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戰友:董存瑞犧牲前沒喊「為了新中國」

2020-12-22 中國網文化

電視劇《為了新中國,前進》 董存瑞(王寶強飾)炸碉堡劇照

61年前,19歲的董存瑞捨身炸碉堡,以自己的英雄壯舉「喊」出了「為了新中國,前進」的時代最強音。

1957年,朱德親筆為他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英雄董存瑞是我永遠學習的好榜樣。」在1961年2月3日的日記中,雷鋒這樣寫道。「董存瑞和董存瑞式的戰士已成為一種標誌。」曾任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的呂小山認為,他的事跡激勵了幾代中國軍人和青少年的成長。

他是一個什麼樣的青年?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在新中國即將迎來60華誕之時,筆者通過尋訪英雄的足跡,試圖撥開歷史煙雲,走近61年前那個年輕的戰士。

墓中僅有一塊寫著「以此木代替烈士遺骨」的木牌

7月9日,隆化。

筆者從一塊刻有「董存瑞烈士犧牲處」的巨大石碑旁,沿著臺階走入旱河的河道中。已是傍晚時分,臨近的民居已升騰起炊煙。從居民生活區裡散發的祥和氣氛使人難以想到,1948年5月25日,這裡是我軍攻打隆化的主戰場——當時的隆化中學所在地。

幾年前,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園在此復原了被董存瑞炸毀的橋型暗堡,並將其作為烈士的紀念地之一。「從初建時的『設守墓人一人』到如今,陵園經過了數次擴建。」董存瑞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沈文告訴筆者,每年參觀者達20多萬,今年「七一」前後,一周的參觀者多達四萬多人。

曾任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的呂小山老人告訴筆者有20多位戰友親眼目睹英雄慷慨赴死的震撼一瞬。

1948年5月25日下午4時,時任晉察冀遼軍區司令員秘書的齊速和司令員程子華走至隆化中學附近時,看到董存瑞戰友正在痛哭——戰友們在戰場上已無法辨認烈士遺骨,只有一隻鞋子好像是英雄遺物。深受震撼的齊速寫出了董存瑞事跡首篇新聞報導——《共產黨員奮不顧身董存瑞自我犧牲使隆化戰鬥勝利完成》。

作為董存瑞所在團團長的梁歧曾回憶,他隨著二營進入隆化中學路過被炸毀的敵堡時,看到「只剩下脖子以下大胯骨以上這段被燒焦了的軀幹」,被炸藥衝擊波推出20多米遠。

如今在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園內的董存瑞墓中,一個長約四尺的沙木棺材內,只有一塊寫有「以此木代替烈士遺骨」的木牌。「從炸藥包拉響到爆炸要7至8秒鐘時間。」7月8日,懷來縣林業局副局長董繼先這樣評價伯父董存瑞,「作為一名爆破能手,他比誰都了解炸藥的威力。面對粉身碎骨的那一刻他巋然不動,這是怎樣執著的信念啊!」

臥倒!臥倒!快趴下!對戰友的叮囑是董存瑞犧牲前最後一句話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拍攝的電影《董存瑞》中,英雄拉響炸藥包後高呼「為了新中國,前進!」的情景,激勵了幾代人。但在歷史中,董存瑞在最後時刻是否真的留下了震撼人心的語句?

為此,呂小山曾走訪了董存瑞多位戰友。

「他很鎮定地用左手託起炸藥包,右手拉開導火索,我看到這情景,不顧一切跳下旱河溝,向他那裡衝去。」親眼目睹董存瑞犧牲的郅順義曾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景,「他看見了,大聲對我喊『臥倒!臥倒!快趴下!』接著天崩地裂一聲巨響……」

那,電影中「為了新中國,前進!」的口號又是怎樣來的呢?

電影《董存瑞》編劇之一的趙寰曾對呂小山介紹說,1947年6月,經過一年的戰略防禦,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並取得了節節勝利。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國頒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在《宣言》中明確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

「為了新中國,前進!」正是根據「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戰鬥號召,在「同志們,衝啊!」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

「英雄犧牲前並無豪言壯語。」但在趙寰看來,董存瑞和戰友們是用自己的行動喊出了當時時代最強音——為了新中國,前進!

