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1到2011:殲20從「女朋友」晉級「未婚妻」

2021-01-15 中國網

軍情解析

從2001到2011,「女朋友」晉級為「未婚妻」

從2011年1月11日殲-20的2001號機首飛,給來華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一個沉甸甸的「見面禮」之後,三年內,我們只見到了兩架殲-20——2001和2002號機。

當軍迷們對2003、2004望穿秋水時,「黑絲」的編號卻直接跳到了2011。無疑,這是新批次殲-20的第一架飛機。軍事分析家普遍認同的觀點是,2011及其後繼者很可能是殲-20的原型機。看來,重中之重的「二十號工程」,或許邁進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前日有外媒稱,殲-20之所以採用2011這個編號,是因為201X表示殲-20原型機批次,而編號後面的11表示,第01批首架。而2001、2002號機為工程驗證機,是殲-20的第00批次。

「在氣動外形和總體結構上,第01批次原型機只要不出重大問題,基本上就不會再有大的改動。所以,第01批次也可以理解為殲-20戰機的全狀態原型機批次。」軍事科普作家張明告訴記者。

那麼,什麼叫驗證機、什麼叫原型機?記者請張明為錢報讀者做了一番科普。

「驗證機分技術驗證機和工程驗證機。從技術驗證機、工程驗證機、原型機,再到最終的量產機,是型號研製過程中不同的階段。」

技術驗證機是用於測試某項新技術可行性的飛機。「美國著名的X系列飛機,還有俄羅斯S-47『金雕』,就是技術驗證機。」張明說,「J-10B、FC-1、J-11B這三種國產戰機,都有分別驗證殲-20的雷達航電、進氣道、發動機等子系統的實驗機型,就可以成為殲-20的技術驗證機。」

而工程驗證機,是為驗證新機整個工程可行性而造的,其與技術驗證機的主要區別在於,工程驗證機試驗的是新產品,而技術驗證機只測試新技術。2001號就是這次殲-20的工程驗證機。

經過工程驗證機檢驗可行後,就可以生產原型機。「原型機一部分用於地面靜力試驗和疲勞試驗,其餘用於飛行試驗。」

為了幫助讀者們理解,李小健向記者打了一個精闢而生動的比方——

「技術驗證機就像是女性朋友,而工程驗證機就是女朋友,原型機是未婚妻,等到量產機階段,當然是娶回家當老婆了。」他笑道:「可能一路到底,也有可能會中途換人。研發先進戰機,每一步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與挑戰。」

