會比較好一點。

第二個就是如果你是在一個氛圍比較好的團隊。雖然加班很辛苦,但是老闆不時的會請你們吃飯,然後給你們買點小零食,請大家喝飲料,帶大家出去唱唱歌,雖然沒有什麼特別大的物質上的報酬,但是這種互動還是會讓你感覺得到了一些安慰。

那最後是我的一些個人吐槽,那第一個我想吐槽的點就是要過年的時候,家裡親戚吃飯的時候就會有人來問說:『你們律師是不是按小時收錢?那你工資一定很高吧?我現在想說,就是在這種大型律所裡搬磚的人,這個時薪和他的收入真的半毛錢關係都沒有。那我可以跟大家說一下,就是作為一個初級律師,我在律所裡的時間是多少?是在2000塊左右,那如果我真的是按2000塊左右1小時拿工資的話,那我一個月可以賺幾十萬好吧。

所以這個時間其實就是面向客戶的。如果客戶願意按照這個事件收費的話,那就按照時間去向客戶收這個項目的費用。作為底層搬磚的勞苦大眾來說,我們真的只是拿死工資。然後團隊業績好的話,就是年終的bonus會稍微高一點。那不知道大家在聽完我前面介紹的那些薪資水平之後,會覺得律師收入是否會高出你的預期?還是會讓人覺得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

就我個人而言,雖然我還是會覺得薪資水平和勞動強度並不是完全匹配,但是橫向比較來看,其實有些行業它比律師更加辛苦、更加累,但是他的薪資可能還沒有到達到這樣一個水平。所以我覺得這樣一個收入水平和物價水平之間的差距,可能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假設你是在上海拿每個月2萬的月薪,那麼你扣完稅和社保,你每個月到手其實只有15000不到。然後接下來如果你要租房就要交房租,交完房租可能就只剩一半不到了,可能這個還算是比較便宜的一個房租。然後你每天還要吃飯,還有交通費用這些支出。而且上班之後你剁手可能會越來越頻繁,特別是像我們女生,就是上班之後因為經常加班、熬夜,覺得自己皮膚越來越差,而且馬上到25歲,25歲就要開始抗衰老了,所以就要開始買一些比較貴婦的一些護膚品。

我當時其實也是一度陷入了這種買護膚品的狂熱之中,後來其實發現大多數都沒有什麼用。除了你平時會不停剁手買買買之外,到了假期可能就會想一年這麼辛苦,平時加班這麼累,一定要出去好好度個假。而且對律師來說,因為平時其實基本上是沒有空請假的,要請假也是在十一或者過年這樣一個本身就是連著節假日去請,那麼在節假日你知道機票和酒店都是很貴的,所以這樣的費用支出是直線上升的。

所以最後你一年下來可能也沒有存下多少錢。然後我剛上班的時候就每天都覺得為什麼可以這麼忙?是不是我進錯了地方,進了一個錢少事多的坑,然後我就幻想是不是可以跳個槽,就可以到一個錢比較多,然後每天又不用加班到12點,可以8、9點就下班的一個地方。

那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就清醒了,因為我發現這種地方是不存在的。就是大多數紅圈所或者說Top的這些律所,他們的繁忙程度基本都是不相上下的。那最後就想和大家說,其實薪資只是你在選擇律所時候的一個考慮因素而已,律所的業務領域、團隊氛圍和未來職業發展的一些機會,還有律所本身的平臺這些其實都是你要考慮的。而且我覺得是比薪資更加重要的一些因素。一個更加好的平臺,一個更加適合你的業務領域,那他們帶給你的收穫可能是比你一開始一個月多拿幾千塊錢要珍貴。