1954年,隨著董存瑞烈士陵園建成,位於犧牲處的烈士墓也遷入陵園。

遷墓時,當時隆化縣民政科的冀興坡被眼前的情景深深震撼了——英雄墓中,屍骨眾多!

每個炸藥包上,幾乎都有董存瑞所畫的小「漫畫」

7月初,筆者採訪時,由我省投資並拍攝的一部以董存瑞事跡為藍本的電視劇剛剛殺青。

電視劇中扮演董存瑞的是曾成功飾演《士兵突擊》中許三多的河北籍青年演員王寶強。

如何真實地把握董存瑞這個角色,讓如今的青年理解那個時代青年的壯舉?這一度曾令王寶強頗為困擾。

「我發現,就是沒有炸碉堡,董存瑞依然是一位了不起的戰士。」王寶強告訴筆者,這是他翻閱了大量回憶文章,走訪了董存瑞的親朋後得到的結論。

從1945年8月參軍到1948年5月25日犧牲,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這位不到二十歲的青年就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毛澤東獎章一枚,勇敢獎章三枚。

「我告訴寶強,我伯父的性格不同於許三多。」7月8日,董繼先說,在他看來,作為英雄的董存瑞,性格不僅倔強勇敢而且聰明智慧。

至今在董存瑞的家鄉——懷來縣南山堡村的董存瑞紀念館還珍藏著一把「鋸齒鐮」。正是這種在刀刃上打出豁口,呈鋸齒狀的舊鐮刀,大大提高了民兵們破壞日軍通信線的效率。據當時的「龍延懷」聯合縣三區區委書記王福堂回憶說,「鋸齒鐮」的發明者正是少年董存瑞。

1948年2月,董存瑞所在部隊在朝陽大練兵時,他還曾用沙子、石塊、木棍等模擬地形、地物,給戰友們講解各種戰術。他創造性地用「院中堡壘」研習戰術的辦法,受到了所在團首長的表揚。

而在呂小山看來,「董存瑞和現在的青年一樣,熱愛生活。」

董存瑞沒念幾年書,到部隊後也識字不多,可他卻喜歡畫漫畫。「他的挎包裡總是裝著紙和鉛筆。」在戰友們的回憶中,董存瑞一有空就會掏出紙筆畫小漫畫,或表揚、或批評、或幫助記憶。

在攻打隆化用於爆破敵碉堡的那些炸藥包上,差不多每個上面都有他的「作品」。由於炸藥包分量不等,要炸的對象也不同,所以董存瑞或在炸藥包上畫有要炸的碉堡的樣子,或是爆破手匍匐前進的形象,或是敵人待斃的醜態。

在有的漫畫旁,他還寫上這樣的順口溜——仇恨滿胸懷,隆化要打開,新中國要靠我們的雙手建起來!

董存瑞照片發現記

至今在承德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園珍藏著兩張董存瑞生前的照片。

一張照片是少年時的董存瑞。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從家人包袱裡找到的「良民證」上撕下來的。另外的一張則是青年董存瑞——緊閉的厚嘴唇、濃濃的眉毛、舊軍衣軍帽。在這張一寸黑白照片背後,還寫著十個字——送贈韓上士留念董存瑞。

這「韓上士」是誰?背後的字又是誰寫的?「1978年開始尋找,1981年才最終確認!」7月10日,曾任董存瑞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的呂小山告訴記者,這張照片的發現與驗證頗費了一番周折。

戰友稱,英雄犧牲前一個月,他獲贈董存瑞留言照片

「直到1978年,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園只存有一張少年時董存瑞的一寸免冠照片。」呂小山介紹。

1978年,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園得到消息,在豐寧發現了烈士生前的照片。呂小山等人尋訪而至,找到了董存瑞生前的戰友、豐寧農民韓定發。

據韓定發介紹,1948年他和董存瑞是一個連隊的戰友,當時人們習慣稱韓定發為「上士」。雖然歲數相差十幾歲,韓定發和董存瑞很投脾氣。1948年4月,部隊離開遼寧朝陽時,韓定發被抽調到別的部隊,董存瑞親手把一張照片送給了他。照片1寸大小,背面寫著10個字的留言——「送贈韓上士留念董存瑞」,筆畫挺粗。

