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治病救人的醫生:比起「英雄」稱號,患者的理解和尊重更重要

2020-12-22 採尺書廬

在開始之前,讓我們了解下倫理和倫理學的定義。

百度百科給的定義是:

倫理指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相互關係時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它是一系列指導行為的觀念,也是從概念角度上對道德現象的哲學思考。而倫理學的本質是關於道德問題的科學,是道德思想觀點的系統化、理論化。或者說,倫理學是以人類的道德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那麼,「患者倫理學」是何意?從詞語的組合來講,就是研究作為患者時,我們應當遵循什麼道德和準則的科學。

當然,這門學科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不應當思考下,如果我們生病了,作為患者時,難道沒有一些道德準則需要去遵守嗎?

還是有的吧。

在醫患關係中的另一方——醫生,他們所要遵循的道德準則——醫學倫理學,從古至今發展從未停止。

從公元前四世紀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公元一世紀古印度《吠陀》經、公元七世紀希伯來的《阿薩夫誓言》、公元七世紀中國孫思邈的《大醫精誠》、1948年的《日內瓦宣言》到《醫學生誓言》等等,都對醫生所依循的道德準則進行了規範。

醫學倫理學中的三條基本原則是:病人利益第一、尊重病人、公正。

從「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開始,到其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其間的時間和他們付出的心血,其實是遠多於其它職業的。

在醫患關係中,醫生和患者從不是對立面。但醫鬧、傷醫、殺醫、謠言及個別無良醫生和野雞醫院,急劇激化了醫患之間的矛盾。但是,受到傷害的從不該是無辜而敬業的醫護工作者。

傷醫殺醫幾乎每年都有發生,但是被關注的少之又少。

在楊文醫生被惡意殺害之後,殺醫事件終於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醫學界認為終於可以喚醒他們一些良知。

但令人心膽俱寒的是「殺得好,不殺還讓他們覺得自己了不起了」、「活該」、「肯定是醫生的錯」的言論竟然不在少數,甚至有人在醫院威脅醫護工作者「信不信我砍了你?」

而我一個醫學生朋友和我說,最讓他覺得心寒的是,有人和他說:「原來殺個醫生,在你們醫學生中反應這麼大昂?」

是的,就是這麼大,但不單單是對於醫學生。能對治病救人者揮刀相向,能混淆黑白,甚至爭相效仿,我不禁想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是對的,人生病的地方不僅是身體和精神,思想生病的人仍不在少數。

在人們以為肺炎期間傷醫事件會有所收斂的時候,一件又一件事,刺著醫生們的心。

2020年1月19日,一名醫生因未能搶救回車禍主動脈破裂的患者,被迫下跪後,遭到圍毆住進病房,其妻當時奮鬥在感染科抗疫一線。

2020年1月20日,朝陽醫院眼科發生暴力傷醫事件,共有三名醫護人員被砍傷,另有一位患者受傷,其中陶勇醫生受傷最為嚴重,後腦勺、胳膊多處被砍傷。而陶勇醫生作為一名出色、年輕、善良的眼科醫生,曾主持多次精密眼科手術,並為無力支付費用的患者墊付費用,但這次傷害,可能讓他永遠無法再進行眼科手術。

2020年3月19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又見傷醫案件。

2020年3月27日,湖北漢川,兩名新冠康復患者因排隊糾紛毆打醫生。

加上疫情期間,多起疑似新冠的患者,撕扯醫護工作者防護服、口罩,甚至向其吐口水的事件。

在這個醫生培育時間長,工資甚至達不到小康,月月只有屈指可數的輪休,需要一直學習考試的時代。

只靠他們的那一腔熱血、濟世救人的信念支持,真的抵得過暴力、同行者鮮血和旁人言語的冰冷刺骨嗎?

難道真的要像馮唐先生《醫隱》中所寫的那樣,沒有人願意再當醫生,才知道去想一下同為人,同樣也有家庭的的醫生嗎?

還是要像《心跳300秒》第168話中,只有沒有絲毫「人」味可言的機器偽裝成醫生的時候,才知道需要善待同為人的醫生?

我們是否也要修習下,那並不存在的《患者倫理學》呢?

