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
節約用水是我們必須遵守的法則
小夥伴們知道嗎?
咱們開發區一年節水量是1590萬立方米
相當於8個昆明湖!
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之際
就讓小亦帶大家來看看
開發區是怎樣節約用水的吧
汙水回收生產再生水
年產1430萬立方米再生水
在全國工業企業水資源綜合利用中
京東方八代線項目已經成為典範
這其中是開發區東區再生水廠
為其提供全部生產工藝用水
使該項目的再生水使用量達總用水量90%以上
而這只是開發區再生水利用的一個縮影
早在14年前
開發區已實現汙水處理率100%
開發區內有東區汙水處理廠、金源經開汙水處理廠、路南區汙水處理廠和東區汙水廠三四期等汙水處理項目,擁有17萬噸/日的汙水處理能力,即使區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汙水處理率能力一直保持100%。
而為了將這些汙水最大化的利用
開發區開始建設高品質再生水工程
讓汙水變成水源
目前,開發區建設投用了經開再生水廠、東區再生水廠、核心區和東區再生水管網等再生水項目,擁有6萬噸/日的再生水生產能力和10萬噸的再生水輸配能力。
再生水主要供應給企業用於生產,截止目前,京東方、中芯國際、康寧、揖斐電等數十家企業成為再生水用戶,已逐漸成為開發區的「第二水源」。
據開發區水務局統計,去年全區總用水量達5604萬立方米,全年各個再生水廠產量達1430萬立方米再生水,佔全年總用水量的26%。
海綿城市促進雨水收集利用
年節水160萬立方米
說到對水資源的再利用
不得不提開發區建設的「海綿城市」
開發區作為全市較早開展
城市雨水控制與利用實踐的地區
目前針對海綿城市建設
開展了一定的實踐積累
取得了較好的建設效果
目前開發區內已開展雨水控制利用的項目總計約247個,其中地塊類項目240個,公共空間類項目7個,主要涵蓋了開發區工業廠區、住宅小區、商業辦公區、公園等不同用地類型的地塊類項目,佔地面積約800公頃。
主要通過在地塊內
設置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
滲井、調蓄池等技術措施
地塊產生的雨水徑流進行源頭控制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城市建成區原則上將不少於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在「海綿城市」項目的不斷建設優化中
開發區達標面積約佔
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30%以上
已提前超額實現
「2020年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的標準
據城市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測算
每年雨水收集利用量高達160萬立方米
社區多舉措節水
「廢水」也能有「用武之地」
居民用水同樣是水資源消耗的「主力軍」
所以日常生活中節水至關重要
開發區社區居民有著自己的「小門道」
你們知道怎麼只需一盆水
搞定全部洗菜工序麼?
榮華街道卡爾百麗社區居民這樣做
「洗菜廢水,人家是做一頓飯洗一次菜,我是把所有的菜一塊洗出來,洗一次菜就能管一天。」
為了節水,居民張鳳玲每天早晨都會一次性把當天早午餐的菜一次性全部洗出來,洗完菜、淘完米的廢水也不能浪費,全部被接到空鍋空盆裡儲存好,用來澆灌家裡的花草。
不過這日常節水「門道」
可不只存在於廚房的小小天地
衛生間也藏著一本「節水經」
角落裡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臉盆
旁邊還有一個比膝蓋高的大水桶
「這些都是盛我們家經常洗衣服的廢水用的,有了這盆子和水桶,我們家洗一次衣服的廢水夠衝三天馬桶呢。」
這種對水資源的「摳門」
用洗衣洗菜廢水衝馬桶、擦地
在居民家
早已成為一種習慣烙印在日常生活中
除此之外
大雄城市花園小區居民
也有著自己的節水「法則」
▼▼▼
大多數社區內都有自助售水機
但由於自助售水機每生產1升純水
就會產生2升尾水
造成大量水資源浪費
不少居民自發加入到尾水利用的隊伍中
在自助售水機旁
均配備了一個白色塑料大桶
這些就是售水機的尾水回收裝置
使尾水不再白白流入下水道
在水桶出水口上方的標識
用三行字做了簡單的使用說明
「廢水二次利用,澆花、洗車
洗衣服、歡迎免費使用!」
與此同時,這些尾水還衝抵了
物業澆灌小區內公共區域草坪和保潔人員
做清潔時所需的部分用水
而涮洗過抹布、墩布的水也並沒有浪費
被物業保潔人員繼續用於澆灌花草
從而實現了對尾水的三次利用
開發區在節水工作上
下足了功夫
但其實節約用水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我們要從點滴做起
把節約用水作為一種習慣
落實到日常生活、工作中
為開發區建設生態文明
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END
本文由北京亦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者:田豔軍、於曉玲
編輯:楊琳
往期回顧
開發區全民閱讀系列活動正式啟動,你準備好了嗎
吹哨報到!北京電視臺報導開發區黨建引領服務企業新模式
我是王少峰,為大家服務!
蔡奇調研走訪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沒有休止符!
給力!《北京新聞》點讚開發區營商環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