以上提到所有薪資信息都是來源於個人觀察,向朋友諮詢和公開渠道的信息查詢,可能並不完全準確,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紅圈所是什麼,哪家律所工資最高?起薪2萬+是真的嗎
    每到法學院的就業季,選擇成為律師的法學生的眼中總閃耀著亮閃閃的三個字「紅圈所」!所謂紅圈所是指(順序不代表排名)金杜、君合、方達、海問、中倫、競天公誠、環球、通商這8家優秀律師事務所的總稱。律所的薪酬待遇、晉升情況、辦公室分布、業務領域無疑都影響著法學生們的選擇;而合伙人最高學位授予學校、最高學位專業也往往能夠為法學學子們提供「合伙人學校、專業偏好」、「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歷」、「是應該國內讀研還是去國外讀LLM或JD」、「應當讀什麼專業的研究生」等一系列參考性信息。
  • 從令人心動的offer看「紅圈所」文化
    誠然,新一季「令人心動的offer」中有不少綜藝爆點,「凡學boy」王驍,而立之年毅然辭職的丁輝,開保時捷上班的實習生瞿澤林,還有98年的妹妹朱一暄。但這裡海狸想和大家聊一聊君合所代表的「紅圈所」文化。
  • 誰是中國頂級院校法學生們心目中的律所Top 10?
    宋哲苦笑道,「我都不知道該往哪家律所投簡歷。」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法學專業將有14萬本科生、5萬碩士畢業。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學生對耳熟能詳的紅圈八大所也只是了解些大概。如何選擇實習律所?如何進入心儀的律所實習?如何獲得較為滿意的實習體驗並最終進入合適的律所工作?
  • 王振華給了1200萬的律師費?在中國,律師的收入有多高
    對此,有人反問:律師的良心值多少錢?是啊,在中國,律師的良心到底值多少錢呢?一個律師的收入究竟有多高。那麼到底花了多少錢呢?有媒體報導說:「兩位律師的費用,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起步價,七位數,另一部分,是激勵價,如果全拿,能拿到1200萬以上。」基於此,陳有西和李肖霖為其做無罪辯護。
  • 「紅圈所」金杜雲辦公室上線,雲端律所3.0催生新物種
    1雲辦公室上線2020年4月17日,八大「紅圈所」之一的金杜律師事務所武漢、重慶、西安、鄭州、昆明、瀋陽以及奧克蘭首批七家雲辦公室(CloudOffice)上線。3數位化背後邏輯對於律所為何急於發展數位化,起碼有如下五方面原因:在用戶層面,未來5-10年,客戶數位化將倒逼法律服務數位化。
  • 前紅圈所資深合伙人分享:關於青年律師收入,那些不可忽視的因素
    目前四川青年律師收入總體情況為,有25%的青年律師收入在1-5萬元(含5萬元);在所有收入區間中,佔比最高的為收入在5-10萬元(含10萬元)的青年律師,比例為36%(即61%的四川青年律師年收入在10萬以下)。而在高收入區間裡,收入在20-40萬元(含40萬元)的青年律師佔比為8%;收入40萬元以上的青年律師佔比最低,僅為5%。
  • 紅圈所律師:除了月薪兩萬,其他都很平凡
    初入紅圈剛入職的興奮感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被正式錄用後,我火速給家人打了電話:「媽!我是紅圈所的律師啦!」有格調的環境、豐富的團建、優質的案源、2W+的起薪,都給了我去北漂的勇氣。紅圈所給涉世未深、渴望一展拳腳的我以期待,我渴望在這裡獲得律師的尊嚴。我還記得完整參與承辦的第一個案件,客戶是一個大型央企,訴訟標的達到2個億。當時我的室友在東北某律所做訴訟業務,天天跟我叫苦日子太難過了。而我沉浸在大案的榮譽感中,真的有一種自己做的事非常重要的獲得感。
  • 「非法本」進「紅圈所」有多難?
    而「紅圈所」的概念是來自法律界「福布斯」之稱的《亞洲法律雜誌》(ALB)在題為《紅圈中的律師事務所》一文中提出的,是指中國最頂級的律所。公認的八大紅圈律所為:金杜(KWM)、君合(Jun He)、方達(Fangda Partners)、競天公誠(Jingtian& Gongcheng)、通商(Commerce&Finance)、環球(Global Law Offices)、海問(Haiwen & Partners)、中倫(Zhong Lun)。紅圈所好在哪裡?
  • 律所合伙人之間的收入差距能有多大?
    對合伙人來說,能為律所帶來多少營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收入。在同一家律所,兩位合伙人之間的收入也可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 據法律行業的最新消息,受今年的疫情因素影響,律所可能會加速合伙人薪資制度的改革,以下是詳細情況。
