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邀請幾位「老考生」寫的高考作文 你給打幾分?

2021-01-07 中國青年網

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拉開帷幕,全國1000多萬名考生走進考場,參加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每逢高考,各地的作文題目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在看完作文題之後,央視新聞也不禁驕傲起來。因為早在5天前,央視新聞就命中了全國Ⅲ卷的作文題。↓↓↓對此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官方押題,太優秀了。」

除了為大家提供熱點新聞和寫作方向,我們央視新聞今天也請來了幾位往年的考生,一起來寫高考作文。下面3篇作文,你最喜歡哪一篇?一起來看↓↓↓

北京卷

「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中華文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體現出「韌」的精神。回顧漫長的中國歷史,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文明的韌性體現得尤其明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激發出這種文明的韌性。

請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可以從中國的歷史變遷、思想文化、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及中國人的品格等角度,談談你的思考。北京卷

題目:文明的韌性

考生:王健

央視新聞特約撰稿

1994年參加高考 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源

時下,中美經貿摩擦引發全球廣泛關注。為避免摩擦升級,中方盡了最大努力,也向世界表明「不想打、不願打,但絕不怕打」的態度。恰逢此時,大洋彼岸「文明衝突論」的聲音卻沉渣泛起。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司司長凱潤?斯金納表示,與中國的鬥爭是「不同文明之間」的鬥爭,甚至宣稱要「戰而勝之」。錯愕之餘,我想告訴斯金納女士,不要錯誤地理解了文明,更不要小覷了文明的韌性,華夏文明將永遠在這兒。

上下五千年,華夏文明一直薪火相傳,代代相守。我們的祖先曾經遭遇過戰火塗炭、家國危亡,但華夏文明卻一直延續著血脈,並煥發出愈發強大的生命力。崑崙從未退讓,泰山也從未低頭,中華民族有時會面對外族入侵,甚至到了民族危亡的時刻,但華夏文明的脊梁從來就不會被肆意踩在腳下。

文明的韌性還來源於其特殊性。文明不僅僅存在於宮殿、文物和圖書、畫作等有形的物品之間,更存在於語言、文字、歌曲、價值觀等無形的文化之中。縱然有形的物體能夠被摧毀,文明卻會以各種形態永存。

文明的韌性更在於其開放包容的特點和吐故納新的特質。在幾千年發展歷程中,華夏文明吸收了來自世界多樣化文明的要素。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引入了不同國家的商品,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改革開放讓中國從西方工業文明中汲取了養分……這些世界文明的元素都融入了華夏文明的血脈,成為向上生長的力量。就在上個月,來自亞洲47個國家和五大洲的賓朋匯聚北京,共同開啟了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他們用共同的行動告訴世界,文明在封閉中只會走向衰落,而開放包容、互學互鑑會讓文明革故納新、與時俱進。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國經濟如此,華夏文明亦如此。經歷了5000多年的狂風驟雨和風雲變遷,華夏文明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華夏文明將永遠在這兒!

文 丨央視新聞特約撰稿:王健

△2019年高考首日:考生走出考場

全國漢語試卷

2019年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0天。來安中學舉行「奧運我最愛」的主題班會。小華說:「我最喜歡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大偉說:「我最喜歡桌球運動員馬龍。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世界冠軍,像他那樣自豪地說『IammadeinChina』(我是中國造)!」小齊說:「我最喜歡奧林匹克運動口號:『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我沒什麼體育特長,但經常鍛鍊身體!」

請根據材料內容,結合你的體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全國漢語試卷

題目:奧運會是什麼?

考生:王亞宏

央視新聞特約撰稿

1996年參加高考 內蒙古生源

我是半人馬座的智慧生命體,按照α星的標準我還很年輕,處於受基礎教育的最後階段。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只要提交一份星際研究報告,我就能開啟更高階段的學習了。不過完成這樣一篇研究報告並不容易,我隨機分到的題目是研究4.2光年外一個叫做地球的星球上的一項被稱為「奧運會」的活動,然後告訴大家什麼是奧運。

剛拿到這個題目時我的心就涼了半截,雖然材料說那是一場體育盛會,但我一直沒想通,連空間追逐和引力衝浪這些基礎項目都沒有,怎麼能被稱為運動會呢?沒辦法,我只能去地球做場田野調查,才能完成這個題目了。

按照地球當地時間計算,我87分鐘前抵達那個藍色星球。時間不等人,我立即接入這個星球的原始信息流,搜索地球人是怎麼看待奧運會的。尊重本土看法,是星際田野調查的首要準則。