要的。

醫生並不是什麼服務行業,治病和能不能治好,從不是只需要醫術高超就能決定的,它還被醫療技術等多種因素限制。

在醫生一心為我們著想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尊重並相信他們,尊重他們的判斷,有疑問可以耐心去諮詢,還信不過,你可以去別的醫院諮詢。了解疾病性質,治療預期如何應當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要因失望或者絕望去傷害醫生。

如果懷疑遇到不良醫生,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申請核實,請勿暴力相向,以免誤傷。如果不幸出現醫療事故,還請交由有關部門處理,暴力相向是極其影響醫患關係的行為。

我們生活在一個道德修養源遠流長的法制國家,我們應當遵守法律,學會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不是用拳頭用錘子用刀去解決。

最後,對抗疫中犧牲和參與的醫護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我們能夠給所有醫護工作者一個不需要持戈披甲的安全的醫療環境。

文字來源:書未半

圖片來源:網絡

本期責編:艫韽

相關焦點

  • 我們拿什麼致敬「天使」?
    在我們還對病毒一無所知,極度缺少防護意識和防護物資的日子裡,醫護人員們明知前方是危險,也勇敢地向前衝。正如一位被感染的醫生所說:「因為病人來了你不能不管。」即便是現在,危險依然無處不在。常常,患者因為咽喉受到刺激而嘔吐,就直接吐在了醫護人員手上。醫生和病毒,只隔著幾層手套。
  • 致敬感恩最美逆行的「白衣英雄」
    一個敬畏生命的人,才能真正體味生命的意義;一個尊重生命的民族,才能凝聚生命的力量。生命與生活息息相關。沒有生命就沒有生活,沒有生命更談不上快樂和幸福。唯有對每天的生活傾注無限的熱情,用有意義有價值的事去充實生命,生命才更顯品質、尊嚴和高貴。因生命可敬,更需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擁抱生命、感受生命,善待生命、熱愛生命。
  • 向共和國的脊梁致敬
    ,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是千千萬萬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貢獻的傑出人士的代表,他們是中國的脊梁,身上折射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光輝,有無私付出的奉獻精神、默默無聞的奮鬥精神、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忠於職守的敬業精神、以身許國的崇高精神……他們心中洋溢著對祖國的深沉大愛,生命裡盛裝著對人民的無限忠誠。授予四位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是致謝,更是致敬。
  • 《從白大褂到病號服》:醫生不是患者的拯救者,而是患者的同行者
    醫生們經常在患者病得最嚴重時介入他們的生活。不同於社交場合中的見面,醫患雙方見面時沒有任何寒暄與恭維。在醫生眼中,換上病號服的患者之間沒什麼差別。醫生無法從衣著或髮型推斷患者的身份,也無法控制患者所處的環境。患者可能被疼痛折磨,除恐懼外,內心還可能混雜著憤怒、沮喪和失落感。每個患者的背景各不相同。
  • 丁家發:「擅切子宮」警示尊重患者知情權
    法院判決案涉醫院賠償患者包括精神損害費等合理損失共計14.9萬餘元,應該說合理合情合法,而醫生被責令辭職並受處分,也為自己擅自主張的過錯付出了較大代價。筆者認為,醫院和醫生不能隨意剝奪患者的手術知情權,在無特殊情況的前提下,必須告知患者或其親屬手術的內容和風險,並籤字認可,才能有效避免醫患糾紛。否則,一旦出了問題和糾紛,醫院和醫生作為責任主體,將要承擔不可推卸的賠償責任。
  • 哈醫大一院黨委書記趙長久:做醫生很幸福,能治病救人更加幸福
    期間,他深入一線指導救治,研討制定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聯合查房制度、MDT 會診制度等,帶領隊員歷經 50 天日夜奮戰,成功救治 110 名危重症患者,創造了 " 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 " 的驕人戰績。回憶這段抗疫經歷,趙長久表示真的是感慨萬千,心情波瀾起伏。通過這次經歷,感覺自己和同事都得到了鍛鍊,思想也得到了升華。
  • 致敬抗疫英雄!康復患者報平安道賀:千言萬語彙一句,謝謝恩人救過我
    習近平總書記將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大會還將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得知曾逆行戰疫,特別是救治過自己的醫生將獲表彰,武漢的一些康復患者紛紛通過微信等方式祝賀,並道謝報平安,「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謝謝恩人救過我。」
  • 電影《中國醫生》殺青 致敬抗疫英雄彰顯中國奇蹟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12月23日,記者獲悉,作為國家電影局重點項目的致敬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護人員題材電影《中國醫生》順利殺青,將於明年上映,獻禮建黨100周年。電影《中國醫生》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漢醫護人員、全國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為人物原型,全景式記錄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中國醫生》總出品人、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表示:「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希望用我們的真情、我們的鏡頭,致敬這座英雄的城市,致敬中國的抗疫英雄!
