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全市之力!爆火的太湖科學城,下個新區高地?!

2020-12-22 騰訊網

最近太湖科學城爆火,起因就是12月7號高新區在北京召開了投資推介會,這也是太湖科學城概念正式發布的一天。

太湖科學城火到什麼程度呢?從賣房的那些中介轉發的下面這條信息就不難看出;

首訪成交率很高是個什麼概念,大多數第一次來的客戶就下定了,其中雖不乏對項目本身的認可,也有對板塊規劃的期待看好。

之前小房也介紹過太湖科學城的這個板塊,簡單的概括就是升級擴大版的科技城,今天我們趁著這波熱度,再聊聊太湖科學城的潛力。

太湖科學城整體的規劃就是「一山一湖、一軸一帶,一核多區」,最最核心的就是那條紫色的路——太湖大道,現在反正是一路暢通無阻,未來嗯……不好說~~~

板塊內包含5個主要功能板塊:重大科學研究區、科教資源匯集區、交叉平臺集聚區、科技成果轉化區、文化商務配套區;形成產+學+研+城融於一體的發展模式。

其中招商引資達500多億的大院大所也在太湖科學城板塊,想想板塊未來的產業發展是不必愁了。

板塊的規劃面積相當大,達到105平方公裡,接近整個高新區的一般面積,以南大蘇州校區為核心的區域也有10平方公裡。

未來板塊的產業是妥妥的不用愁了,可以說一旦發展起來是高知人才的天堂。

雖然該板塊的發展要求是舉全市之力打造,這個口號還是相當響亮的,但就是怕發展跟不上口號,這就很尷尬了,想必大多數人擔心的也會有這一點,到底是蘇州下一個「獅山園區」,還是下一個「活力島」呢?

對於選擇太湖科學城的買房人來說,無非是學校、交通、潛力這些元素!

首先太湖科學城或者說科技城最大的劣勢就在於沒有軌道交通,從目前的消息來看,軌交9號線和11號線能夠經過科學城板塊,這也給了已經在板塊內買了房和準備再區域內買房的人一個期待,當然這個期待看起來也很真實。

但是目前還有5、6、7、8號線4條線路在建,最晚的7號線要到2024年12月才能通車運行,這幾年為了建地鐵,大家也應該或多或少都體驗了多次堵車堵到崩潰的情況,再加上目前具體的線網規劃也才到8號線;

速度快的話明年9、10、11號線的地鐵規劃或許能夠公布,但是我想應該不會那麼快的開建,畢竟4條地鐵線路同開導致的堵車太痛苦了,怎麼也得6號線開通之後再開工一條線路~

所以這幾條線路想要5年內通車是肯定沒戲,8年內、9年內、10年內開通也都是有可能的,所以為了地鐵買到這裡的需要熬得住,尤其是要靠軌交出行的自助群體,預期的心裡得調整好!

長時間內不通車這也就意味著,十年內板塊內的居民要麼依靠有軌電車轉地鐵,要麼選擇自駕,而一旦板塊發展起來,人口流動密集之後,太湖大道不得堵成狗?

雖然還有蘇錫常城際線等其他道路輔助,但依託太湖大道的科學城,要想通達市內不靠它一般不太可能!

太湖科學城受到歡迎的最重要的就是:屬於新區可以三區統考,有南大和科技城的支撐;

而且新區主要的板塊可以分為獅山、滸通和科技城三大板塊,獅山房價太高發展飽和,滸通發展已成規模,土地是越來越少;

目前土體存量最多的就是大陽山以西,後期的一個發展還是充滿著想像空間的(說不定就是下一個湖東)~

當然很多小夥伴會覺得現在的科學城太「村」了,說實話,看看周邊界面是真的村,雖不至於荒無人煙但也相差無幾,但不得不說旁邊科技城的項目是真的受歡迎,幾乎每一個都很熱銷;

尤其是月初土拍科技城地塊火到幹崩系統,板塊內先後開拍的兩宗宅地中籤率一個0.7%,一個0.65%,可以說那些房企是搶破頭都想擁有一塊板塊內的地,開發商誒,很精明的(當然魯能是個失敗的例子),所以太湖科學城的潛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投資肯定是要站崗很長一段時間的!

