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大量收購滯銷蘑菇進行加工 「中國好人」現在遇到難題

2020-12-24 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肥西縣花崗鎮,有近300畝的蘑菇種植基地,這是丁倫保帶領當地種植戶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的勞動成果。今年61歲的丁倫保從事蘑菇種植事業已經38年。因長期堅持幫扶殘疾人、貧困戶等困難群體,他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蘑菇大王」。今年10月,丁倫保以「身殘志堅科技致富,帶動鄉鄰助脫貧」的事跡,被評為助人為樂「中國好人」。為解決疫情期間困難種植戶的蘑菇銷售難題,他自費收購大批量蘑菇,眼下卻為此發愁。

丁倫保(前排右二)在肥西縣花崗鎮七十埠村為殘疾人困難戶指導幸福菇栽培技術。(受訪者供圖)

學習蘑菇種植技術,開啟艱難創業之路

1981 年,家住肥西縣豐樂鎮的丁倫保偶然在報紙上看到福建省古田縣的農民種植蘑菇獲得高收益的新聞,於是他開始四處學習蘑菇種植技術。「1982 年,恰好安徽農學院(現為安徽農業大學)舉辦一次蘑菇栽培培訓班,肥西縣農業局推薦我去學習半年。」丁倫保回憶,後來他又自費去了上海農業科學院學習。

經過培訓學習,丁倫保在肥西縣科技局創建的蘑菇廠工作。「後來覺得這樣不能發揮自身更大的能量,我就辭職在老家租了三四畝地,決定自己種植蘑菇。每天採摘蘑菇,需要挑著走20 公裡路到鎮上農貿市場銷售,但當時大家對蘑菇不是很了解,有人覺得有毒,也有人覺得貴。我只能送一部分給大家品嘗,依靠口碑開拓市場。」丁倫保說。

1993 年,丁倫保創辦公司,主打蘑菇製品。「從蘑菇滯銷到菌袋汙染,從自然災害到安全事故,接連遭遇打擊,我差點堅持不下來。後來在領導和朋友關心鼓勵下,我才重振信心。」創業路上的坎坷,讓丁倫保明白得知難而上,「通過調整種植方式、改善蘑菇品質、完善人才管理等,公司的蘑菇製品終於順利走入市場。」

經常接到求助電話,提供培訓幫助他人

「有不少人想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我也很樂意分享,認為不僅自己要富起來,還要帶動鄉親們富起來。」丁倫保說,後來企業辦得紅紅火火,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我每天都能接到求助電話,最多的時候有七八個。既然人家求助你,肯定是遇到困難,我肯定是要去幫助人家。」丁倫保說。

2010 年,丁倫保應邀到宣城為當地蘑菇種植戶做培訓指導,途中遭遇車禍,導致他左臂殘疾。「這場車禍讓我對殘疾人的不易更加感同身受,所以我想通過種植蘑菇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

「蘑菇種植技術門檻低,投資可大可小,且周期短、效益高、見效快、無汙染,而且蘑菇的營養價值豐富,是綠色健康產品。」丁倫保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多年來,他已在合肥、阜陽、安慶等地為殘疾人培訓2856 人次,先後為殘疾人送菌種、菌袋總計15 萬元,使297戶殘疾貧困戶創業成功。

「這些年來,我一直堅持為殘疾人創業就業提供技能培訓,並免費提供食宿、報銷往返車費,我想盡力為他們減免負擔。」從2017 年至今,丁倫保的公司安置了20 多名重度殘疾人就業,「我安排他們來公司做一些輕微勞動,比如分揀和包裝蘑菇。」

「2019 年,省總工會提出『跟著勞模去扶貧』倡議活動,我被安排在金寨縣鐵衝鄉,依託食用菌栽培技術,在金寨縣進行蘑菇生產,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丁倫保說,鐵衝鄉原本有蘑菇種植產業,但遇到了技術難題,他要幫助大家攻克技術難關。

疫情影響蘑菇銷售,大量收購研發產品

疫情期間,肥西縣種植戶的蘑菇銷售遇到困難,丁倫保主動幫助他們銷售蘑菇。「我看到大家的蘑菇賣不出去,也是心急如焚,好好的蘑菇總不能爛掉吧?」於是,丁倫保從困難戶手裡購買5000 斤蘑菇,送給合肥蓮花、義倉、紅旗、填海巷等8 個社區的困難黨員、一線工作者、老人及特殊群體。

同樣的,金寨縣的種植戶也遇到蘑菇銷售難題。「我組織專家研究如何將食用菌進行深加工,解決產品銷售難的問題,並且提高附加值,增加困難戶增收。」通過技術攻關,專家們對蘑菇等食用菌進行保鮮、幹制、鹽漬等深加工,成功研發出醬蘑菇。「我們已經收購了金寨縣的12000 斤香菇用作醬蘑菇原料,預計接下來還會收購6000斤左右。」

