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元気森林三大策略 看到新式營銷碾壓傳統的根本優勢

2020-12-12 紅商網

  元気森林有多優秀?有三則信息 :

  2019年天貓618,元気森林共賣出226萬瓶飲料,拿下了水飲品類的TOP1;

  2019年雙十一,元氣森林在全網銷量中排名第二,打敗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創立僅4年,據報導元気森林估值已達40億元。

  拋開數據不談,在普通人眼裡,它也是稱霸了711等連鎖便利店品牌,並在小紅書上瘋狂刷屏的飲料黑馬。不過這確實不是一個「好」的自媒體選題,因為此前已經被多番報導過了,但元気森林的成功,似乎有一些在傳統的營銷視角之外的東西。

  什麼是傳統的營銷視角?該視角通常是強於總結弱於歸因的,我可以給您來一段:

  因為元気森林最鮮明的標籤是( ),匹配( )生活方式,符合( )審美,定位於( )後中的潮人/女性/白領,對產品的 口味/原料/包裝 進行了創新升級,所以他們成功了。

  在上述的括號分別填入該品牌的slogan,以及人群名字比如「年輕人」、「00後」即可。

  當然這說不上錯,可他們為何會做出這些決策,決策的依據從何而來?執行的過程中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元気森林號稱「網際網路企業」的原因與底氣是什麼?

  本文將從其創始人的背景說起,並試圖闡明:

  元気森林如何識別市場風向,並搭上行業發展快車?

  元気森林如何規劃產品設計,精確打動目標用戶?

  有哪些MarTech工具,可以助力決策和產品的數位化?

  01 神秘的創始人

  很少有人去關心和報導這件事情,但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16年4月的元気森林註冊資本僅為100萬,主要投資人亦是控股股東是唐彬森。

  唐彬森何許人也?圈外人可能不清楚,此人是網際網路的一介傳奇。

  在網際網路興起的時候,大學創業的唐彬森帶領著團隊做網際網路心理測試產品,一度居於該領域的第一名,然而營收平平。在某次演講中他提到這段經歷,引用了貝葉斯概率統計理論做出了註解:

  「你再牛逼,你做的行業不好,你基數概率不行,你就是傻逼,牢牢記住。」(當年的原話很直接,就不打碼了)

  「我們在一個大趨勢下,只能順著趨勢走,誰都不可能改變這個趨勢。你們要思考一件事,是形勢比人強,還是人比形勢強?什麼叫形勢?這個行業到底好不好?如果說這個行業之前沒人掙到錢,或者最牛逼公司也就是掙很少錢,你說我冒出來了,我能改造這個行業,我能讓這個行業有十倍收入?你覺得可能嗎?這是真正的錯誤,認為我們出現能把這個行業改造一下,不可能。」

  於是他就轉型去他所看好的行業:電子遊戲。

  2008年唐彬森創立智明星通,不久開發出一度主宰網際網路沉浮的網頁、最早的全民遊戲、老人小孩俱皆沉迷、海外諸國都淪陷其中的——開心農場!

  想不到吧,你如今喝進嘴裡的元気森林,其實就來自於多年前你的偷菜森林。所謂燃茶、玉米須茶(健美輕),搞不好還是你自己「種」出來的。

  此後唐彬森一路開掛:

  2012年,智明星通憑藉爆款遊戲《帝國戰爭》錄得6億元營收,淨利潤7600萬,獲得騰訊、創新工場投資。

  2014年,智明星通上線手遊《列王的紛爭》名列中國手遊出海收入榜第一。

  2015年,《列王的紛爭》錄得24億元營收。

  2016年,智明星通在APP Annie2015全球50大發行商排行榜中位列第16位,在中國企業中僅次於騰訊和網易,排行第三。

  重點來了:在一則某前員工的評論中透露,其實唐彬森是一個不玩遊戲的人。

  那我們不妨猜猜,他愛喝飲料嗎?

