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朝代,不管是當時的重大歷史事件還是著名歷史人物,千餘年來都是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不過,在三國文化風靡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問題,如不少人就常常念錯一些三國人物的名字,這些錯誤時常令人啼笑皆非。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三國時期最容易讀錯的四個人名。
第一個就是荀彧「xún yù」,這個是錯誤率最高的一個名字,記得小編第一次見到的時候把荀讀成苟,彧字小編最初就不熟知,查了幾次字典之後就放棄記憶,知道花千骨的出現,東方彧卿讓小編一下就記住彧字,但他的名字確實有些生僻,以至於很多人為了調侃而故意將其叫作"苟或",把這麼一個風雅的名字寫成滑稽的"狗貨"。
第二個就是馬謖(sù),馬謖是馬良的弟弟,出生在襄陽,很早就跟隨著劉備進入蜀漢,馬謖這個人正如劉備死前說的那樣不可重用,他只會紙上談兵並沒有真材實料,沒有帶兵打仗的能力。諸葛亮讓他去守護街亭,當時的街亭是蜀漢軍隊補給的重要通道,這麼重要的事情馬謖卻沒有辦好沒有守住街亭,導致當時蜀漢軍隊北伐不得不提前結束。當然馬謖本人丟失了街亭,諸葛亮為了平息軍隊只好揮淚斬馬謖。
第三個就是劉琮,在三國時期,有兩個劉琮,其一就是劉表的二兒子,讓荊州給曹操就是他做的,其二是劉禪的三兒子,在蜀漢覆滅之前就因病去世了,說到他們兩個名字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讀成zōng。這肯定是不對的這個字的正確讀音應該是cóng。三、郤正,這個人也和劉禪有關,他是一個被劉禪出賣的臣子,「郤」這個字不是一個常用字,估計很多人都不認識他,看到他的時候估計都靠猜測讀音瞎讀,其實這個字讀作「xì」。
第四個就是蔡邕,三國前期的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蔡邕也常被叫錯名字,他不但才華橫溢、多才多藝,還是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親,因此在後世也是比較有知名度的。不過,大部分人看到他的名字,都會將其與"邑"搞混,將他叫做"cài yì",其實,他的名字應該被念作"yōng",這在古代是和諧、和睦的意思。可惜的是,蔡邕一生可以說和名字相反,不但不和諧,還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