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埃及博物館

2020-12-18 朋友的家常事

來到,並沒有在國內看到的寬闊的停車場,管理有序的環境,而是依然充滿了拿著劣質旅遊紀念品不斷兜售的小販,依然是人和車流交織,摻雜的混亂場面,使人頓時對這珍藏著世界上三分之一文物的博物館少了一份敬意。

下得車來,領了導遊講解用的耳麥,在把相機寄存之前,趕緊對,要馬上隨著導遊擠進人流,所以照片的構圖,用光全是信手拈來,全無章法。

埃博對相機管理及其嚴苛,絕對不允許拍照,雖然滿地文物的,但執行起硬性規定來倒是一絲不苟的,來之前就曾聽說,有人抖機靈,用手機,其他人甚羨,此君在洋洋得意馬上出門前被監察攝像頭的保安利落的拿下--直接扣留相機。

所以還是不要嘗試的好。

好了,真熱!

趕緊輕裝前進吧!

手裡沒有了相機,看東西也不必總想著拍啊拍了!

通過安檢門,一進到四海聞名的,的確讓人有種錯覺:這是?我們沒走錯嗎?這不就是這個文物倉庫或是規模不大文物存放間嗎?隨便投目一看,很多文物只是密密匝匝的堆在那裡,之間只保持著它們之間能被允許不互相磕碰的最小距離,很小的文字標牌委屈的藏在文物下面,紙色泛黃,也許很多年沒人維護更換了。

在國內,我大概半個月或一個月就要到國博,首博這些大的博物館還有很多很小的甚至私人博物館去看看,欣賞一下那裡美不勝收的文物,感受一下先賢的智慧和偉大,每每走近這類博物館,或威嚴,或堂皇,或雅致,抑或寧靜安詳,國內的博物館說明標籤文字詳盡,展櫃保護得當,更有許多像恆溫恆環境構成的展櫃這樣的高科技手段為文物的良好保存保駕護航,為了讓語言不再成為理解文物的障礙,很多博物館都為主要文物和展品配備了各國語言的感應講解機,當你站在這件文物前時,你胸前所佩戴的講解機就會自動通過耳機把當前展品的講解內容用你選擇的熟悉的語言給你娓娓道來。

想起這些,又環顧了一下嘈雜的,真是感慨良多啊,沒有很好地物質基礎做強大後盾,對文明,文物,對歷史的尊敬,保護和繼承恐怕只能是極少數人的個人行為了,絕不會成為普遍的社會道德標準和理想。

當人們還在為滿足最基本的物質追求而孜孜不倦時,有誰會在乎那些浸潤了幾千年前古人智慧和文明的文物呢,即便是想到了這些偉大的文物,恐怕也是在盤算著它所能創造的經濟價值吧,哎,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真是至理名言啊。

下面沒有照片,只剩下枯燥的文字了,沒有相機我就用文字給大家做講解了哈,如果你覺得枯燥或是照片控,你可以先越過這些文字往下繼續,不過,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的,文字雖沒有圖片來的那麼賞心悅目,但帶來的收益卻是無價的。

希望你有耐心讀完所有!

擠過擁擠的人群,終於站在了在。

,即便是雜亂的文物擺放環境也無法淹沒那塊高,寬,對於同為遊客的我們,引人注目倒不是石碑工藝有多驚人,而是有數不清的的導遊帶著數量更加龐大的遊客,操著完全聽不懂的各國語言在對這塊其貌不揚的石碑指點著,講解著。

,被拿破崙的軍隊發掘於,上面刻著託勒密五世的詔書。

石碑上用古、,這就讓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而成為今日研究古。

它獨特的三語對照寫法,意外成為解開古,因為三種語言中的古,利用這關鍵來比對分析碑上其它兩種語言的內容,就可以了解這些失傳語言的文字與文法結構,最先被辨認出的就是拖勒密王朝五世這位法老的名字。

由於象形文字中的法老姓名,周圍都會以一圈邊飾圈起來,形成一個圖騰,後來還在方尖碑上發現了這位法老的名字。

可惜的是,如此重要的文物在1802年被運往,並以英女王的名字捐獻給了,真是悲傷。

有鑑於此,,學術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等同於現藏於。

雖然這是館藏中唯一的一件贗品,但通過如此重要的擺放位置,我們也可以看出,,那塊散發著!

