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公告,2020年我國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
但由於今年特殊的糧食市場行情,截至目前除了江西啟動早秈稻託市收購,其他省份截止目前均未能啟動:因為市場價格遠遠高於國家規定的託市價格。
目前,每日糧油收集到部分主產省的稻穀價格:
湖北省:省內國標三等中晚秈稻收購價2800-2920元/噸,環比上漲87-207元/噸,同比上漲284-404元/噸。多地黃華佔收購價達到3000-3100元/噸。目前該省新稻外流增加,庫存超期稻穀向飼用及工業領域流出,購銷同比呈現價漲量跌局面。
河南省:截止10月26日,中晚稻收購價格為2496元/噸,粳稻2780元/噸,呈上漲態勢。目前河南信陽新稻到湖北廠價2800元/噸左右。
江西省:截止10月26日,中晚稻收購價格為2680-2720元/噸。
安徽省:截止10月27日,中晚稻收購價格為2640-2700元/噸。
以上價格信息採集自各省糧食主管部門,此外江蘇、湖南官方平臺尚未發布今年有關的稻穀收購行情,而四川最新的價格信息更新至10月13日。
從目前各省公布的價格來看,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也較國家託市價格高出0.1-0.2元/斤,這意味著今年大米的加工成本將有所增長,但若僅僅從稻穀價格的變動推算大米價格的話,漲幅也非常有限。
但是,今年行情特殊在於各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惜售和囤糧現象,會在短期內刺激市場需求量大增,若每家企業庫存增加10天,則稻穀需求將增加1000多萬噸,因此價格波動可能會超出預期,特別是在消費端,由於人口基數龐大,若被有意引導,極可能產生局部性的短期囤糧風潮。
不過,從長期來看,截至目前國家臨儲稻穀庫存在1.4億噸以上,目前每周國家向市場投放陳稻,但成交狀況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