  事實上,唐彬森此前沒有任何包裝飲料領域的資金、人才、或供應鏈背景,甚至至今也是依託常熟東洋和統一旗下統實工廠生產(另有傳言正準備自建工廠)。但一個令飲料界悲傷的事實是,2016年跨界而來的唐彬森依然能暴擊這一行 。

  我們通常都認為「爆款」具有偶然性,但放在他的身上,偶然卻成了必然。

  元気森林背後的財富密碼到底是什麼?

  這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集中體現了數字時代下營銷思維的新舊之爭——這不僅是元氣森林的榮光,也揭示著新一代的營銷人終將摧枯拉朽般地奪下整個市場。

  下文將分為「乘勢而起」、「精準產品」、「操作方式」三個部分,拆解元気森林的增長三部曲。人們終將明白,所謂的行業壁壘,並不能阻擋這批超新星——

  02 元氣森林的「乘勢而起」

  理解了元気森林創始人的「行業基數概率」理念,就能理解他為何選擇了快消飲品這一行。

  從現狀倒推,據報導,元気森林線下銷售已涵蓋53個連鎖便利店系統,線上開設元気森林天貓旗艦店,元気森林京東旗艦店,元気森林小紅書官方店鋪。

  除了天貓和京東屬於電商的基本操作之外(並且布局較晚),這是兩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1. 便利店快速崛起

  5月9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 「2018年中國連鎖百強」名單。在連鎖百強各業態中,便利店增速遙遙領先:便利店百強企業銷售規模同比增長21.1%,門店數量增長18.0%,新增門店11944個,佔百強新增門店總數的62.5%。

  與之相比,以經營大型超市為主的百強企業,銷售額平均增長2.5%,門店數平均增長3.6%,均顯著低於百強平均增速。

  便利店和傳統的小賣鋪有何不同?以大家樓下的711為例,他們會有專門的奶櫃、熱櫃、咖啡機、微波爐、熟食櫃等設備,以及完善的冷鏈物流與倉儲體系。

  也因此,他們在提供更好的就餐環境之外,能提供小賣鋪所沒有的產品,比如保質期較短的麵包、現磨咖啡、魚蛋車仔面等熟食、需要冷鏈運輸的奶製品(請留意,這裡下面會提到)等等。

  總而言之,便利店實質是一個精美的生活站,是無處安放的社畜的溫柔鄉。

  而以合作共贏的角度來看,如何搭上便利店崛起的這趟快車?精美的便利店,有哪些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首先看客群。

  7-Eleven的統計數據顯示,20歲至40歲消費者在便利店消費人群中的佔比已經達到88%。從客戶構成來看,公司職員為主要消費人群。因此,便利店需要的是有別於其他渠道、精準定位於年輕白領、客單價與毛利率較高的精品餐飲產品。

  這會有三個合作方向:

  需要現制或輕加工的飲料與食品,比如現磨咖啡、車仔面。這一塊業務依賴的是餐飲供應鏈提供質美價廉的原材,該賽道目前有美團快驢、美菜網、海底撈的蜀海等快速崛起,但從競爭者構成來看,這是一個極其需要餐飲行業積澱(比如美團與海底撈)的賽道;

  精品包裝零食。在傳統的樂事、粟一燒等薯片品牌之外,目前有浪裡個浪、單身狗糧等新入局者,從名字上看就是特別年輕、放得開、又比較貴的品牌。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元気森林一直在進行介於飲料和零食之間、又依賴於冷鏈運輸的奶酪產品布局。

  精品包裝飲料。這便是元気森林的切入口。比如5-6元一瓶的汽水和茶飲(元気森林、燃茶)、7-8塊的功能飲料(外星人)、10元一瓶的奶茶(元気森林·乳茶)。

  和可口可樂、紅牛、統一等品牌相比,你會發現元気森林普遍要比同類產品貴50%,甚至是100%,並在原料上更為考究,比如乳茶用乳粉而不是用更為廉價的植脂末(俗稱奶精)。

