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覺得,《樂隊的夏天》還是小眾了!

2020-12-19 戲語笑言

伴隨著積分賽最後一場的落幕,《樂隊的夏天2》全國七強誕生。

重塑雕像的權利、馬賽克、joyside、大波浪、達達、mandarin、椅子樂團成功晉級,福祿壽因在本場積分不佳掉入淘汰區,與HAYA樂團和超級斬一起進入復活賽,搶佔剩餘兩支晉級名額。

福祿壽、HAYA樂團和超級斬的淘汰,也意味著《樂隊的夏天2》裡所有女性主唱樂隊全部被淘汰

或許有人質疑重塑雕像的權利裡劉敏也是主唱,但這裡考慮的是唯一的主唱,而重塑有華東,劉敏並非唯一,所以不考慮在內。

雖然不是這個圈子的粉絲,但看了整季的《樂隊的夏天》,也能感覺出來福祿壽、HAYA樂團和超級斬應該算是這場樂隊狂歡裡相對「小眾」的樂隊。

01超級斬

超級斬不必說。三個年輕人——酸、元帥和文件夾,擁有著太強的二次元屬性,嘶吼式的「核」唱法,讓他們在所有樂隊裡顯得格格不入。

前面兩場積分賽超級斬連續兩次積分墊底,已經很明顯地透露出了這個事實。而從積分來看,似乎專業樂迷也一直對他們保持著明顯的不接受。

但認真說來,這一期的超級斬的歌曲是好聽的。雖然後半部分依然金屬,人聲的電音比較重,但前半部分的情感很真誠,沒有了嘶吼的酸,音色還是挺好聽的,整體下來分數不至於那麼墊底。

02HAYA樂團

雖然不理解HAYA樂團一直強調的「世界音樂」是什麼,但起碼能感覺出,有蒙古族的民族文化被吸納其中。

在以「最在意的人」命題的本期積分賽中,HAYA樂團聚焦到了大愛上,一首《遷徙》道盡了草原生態破壞的沉重。

儘管這首歌技巧和舞臺動作設計都很棒,尤其是主唱設計的幾個跟吉他手以背相撞的對抗,但顯然這種演唱方式並不被現場的搖滾樂迷們接受。似乎這種偏沉重、偏陰森等表演,在張亞東為代表的超級樂迷及專業樂迷心裡,排不上號。

03福祿壽

一路走一路「被黑」的福祿壽終於淘汰了。對於三個小姐妹來說,終於不用再背負著質疑和壓力前行,挺好。

至於福祿壽的歌曲,除了對《玉珍》記憶深刻外,其他的作品能被銘記的點不多。就這個樂隊的風格來看,除了加入了豎琴這個樂器外,目前表演的歌曲跟其他的搖滾樂隊沒有太明顯的區隔。