  • 感恩醫生真誠的話 最新2020致敬醫生說說感謝醫護人員簡短的話
    感謝戰疫有你,辛苦了!平安回家!  有時治癒,常常理解,總是感謝。謝謝這世界有你們。為他人抱薪者,不可使之凍斃於風雪。  因為有你,我離健康更近了;因為有你,我離家人更近了;因為有你,我離春天更近了致敬我們可愛敬愛的白衣天使,正因為有了你們,我們對病魔更加有堅定的信心和態度。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祝你們身體健康,祝我們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我愛你中國!
  • 魯東醫院梁榮祥:堅守醫者仁心 時刻裝著患者
    編者按:為進一步弘揚抗疫精神,彰顯煙臺醫務工作者護佑人民健康的職責擔當,在第3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煙臺市衛健委聯合大眾網·煙臺共同開展「致敬,源自生命的守護」2020中國醫師節系列報導,在全社會樹立尊重醫生就是尊重生命的理念,不斷增進全社會對醫務工作者和衛生健康工作的理解認同
  •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合格醫生具備的素質:1、醫德品行最重要,要以治病救人為信仰,對生命心存敬畏,對工作一絲不苟;2、專業水平過硬,不會因為自己的不求上進而導致對他人出現誤診的情況,畢竟這是以生命為代價,不容疏忽;3、態度誠懇,尤其是醫生與患者關係越加緊張時,越要知道如何有效的處理醫患關係;4、情商較高
  • 朝陽醫院患者砍人事件:2人上前阻攔被暴徒砍傷,認定為見義勇為
    朝陽醫院知名眼科醫生陶勇,出診時被一名男子砍傷讓不少網友感到心痛不已。陶醫生在業界是出了名的青年才俊,年紀輕輕就幫助很多家庭戰勝病魔,甚至曾經還幫扶過部分困難家庭減免治療費用。這樣一個醫者仁心的好醫生,很難想像他竟然被患者捅了一刀,更要命的是這一刀捅在他的手臂上,很有可能致使以後無法繼續站在手術臺。
  • 楊文醫生之死:比治病更重要的,是救治人心
    如果場景溫和一點,醫生被刺傷臟器衰竭而死,或者醫生因為輿論反覆折磨自殺而死,醫生被掌摑被要求下跪不堪羞辱而死……也許更多人眼皮也不會抬一下,冷冷地說,哦,又是醫患糾紛啊。是的,這事太常見了。醫患矛盾面前,下跪的醫生,竟成了英雄。2001到2018年之間,被殺害的醫生,竟然已經能列一張A4紙。
  • 大片《中國醫生》官宣,張涵予和「萬年女配」加盟,致敬抗疫英雄
    大片《中國醫生》官宣 2020年,是我們國家最不平凡的一年了。在這一年裡,由於新冠疫情的入侵了我們國家,導致我們大家都失去了太多珍貴的東西,乃至生命。當疫情在我國全面爆發的時候,當我們國家被別人質疑是病毒的源頭時,我們國家有一批的英雄選擇挺身而出,逆流而上去拯救我們的家園,他們就是我們的抗議英雄,醫護工作者。
  • 原創歌曲《媽媽醫生》‖致敬逆行英雄:臨沂40名白衣戰士踏上歸程!
    白衣執甲,英雄凱旋 3月30日 山東又有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返回 其中包括 臨沂市人民醫院40名白衣戰士 臨沂青年歌手、沂蒙新紅嫂
  • 致敬!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沿著紅毯拾級而上,進入人民大會堂。 大會開始,全場肅立,向抗擊疫情鬥爭中的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在雄壯的《向祖國英雄致敬》樂曲聲中,習近平為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一一頒授勳章獎章,並同他們親切握手、表示祝賀。 以國之名,表彰抗疫英雄!
  • 是有比生死更重要的責任
    是有比生死更重要的責任 2020-09-24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市礄口區公安分局通報:毆打兩名醫生的患者家屬已被刑拘
    每個病人的臉上,是不寫「好人」和「壞人」的,我們醫生也無從分辨。於是,才給了那麼多壞人,一次又一次傷害醫生的理由。經查:柯某的嶽父(68歲)因病毒性肺炎於當日在醫院去世,柯某情緒激動,抓扯並毆打醫生頭部和頸部,醫生的口罩、防護服也被扯壞,擾亂了醫院正常秩序。目前,礄口警方已經刑事立案,依法對柯某刑事拘留。警方將切實保護醫務人員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堅決維護醫療秩序。武漢疫情嚴重,能理解經歷恐慌無助後,親人離世的心情。但是也請理解醫務工作者,他們在這種環境下努力救治,已經盡力了。
  • 「90後」小夥劉中砥:我也能學著前輩們的樣子去治病救人了
    11月9日晚8點,《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臺播出。此次報告會邀請了深度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人員,其中有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代表等。
  • 「致敬城市英雄·2020武漢公益盛典」回顧溫暖瞬間
    武漢戰疫期間,「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主持研究制定中西醫結合救治方案,苦戰江城82天,其間進行了膽囊摘除手術。術後,張伯禮在病床上堅持工作,並寫下「肝膽相照真,割膽留決斷」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