木乃伊文化是,甚至是世界歷史上一朵散發著詭異力量的奇葩,它的保存屍體的獨特的技藝令人嘆服,它神秘的重生理念令人感到神秘和詭異。

當我們來到一座花崗巖製成的略有磨損和殘破的木乃伊製作臺前時,那泛著暗黑色的猶如一個淺底浴盆的解剖臺總使人聯想起滿是內臟血汙腦漿的製作場面,從而也就無法擺脫,要知道,也許就是這座製作臺,曾經讓多少不可一世的法老滿。

細細觀看著顯得有些油膩的泛著暗光的製作臺,臺面向一端小角度傾斜著,處於低勢一側的臺緣頂端是個拳頭大小的空洞,以便所有的鮮血得以導出,並在下面一層進行收集。

與我們以往的理解不同的是,製作木乃伊並非清除全部內臟,因為有一個重要的器官是必須要做完美保留的,那就是重生所必須的:心臟,他會被完整的留在木乃伊體內,成為神祇復活他們時的最先喚醒的部分。

而肝胃肺腸等器官會被裝進雕刻著守護圖騰的罐子中,大腦用特殊的吹管吹出,清除內臟和大腦後之後體內塞滿防腐作用的香料,外層裹以白色的亞麻布,並塗滿油脂,一具將受到天神保佑和召喚的木乃伊就製作完成了!

唉,可以拍的話我就不用囉嗦這麼多了,別煩啊,接著來!

隨著導遊步伐的前移,一座座高大的石質法老站像吸引著我們好奇的目光,在電視,網絡,媒體上已經非,當你真正站在他的面前是還是不自覺的感到了威嚴和自己的渺小,這也許就是當初的法老們想要通過這些石像傳達的精神統治的寓意了。

通過導遊的講解,我們知道了,站立的石像可以通過他們的站姿,手臂擺放位置,鬍子的形態來判斷石像建造時間是法老生前還是死後,成邁步狀的表示法老此刻還能行走,當然是活著時建造的,加入雙腿靠攏,就是入葬的形制,雙手自然下墜,表示生前,交叉於胸前表示死後建造,鬍子對古,筆直的鬍子代表者石像是生前建造的,下端向前彎曲著表示是死後建造,當對這些基礎知識有了些了解後,下面的有些展品看起來也不是很難理解了。

,展出的文物遍歷各個法老時代,然而最最眾多和輝煌而引起世人驚嘆的就是那位舉世聞名的年輕的,神秘的國王---圖坦卡門。

圖坦卡門,是古,在位時間約為公元前1333年到公元前1324年左右。

他並不是古,但卻是在今天最為聞名的。

他9歲君臨天下,19歲暴亡,死因曾一度被懷疑死於謀殺,因此他的周身都被神秘色彩所籠罩。

圖坦卡門為現代人廣為熟知的原因是由於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這要歸功於兩名「偉大」的盜墓賊,他們在盜掘圖坦卡門旁側的法老墓時,由於大量的剷除的泥沙把近在咫尺的圖坦卡門墓完全埋在了下面使得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墳墓得以完整保存,直到1922年才被·卡特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寶,震驚了西方世界。

他的墓室口刻著神秘的咒語,巧合的是幾個最早進入墳墓的人皆因各種原因早死,被當時的媒體大肆渲染成「法老的詛咒」,使得圖坦卡門的名字在西方更為家喻戶曉。

圖坦卡門的死因也是眾說紛紜,但最終被學術界認可的是死於外傷的真菌感染。

在一共兩層的,那巨大的七層棺槨,更是昭示著這位法老生前的輝煌和奢靡,前面四層是巨大的套層石棺,後面三層是人形石棺,從最小的人形石棺,一層套一層,直到把偉大的法老裝進那個最大的石棺中,讓我有些困惑的是,法老們為了再次的復活,而選擇天神們最容易辨認的人形石棺盛放自己的屍體,以便神在復活他時不至於大費周章,可是為什麼圖坦卡門不選取這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是用那麼厚重的巨大石棺把屍體嚴嚴的封在棺中呢?難道他為了顯示自己的偉大而放棄最快捷的重生儀式了嗎?不得而知。

