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諫勞兵作禍基,窮奢極武向戎夷。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資——《隋門·煬帝》
前言:
其實要說是中國歷史上強盛的朝代,那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統一六國的秦朝,以及最開放最盛放的唐朝,再不濟最富有的宋朝等等。但其實中國歷史上有這樣的一個朝代,它的強大不亞於上面所說的任何一個朝代,甚至還有趕超的趨勢,但可惜就是因為過於的強大,而最終走向了覆滅。
隋朝,僅僅存在了二世的一個朝代,自周朝末年,周武帝逝世,太子宇文贇繼位之後就開始不問朝政終日的沉迷美色,不懂得如何的治理國家,反而採用嚴酷的刑法來約束自己的國民,在這樣的一個反面教材對比之下,隋文帝與獨孤皇后就顯得格外的賢德聖明。
施仁政以韜光養晦
楊堅與獨孤皇后得到了天下的民心,並且順應了這一股大勢而建立了隋朝,立國號為開皇,為的是重新沿襲炎黃之治,效仿秦始皇時期的稱謂。他在位的期間,很快就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順理成章的一統天下。
因為北周時期的打亂而導致的百姓民不聊生,生活的根基受到了損傷,楊堅便在全國範圍內提倡勤儉美德,並且降低了徭役賦稅,為百姓減輕了很多的負擔。並且為了減少貨幣匯率帶來的經濟震蕩,他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了貨幣的制度,發行五銖錢,這樣也就使得市場經濟飛速的發展了起來。
德禮治國,無不稱好
看到了北周時期覆滅的原因,楊堅不願意自己在步其後塵,因此他主張廢除了很多不人道的十分殘忍的刑法,並且主要實行德禮治國。最重要的是楊堅開創了科舉制的雛形,為更多出身寒門的子弟提供了一條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在此之前官位與上層社會的流動權利一直牢牢地把控在世襲貴族的手中,而如今門第不再是取士的唯一要求。
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人上人。這也便向地加大了人們對於學習的熱情,讓國家這個龐大的機器飛速地運轉了起來。這樣一條條政令的頒布,讓這個曾經千瘡百孔的國家慢慢地恢復了元氣,隋文帝也稱得上是千古明君,然而只有他一個人賢明並不是長久之計,在他之後上位的隋煬帝便是這句話的證明。
大興土木,實施暴政
楊廣也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但是與他父親隋文帝不同,他是一個反面的例子。楊廣上位之後不再實行曾經勤儉節約的風範,反而開始大興土木。並且採取以暴制暴,實施暴政來治理國家。但他其實並非毫無建樹,他在位期間的很多政績,也非常的令人讚嘆。
楊堅開創的科舉制雛形,就是在楊廣的手中完善的,並且不止於此,楊廣還恢復了被廢除的國子監、太學等,為的就是加強基礎教育。除此之外,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也是一件壯舉,全國範圍內的運輸成本都因此下降,直到現在大運河也發揮著自己無可比擬的作用。
結束語:
隋文帝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將國家帶入正軌,隋文帝也並非愚昧之人。他的初衷也是希望國家越變越昌盛,然而他卻用錯了方法,步子邁得太大。當時的生產力並沒有辦法跟上他思想的腳步,修建大運河加重了徭役讓百姓苦不堪言,三次向外出兵徵伐高句麗讓人們處於戰爭中無法安居樂業。最後隋朝落得一個被起義軍推翻的結果,卻是令人扼腕嘆息。這樣強盛的一個朝代,也就這樣曇花一現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參考文獻】
俊華. 隋煬帝楊廣生平事跡述議. 《 大理學院學報:綜合版 》 《資治通鑑》 《隋書·卷三·帝紀第三》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