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開國後,此人被劉邦視為大恩人並封為隱王,終漢一代香火不斷

2021-01-16 左都御史

漢高祖劉邦的出身談不上一貧如洗,但也不屬於「六國餘孽」中的貴族,整體來說還是平民階層。對於大秦,劉邦應該是沒有深仇大恨的,反而還實實在在地得到了實惠,成為了最下等的官吏——泗水亭長。可劉邦最終還是舉兵入鹹陽,親手埋葬了大秦王朝。

劉邦起兵造反其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要是沒有陳勝、吳廣率先起兵,那麼劉邦將註定不會成就偉大的功業。早在秦始皇三十七年(210年),劉邦押送囚犯前往驪山服役,因途中逃犯極多,劉邦大仁大義將這些囚犯全部釋放。因此他觸犯了秦朝的法律,按律當死。為了逃避官府的追究,劉邦和這些囚犯們一起躲到了芒碭山,過了很長時間的山野生活。

此後,劉邦在芒碭山聚集了一大批人馬,其聲勢不斷壯大,可是到底能堅持多久,最終的出路在哪裡?劉邦心裡一直沒底。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的劉邦只不過是綠林草莽,絕不敢公然向大秦帝國叫板。事實上,不僅是「君相貴不可言」的劉邦沒有這個膽量,就是十六年來一直在積蓄力量的項梁、項羽也不敢出頭,更別說是張耳、張良這些六國餘孽們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前209年8月),陳勝、吳廣和九百多被逼入死境的泥腿子農民在大澤鄉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短短一個月時間,由兩個莊稼漢在窮鄉僻壤發起的暴動竟席捲天下,大秦帝國的各個角落都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起義軍。

這個時候,劉邦依然蜷縮在芒碭山,二個月時間過去了,他依然沒有選擇造反。最終還是在蕭何的鼓動下,在沛令的邀請下,劉邦這才走出芒碭山舉起了反秦義旗。弔詭的是,項梁、項羽這個集團也是在陳勝起義的二個多月後才決定起兵的。

那麼,這裡面就有講究了,也是劉邦最終能奪取天下的根本原因。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項氏世世代代與秦朝有國讎家恨;劉邦與大秦無仇,但是在丈人、妻子、連襟等人一次又一次的鼓勵下,才毅然決然地走出芒碭山,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劉邦似乎除了造反好像也沒有其他的出路。那麼陳勝、吳廣的首義給他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劉邦和項梁都有一個共同點,當時他們已經是50歲的人,少了少年的血勇,多了經驗閱歷。過去不敢貿然出頭,現在仍想靜觀其變,要把握一下反秦運動的發展趨勢。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數不勝數,除了後來的朱元璋反元成功以外,凡是利用農民打頭陣而最終勝利的,幾乎都是來自舊政權內部又能運用舊制度的人。

而劉邦就是這樣一個善於運用舊制度來為自己服務的人。陳勝、吳廣的起義軍不久便被章邯大軍擊敗,陳勝也落得個身死的下場。原因很簡單,因為陳勝所率領的農民軍在取得一些成就後就喪失了進取心,內部鬆散缺乏組織紀律,這樣的軍隊註定是不會長久的。

可劉邦不同,他的隊伍的骨幹是蕭何、曹參等舊政權吏員。那麼,利用現成的體制徵收賦稅以及保障後勤就很順理成章,畢竟這些舊官吏的政治經驗比農民豐富得多,所以這個政治集團的前途越往後發展就越得到充分展現。

在力量還不強大的時候,劉邦的頭腦十分清醒,陳勝、吳廣的起義給他提供了良機。這些衝在前面的農民軍雖然掀起了第一波反秦浪潮,但事實證明,這些風雲人物全都成為了先烈。在消耗秦帝國的力量以後,以項梁、項羽為首的起義軍才有了機會同秦朝軍隊抗衡。可以說,陳勝、吳廣才是真正推翻秦帝國的核心人物,若是沒有它們,劉邦只能落草為寇當個山寨大王。