然而,由於醬蘑菇屬於新產品,市場銷售情況不太樂觀,目前產品積壓兩萬瓶左右。「醬蘑菇已經被列為扶貧產品,現在雖然出現積壓,但我不會放棄的。為了困難戶們的生計,無論如何我也要收購這一大批蘑菇,不能讓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種植的蘑菇爛掉。」丁倫保說。

如果您也想幫幫這些困難戶,想購買丁倫保的醬蘑菇,可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551-62396200與記者聯繫。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 汪豔 記者 許佳

相關焦點

  • 廣西南寧市 電商扶貧破解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
    原標題:廣西南寧市 電商扶貧破解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西南寧市貧困地區農產品
  • 空氣能烘乾機破解滯銷難題 讓睡蓮花開出好「錢」景
    但是時常受到市場行情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睡蓮鮮花或可能面臨滯銷等問題。誠然,通過延長產業鏈,並藉助空氣能烘乾機等花葉類烘乾設備的力量,破解鮮花滯銷難題,讓睡蓮花開出一個好「錢」景。荷塘裡,一朵朵睡蓮爭奇鬥豔,競相開放。睡蓮除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外,也成了地方脫貧致富之花。
  • 越南再臨大米滯銷,大膽喊話中國:要加大進口越南大米
    早在幾年前和越南的合作中,中國現在很多進口產品都是來自越南,而如此,也從而增強了越南的經濟發展,所以中國對越南的影響很大,貢獻也很多。但越南並沒有為此而去感恩中國,甚至時不時給中國出難題。當我國出現難題後,越南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幫助,而是不被受牽連。越南的舉動竟是第一時間停止對中國大米及其他弄作為的出口,其中理由也是很費解,是怕中國將越南大米買光。
  • 重慶市忠縣:小蘑菇撐起「致富傘」 銷路越來越寬
    重慶市忠縣:小蘑菇撐起「致富傘」 銷路越來越寬發布時間:2021-01-09  來源:忠縣融媒體中心近日,在重慶市忠縣野鶴鎮樓子村蘑菇加工廠,村民一邊調侃,一邊用刀削去菇腳上的泥和部分菌絲。他們身後,剛從基地採摘回來的蘑菇,堆碼成小山,現在,產量變多,完全可以走加工之路,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 樓子村:小蘑菇撐起「致富傘」
    「這個蘑菇好乖喲,又大又嫩。」「哪一個蘑菇不乖呢,早上沾點露水更是水靈靈的呢。」「管它乖不乖哦,只要能變成錢,我們就高興。」…………近日,在野鶴鎮樓子村蘑菇加工廠,村民一邊調侃,一邊用刀削去菇腳上的泥和部分菌絲。大家有說有笑,熱鬧極了。
  • 湖南漵浦大江口鎮實施「5個保障」,化解柑橘滯銷困局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最關鍵時期,但受交通、物流等因素制約,湖南省漵浦縣大江口鎮作為湖南省農業產業強鎮,全鎮今年柑橘滯銷達3000萬斤,農戶心急如焚。如何化解群眾的柑橘滯銷困局,幫助種植戶排憂解難,擴大銷售渠道,降低滯銷風險,保障農民收入,想方設法把柑橘賣出去,成為該鎮黨委政府亟需解決的問題。
  • 肥西河道現大量翹嘴魚群,有人一天捕上百條
    翹嘴魚本是一種數量稀少掠食魚,然而前不久在安徽肥西的一些河道裡,卻出現大量翹嘴魚群,甚至有人一次捕撈上百條……河水渾濁,但水下卻有大量翹嘴魚出沒,不時有人釣起、捕獲翹嘴魚上岸——為何這些肥西河道裡,出現如此數量的翹嘴魚群?
  • 農村一種像雨傘的野草,以前無人問津,現在一斤50元被大量收購
    #記錄農村生活日常#我們知道在農村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的野草,這些野草大部分都是無人問津的,但是往往這些無人問津的野草有非常大的經濟效益,現在很多野草的經濟價值也被慢慢挖掘出來不過在農村現在仍然有不少野草等待人們去挖掘,因為從當前的技術手段來分析,一些野草的作用並不大,藥用價值並不高,所以價格現在也比較低迷。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種野草,外形像雨傘,在以前這種野草是農村小孩的玩具,不過近些年又有人開始大量收購加工,一斤賣到了50元。在農村我們把這種外形像雨傘的野草叫做兔兒傘,也被成為南天扇。
  • 中山移動「和WeGo」愛心傳送,幫扶企業解決滯銷難題
    3月13日,中山移動「和WeGo」團隊聯合中山日報、順豐快遞、中山市大成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召開了打通脆肉羅非魚凍品銷售物流環節商討會,經過近一小時的商討,各方達成共識,成功擬出「幫扶農戶解決滯銷,共渡患難戰勝疫情」方案。