至於那具舉世聞名的圖坦卡門的黃金面具,神態真是製作傳神,尤其是那深邃的目光似乎要洞察千年的滄桑,嘴角掛著一絲淺淺的驕傲,整個面具當你真正站在他面前時你反而覺得那不是一具面具,更像是一具黃金製成的頭盔,那面具不是僅僅遮住面部而是完整的覆蓋了到了胸前,這和我們印象中的面具的定義大相逕庭了。

埃博中還有一個值得參觀的展室就是木乃伊展,雖然還需要單獨再交100埃鎊,但是當你看過木乃伊這部電影(港譯:盜墓迷城)時,對木乃伊即會充滿了探究其神秘的嚮往會讓你毫不猶豫的掏出錢來。

,裡面可是存放著真正的那些有名有姓的甚至是影響過歷史進程的法老們的木乃伊,當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這具木乃伊擺在這座不大的展室的正中第一排。

幹扁的身軀和骷髏頭想像不出他英俊的容貌,只能從他的身材高大中幻想曾經的兵戎一生,,榮華享盡。

纖長而僵硬的手指,牙齒還在,指甲依舊,裹屍布深嵌肉中。

整個保存完好的皮膚緊緊的貼在骨架上,呈現著標準的木乃伊的喪葬儀制,只是不知為什麼右手不似其他木乃伊平整的交叉於胸前,二指向上抬起,似乎是要抓住什麼,還是要指向什麼,而且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的裹屍布的顏色明顯比別的木乃伊的裹屍布顏色要白,不像其他的木乃伊的裹屍布成棕紅色,偉大神秘的法老總會讓人覺得與眾不同而更加神秘。

隔著密封恆溫的玻璃櫃,繼續端詳著裹屍布後面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其他的清晰面容,看到保存完好的身體,驚嘆,不安,敬畏?我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一個個的木乃伊乾涸的眼窩兒裡殘存著幾千年的滄桑,幻想不朽的法老終究死去,還當作文物被參觀。

如果他們有知,他們是否會心甘情願?真的還有很多想給大家介紹啊!

再堅持一下,一會兒就有照片給大家看了!

還是文字:我想說的是對於幾千年的文物,,隨你在文物間任意走動和撫摸,可能「物多為不貴」吧。

大多數人看完木乃伊都出去了,我和老公還是決定再轉轉,超過12萬件的藏品,看完每件根本沒可能,只能挑幾個展廳走馬觀花。

二樓還有其他值得一看的展品,古,經歷幾千年依舊色澤鮮豔的紙莎草畫,栩栩如生的努比亞人箭隊件件嘆為觀止。

幾個外國小孩兒在這裡嬉鬧奔跑,這裡是遊樂園嗎?就沒人管一管啊?唉,可惜了這麼多的寶貴財富啊!

時間很快,還在意猶未盡之時便必須出門集合了,稍作休整時才有機會看看這座偉大的博物館的周邊,在這裡的南面有一座為了紀念。

阿拉伯人統治,導致。

最終,決定建立埃博,這才使這些歷盡千年的寶藏呈現在當代人面。

,可是當今的,在埃博的整個院落中隨意的散放著很多在你我看來令人肅然起敬的文化遺產,可是對家底兒豐厚卻財力不濟的,這些殘破的記錄著文明痕跡的石塊也許真是微不足道的,這種印象在以後的參觀中更是不斷的被強化著。

好了,給大家馬上傳照片了!