為了感謝這位「大恩人」,劉邦在建立西漢後,對陳勝進行了封賞,封其為「隱王」,並派30戶丁役世代守護陳勝墓地,終西漢一朝,統治者對陳勝都心懷敬意,將其視為英雄。

相關焦點

  • 漢光武帝劉秀真是劉邦後裔?歷史上,還有多少王朝為劉邦後人創建
    八年後,王莽廢除孺子嬰為太子,建立新朝,西漢滅亡。但王莽的新朝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原來西漢末年的社會矛盾便空前激化,王莽的一系列新政不但沒有緩和局面,反而使矛盾進一步加深。與此同時,新政也觸動了大豪強和上層官僚的既得利益,因此更遭反對和排斥,於是天下一時起了四起叛亂。
  • 劉秀作為一代開國之君,為何甘為做一個繼承西漢的皇帝?
    但東漢與西漢不同,東漢是兩個完全斷代的朝代,兩漢交融時期,王莽建立了新朝。新朝滅亡後,天下仍存在一種短暫的割據局面,群雄並起,中原逐鹿。打倒王莽後,劉秀得了隴望蜀,一統天下,最終建立了東漢。儘管這裡面的劉秀也算是劉邦的後代,屬於皇族。但是他並非皇族直系親屬,血緣關係較遠,且劉姓宗室經過漢武帝推恩令洗牌後,早已經不是那麼值錢了。劉秀起兵的時候只是南陽的富農。
  • 歷史|劉邦斬白蛇與王莽篡漢的故事
    劉邦,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畫像史料記載: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 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 統一天下。
  • 西漢之劉邦、劉徹,與東漢之劉秀,蜀漢之劉備、劉禪是什麼關係?
    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西漢武帝劉徹是劉邦的曾孫,東漢光武帝劉秀是劉邦的第九世孫後新遷入的豪門呂公,將女兒呂雉嫁給他,生下兒子劉盈。 公元前209年,劉邦聚眾造反,西進鹹陽招降了秦王子嬰,被封為漢王。後來劉邦與西楚霸王翻臉爭天下,打敗了項羽。公元前202年,創立了大漢王朝,有劉肥、劉盈、劉如意、劉恆、劉恢、劉友、劉長、劉建八個兒子,公元前195年駕崩。
  • 劉邦稱帝之後的名字叫做劉季? 漢高祖劉邦的改名之謎揭秘
    劉邦稱帝之後的名字叫做劉季? 漢高祖劉邦的改名之謎揭秘時間:2020-02-04 17:27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劉邦稱帝之後的名字叫做劉季?   公元前256年的一天,一個男嬰在這個普通的農民之家呱呱墜地,他就是日後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   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 歷史上的濟南「二」:西漢時期的濟南及其名人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吸取了秦朝過度中央集權的教訓,在保留郡縣制的同時,恢復了周朝時期的封建制,但制定了「非劉姓不得封王」的政策。於是,公元前201年,他庶出的長子劉肥被封為齊王,其封地比現在的山東省還要大,濟南自然也在齊國管轄之下。
  • 西漢之劉邦、劉徹、東漢之劉秀、蜀漢之劉備、劉禪之間的關係?
    西漢時期,劉邦是西漢皇帝劉徹的曾孫,東漢光武帝劉秀是劉邦的第九世孫,劉備是劉備的第十九世孫,蜀漢劉禪是劉邦的第二十世孫。漢武帝是西漢時期的長沙王劉發,漢武帝蜀漢時期的劉備和漢武帝中山靖王劉勝,都是有血緣關係的。
  • 西漢簡史,一文了解西漢朝代
    【西漢簡介】西漢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後又一個大統一朝代,於公元前202年由漢高祖劉邦所創建,都城為長安(今陝西西安),至公元8年被王莽篡漢而亡,享國210年。史學家為了區分後面延續的漢朝,根據都城方位,把這段歷史稱之為西漢。
  • 劉邦的後代劉秀淪為平民,最終建立東漢王朝,為何知名度卻不高?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雖然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後代,但是到了劉秀這一輩已經享受不到皇室宗親的優待了劉秀這一分支的祖上雖然之前也貴為諸侯王,但那是在漢初時劉邦不得己而進行的分封諸侯,封劉姓諸侯來制約異姓諸侯。但隨著漢朝經過休養生息,政權穩固,諸侯王的弊端也出現了,最終被後代皇帝進行削藩。
  • 劉秀建立東漢後,是如何對待西漢宗室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西漢的滅亡和其他王朝的終結截然不同,這個截然不同,還導致了西漢滅亡後,宗室的遭遇和其他王朝也存在不同。那麼,西漢滅亡後,西漢宗室具體有哪些待遇?並且,劉秀建立東漢以後,又是如何對待這些宗室的?這一切可謂說來話長。
  • 劉邦唯一嫡子,帝國正統繼承人,後代卻被開國功臣藉口誅殺殆盡
    劉邦與呂后僅有一子,即漢惠帝劉盈。劉盈生有六子,前少帝劉恭、淮陽王劉彊、常山王劉不疑、後少帝劉弘、軹侯劉朝、壺關侯劉武,這六人是為劉邦嫡孫。按理說,身為開國皇帝的嫡孫,且還是當朝皇帝的兄弟,是沒有敢對他們殺死手的,更不用殺光他們。