巧的是根據截獲的信息,一所叫來安中學的學校正在舉行奧運主題活動,因為在1000個地球日後,那附近的城市將舉行冬季奧運會。於是我果斷開始監控他們的活動,看這地球上的孩子是如何看待奧運會的。不過那些地球人口中的奧運卻讓我有些迷惑,因為他們說的各不相同。

一個叫小華的學生說奧運追求的是更高、更快和更強,我記下了他的話,並將引用在我的報告裡。這倒是好理解,畢竟體育就是在追求極限。我發現奧運的歷史寫滿了地球運動員們爭金奪銀、創造奇蹟的故事。雖然以星際的標準看去,地球人的生物機能並不出色,但他們這種挖掘自身潛力的努力卻走在正確的進化方向上。

還有人提到了一個運動員的名字,他是一種叫做桌球的球拍擊球類運動的地球冠軍——我剛搜索了這項運動的資料,並會將其做成報告的注釋——這名冠軍受到學生讚揚的卻並不是他在桌球上的高超技巧,而是愛國情懷。

奧運不是個人項目嗎,和國家有什麼關係?我找了更多資料才知道,原來奧運是以國家為單位參賽的,國家榮譽遠高於個人。因此每一次奧運會,在地球上都能起到振奮人心的效果,讓人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

還有學生提到,參與奧運比勝利更重要。這就更讓我迷糊了,難道勝利不是快、高和強的自然結果嗎,如果只是參與的話,怎麼追求突破的結果呢?

不過學生接下來的話解答了我的疑問,他們說奧運精神讓沒有體育特長的人能更多加入鍛鍊。畢竟冠軍只有一位,而更多的人參與運動,才能讓整體更健康,地球人的平均水準更快,更高和更強。我發現隨著人們心態開放、理性、成熟和從容,就會對以健身的形式全民參與奧運越發重視。

實地調研果真有好處,聽了這些學生的發言後,我對奧運會調研有了大概的框架:在地球人的宏觀層面上,奧運會提供了突破極限的平臺;在國家的中觀層面上,奧運會創造了增強凝聚力的機遇;在個人的微觀層面上,奧運會激發了大家參與運動的動力。

為了驗證對地球奧運會的分析框架,我決定再停留1000個地球日,到時實地考察一下奧運會,讓《奧運是什麼》報告更加完善——畢竟這段時間在半人馬座α星上只是兩周多而已。

文 丨央視新聞特約撰稿:王亞宏

△2019年高考首日:考生走出考場

全國III卷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據「小林漫畫」作品改編)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全國III卷

題目:最後一課,總有一幕讓人熱淚盈眶

考生:秦川

央視新聞特約撰稿

2000年參加高考 安徽生源

「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在高中畢業前的最後一課上,老師輕輕吐出的這句話,看似不經意,氣定神閒,風輕雲淡,卻有靜水流深的穿透力,讓人心潮澎湃,乃至熱淚盈眶。

與卞之琳先生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相比,「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既多了親切的叮嚀,也多了深沉的眷戀。不由得想起日前媒體報導的一個溫馨場景:就在幾日前的一個下午,山東師範大學附中高三教師宋淑英像往常一樣,叮囑學生考試注意事項。這是該班最後一課,也是宋老師從教33年的句點,這次她忍不住淚別講臺:「今天我把你們送走,我的同事也要把我送走」。

驪歌響起,有一種情懷叫畢業。最後一課,往往被賦予非同尋常的底色,它意味著一個階段的結束,也意味著這一刻定格為永恆,還意味著時光不可逆,像這樣上課的場景永難再現。正因如此,聆聽老師在最後一課的低沉告白,不免傷感而又悵惘。

也許無需過於感傷,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告別。告別高中,奔赴考場,金榜題名,人生更為開闊;告別母校,進入大學校園,將迎來更為斑斕的世界。及至大學畢業,踏上工作崗位,感受新的體驗,又是一段充滿新奇的徵程……正如希臘詩人卡瓦菲斯說:「當你啟程前往伊薩卡,但願你的道路漫長,充滿奇蹟,充滿發現。」

告別是人生常態,告別今天,告別過去,告別憂傷,告別一個個人生驛站……人生無處不在告別,但有時,告別並不容易。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積澱,哪有豐盛?告別往往不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那麼瀟灑,有了精心準備的告別,有了用汗水澆灌的鋪墊,告別才更有附加值。老師希望學生「再看看書」,那是一種深情期望,期望孩子考出好成績。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伊薩卡,那是英雄的故鄉,那是承載光榮與夢想的地方,那是需要長途跋涉才能抵達的聖地。