  2. 掌握年輕女性手機的小紅書

  關於小紅書的報導很多,但一個常被人們忽視的事實是,小紅書是一個極其高度依賴於移動端的平臺。

  和微博、豆瓣、B站等社交平臺不同,小紅書其實是沒有PC端服務的。

  用電腦打開小紅書官網,你會發現封面就是引導下載APP,即使「社區精選」板塊也僅僅只顯示20條內容,當你滑到精選底部發現一個「查看更多」的按鈕時,千萬別點,點了還是讓你下載APP。

  這樣的策略並非沒有依據。這一代年輕人比起電視、電腦,更偏愛於看手機,據統計,他們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大約有5小時。

  其次,以女性為主的小紅書,似乎是一個跟糖有仇的平臺。

  搜索「控糖」、「戒糖」、「斷糖」等關鍵詞合計,有超10萬+筆記,除此之外,「熱量」一詞有36萬+筆記,「卡路裡」一詞也有10萬+筆記。

  不過很有趣的是,如果分別搜索酸、甜、苦、辣:

  「苦」有39萬+、「酸」有89萬+、「辣」有118萬+,而「甜」有262萬+筆記,即使搜索「糖」也有150萬+筆記。

  年輕女子是一個巨大的矛盾群體,畏糖如虎的同時,又極度偏愛甜。這也不奇怪為何貫徹「0糖、0脂肪、0卡路裡」的元気森林會如此受歡迎。

  03 元気森林的「精準產品」

  誠如上文所言,元気森林的目標是通過手機、便利店等精準渠道,觸達年輕又怕死愛健康的白領(尤其是女性)這一群體。

  受到了唐彬森的網際網路遊戲背景所啟發,我們意識到要調查這一群體的審美傾向,最好的方式莫過於看手機遊戲的設計趨勢。

  畢竟口頭問起來都是愛高端典雅,背地裡喜歡什麼遊戲卻做不了假。

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新式營銷

相關焦點

  • 拆解元気森林三大策略 新式營銷碾壓傳統的根本優勢是啥
    此時回頭看元気森林的產品上「0糖、0卡、低脂、0反式脂肪酸」等標語總是被重點顯示,是否明白了什麼?  當然,我們也不妨依據營銷直覺去總結其「和風」、「營銷導向」的設計的優劣。  先說優點。對於新入局的競爭者而言,高度聚焦於某一個相對小眾審美風格,其實是有一定不對稱競爭優勢的:如可口可樂、康師傅、王老吉等大品牌不可能為了打擊誰就去AII IN一個這麼小的風格,這不符合他們大面積的受眾的審美,也容易損害他們原有的品牌策略。  但面向細分受眾的新品牌就不會有這些顧慮。
  • 我們拆解了元気森林的三大策略,看到了新式營銷碾壓傳統的根本優勢
    編者按 全網銷量打敗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躍居第二的元気森林,為何如此勇猛?他們的營銷模式究竟有何獨到之處?為何一家生產飲料的企業卻自稱是「網際網路企業」?背後的財富密碼到底是什麼?今天就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詳細了解一下。相信你讀完一定會有所啟發。
  • 從肯德基、元気森林、旺旺,看品牌「不務正業」賣月餅的邏輯
    繼奈雪の茶跨界故宮IP「朕的心意」推出國潮月餅之後,肯德基、元気森林、旺旺等品牌也相繼推出中秋月餅禮盒,在中秋節的營銷浪潮中大秀存在感。在形式上,元気森林本身所具有的青春活力形象,搭配祥禾餑餑鋪探尋新鮮別致的口味,這一組年輕化創新品牌與傳統老鋪的相互碰撞,無疑是打造了一出跨界聯名上的新奇感。從營銷層面上說,元気森林攜手祥禾餑餑鋪推出中式月餅禮盒,其實是其想要撕掉「偽日系」標籤,以傳統文化圈粉年輕消費者的野心。
  • 4年估值40億元,元気森林的「偽日系」通關路
    因此,唐彬森做飲料屬於跨界,劣勢就是飲料的傳統資本不夠,譬如在傳統的經銷商、賣場上明顯實力不足。 但他的優勢就是對年輕人的理解,以及對產品研發和線上推廣的能力。
  • 網紅品牌元気森林推出功能飲料,等著「外星人」的是什麼?