本報記者 屠晨昕

相關焦點

  • 從「戰略忽悠」到「友邦驚詫」,殲20做到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石豪】2011年1月11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四代戰鬥機殲20首飛成功。那一天,是全體中國軍迷的節日,是所有熱愛祖國的中國人的節日。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回憶十年前的那一天,我依然能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振奮與激動。
  • 從殲-9到殲-20的50年,以及the next……10年?
    9與「飛豹」、渦扇-10與殲-11B這些雙發案例,說到跟國產渦扇發動機的糾葛,誰家還沒點故事呢?要說「完全擺脫仿製的機體」+「目標國產發動機到位」這事兒,雖然當初殲-10的1004號原型機和殲-10B的1035號原型機都測試過不同技術狀態的「太行」,但當配裝國產發動機的兩架殲-10B試裝備部隊時,更新一代的殲-20都已經試飛多年了,使得這份本該讓人十分感動的「破鏡重圓」,總讓人覺得最多是「雖遲但到」。
  • 「海空衛士」王偉墓前有人送來殲20模型,19年間空軍戰機已升級到第...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話題#王偉墓前有人送來殲20模型#登上了微博熱搜。據錢江晚報報導,在杭州安賢陵園的「海空衛士」王偉烈士墓前,已有不少市民前來獻過花。墓前祭臺上的鮮花中間,還擺放著一架殲-20戰鬥機模型。
  • 殲-20首飛十周年:雙座型浮出水面 為遠程作戰準備
    殲-20帶彈亮相珠海航展。從2001到62001的跨越從美國以及俄羅斯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發展歷程來看,技術驗證機首飛成功只是整個項目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並不代表後續研發就能夠一帆風順。不過,殲-20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研發歷程從2011年到2021年,確實可以被稱作是「順風順水」,而且與國外同型戰鬥機相比,其進度最快,耗時也最短。
  • 蘇57與殲20誰更能勝任
    在2011年編號2001的驗證機就已順利完成首飛,2019年建國70周年閱兵中以5機編隊的形式順利通過檢閱。俄羅斯按5代機標準研發的蘇57(代號T-50),在驗證機經歷了坎坷的道路後,2019年才開始小批量的裝備部隊。蘇57實力究竟如何,它與殲20比較誰更能勝任五代機的殊榮?
  • 秋山澪與殲20的完美融合?殲20娘化計劃
    秋山澪與殲20的完美融合?殲20娘化計劃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1-01-20 15:48:23   本文由HJL原創,發布於178ACG頻道(
  • 十年十瞬,屬於殲20的高光時刻
    10年前 2011年1月11日 殲20首飛成功 初見是驚鴻一瞥 卻令人過目不忘 十年間 經歷了太多精彩與澎湃 一同回顧 殲20那些讓我們 熱血澎湃的瞬間 2011年1月11日,殲20首架技術驗證機於2011年1月11日下午成功著陸,首飛成功。
  • 殲20首飛10周年,收藏這組高清大圖
    中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代機殲20首飛成功,時間定格在了2011年1月11日13時11分。 10年來,從首飛到公開亮相珠海航展,亮劍「朱日和」到裝備部隊,殲20飛機實現了我國航空工業研製能力和航空武器裝備建設從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 沈飛目前只剩殲15和殲16還在生產,能夠轉產殲20以提高速度?
    目前這兩家航空企業一個生產重型三代戰鬥機,另一個負責生產中型的殲10系列和隱身的殲20,各司其職,雙方生產的都是空軍和海航的主力機型。對此有網友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已經停產殲11系列的沈飛,能否生產殲20以提高這款隱身戰機的生產速度呢?
  • 殲-20誕生日,代表的是盛世中國
    2011年1月11日,殲-20首架技術驗證機首飛,加上此前2007年1月11日我國首次動能彈反衛星試驗,2010年1月11日,我國首次中段反導試驗,1月11日就成了眾目期盼的「節日」,儘管都隔10年了,大家還是翹首以盼,轟-20?殲-35?雙座殲-20?哪怕重大部件比如渦扇-15上機?都天黑了,「前方」靜悄悄啊!
  • 美軍曾兩次預測中國四代隱形戰鬥機,但見到殲20,仍然大吃一驚!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剛剛引進俄羅斯最先進的蘇-27戰鬥機,國產的殲-8II還被稱作「國產先進殲擊機」,殲-10項目還處於高度保密之時,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就曾在1997年,也就是殲-10首飛前一年「劇透」了中國下一代隱形戰鬥機的消息。
  • 外媒:殲-20部署到新疆和田機場
    福布斯新聞網8月18日報導稱,有商業衛星拍攝到中國空軍在新疆和田機場部署殲-20戰機,這是外國衛星首次拍攝到我國在南疆地區部署殲-20。 除了殲-20以外,我軍西部戰區某部的殲-16殲擊機、轟-6K轟炸機也在近期部署到新疆各個機場。
  • 「雪鴞」下馬掩護殲20?致美情報機構誤判,此前預測誤差僅2年
    不過美國情報機構的消息更新也不算慢,到2001年,還是"飛行國際"這本雜誌,就更新了他們認為的"新型隱身機"的圖片,這是一種三翼面,帶有2臺推力矢量發動力的重型戰鬥機。
  • 10年前的今天:殲20首張照片曝光,20天後就成功首飛
    殲20 戰機是中國自主設計研發的五代戰機,在2011年1月11日公開首飛,然而全網絡首張殲20戰機的照片卻是在2010年12月22日,距今已經過去整整十年。公布首張照片的網友在網絡上發布照片時稱"自己15年老軍迷,也不認識這架飛機的型號。剛才看到的,有鴨翼、全動尾、有腹耆(鰭)、菱形機頭。正在滑跑實驗中。"
  • 殲16單價接近殲20,為何不拋棄殲16,全面生產殲20?
    殲-20已經開始試飛服役,成為我國國之重器,作為我軍自己研發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的飛行速度,遠遠超過俄羅斯的蘇57.從我國官方公布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到,目前殲20的生產數量超過20架,同時也在不斷改進它的各項系統,成飛對殲-20 的改造從未停止過。
  • 殲16單價已經接近殲20了,為何不拋棄殲16,全面生產殲20?
    如果一輛戰機沒有隱身性能,飛到敵方範圍的空域,就等於是故意在裸奔,十分危險,那也就不具備戰術和戰略方面作戰的突然性。我國最新研發的第五代戰機,殲20,不僅是高科技戰機,也是具有隱身性能的先進戰機,在殲20身上下的功夫很多,就比如說,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
  • 殲16單價接近五代機殲20,為何不拋棄殲16,全面生產殲20?
    不少人都會對此產生疑問,為什麼 殲20都已經投入使用了,中國還要繼續生產殲16呢?畢竟殲16和殲20這兩種戰機在單價上相差無幾,原因主要在於殲16和殲20在中國空軍中的定位有所差別,殲16雖然在隱身性能上毫無優勢可言,但它的整體作戰能力,在整個亞洲地區也是數一數二的。
  • 2030年前殲-20戰鬥機產量將達到500架
    據分析,到目前為止至少有約50架殲-20戰鬥機已經交付中國空軍使用,而要知道,國產第五代戰鬥機殲-20早在2017年便正式開始列裝中國空軍航空兵,如果根據這個數量推測,到2020年之前,殲-20的年產量也只有10-12架左右。
  • 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翱翔藍天的殲20戰鬥機
    轉彎,低空通場,再次轉彎,低空通場…… 機場跑道上方,殲20飛機猶如一個凱旋歸來、威武霸氣的戰士,由遠及近,一個蜻蜓點水,後輪在跑道上擦出兩個白色煙圈,前輪同時穩穩地壓在跑道線上,安全著陸。中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代機殲20首飛成功。 從首飛到公開亮相珠海航展,從亮劍「朱日和」到裝備部隊,殲20飛機實現了我國航空工業研製能力和航空武器裝備建設從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 不僅能隱形還能變形 全新「殲20」即將亮相
    自2011年1月11日,殲20原型機首飛後,它的每一次亮相,都是高光時刻。無論是從珠海航展的驚鴻一瞥,還是自朱日和上空呼嘯而過,又或是飛越長安街感受萬眾矚目的禮遇,都是國人眼中當之無愧的焦點。殲20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它是數十萬航空人航空報國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