就在韓定發和董存瑞分別後的一個多月,董存瑞捨身炸碉堡,壯烈犧牲了。

比對五官後,科研人員得出結論——兩張照片確係一人

「當時找到韓定發時,照片卻不在他手中!」呂小山回憶說,經過一番尋找,才在當地一名叫乜樹軍的人手中,找到了照片原件。

可照片到底是不是董存瑞本人呢?「從臉上看,眼睛、眼眉、鼻子、厚嘴唇都像。」董存瑞的二姐董存英看後告訴呂小山。董存瑞少年時的夥伴董存禮、錢寶、劉福元則說:「這是董存瑞的相片,就是比在家時胖了些。」董存瑞生前所在連連長徐振廷拿著照片,也陷入回憶之中:「這是董存瑞,眼睛、顴骨都像……」

得到英雄親朋戰友認可後,呂小山還帶著照片來到了北京大北照相館和公安部某研究所。在研究所,科研人員比對了董存瑞少年時照片和這張照片上的五官,得出了鑑定結論——兩張照片確係一人。

專家認為,照片背後題字者確係董存瑞戰友閻世太

董存瑞生前識字不多,那麼照片背面那幾個字是誰寫的呢?

在懷來縣民政局為確認照片真偽而召開的董存瑞生前戰友座談會上,有人提供線索說:「照片背後的字可能是董存瑞當時同連隊的文書閻世太寫的。」

可調查人員找到閻世太后,由於時間久遠,他已記不清這字是不是他寫的了。

呂小山了解到,上世紀60年代,閻世太曾擔任過生產隊的會計,為此他找出閻世太當年所記帳目,又請閻世太寫了幾個字。

帶著這些資料,呂小山找到了字跡鑑定專家。專家通過比對這三個不同時期的文字筆畫,得出結論——字雖然有變化,但確是一個人所寫。

1981年9月,有關部門做出決定,將這幅照片作為董存瑞烈士遺像宣傳使用。

從此,在烈士故鄉懷來、犧牲地隆化以及生前部隊,這張照片被高高地懸掛起來。原文載於《河北日報》2009年7月27日刊

相關焦點

  • 銀幕上的英雄事跡,經典舞臺劇董存瑞
    董存瑞出生在河北張家口一個貧窮的家庭,16歲那年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1948年5月25號,在解放隆化縣的戰鬥中,為了炸毀敵人的暗堡,他依然用手託起炸藥包,壯烈犧牲,那一年,他還沒滿19歲,董存瑞犧牲後不久,他的英勇事跡就發表在了報紙上。
  • 19歲的董存瑞犧牲時已結婚4年,妻子為他守孝3年,後來怎樣了?
    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解放軍戰士們仍能保持著英勇無畏,殺伐果斷的狀態,但與此同時付出的代價也非常地慘烈,董存瑞組長帶領的爆破組多名戰友被重機槍掃射,中彈犧牲。由於部隊受限於敵方軍隊的橋型暗堡的阻礙,多次爆破失敗,董存瑞深知如果不除掉這個障礙,那麼他們就要付出更為慘烈的代價——他們身後毫無掩護的步兵將會被全部射殺。
  • 英雄董存瑞:用身體做炸藥託,19歲壯烈犧牲,家人後來過得好嗎?
    為了建立新中國,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許多英雄烈士視死如歸,用他們的血肉身軀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就有一位年僅十九歲的英雄,他正值韶華便犧牲自己,用身體做炸藥託,炸毀碉堡,令部隊得以衝出重圍。這位英雄壯烈犧牲自己,英勇無畏的事跡令人們感動,但他的家人得知英雄慘死的消息卻十分悲痛。
  • 用身體做炸藥託的董存瑞,19歲壯烈犧牲,卻被質疑其真實性
    1948年,董存瑞所在的第11縱隊從朝陽地區西進,隆化戰役正式打響。在戰爭的開始,董存瑞作為爆破組長,帶領著自己的隊伍成功炸毀4座炮樓和5座碉堡。只是還來不及喜悅,連隊突然遭到敵人一處橋形暗堡的封鎖。我方與敵方的對決久久僵持不下,戰士們更是精疲力盡,軍火設備也很難支撐下去,可見這場仗是有多麼的艱難。可董存瑞不願意就此放棄,他不希望與自己同生共死的戰友們白白犧牲。
  • 董存瑞19歲壯烈犧牲後,家人過得怎樣?妻子的做法讓人心疼