    在用健康飲料蘇打氣泡水和燃茶成功俘獲年輕人後,元気森林又切入了功能飲料市場。今年5月,元気森林在毫無宣傳的情況下,在天貓新開設了「外星人旗艦店」,上架「0糖0牛磺酸」的能量飲料品牌——外星人。元気森林推出功能飲料,雖然有點出乎意料,但從商業邏輯角度分析卻也無可厚非。
  • 兜兜轉轉,喜茶看上了元気森林的生意
    作者 / 速途網 吳佳馨如果說,自詡健康飲品的元気森林推出「喝不胖」的奶茶飲品乳茶,是向新式茶飲市場的一次衝擊,那麼,被譽為新式茶飲之王的喜茶推出「0糖0脂」的喜小茶瓶裝廠汽水則是對市場規模戰的反擊。「喝不胖」生意盛行,喜茶難敵誘惑在外界看來,喜茶以喜小茶切入汽水市場,既有向不斷擴充飲品邊界的元気森林進行反擊之意,也是「喝不胖」生意盛行,讓喜茶難敵誘惑。
  • 元気森林丟掉元気:公司從品牌形象到員工名片更換為元氣森林
    而代工模式下,元気森林和代工方要預約產量,一旦出現事件營銷帶來的銷量激增時,元気森林則要支付額外的「代工費」以求短時間內迅速補足市場需求。「我們並沒有成為理想的自己。」一位不願具名的元気森林員工向《盒飯財經》表示,元気森林創始人唐彬森原本是代工路線的堅實信徒,在他籌謀之中,元気森林只需做好品牌運營和產品研發。
  • 元氣森林日系營銷背後的邏輯
    比如「元気森林」從成立開始就確定的日系品牌形象建設。 「真國貨」「偽日貨」 「元気森林」這個品牌名乍看是三個漢字一個日語漢字,其實四個字都是日語漢字,把這四個字拿給日本人看,他們是認識的。「元気」一詞是日本生活中的常用語,意為精神充沛,身體結實。
  • 最騷國貨元気森林,精準收割二次元
    相信很多人曾經和阿牛一樣,第一次在便利店裡看到「元気森林」飲料時,元気森林飲料也並不在日本銷售。「元気森林」使用「蘇打氣泡水」,無形中就提高了自己的逼格。雖然「蘇打氣泡水」也不是元気森林的獨創,市場上還有其他的飲料也在用」蘇打氣泡水」。但下面這個詞絕對是元気森林獨家首創—— 「無糖專門家」。元気森林的品牌定位——無糖專門家。
  • 無「創新」的元気森林,憑什麼火?
    頂著新消費光環的元気森林,似乎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不計其數的榮譽,而元気森林也成了各個公司值得討論的新案例。 有人將元気森林的成功歸功於0糖0脂0卡的創新,然而健怡、零度可樂以及氣泡水同樣是如此;有人將元気森林的成功歸結於日系包裝製造的錯覺,可眾多日產的飲料都沒有在國內取得像元気森林一樣的成功;還有人將元気森林的成功歸功於小紅書種草、直播帶貨......
  • 元気森林真與日企無關嗎?
    收入20億用18億做廣告專注於生產無糖、低熱量的產品的元気森林,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網際網路+的飲料公司。 憑藉於網際網路強大的營銷能力,和直擊消費心理的外形創意設計,在短短3年內躍升為國產飲料界「黑馬」,最新估值約為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40億元。
  • 微熙光解讀:網紅品牌「無糖」元気森林走紅背後社交種草邏輯
    說起2020年最具代表的網紅品牌,非元気森林莫屬。在去年雙十一全網銷量中排名第二,打敗可口可樂。4年時間估值已超過40億。2020年7月7號,"無糖更自由"為主題的元気森林×天貓超級品牌日盛大開幕,無疑為Z世代消費群帶來了一場跨時空、零距離的深度對話,同時,更掀起了一場飲品新風潮。
  • 民族飲料品牌元気森林成功入選食品工業「三品」成果展
    元気森林作為新晉健康飲料品牌,依靠成熟的飲料加工工藝、高成本的健康原材料、強勢的品牌植入策略,已成為一款深受年輕消費者鍾愛的國產飲料品牌,被譽為當代飲料界的「新國貨之光」。對於此次能夠順利入選「三品」成果展,元気森林做了充足準備,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 元気森林陷偽日系爭議?網紅元気森林到底算不算智商稅騙局?