  • 想進月薪2萬起步的紅圈律師所,斯坦福學歷都是勉強?
    雖然和上季一樣,節目還是聚焦在了律師這個行業,但是衝著「君合」,「紅圈所」,「新人月薪2萬起步」幾個關鍵詞,讓一大批的觀眾大喊著「我可以!」去觀看了節目。首先要科普一下,什麼是『紅圈所』?根據2013年律所的業務收入為標準評選出8家中國紅圈律師事務所,形成8家『泛紅圈』:金杜(KWM)、君合(JunHe)、方達(Fangda Partners)、海問(Haiwen & Partners)、中倫(Zhong Lun)、競天公誠(Jingtian& Gongcheng)、通商(Commerce&Finance
  • 法學畢業生的Dream紅圈所-《令人心動的offer》
    面試環節的實習生簡歷頻繁出現的「五院四系」、國外頂級名校留學、英語口語交流自如以及「鄙視鏈」頂端的紅圈所、「兩萬元俱樂部」之一的君合律師事務所,讓電視前的觀眾高呼「根本就是令人自卑的offer」「神仙下凡打架,我來人間湊數」「有人活成爛尾樓,就有人活成CBD」的「檸檬評論」。
  • 上海最大律所被判決賠償3700萬元,到底咋回事?
    如果大家從「裁判文書網」上查一下律師事務所當被告的案件,那可多呢,而且律所敗訴的比例比較高。如果再仔細看一下,絕大部分律所敗訴的業務都是「非訴」業務,從事「非訴」業務的律師,基本上都是高學歷、有留學背景、在一線、準一線的「紅圈所」、大所從業的律師。
  • 紅圈所背景,GPA3.5+,文書贊爆!Top 12法學名校實至名歸!
    W同學本科學校:國內某雙非政法院校/法學專業三圍成績:GPA3.5+/4.0,TOEFL105+實習經歷:2段律所實習(含紅圈所)、1次法院實習申請老師:LiuMentor:Cheng學姐一、加入這所「金三角」名校,你就是「王的人」了!
  • 請問:律師一年能收入多少?全都算上
    我是法眼掃描,執業28年了,在北京的大所、紅圈所呆過,現在西安這樣的二線城市幹了很多年律師,覺著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律師一年能收入多少?這個問題,估計那些想從事律師的人非常感興趣吧。但這個問題,還真的需要分幾個層面來回答。
  • 律師的真實收入有多恐怖?
    在這個階段,大多數人的收入只能勉強抵扣租房水電通行等開支,能開到10w-20w薪資的律所非常少,要麼你有人脈,要麼你有案源,要麼你學歷特高辦事特漂亮受到紅圈所的格外優待(能進紅圈所並不意味著會受到優待,紅圈所的青年律師一樣也是苦過來的)。
  • 紅圈魔圈法律精英齊加盟,新銳律所世輝憑什麼受青睞?
    稍微了解它的人,可能知道這家律所的創始人來自於「紅圈所」。而隨著近幾年接連有來自「紅圈所」和「魔圈所」等國內外一線律所的業界精英加入,目前外部加盟合伙人數量已超過合伙人總數的一半。這家名叫世輝的律師事務所是如何做到的?
  • 青年律師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律所?
    「紅圈」這⼀概念是由素有法律界「福布斯」之稱的《亞洲法律雜誌》在題為《紅圈中的律師事務所》⼀⽂中提出的。 每天都會有很多在校的大學生問我紅圈所的招人標準是什麼?自己是否有機會可以進入第一梯隊的紅圈所工作?還有很多即將拿證的準律師們在⾯臨選擇律所時也會有同樣的困惑,所以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下如何選擇⼀家律所。
  • 追《令人心動的offer》,看起薪2萬的「紅圈所」想要什麼樣的人?
    這裡首先要解釋一下紅圈所的概念,它是由亞太地區的ALB《亞洲法律雜誌》在一篇名為《紅圈中的律師事務所》的報告中首次提出.根據2013年律所的業務收入為標準評選出8家中國紅圈律師事務所,形成8家『泛紅圈』金杜(KWM)、君合(JunHe)、方達(Fangda Partners)、海問(Haiwen & Partners
  • 瑞達讀書會楊雄:做律師,不要迷信學歷和紅圈所!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法律人,我們有不同回答路徑。但德肖維茨認為,律師之所以為有罪的人辯護,就是參與一種抽籤賭博,擴大自己的名聲,如果能為犯罪人洗脫罪名,那案源會越來越多。「最好的辯護」,名字很討巧。但德肖維茨並沒有說,自己的辯護就是最好的辯護。書的封底有一句話:最好的辯護是以攻為守,不是被動辯護,而是主動進攻。
  • 頂級紅圈所,撒貝寧的夢想,這份offer只讓人自卑不讓人心動
    只因為實習的律所從錦天城變成了君合。 這才有了面試篇中,史欣悅說:「這種簡歷,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出現在我們面前的。」 人大?法大?這樣的簡歷都不「配」出現在他們面前! 憑什麼這麼說?憑什麼這麼傲?只因為他們有資本,只因為他們是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