  • 歷史上十幾個漢王朝,都是劉邦後人創建?光武帝劉秀身份有疑問嗎
    因為當時流行「漢室復興」的說法,很多有野心的人,不惜篡改身份,也要往劉邦身上貼。假如劉秀身份也是假的,他不可能編造這麼清晰的世系,太容易揭穿了。所以,劉秀是劉邦的後代,沒有任何爭議。只是,劉秀不是西漢皇室嫡系,所以登基後,劉秀認漢元帝為父,「夾塞」進了嫡系。
  • 「陝西黃土埋皇上」之西漢十一陵|今天探訪帝王陵能看到什麼?
    這種封土為陵的制度,在西漢時期達到了頂峰。西漢從漢高祖劉邦稱帝開始,到王莽篡漢結束,享國210年,期間除了幾位不被正史承認的「娃娃皇帝」,其他十一位都葬在國都長安附近。其中九個位於渭河北岸的鹹陽塬,加上白鹿原上的灞陵、少陵塬上的杜陵,統稱「西漢十一陵」。
  • 劉邦對韓信毫不手軟,而對「開國第一候」蕭何,為何網開一面呢?
    不過凡事皆有例外,並不是所有功臣都下場悽涼,像被劉邦視為帝業首功的蕭何,不僅沒有被除掉,還在他死後輔佐漢惠帝。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開國功臣,為什麼蕭何卻能倖免於難呢?老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劉邦對韓信三人下手,自然有他本人猜忌過重的原因在,但他們自己的許多作法也的確招人猜忌。韓信、彭越、英布,都是劉邦所封的異姓諸侯王。漢朝實行「郡國制」,即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行的政體。分封制下,各路諸侯王不僅有獨立的行政權,更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
  • 劉邦大封開國功臣,張良排名62,韓信第21,為何蕭何位列第1?
    劉邦,曾被項羽封為漢王,一代混混,滅秦中得利最多的人,曾經數次差點死於項羽之手,可是都死裡逃生了,最終在楚漢爭霸中,大敗項羽,建立起漢朝,成為不可一世的漢高祖。 此外,劉邦在天下已定的形勢下,也開始對這些功臣變得多疑起來,而作為謀聖的張良,自然也是劉邦極其忌憚的,所以封功臣的時候,能把他封為留侯,排名62位,已經比那些被劉邦清理掉的功臣,要好太多了。
  • 「漢初三傑」蕭何,從基層文書到開國宰相,對秘書學有何啟示?
    獨蕭何,其一生追隨高祖,輔佐惠帝,他的名字與西漢一朝的建立與穩固不可分割,他與劉邦一同起事反秦,擁戴劉邦為沛公,在楚漢戰爭時期,蕭何鎮撫關中,開發巴蜀,足食足兵。 漢朝建立,蕭何創立制度,無為治國,鞏固漢家江山。他的功績永垂千古。可以說,沒有蕭何,就沒有沛公;沒有蕭何,就沒有韓信;沒有蕭何,就沒有漢家天下。
  • 劉邦善於用人而得天下,稱帝後卻剷除異己,真是因為兔死狗烹嗎?
    ——《史記·淮陰侯列傳》前言秦朝滅亡後,昔日的六國貴族不甘淪為平民,欲復闢舊國,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年代,劉邦帶領著自己的草根團隊擊敗了驍勇善戰的西楚霸王項羽,最終建立了大漢王朝,成為了西漢的開國皇帝,史稱漢高祖。毛主席曾評價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那麼劉邦到底是憑藉著什麼出眾的才能實現了草根逆襲的巨大成功呢?
  • 漢光武帝劉秀近乎完美,為何在歷史上存在感卻並不高?
    他將漢王朝的國運又延續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所以西漢、東漢兩個朝代加起來是400多年的漢朝江山。公元9年,王莽篡位,廢除西漢末代皇帝劉嬰,建立新朝(9年-23年)。西漢滅亡後,新朝又在王莽的胡亂改革中走向崩潰。新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南陽宛城劉氏家族的劉秀脫穎而出,最終統一了全國,建立東漢王朝。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也是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代。
  • 我想知道,劉備,劉邦,劉禪,劉秀,劉徹,他們都是什麼關係?
    劉邦、劉徹、劉秀、劉備、劉禪皆是漢帝,劉邦是西漢開國皇帝,為漢高祖;劉徹是西漢第七位皇帝,為漢武帝;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為漢光武帝;劉備是蜀漢開國皇帝,為漢昭烈帝;劉禪為蜀漢末帝,為漢懷帝。在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前,先來大概了解這五位漢帝。
  • 劉邦最恨的叛徒,稱帝後為何沒有殺他,反而封他為侯
    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但他還是一個傳說,也可以稱之為那個時代的產物,他是漢高祖劉邦最恨的一個人,曾經背叛過劉邦,他做的那些事足夠他死100次,但這個人不僅沒有死,而且劉邦還封他為侯,更重要的是他比劉邦活得還久,死後更是被人立廟祭祀,傳承千年,不得不說,他是時代產物的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