    在此前的氣泡水飲料包裝上,元氣森林用日文「気」字代替中文「氣」字,「燃」字也非中文。瓶身背後還寫著「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気森林監製」字樣,再配合簡約的瓶裝設計,很難讓人意識到產自國內。說實在我們對於元気森林的玩法之前已經有過非常明確的討論,甚至專門撰文討論過元気森林的現象,不過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網紅元気森林算不算智商稅騙局?
  • 拆解元氣森林:會營銷只是表象
    記者 | 謝芸子、王一越編輯 | 王姍姍今年9月,外界開始注意到,被冠以「網紅」標籤的無糖飲料品牌元氣森林,將公司官網、公眾號和電商旗艦店logo中的「気」,默默改回了簡體中文的「氣」。同時,公司的明星產品蘇打氣泡水瓶體上的「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気森林監製」字樣,也在近期出廠的產品批次中消失了。
  • 「元氣森林」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從品牌名字到飲料包裝,元氣森林充滿「日系」元素,從「元気森林」logo 的日文「気」,到包裝上「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気森林」的字眼,不得不承認,這些快速的降低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門檻,在消費者中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幫助產品打開了市場的第一扇門。
  • 「東方魔水」健力寶:完敗三株、太陽神,卻淪為元気森林代工廠
    ▲幾經資本倒手之後,健力寶成為網紅飲料元気森林的代工廠,圖/網絡 但最為外界所熟知的,還是為網紅飲料元気森林代工。 2020年初,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紅品牌元気森林多款產品受委託方均為健力寶相關公司。 在元気森林多款瓶裝蘇打氣泡水的包裝上,印有「受委託方北京廣東健力寶飲料有限公司」「受委託方健力寶(鎮江)飲料有限公司」「受委託方佛山市三水健力寶食品有限公司」「受委託方廣東健力寶股份有限公司」等字樣。
  • 元氣(気)森林多次融資卻現股權質押 頻頻受罰只重資本和營銷?
    中國經營報也報導稱,高估值最根本的邏輯在於項目或者企業是否具有高成長性。其中是否具有特別強的不可替代性是重要一點,而目前市場上主打無糖、低糖的飲品逐漸開始流行起來,元氣森林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還需要市場檢驗。
  • 「偽日系」品牌元氣森林被戳中軟肋?三大原罪或成更大危機導火索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註冊地址在北京朝陽區,北海牧場(北京)乳品有限公司則是元氣森林旗下全資子公司。但實際上,元気森林的註冊公司是北京元氣森林飲料有限公司,而在日本東京成立的那家名為「元気森林株式會社」的公司是由北京元気森林成立的,也就是說是自己來監製自己。
  • 案例拆解丨3年估值40億 元氣森林憑什麼火了
    於此,本文通過元氣森林爆紅新消費品牌運作過程的案例拆解,試圖揭露爆火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以此希冀為眾多的新品牌崛起提供案例範本。 從這個角度來看,包裝設計的關鍵是創造出陳列優勢,即單品陳列的發現優勢和集中陳列的陣列優勢。由此,讓消費者在一排排密密麻麻、琳琅滿目的飲料終端競爭環境當中,率先發現你,從而擊敗競爭對手。 我們來看看,元氣森林包裝設計有何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