  • 碭山梨難賣「鴨梨山大」 滯銷碭山梨六成將銷往國外
    2月9日,本報《「梨都」梨難賣「鴨梨山大」》一文披露了碭山梨滯銷的消息,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影視紅星李冰冰等名人紛紛轉發相關微博幫滯銷碭山梨「吆喝」,省農委也表示將適時組織產銷對接。本報順勢開通兩路熱線,號召廣大讀者和愛心企業幫滯銷碭山梨找出路,省內首家省級農產品營銷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積極響應。
  • 民情|30萬斤獼猴桃滯銷 為武漢送100噸蔬菜的「汶川送菜勇士」求助
    川觀新聞 記者 李寰「獼猴桃馬上就要進入採摘季節,而今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買家。我作為村上的看家人心裡特別難受,不能讓村民一年的辛苦無果。」9月24日,汶川縣三江鎮樂活村(原龍竹村)村主任趙勇向記者求助。
  • 莒縣滯銷農副產品火了市民「菜籃子」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9日訊 對許多從事種、養殖和農副產品加工的農民朋友來說,交通封閉帶來的農副產品滯銷,讓許多農民的生產、生活陷入了困境。疫情發生以來,物流運輸受阻,大量蔬菜、蛋奶等優質農副產品滯銷,農戶收入受損。正基為幫助農戶最大程度降低損失,正基積極展開行動,發動所有幹部員工聯繫有困難的種植戶,直接上門收購蔬菜、水果、禽蛋,幫他們渡過難關。
  • 這麼好吃的哈密瓜,都開始面臨滯銷,難道是消費者不識貨?
    今年的市場行情受疫情的影響,有許多行業都面臨著或大或小的虧損,尤其是水果市場的行情十分不樂觀,許多水果都是應季上市的,然而現在不少水果不僅等不來收購商,還需要面臨著果園的果子無人採摘爛在地裡面的局面。今年的哈密瓜收成十分可觀,但是銷量卻讓不少農民們感到憂愁。
  • 五常大米滯銷:調和米橫行市場,連本地人都不一定吃上純正的
    五常大米意外滯銷「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穀。」——《舌尖上的中國》得到無數美食記錄片讚譽的五常大米,卻在去年年底出現了滯銷的現象。去年由於一些自然原因,再加上氣候,導致稻米的品質下降,這也成為了滯銷的原因之一。而這種現象不是個例,在其他地區,包括民意、志廣、龍鳳山等鄉鎮也發現,各村有一些糧戶至今也沒有將收割下來的稻穀賣出去。主要原因是當地糧農在銷售渠道上沒有話語權,而作為主要渠道的米業公司卻突然降下了收購量和收購價格。
  • 又一水果滯銷,產地堆積如山,摘下來賣不掉,網友:都怪收購商
    導讀:又一水果滯銷,產地堆積如山,摘下來賣不掉,網友:都怪收購商目前正值石榴熱銷的季節,安徽懷遠塗山的名品「玉石籽」石榴卻滯銷了,根據蚌埠新聞的報導,懷遠塗山附近約有500萬公斤石榴沒人收購,在當地堆積如山,果農們很發愁。
  • 澳大利亞部分代購店倒閉 嬰兒奶粉出現了大量滯銷
    澳大利亞部分代購店倒閉 嬰兒奶粉出現了大量滯銷 2020-10-21 14:39:51  來源:央視財經
  • 溫嶺老李辦了30多年的農場鮮牛奶滯銷,你有什麼辦法嗎?
    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李明方的牛奶滯銷,很多訂牛奶的客戶都流失了。每天牛奶源源不斷擠出來,鮮奶不易儲存,多存放一天就壞了。實在沒有辦法,這些賣不出去的牛奶,除了送人,只好拿來餵牛。這已經是他能想到的降低損失最好的一種辦法。
  • 關鍵時刻中國伸出援手!智利為了表示誠意,直接送出203輛大禮
    中國是人口大國,對糧食、水果的需求極大,並且需求種類繁多,比如有的人喜歡吃越南水果、有的人喜歡吃泰國水果、南美洲水果等,所以為了滿足我們國民需求,也為了我們豐富市場供給,所以我們便與海外的水果出口大國進行合作。智利是南美洲的一個國家,這次智利再次遇到了難題,我們中國在關鍵時刻出手相助智利。
  • 越南再臨水果滯銷,走投無路之下,竟敢向中國提出大膽提議?
    在生活上,不僅知識考慮到了物質生活,更多的是對於自身精神上的追求,而現在的旅遊業恰恰能夠滿足當下人們對生活上不同的追求。尤其是現在我國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的情況下,許多的人們都開始到全國各地旅遊,感受當地的人文風情。而現在的許多人不僅喜愛國內,同時也將眼光放到了國外。越南再臨水果滯銷,走投無路之下,竟敢向中國提出大膽提議?
  • 合肥人的最愛,從肥東到肥西,買了一隻老母雞
    合肥也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優秀生態旅遊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等。總而言之,我對合肥這個城市還是比較喜歡的。雖然是安徽人,皖北和合肥有距離,到了合肥總有不適應的地方。就是合肥的那些方言和土話,不僅很難懂,而卻也非常搞笑,有的土話聽明白後會令人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