只是當HAYA和超級斬都被淘汰後,舞臺上的樂隊,風格就會顯得比較趨同,被強烈的節拍所主宰,不是搖滾圈的人,聽不出來太大的差異。

這會讓《樂隊的夏天》顯得很小眾,很統一。

不過,幸好還有椅子樂團,一如既往的小清新,算是其中的一股小清流。

同時也希望,復活賽中五條人或者HAYA能復活,讓節目更多一些變化。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小眾生意容易「糊」
    年輕樂隊「皇后皮箱」   鑑定對象:《樂隊的夏天》 播出平臺:愛奇藝   常見的類型綜藝競爭白熱化之後,小眾文化變成了出品方和製作方青睞的「新歡」。   《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爆紅之後,又有一檔新節目將觸鬚伸向了「小眾」,《樂隊的夏天》(以下簡稱《樂夏》)就這麼來了。   這不是中國電視人對此領域的初墾。2017年江蘇衛視《中國樂隊》就用4.9分的豆瓣評分與讓人羞赧的收視率,告訴來者「此路難行」。   就首期節目來看,很想紅的《樂夏》,事實上,處於「糊」的邊緣。
  • 「看完《樂隊的夏天》,我突然不想再聽搖滾樂了」
    原創 書單君 書單 收錄於話題#五條人1#新褲子1#搖滾1#樂隊的夏天1《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完結了。作為追完兩季的鐵粉,書單君非常開心原來小眾的搖滾樂,能夠走進大眾視野。
  • 《樂隊的夏天2》:不止是一場小眾音樂的勝利
    在樂隊的帶領下,以往偏向小眾風格的音樂開始被更多人發現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廣告代言和音樂節也讓市場看到了樂隊背後的價值。「是你們讓小眾音樂有了大的格局。」頒獎臺上汪峰話音未落,華東閉上雙眼,緩緩伸開雙臂,迎接他們的是臺下樂迷傳遞而來的獎盃。從盛夏到深秋,10月10日《樂隊的夏天2》迎來了總決賽。經過激烈的角逐,重塑雕像的權利、五條人、達達樂隊、大波浪、Joyside獲得了本季樂夏的hot 5。
  • 樂隊的夏天:小眾音樂的「破圈」
    樂隊的夏天:小眾音樂的「破圈」金燕10月10日晚,持續了三個月之久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落下帷幕。以颱風嚴謹精確著稱的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實至名歸地贏得了本賽季的冠軍,根植於市井生活的五條人樂隊贏得了第二名,陽光熱情的達達樂隊、神經質的大波浪樂隊、迷幻華麗的木馬樂隊等都在決賽裡為觀眾呈現了精彩的表演。國內的綜藝節目流行很多年了,從超女快男到哥哥姐姐,題材終於擴展到小眾的現場音樂了,大概是得益於時代大環境對藝術多樣性的寬容和音樂市場對個性聲音的需求。
  • 樂隊的夏天火了,小眾音樂商業化的春天來了嗎?
    與"三進宮"的五條人、達達樂隊、大波浪、Joyside一起共享了本季《樂隊的夏天》Hot5。第二季比之第一季被各路人馬吐槽,音樂性的下滑是個不爭的事實。過度的綜藝感和各種與音樂無關的熱搜讓之前積攢的口碑有所下跌。
  • 樂隊的夏天≠搖滾樂的夏天,那你覺得中國樂隊的夏天來到了嗎?
    上一期,曲響菌看了《樂隊的夏天2》後,寫了一些個人對中國搖滾樂現狀與未來的一些感想,引來眾多的評論。在此,非常感謝網友們熱情、真誠的留言。特別是一些網友的評論很專業,很有思想性和引導價值,曲響菌在想,如果《樂隊的夏天》裡的樂評人是你們這些人的話,那再怎麼的也能把《樂夏》的品位拉高一個層次,而不至於因為那些「油膩」的樂評人而被眾網友集體吐槽。
  • 《樂隊的夏天2》:搖滾上綜藝,小眾或入流?
    和去年《樂隊的夏天》(下面簡稱「樂夏」)一樣,今年的 「樂夏」依然是飽受爭議的。市場認可,更多樂隊走向「樂夏」舞臺據《三聯生活周刊》報導,自第一季播出完結後,報名2020年《樂隊的夏天》的樂隊有近千支。第一季則是導演一遍遍打電話邀請,不少樂隊此前心裡都有點兒牴觸或質疑。
  • 《樂隊的夏天2》「重塑」意外奪冠,小眾音樂的勝利?
    10月10日晚,《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正式收官,第一名由樂隊重塑雕像的權利(簡稱「重塑」)取得,五條人樂隊則居第二名。這場決賽的分數統計方式也不同於以往,除了現場觀眾根據樂隊演出的即時打分,還要求所有觀眾根據整場演出綜合評價給出二次打分,綜合兩次打分成績才得出最終結果。同時進入「top 5」的另外三支樂隊,按照當晚決賽的最終分數,分別為達達樂隊、大波浪樂隊、Joyside。最終無緣前五的兩支樂隊分別為木馬和馬賽克,其實當晚的表現也很精彩。
  • 《北海怪獸》:樂隊的夏天中,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的自白書
    署名:春風隨著《樂隊的夏天》的火熱,這個夏天,樂隊也走出小圈子,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有人戲稱,在《樂隊的夏天》播放之前,你問人最喜歡的樂隊是什麼,大部分人的答案翻來覆去不過是五月天或者蘇打綠,然而《樂隊的夏天》播放之後,答案就變得多彩了,的確,《樂隊的夏天》給了觀眾一個認識千奇百怪的樂隊與音樂靈魂的機會