有網友說,很多年後,回想起來,記憶深刻的不是高考的殘酷,而是每天共同為了目標而努力的日子。誠如斯言,「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不辜負時光,時光必不辜負你,用奮鬥鋪陳青春,熠熠生輝,前程光亮。

一個人不斷告別,一個國家何嘗不也在告別?告別苦難,告別任人宰割,告別積貧積弱……「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這是方志敏80多年前在《可愛的中國》中所寫的一段話,至今讀來,感慨系之。從江山破碎到國泰民安,從國弊民窮到國強民富,其間經過了多少次「告別」?又熔鑄了多少血與淚的抗爭、凝聚了多少詠嘆和歡歌?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這是關於初心的表達,一個人走得再遠,都不能忘本,不能忘記父母的期許、老師的囑託;一個黨、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事不避難者進」,破浪前行,奮力開拓,「中國號」巨輪就能行穩致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也寄寓這樣的內涵。學會成長,學會告別,學會自強,也學會成全,這是人生的必修課。當實現夢想的那一刻,重溫老師的教誨,一定感到更美好;在歡聚的那一刻,品味高中時的一幕幕,一定更有溫情。「人生有許多事情,正如船後的波紋,總要過後才覺得美的。」年輕的朋友,帶著老師殷切的目光,堅定從容,向前走!