相關焦點

  • 讓人震撼的埃及博物館
    離開金字塔,我們直奔埃及博物館。我是一個喜歡逛博物館的人。因為我喜歡看原物,喜歡感覺原物上古老而久遠的氣息。它仿佛可以讓你觸及與那些文物相關的、曾經也是活色生香的生活。再者,這種地方也最讓人長見識。你看過它們之後,再閱讀相關的書籍,那些文字就不再是單純的文字,圖片也不是與你無關的圖片,一切都會變得非常感性起來,仿佛是與你自己的經歷撞在了一起。
  • 對於來到埃及不得不遊的埃及博物館,你知道多少呢?
    如此便捷的交通背景下,出國遊似乎也成為了時尚,在與我國遙遠的另一端,有著和我國同樣曾為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埃及,和我國同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裡也有著數千年的傳承文化,建築風格、民族文化無不透漏著一絲絲歷史的氣息。那麼來到埃及之後,埃及博物館就成為了遊客們不得不遊的地方,那麼關於埃及博物館,你了解多少呢?
  • 尼羅河畔的時空穿越——埃及遊記
    參觀獅身人面像、金字塔、太陽船博物館和埃及國家博物館。車程:約80公裡。埃及北部,尼羅河在此一分為二,各自向北注入地中海,形成了廣闊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非洲最大的城市開羅就在這個三角洲的頂端。它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組成,通稱「大開羅」。
  • 遊覽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埃及展廳,霸道總裁拉美西斯二世
    小編認為遊覽大英博物館的埃及館是最重要最不能錯過的展區之一。裡三層外三層的遊客就足以證明埃及館人氣滿滿。小編先介紹這裡佇立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塑吧。拉美西斯是古代很有名氣的一位埃及法老。他的表情平靜莊嚴,從高處俯視著我們,可謂是霸氣側漏。
  • 埃及博物館的秘密,緩緩揭開了埃及上千年歷史的面紗
    制定旅行計劃的第一步,首先要定好目標,我覺得既然都去了,還是有必要先去埃及博物館看看到底裡邊有什麼鬼,況且埃及博物館也是非常有名的旅遊景點,雖然超牛逼的新館還沒有落成,現在還依然只能去舊館參觀。埃及除了金字塔,就是那些各具特色的神廟了,無論如何也要去參觀一下。作為非洲的北邊,臨靠紅海,沙漠與大海的完美結合地,紅海風光自然也不能落下。
  • 通訊:貢獻與犧牲的見證——走訪埃及阿拉曼軍事博物館
    新華社開羅9月4日電 通訊:貢獻與犧牲的見證——走訪埃及阿拉曼軍事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李碧念 艾哈邁德·沙菲克  儘管疫情陰影仍未完全消散,在埃及阿拉曼軍事博物館裡,觀眾們參觀熱情不減,他們三三兩兩走過各個陳列品,或竊竊私語,或駐足凝視,表情肅穆。
  • 埃及之光!薩拉赫球鞋被大英博物館收藏並展出
    薩拉赫的戰靴將陳列在世界聞名的大英博物館所收藏的古代埃及法老雕像中間。這位利物浦球星的阿迪達斯X17戰靴已經捐贈給了倫敦博物館,並將於下周的歐冠決賽前在61號展廳展出。大英博物館官推宣布消息尼爾-斯賓塞,這位古埃及和蘇丹的收藏員說:」這次收購使得大英博物館的埃及藏品享譽世界。這份藏品講述了埃及偶像在英國賽場上演奇蹟獲得英超金靴的故事。
  • 「行遊記|喜訊」《行遊記》入圍美國紐約「努庫電影節」
    2019年11月9日,《行遊記》即將在美國紐約「努庫電影節」(NukhuFest)展播!!!《行遊記》入圍美國紐約「努庫電影節」《行遊記》是一部製作精品的二維原創動畫。「Nu」代表在埃及傳說中的宇宙淵池。這是一種龐大的、漩渦狀的混沌水形力量,古埃及人認為宇宙秩序從這裡產生。「khu」在埃及語中,代表人類不滅的靈魂。努庫,代表靈魂之淵源。
  • 埃及博物館藏著十幾萬珍寶,鎮館之寶有哪三件?
    一想到準備要去埃及國家博物館參加,心情有些小激動。埃及國家博物館藏有埃及考古發現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館。藏著十幾萬的珍寶,如果你對埃及的歷史感興趣,要在裡面待上半天以上才能好好品完這館史書。
  • 埃及國家博物館裡面的藏品,價值連城,還有栩栩如生的木乃伊
    晚上老公告訴我,明天小夥伴兒們要一起去埃及國家博物館看看。我非常高興,雖然不知道博物館裡都有什麼,還是開心得不得了。第二天早晨七點多,我就從睡夢中醒來了,想著9:30出發,又想著可以讓老公多休息會兒,我就自己一個人輕手輕腳地洗漱,之後做起早飯來。煮的米粥,炒的茄子,一切準備完畢後已經九點了,我連忙把老公喊醒。
  • 警衛森嚴的埃及博物館內,飛賊竟呆了3天,此後大搖大擺攜寶而去
    1987年10月的一天,埃及各報紙都在頭版頭條登載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震驚埃及的博物館盜竊案已被開羅警方偵破,飛賊已被捕,被盜的古老時期的珍貴文物已如數追回....消息下面,是飛賊的半身照片。這條新聞立即震動了整個埃及。大部分埃及人都清楚,坐落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內,藏有無數珍貴文物。