  • 《樂隊的夏天2》不僅有音樂還有感動,這些樂隊值得收藏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相比較上一季來說,參賽樂隊增多、音樂風格更為豐富,賽制也有了一些變化,喜歡上一季的觀眾未必能適應這些改變。但不管如何,充滿爭議的《樂隊的夏天2》還是成為了許多人的夏天記憶。重塑雕像的權利自始至終不管是對自身的音樂審美還是排練強度都是高標準、嚴要求。在本季《樂隊的夏天》他們在任何賽段都是表現穩妥,堅定踏實的展現著音樂美學。決賽重塑雕像的權利剛好抽中了最後一個演唱。
  • 《隱秘的角落》配樂表裡,藏著《樂隊的夏天1.5》
    背景音樂名與畫面不協調而觸發的驚悚感,讓觀眾覺得「不愧是陰樂」。而這些存在感極強的「陰樂」,都由為電影《踏血尋梅》《暴雪將至》配樂的丁可製作。無論是愛奇藝的彈幕區,還是社交平臺,都能看到觀眾對《隱秘的角落》「陰樂」的討論:「能不能整點陽間的音樂」、「差點被配樂送走」……而配樂收穫超高關注度和話題度後,導演辛爽的第二重身份也被挖掘出來。作為樂手,辛爽所在的Joyside也曾是北京最火的搖滾樂隊之一,在一代人的記憶中烙下朋克精神。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那些「值得一聽」與「不得不聽」的樂隊
    他們的音樂風格未必很多人都喜歡,但是總體來說,無論是演唱還是表演,還是具備了很多可取之處的。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主唱的普通話確實應該好好學習學習了,因為很多現代、優美的歌詞,一旦唱出來發音不標準,就會讓人覺得有點出戲,甚至會突然變得有點土。
  • 樂隊的夏天2第一期樂隊個人排名
    第十名: 號外 【現場評分162=24+8+130】柳林還是儘量寫短點吧,這支樂隊給柳林的感覺就是兩個詞形容,烏合之眾,七拼八湊。第五名: 重塑雕像的權利 【現場評分235=36+36+163】是柳林在第一期中看到的最為討厭的樂隊之一,不要拿什麼高級感和陽春白雪來說事,小眾不能與高級劃等號。不是所有的藝術電影都能在國際上拿獎,有的藝術電影一樣很爛很差。
  • 綜藝《樂隊的夏天2》,石璐的鼓,真的還是那麼好聽
    Joyside老大哥們個人覺得邊遠寫詞確實很有兩把刷子。不過很多樂隊的歌詞,對於深度以及故事的完整性並沒有那麼嚴格的要求。他們對於Silly girl的註解挺不錯的,但是和歌詞有點不太搭調的感覺,明明就是,寫一位傻姑娘的,感受不到那麼寬廣的感覺。就當我沒有人文情懷吧。
  • 《樂隊的夏天2》上線,周迅加入看點多,今夏與樂隊一起燥起來
    昨日,由愛奇藝出品、米未傳媒聯合出品的原創樂隊競演節目《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登陸愛奇藝。本季節目由周迅、馬東、大張偉、張亞東擔任超級大樂迷,由33支新老樂隊進行殘酷的淘汰比拼,根據樂隊的現場表現由超級樂迷、專業樂迷和大眾樂迷三個群體進行投票,根據票數總和來決定各樂隊是去是留。
  • 重塑雕像的權利奪冠,為啥說《樂隊的夏天》有機會做成生態級綜藝
    又一個「樂隊的夏天」過去了。一方面,這季節目留下了與「重塑」、「五條人」等許多樂隊相關的鮮明綜藝記憶。這些記憶相互交織,呈現出一個包含眾多小眾風格的、更加豐富多元的搖滾樂形象。更大維度上,文娛生態內與樂隊相關的敘事愈發多樣。《樂夏》留下了一個持續孕育樂隊可能性的生態環境。
  • 《樂隊的夏天2》是怎麼成為「撈五條人的夏天」的?
    文 | Mia常言道,《樂隊的夏天2》(以下簡稱《樂夏2》)有三大政治正確:誇重塑/福祿壽,罵後鯊,對著五條人哈哈哈。同時,這幾支樂隊也是話題流量C位擔當:上周末重塑離婚夫婦華東劉敏對唱《一生所愛》登上熱搜,後海大鯊魚被質疑靠刷票從第二突然刷到第八,以及「三進宮」的五條人再度復活,均引發了社交媒體刷屏熱議。在《樂夏2》的三十三支樂隊中,五條人無疑集觀眾萬千寵愛於一身。
  • 海報集|尋找樂隊中的獨立小眾
    小眾樂隊,顧名思義聽眾相對了解比較少的樂隊,但並不是指那些少有人喜歡的樂隊。那些少有人發現的樂隊,通常由朋友們聚在一起分享或製作而完成。樂隊的小眾與否,其實是由自己決定的。04傻子與白痴樂隊是由五位95後音樂人組成的臺灣樂隊。
  • 《樂隊的夏天》收官了,樂隊請你別散場!
    很多人還記得第一期節目,當面孔樂隊的《夢》在《樂隊的夏天》舞臺上響起,大家看到花白短髮的貝斯手歐洋時,會懷念那個中國搖滾樂的黃金時代——成立於1989年的面孔樂隊是國內最早的一批搖滾樂隊,歐洋曾經登上過1994年香港紅磡那場聲勢浩大的演唱會,當時他只有23歲。就像三哥歐洋所講的,作品最重要的還是真誠,每個人上去都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呈現出來,這就足夠了。
  • 《樂隊的夏天2》以多元音樂開啟燥熱夏天
    大張偉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一期中一改往常嬉笑的風格,一席感慨贏得眾人掌聲。這個夏天可以說給了樂隊這麼一種機會——讓小眾音樂走向大眾,讓地下樂隊走向主流。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聯合出品並製作的原創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播第一周就衝上貓眼全網熱度排名榜首,豆瓣評分達8.3分。不得不說,第二季是有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