文 丨央視新聞特約撰稿:秦川

相關焦點

  • 關注高考|英語考題挺「意外」:小作文寫新聞
    高考新聞年年報 今年高考寫新聞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小作文寫了3年的書信,今年竟然讓寫新聞」「小作文寫新聞,真的有點突然」……7月8日下午,多數走出青島六十七中考點的考生都是這樣的反應。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英語試題題型整體上保持了穩定,難度與平時相當,只是寫作部分的「小作文」由平常的書信體裁變為新聞體裁,讓考生感到有些意外。省考試院在分析中也提到,試卷著重考查學生學科綜合素養,也注意引導「五育並舉」。▲考生走出二中考場。
  • 央視消息:2021年高考閱卷迎來新變化,事關考生高考分數!
    央視新聞12月12日消息,12月11日,2020年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會上專家介紹,今年高考有9個省針對語文、英語作文等主觀性命題引入了機器閱卷。
  • 今年高考英語有點「意外」小作文由往年書信體變成寫新聞報導
    只是寫作部分的「小作文」由平常的書信體裁變為新聞體裁,讓考生有些意外。省考試院和島城英語名師在試題分析中提到,新高考的英語試卷著重考查了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也注重「五育並舉」。考生反映:寫作體裁有變化,小作文要求寫新聞在青島二中考點,走出考場的考生孫同學告訴記者,英語試題整體難度還可以,但作文有些出乎意料,是關於學校舉辦越野賽活動,要求寫一篇新聞報導,「小作文寫了3年的書信,今年竟然讓寫新聞,看到的時候多少有點懵。」
  • 河南高考作文:就「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寫一篇讀書會發言稿
    2020年河南高考作文題目:就「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寫一篇讀書會發言稿!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時光機:10年河南高考作文回顧,你寫的是哪篇?回顧高考,就是回顧自己的青春。
  • 兒子今年參加高考 父親也來試寫作文
    昨日(7月7日)下午,南國早報2020年「大家來寫高考作文」活動順利舉行。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活動首次採取不集中作文的形式開展。數十名網友和來自南寧市第二中學、南寧市第三中學的高二學生分別在家中或學校,以當天上午的廣西高考作文題為題,按高考要求完成了作文。
  • 英語作文寫最尊敬的人 考生愛寫鍾南山
    其中,一直是眾考生熱議話題的英語作文題今年有了新變化,幾乎年年在題目裡要寫信的「李華」消失了,改為要求考生以徵文比賽的形式,寫自己愛戴敬佩的人,「李華不寫信了」還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新快報記者走訪得知,廣州不少考生都在英語作文裡寫了鍾南山。
  • 今年高考作文題如果是「疫情」,你怎麼寫?
    17年來,高考時間首次調整,上一次高考時間調整,是在發生「非典」的2003年。 廣大高考考生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另一個疑問又在很多人心裡升起:高考作文會不會與疫情有關?
  • 「人生」怎麼寫?湖州中學老校長沈培健今年的高考同題作文來了
    據了解,今年湖州共有16526名考生走進考場。中午11:30,2020年浙江高考語文科目結束,作文題新鮮出爐。和近三年一樣,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湖州中學老校長、省特級教師沈培健,聽聽他對今年作文題的看法。沈培健【浙江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 今年高考作文題大全 你覺得哪篇最難寫?
    今天(7日),2018年高考正式拉開序幕,全國有975萬考生走進考場,參加2018年全國統一高考,比去年增加35萬人,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高。今年高考作文題都是啥?今天上午,2018年全國高考語文考試結束。
  • 那些年,一起寫過的高考作文
    1999年:  話題作文登場 寫作空間更大  20世紀末,話題作文開始登場。1999年,作文材料寫道:科學家對記憶移植進行研究,要求考生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內容的範圍,寫一篇文章,體裁不限。
  • 連續三年,押中高考作文,專欄幫1000多名考生作文拿到55分
    當年第一天高考完,到了晚上,那位家長直接微信我,感謝我!感謝我幫他押中了高考作文,孩子很開心,最終,他的孩子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到了2019年,四川的一位家長看到了我寫的逐字剖析2019年高考作文的文章,就聯繫上了我,讓我指點她的孩子,當時我幫她孩子改了三次的作文,並且給了她一個大膽的建議,讓她準備好了一篇範文!
  • 今年高考作文怎麼寫?名師談高考作文預測和注意事項
    距離高考僅剩不到十天的時間你的作文是否有把握了呢省教育廳邀請到了省實驗中學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一中的資深語文老師來談談高考作文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可能會考的作文類型一起來看↓
  • 高考英語作文,高分錦囊送給你,考生:太棒了吧!
    其實從高考英語作文閱卷的標準來說,25分滿分的作文拿到一個23分左右還是比較容易的。只要你的作文切題,並且思想表達清楚,語言表達能力強,文字通順,連貫性較好,基本上無語言錯誤即可。其實大家仔細品一品這樣的要求並不高的。
  • 在中考和高考中,考生所寫的字跡到底有多重要?
    「高考試卷批改是分題目切塊的,一個題一個老師改,別人敢扣你卷面分?退一萬步說,就算你寫的是狂草,改卷老師也會認真仔細地看……」當談到中考和高考中,考生所寫的字跡到底有多重要這個問題,曾有人說過這麼一席話。
  • 惠州名師解讀:今年高考作文這樣寫容易「加分」
    7月7日上午,隨著語文考試的結束,備受關注的廣東高考作文隨之揭曉。「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今年高考作文要求考生閱讀材料,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如何把這篇作文寫好文?南方日報、南方+記者邀請了惠州市優秀班主任、惠州市第一中學老師蔡曦,惠州市優秀教育科研工作者、惠州市華羅庚中學語文備課組組長張志紅為大家進行點評和解讀。
  • 2020高考滿分作文產生,再次凸顯寫字基本功,考生:我後悔了
    2020年高考結束之後,閱卷工作也隨之緊鑼密鼓地展開,根據7月16日從北京市高考評卷現場傳出的消息,目前北京高考語文閱卷工作接近尾聲,滿分作文已經出現;雖然現在的滿分作文還只是初步成績,最終仍需由閱卷領導小組覆核後才能確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在今年的高考閱卷結束後,必將又會湧現出一批新的滿分作文卷。
  • 2020四川高考:語文作文是給高一新生寫封信 如何畫好自畫像?
    考生陸續走出考場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7日訊(記者 戴璐嶺 攝影報導)7月7日,2020年高考開考,7日上午的考試科目為語文。同往年一樣,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總是備受關注。率先走出考場的考生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今年語文作文題目是給高一新生寫一封信,「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我覺得這個作文題目難度還好。比較靈活,好發揮。」 上午十一點半,成都石室中學考點外,考生家長已在校門口翹首以盼。
  • 某高考小哥穿二次元痛衣上央視,網友:還好被口罩救了一命
    相信不少阿宅都知道最近是全國高考的時候,社會各界都會把眼光放到高考上面,關係考生的心理狀況、考試難度等問題。當然了,對於阿宅們來說這些都是其次,為考生們加油就已經足夠了,剩下的就看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
  • 我來寫高考作文丨糾結是人生的日常
    編者按:特殊的二零二零,特殊的高考;考場內外,我們都是答題人。澎湃評論連續第四年邀請評論員、大學生同寫高考作文,為千萬考生加油、鼓勁。考題選擇:浙江卷原作文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 猿輔導老師做客央視直播間與名嘴共析高考作文
    在經歷了痛苦而又漫長的複習過程之後,考生們終於化繭成蝶完成了高考。在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猿輔導資深語文老師殷麗娜受邀做客央視直播間與名嘴朱廣權共同組成「權麗以赴」組合,金句齊飛,精彩不斷,深刻解析高考作文。同時,這也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高考「雲加油」活動,從早晨7點半持續到中午12點半,央視記者實地探訪全國各地高考現場,連線清北學霸、知識博主,探討語文學習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