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19年侵權假冒十大典型案件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表示,2019年共查處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假冒偽劣案件共計2072件,罰沒款1.3億元,搗毀窩點35個,移送司法機關20件。同時,公布了2019年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十大典型案件。

  在第二十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件分別是:

  侵犯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特殊標誌所有權案

  2019年10月24日,朝陽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相關舉報。經查,當事人未經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執委會的許可,擅自在商品上使用特殊標誌在網上推廣交易。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080.52元,並處罰款1080.52元的行政處罰。

  李某唐銷售防水卷材案

  2018年底,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接到豐臺區人民檢察院移轉的檢察意見書,對李某唐等人涉嫌銷售假冒防水卷材行為進行查處。經查,當事人李某唐系北京雨李神防水材料經銷中心負責人,在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間,其銷售的防水卷材及合格證與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註冊的商標相同。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侵權商品,罰款97.02578萬元的行政處罰。

  侵犯蘇泊爾「精鑄鐵鍋」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經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查實,當事人北京中潤嘉禾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6月份,未經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商標權利人許可(「蘇泊爾」為中國馳名商標),擅自使用蘇泊爾「精鑄鐵鍋」商標標識在網上積分商城銷售商品。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商品及偽造註冊商標標識的工具,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侵犯美國HBI品牌服飾企業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19年8月,朝陽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相關舉報。經查,當事人未經美國HBI公司授權,在門頭招牌、收銀臺及背牆、牆壁、促銷海報以及杯子、氣球等擺件上貼附了涉案註冊商標,用以表明該店系「Champion」品牌專賣店。對當事人作出立即去除擅自在服務場所使用的涉案註冊商標,沒收、銷毀全部涉案商品,並處25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侵權銷售「lululemon」服裝案

  2019年8月,東城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相關舉報。經查,當事人騰尼(北京)商貿有限公司為了招攬顧客印製了帶有「lululemon」字樣及圖形商標商品進行銷售。對當事人作出沒收帶有「LULULEMON」商標的服裝2054件,罰款359450元的行政處罰。

  詆毀其他商標代理機構等手段招徠商標代理業務案

  經查,當事人北京鑫彭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在自己公司網站的子網下宣傳自己公司是「國家商標註冊官方備案系統」,並在網站頁面顯示「中國商標官方指定查詢系統」。海澱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限期對公司網站進行改正,給予警告,罰款8萬元的行政處罰。

  侵權銷售品牌汽車配件案

  2019年4月底,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相關舉報。經查,當事人北京泰客隆商貿有限公司於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間銷售的帶有奔馳、奧迪、大眾圖形標識的剎車片、剎車盤、火花塞、剎車線等均不是上述品牌商標權利人生產或授權生產的產品,使用的包裝箱、包裝盒也不是上述品牌商標權利人生產或授權生產的產品,均為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對當事人作出沒收侵權商品,罰款421035元的行政處罰。

  侵權銷售茅臺酒案

  2019年7月中旬,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接到投訴,反映北京宏豐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涉嫌銷售侵犯「茅臺」酒註冊商標專用權的白酒。經查,當事人北京宏豐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未經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銷售標示「茅臺」註冊商標53度500毫升茅臺酒,也無法提供進貨票據等合法取得的證據材料,且當事人在2018年、2019年2年內曾經還有2次侵犯貴州茅臺酒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侵權商品,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侵權銷售「NABEL」瓷磚案

  2019年6月23日,密雲區市場監管局接到杭州諾貝爾陶瓷有限公司舉報,稱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準備用於密雲區某影城裝修使用「NABEL」瓷磚為侵犯其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經查,當事人吳某未經商標權利人杭州諾貝爾陶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將標有「NABEL」商標的瓷磚銷售給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用於裝修,且吳某不能證明該批瓷磚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銷售的瓷磚,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侵權銷售白酒案