    在抗戰年代中,中國曾經出現了許多英勇的烈士,雖然說為了祖國的發展,他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是,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幫助,新中國才能有如此光明的發展前景。如今的我們雖已過上了和平的生活,但對於這些烈士,我們也仍應該報以崇高的敬意。
  • 電影《董存瑞》故事,英雄比角色更出彩,豆瓣評分缺乏良心
    董存瑞參軍時是16歲,因為年紀小部隊差點沒收。而張良參軍時更小,才15歲。為了能參軍,張良硬是把自己說大了一歲,不過屬相忘了改露出馬腳,但他死不承認,就說我們那裡都這麼算年齡。直到十年後,董存瑞參軍後唯一一張存世的照片在他的戰友家裡發現,這張照片是他在戰友調到其他部隊時送給他留念的,經過近二十年,照片依然完好。
  • 董存瑞19歲壯烈犧牲,16歲的妻子為他守孝3年,後來生活怎麼樣?
    年輕的董存瑞親眼目睹了這一切,那個戰亂年代的孩子,沒有童年。一九四○年,南山堡建立抗戰根據地後,董存瑞便加入了兒童團,任兒童團團長。13歲的時候,孩子們還在想著該玩些什麼遊戲,董存瑞卻因掩護遊擊隊立過功,被譽為小英雄。15歲時,他已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小民兵,這一年他也結了婚。這一年齡在現代人看來雖然較小,但在當時看來卻已到了結婚年齡。
  • 詹大南將軍與英雄董存瑞的故事
    戰爭的硝煙散盡,詹大南將軍這樣一位共和國功臣,在新中國前進的道路上,一直在繼續著他的奉獻。詹大南將軍曾兩次為貧困地區的希望工程捐款共計2 .4 萬元,救助了5 0 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曾發動全家,總計捐款1 0 萬元,為革命老區金寨縣捐建希望小學。而將軍自己卻始終保持儉樸本色,精打細算過日子。這麼多年,老將軍家裡的擺設極其簡單,沒有一件家具是新的,大多是用了幾十年的公家配發的營具。
  • ...信仰——2020江蘇戲曲名作高校巡演錫劇《董存瑞》引發熱烈討論
    臺上,19歲的共產黨戰士董存瑞讓青春生命隨著轟然倒塌的碉堡灰飛煙滅,犧牲前如雕塑般挺立的姿態,屹立為千秋凜然的豐碑;臺下,年輕學子們凝視著,諦聽著,時而若有所思,時而報以激揚的掌聲……以青春致敬青春,以信仰回應信仰,一場以戲曲為載體的藝術盛宴,最終喚起了更加深沉的情感、更加堅定的信念。
  • 我們是「董存瑞中隊」
    對河北張家口市橋西區南菜園小學五(4)中隊的隊員們來說,在這個方隊中,有一面戰旗有著特殊的意義,這就是「董存瑞班」戰旗。這不僅是因為張家口是董存瑞烈士的故鄉,更因為五(4)中隊還有另一個響亮的名字——「董存瑞中隊」!早在2007年,學校大隊就命名了第一屆「董存瑞中隊」。
  • 董存瑞烈士犧牲地發聲譴責「暴走漫畫」:保留進一步追責的權利
    針對「暴走漫畫」對董存瑞等革命先烈的不敬言論和褻瀆之舉,23日,河北承德市隆化縣委宣傳部發表嚴正聲明。聲明指出,《英烈保護法》剛一頒布實施,自媒體「暴走漫畫」就鋌而走險,戲謔侮辱董存瑞等烈士。這是對英烈的褻瀆!是對法律的漠視!更是對45萬隆化人的感情傷害!今年5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規定:「全社會都應當崇尚、學習、捍衛英雄烈士。」
  • 記得《董存瑞》郅振標嗎?曾與田華演情愛戲,86歲客死他國讓人嘆
    說起楊啟天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如果說起老電影《董存瑞》中的七班長郅振標,大家一定會記起那個與董存瑞一樣精幹、勇敢且憨厚樸實的八路軍戰士。其實,作為新中國早期科班出身的電影演員,楊啟天不僅飾演過郅振標,他還出演過若干電影人物,比如《烈火中永生》中的鄭克昌、《青雲曲》中的杜春林、《花好月圓》中的馬有翼、《十級浪》中的林小虎、《冬梅》中的趙參謀、《決裂》中的錢秘書等。當年,楊啟天與董存瑞飾演者張良一樣,很受年輕人的喜愛。