  • 埃及博物館於今年開業,還有金字塔,以及眾多美食等你來嘗
    令人敬畏的吉薩金字塔位於開羅尼羅河對而開羅和該地區的歷史,無論是古老的還是近期的,都將很快在埃及大博物館展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文明博物館,該博物館距大金字塔僅2公裡,暫定於2020開羅大埃及博物館計劃於今年開放開羅城的居民也表示,「像我這樣的當地人也非常期待開放,因為它將增加旅遊業,從而為埃及經濟提供幫助。」他們將博物館的開放視為重新向開羅介紹世界的機會。
  • 大英博物館攜手Hello Kitty打造「埃及奇趣探險體驗館」
    大英博物館盛邀Hello Kitty一起穿越回古埃及2019年正值大英博物館建館260周年和Hello Kitty45周年之際,來自英倫的Hello Kitty小姐受邀來到大英博物館參加生日派對,並參觀了大英博物館知名的埃及館。
  • 光景美圖分享109:盧克索(埃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
    埃及一直是一個充滿歷史感又神秘的國家,有著眾多的古文化遺蹟,今日份的雲遊目的地便是來自埃及非常著名的古遺蹟之城——盧克索(Luxor)盧克索位於埃及的南部尼羅河東岸,這座城市保存著許多完好的大規模文物遺蹟,因此也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在眾多的盧克索文化遺蹟中
  • 埃及最著名法老木乃伊將從墳墓移至博物館,民眾擔心法老詛咒降臨
    據英國《太陽報》2月27日報導,正在修建的位於埃及首都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預計將在2020年10月完工。近日,博物館正在為今年5月份將最著名的圖坦卡蒙法老的木乃伊以及他墓中的古文物從盧克索國王谷移到這座博物館中作準備。
  • 埃及出土59具2500年前的木棺 將在大埃及博物館展出,預計明年開放
    埃及出土59具2500年前的木棺 將在大埃及博物館展出,預計明年開放時間:2020-10-04 10:57   來源:前瞻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埃及出土59具2500年前的木棺 將在大埃及博物館展出,預計明年開放 埃及出土59具2500年前的木棺。
  • 埃及博物館有一對雕像,用水晶石做眼睛,古代工匠究竟想幹啥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公元1858年,在埃及開羅北部的卜臘,一位設計師在精心設計這一棟建築,要建造的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埃及博物館,這位設計師名為的瑪利埃特,雖然他是一位法國人,但也被埃及人稱為「埃及博物館之父」,除了設計師的身份,瑪利埃特最重要的身份其實是考古學家,正是因為他對文物有深深的了解,故此,他才能將埃及博物館建造得如此成功。
  • 北京文博|敬請關注北京交通廣播系列節目「博物館京遊記」之北京...
    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交通廣播共同策劃推出系列節目「博物館京遊記」,以「主持人訪談」的形式,帶您領略博物館的奧秘。節目預告明天11:00-12:00,第八期節目將邀請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館長郭豹,一起聊一聊博物館豐富的館藏以及背後的故事。「五塔寺」究竟是因何而建?館藏文物的背後有哪些歷史故事?
  • 埃及這座城市有「露天博物館」之稱,沒有到過這裡,不算到過埃及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境內擁有很多的名勝古蹟,例如金字塔、帝王谷、盧克索神廟等等,很多人去埃及就是想去開羅看金字塔,然後就這樣回來了。其實,去埃及如果你不去盧克索,那麼,旅程是不完美的,埃及當地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
  •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全文5800字,圖片60幅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走遍全世界著名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像一個虔誠的朝聖者一樣朝拜「聖殿」,這些聖殿正是自然歷史與人類科學知識的結晶,帶著我們回溯地球生命史的傳奇。我會將自己的朝聖之旅寫成參觀遊記,分享給大家。如果你喜歡我的世界頂級自然歷史博物館遊記,歡迎轉發評論,打賞就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