  2019年6月,大興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相關舉報。經查,當事人北京宜凱商貿有限公司於2019年3月從他人手中購進「天之藍」、「海之藍」、「劍南春」、「五糧液」、「百年瀘州老窖」等品牌酒類準備銷售,所銷售商品為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對當事人作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商品219瓶,罰款565420元的行政處罰。(完)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召開2020年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10月27日,北京市召開2020年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就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進行總結交流、分析形勢,市、區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參加會議、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市長王紅出席會議並講話。市農業農村局、市高級法院、通州區、昌平區分別做了交流發言。會上,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冀巖通報了2019年以來全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情況,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涉外典型案例」及...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提升全社會保護智慧財產權意識,形成尊重智慧創造、尊重智慧財產權的社會氛圍,切實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高地,營造良好營商環境,1月11日上午,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市場監管領域智慧財產權執法情況,並發布江蘇省市場監管局2020年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涉外典型案例」及「十大典型案例」。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吳永才、二級巡視員陳柯出席發布會。
  • 北京市發布2019年度「掃黃打非」十大案件
    原標題:北京市發布2019年度「掃黃打非」十大案件   近日,北京市「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2019年「掃黃打非」十大案件,涉及著作權侵權、非法出版、網絡傳播淫穢物品、發布違法廣告等類型。據統計,2019年北京市共查辦「掃黃打非」案件5532起,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457萬餘冊(張)。
  • 內蒙古公布20起 打擊侵權假冒典型案例
    3.陳某某等3人銷售假冒潤滑油被查 2020年6月,呼市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後,聯合呼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對新城區某倉庫進行檢查,發現大量標識為「殼牌」「嘉實多」「美孚」等潤滑油,涉嫌侵犯國際知名品牌註冊商標專用權。經查,貨值金額總計129.7萬餘元,涉嫌侵權商品依法扣押。
  • 基層市場監管局2019年市場監管十大典型案例,值得收藏!
    區市場監管局於2019年6月13日進行立案調查。【入選理由】本案系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首次對汽車產品銷售中的消費欺詐行為開出罰單。通過對這起案件的查辦,有效提高了汽車銷售的企業合規性,以及行業自律性。多家汽車銷售企業對是否明碼標價,是否存在強制交易等違法行為開展自查自糾,起到了良好的普法宣傳作用。
  • 侵權假冒領域案件怎麼辦理?上海市雙打辦公布上海市打擊侵權假冒...
    2019年7月,根據公安機關商請,上海海關將案件及涉案貨物一併移交上海市公安局予以刑事偵辦。2019年11月,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假冒註冊商標罪依法作出對被告單位判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並對3名被告人作出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的刑事判決。
  •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件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湖北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23日,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2020年9月8日,團風縣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罰款7萬元。
  • 湖北省發布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商標) 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4月26日,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湖北省知識產權局發布湖北省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商標)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旨在促進各地及各類市場主體強化法治意識和品牌意識,共同營造良好的商標品牌發展環境。2019年是智慧財產權管理體制改革的第一年,智慧財產權部門順利實現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管理「三融合」。
  • 2019年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公布:「聖城家園網」、「韓劇TV...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國家版權局、全國「掃黃打非」辦聯合發布2019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2019年,各級版權執法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中辦、國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大版權保護力度,針對熱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和重點監管,嚴厲打擊各類侵權盜版行為,查辦了一批侵權盜版大案要案。
  • 內蒙古發布打擊侵權假冒領域20個典型,鄂爾多斯2個!