  • 志願軍空軍轟炸大和島,「空中董存瑞」感動劉亞樓
    高月明(右一)和執行第三次轟炸任務的戰友們 一大隊有36名成員,除大隊長高月明是東北老航校畢業的飛行員外,其餘都是兩年前從各野戰軍、華北大學、華東軍政大學及地方院校招收進入空軍的新同志
  • 暴走漫畫創始人帶隊到董存瑞烈士陵園道歉檢討
    各大平臺先後發布封禁「暴走漫畫」聲明對「暴走漫畫」等相關內容做下架、封禁處理《暴走大事件》主持人 主編 @王尼瑪隨後@王尼瑪 在微博上道歉5月23日「暴走漫畫」CEO任劍帶領團隊來到董存瑞烈士陵園向董存瑞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
  • 董存瑞—梁英瑞,兩個光輝又相像的名字,後者學習前者英勇無畏
    在攻打板蘭五四二高地的戰鬥中,他把炸藥包填進暗堡射孔,不料被敵人推出來,他毅然拉燃導火索,把炸藥包又塞進射孔,並用雙手死死頂住,炸毀敵堡,壯烈犧牲。戰後,廣西軍區黨委給他追記一等功,中央軍委授予他"戰鬥英雄"的榮譽稱號。
  • 董存瑞家屬回應「暴走漫畫」事件:這事算不上侮辱
    上周,火爆網絡的自媒體脫口秀節目「暴走漫畫」,因為被指控涉嫌侮辱英烈董存瑞,而遭到了頭條新聞、新浪微博以及知乎等各自媒體平臺的封停。  而就在剛才,耿直哥獨家獲得了董存瑞的家屬對此事的看法……  事件回顧  上周,火爆網絡的自媒體脫口秀節目「暴走漫畫」,被某網站指控侮辱英烈董存瑞。該網站給出的證據是,「暴走漫畫」在頭條新聞上發布的一段據稱為「58秒」的視頻中,節目主持人王尼瑪不僅侮辱了烈士董存瑞,還調侃了葉挺將軍的名言。
  • 東北解放的故事之七:捨身炸碉堡的英雄,除了董存瑞,還有一個人
    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1948年6月,董存瑞作為東北野戰軍十一縱隊32師某團六連的一名戰士,在解放承德以北的隆化城時,捨身炸毀敵人的碉堡,為解放事業獻出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而在解放東北的戰爭中,捨身炸碉堡的英雄除了董存瑞,還有一個人,他叫梁士英,吉林省扶餘縣人,他是東北野戰軍二縱五師十五團三營八連的一名戰士。我們今天分享關於梁士英捨身炸碉堡的英雄故事。
  • 他是《英雄兒女》吳軍長,《董存瑞》演羅班長,妻子也是長影演員
    No.1在新中國成立後培養的老演員中,真正能夠出演主角者、影響力大者畢竟只是少數,絕大部分,則以做綠葉、當配角為主。這樣的演員,並不在少數。他是長影演員任頤,曾在《英雄兒女》中飾演吳軍長,在《董存瑞》中飾演羅班長,在《寂靜的山林》中飾演任敬勤,在《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飾演趙書記,在《笑逐顏開》中飾演丁國才,在《暗礁》中飾演劉繼業,在《吉鴻昌》中飾演趙老成,在《自豪吧,母親》中飾演侯局長,在《今夜有暴風雪》中飾演副司令員等等。
  • 歷史上的今天:楊振寧星、攀登者原型事件、董存瑞犧牲
    建國以後,他出版和印行的有關太平天國的著作達30部之多,其中150餘萬言的巨著《太平天國史》,不僅是他個人畢生心血的結晶,也是新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的總結。17、1948年05月25日,董存瑞在隆化戰鬥中捨身炸毀敵人碉堡,英勇獻身,時年19歲。18、1942年05月25日,正直華北地區日軍大掃蕩的艱難時候,為掩護總部和地方機關及人民群眾安全突圍,左權將軍始終和負責最後掩護的連隊在一起,戰鬥從太陽東升一直打到太陽西下,終於我軍保衛著機關和群眾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