    12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發布打擊侵權假冒領域二十個典型案例如下:5、通遼市知識產權局處理「旱田作物鋤草機」實用新型專利群體侵權案 2020年6月,名為「旱田作物鋤草機 」的實用新型專利權人發現通遼市場上有多家不同的經銷商出售的產品涉嫌侵犯其專利權,向通遼市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調查取證請求書及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請求書,申請責令被請求人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
  • 江蘇省版權局公布2019年度江蘇省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
    2019年,全省各級版權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管部門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切實加大版權執法力度,查處了一批侵權盜版案件,有力打擊了各類侵權盜版行為。為集中展示版權執法相關部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的工作成果,充分發揮典型案件查辦工作的示範引導作用,經組織申報、評審、公示,省版權局選定了「2019年度江蘇省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現予公布。
  • 內蒙古發布2020年度打擊侵權假冒二十個典型案例
    包頭市某燈具經銷部銷售假冒充燈具被查  包頭市市場監管局接消費者舉報,包頭市東河區某某燈具經銷部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燈具,經執法人員檢查發現,該經銷部庫房內存放的22種燈具外包裝上無強制性認證標誌,均為不合格產品。根據相關規定,當事人涉嫌構成犯罪。已於2020年2月依法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偵辦。
  • 紹興市通報2020年黃酒維權十大典型案例
    摘要:日前,紹興市市場監管局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2020年黃酒維權十大典型案例。紹興市市場監管局以「黃酒商標維權辦公室」為依託,通過加強品牌維權來打造黃酒品牌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提升紹興黃酒的市場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自2017年以來,全市系統共查辦各類黃酒侵權案件76起,成功搗毀跨省、市仿製紹興黃酒知名品牌產品的生產窩點13處,定製、銷售窩點30餘家。
  • 上海發布2019十大知產案例,熱播影視劇被侵權盜版
    2020年4月28日,上海市智慧財產權保護局公布2019年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案例,其中有多個案例涉及網際網路影視被侵權盜版。2019年2月12日,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對武漢映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漢市經營的網際網路「人人視頻網」和移動客戶端軟體「人人視頻」進行遠程巡查,並於當天予以立案調查。
  • 「最新」2019年上海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市知識產權局說,今年智慧財產權宣傳周期間,上海公布「2019年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9月12日,浦東新區法院經審理認定,當事人陳俊楠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註冊商標權利人許可,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罰金人民幣200,000元,沒收查獲的假冒註冊商標商品及「TOTO」產品合格證、產品膠貼紙。
  • 海豐縣市場監管局立案查處侵權「潘多拉」「施華洛世奇」等商標...
    今年以來,縣市場監管局部署開展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行動,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假冒商標侵權問題進行整治,組織執法人員嚴厲打擊流通領域假冒專利違法行為,共立案查處侵權「潘多拉」「日豐」「施華洛世奇」「寶格麗」「apm」「
  • 2019年中國法院10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
    為集中展示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的成就,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導作用,經各高級人民法院推薦,結合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情況,我院選定了2019年中國法院10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現將案件和典型案例名單予以印發,供各級人民法院在智慧財產權審判工作中參考借鑑。
  • 浙江公布2019年「掃黃打非」十大案件
    2019年「掃黃打非」十大案件。據統計,2019年,全省共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100萬餘件,關閉刪除淫穢色情連結近43萬個,查辦各類「掃黃打非」案件1056起,刑事處罰1087人,行政處罰646起。2019年以來,我省「掃黃打非」工作堅持以「淨網」「護苗」「秋風」等五大專項行動為抓手,聚焦網上傳播,提升基層問題發現能力,狠抓市場監管,嚴查大案要案,持續保持「掃黃打非」高壓態勢,營造了良好健康的文化市場環境。
  • 河北公布新一批違法典型案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 劉瀟瀟 石蘭) 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第十六批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堅持對侵權假冒嚴打重處。在本次公布的案件中,滄州市運河區大霖菸酒店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白酒案,保定市徐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侵犯「江小白」品牌權益系列案等案件作為典型案例被通報。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長江禁漁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目前,因該自動售貨機的經營者註冊地在南京市建鄴區,「長江大白魚」產品的生產企業在淮安市金湖縣,鑑於以上情況,執法人員已將該案件線索分別移送至屬地市場監管局,進行進一步調查。執法人員通過電子數據採集固定並對財務銷售數據進行分析,初步查實當事人自2019年以來銷售上述4種淡水魚的經營額達384萬餘元。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鑑定確認,標稱「中華鱘」的淡水魚實為「西伯利亞鱘(或其雜交種)」、標稱「長江鮰魚」的淡水魚實為「斑點叉尾鮰(又稱美洲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