總體來說,太湖科學城大概率是下一個置業熱門板塊,潛力也是有的,畢竟放話「傾全市之力」,但是目前交通不便的硬傷太強悍,等待的時間也不短,所以像考慮交通人氣等方面的自住和投資群體還是需要多斟酌的。

END

相關焦點

  • 李建勤到高竹新區調研,為新區規劃建設把脈定向,舉全市之力打造...
    李建勤到高竹新區調研,為新區規劃建設把脈定向,舉全市之力打造試驗區示範區 2020-08-14 21:3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重慶高新區和重慶科學城你知多少?
    2019年4月重慶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重慶高新區發展升級版的重大決策部署,給予重慶高新區全力支持,舉全市之力發展重慶高新區和科學城。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是否意味著重慶主城一路向西,高新區的崛起?這一切,我們得先從重慶高新區和科學城了解開始。
  • 夢幻太湖科學城將起!
    與此同時,隨著南大蘇州校區的到來,一座嶄新的創新之城即將在蘇州西部崛起。太湖科學城!一座未來之城!9月8日,就在南大蘇州校區動工的同時,太湖科學城正式發布。早在8月19日,蘇州已向全球發出《太湖科學城戰略規劃與概念性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公告,目前已有五家機構正式入選,預計年底將有最終方案出爐!
  • 探秘重慶「科學城」
    9月22日,2020「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來到高新區直管園、探訪科學城,走進這座鼓勵創新、開放包容、追逐夢想的夢想之城,面向未來科技、未來產業、未來生活的未來之城,「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曾幾何時,科技創新能力不足是制約重慶發展的一大短板。
  • 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
    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海口2554項政務服務零跑腿「截至目前,海口為70多家重點民營企業解決160多個具體發展問題。」近年來,海口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營商環境重大決策部署,對標找差距、比學趕超、創優爭先,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取得積極成效。
  • 他們眼中的科學城是什麼樣?
    11月21日下午西部(重慶)科學城迎來了一大群「學霸」參觀者75名博士、博士後組團走訪科學城了解了科學城的最新發展動態加深了對科學城戰略規劃的理解01「學霸參觀團」走訪科學城11月21日下午,75名博士、博士後來到西部(重慶)科學城,先後參觀了高新區管委會、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中電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等。
  • 再攬761億投資大單 南太湖新區高質量發展「引鳳來栖」
    至此,今年南太湖新區籤約項目已累計投資超1300億元。南太湖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投資貿易與科技人才洽談會以「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為主題,籤約項目包括工業製造業項目15個、總部項目8個、科技人才項目5個、文旅項目1個、金融項目1個以及外資項目3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信息經濟產業等南太湖新區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130餘名嘉賓客商齊聚南太湖,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謀發展,實地感受投資營商環境。
  • 由「規划起步」向「全面起勢」的重大跨越 天府新區砥礪奮進...
    步入生態文明時代,天府新區總結人類5000年的城市歷史,借鑑全球主要城市的發展歷程,將它們充分釋放在1578平方公裡土地上。站在全球之高,看時代之遠。天府新區不僅代表著城市發展的前沿成果,也為世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文明新範式。當今中國,5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刻度。
  • 南太湖觀察丨18個月前列裝的新型「引擎」,能否讓太湖不再「傾斜」?
    生長在太湖南岸,小時候想去太湖樂園,只能轉幾趟車跑到北岸的無錫、蘇州,那裡才有。自家門口的太湖長什麼樣?兒時的記憶裡是空白。工作後,採訪過不少湖州幹部,及南太湖開發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們證實了我的記憶沒出錯:上世紀90年代,湖州的太湖邊哪裡會有人來?甚至提起環太湖城市,很多人都不曉得還有個湖州。太湖「傾斜」,是個老話題了。
  • 網媒打卡四川天府新區
    「天府新區發展速度令人震驚」採訪團一行首站來到了位於興隆湖畔的天府新區規劃廳,通過觀看視頻、電子沙盤和電子展板,對新區發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並感嘆:「天府新區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震驚!」△天府新區規劃廳站在規劃廳外的觀景臺上,蜿蜒延伸的天府綠道,蓬勃發展的高科技企業盡收眼底,沿興隆湖周邊布局的成都科學城產業功能區正向著未來奮力衝刺。天府新區是公園城市的「首提地」,這裡的成都科學城是西部(成都)科學城的「一核」。
  • 以「創新引擎」,為科學城建設增添新動能
    隨後一年,科學城建設可謂開局良好,科學城規劃編制初具成果,重點工程、重大項目有序推進。但高新人同時也看到不足之處:對標全市,離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和創新驅動新引擎目標定位相去甚遠。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高新人的面前,重慶高新區不夠高、不夠新問題仍然突出。怎麼辦?
  • 加速科技創新和開放發展 科學城這樣打造區域創新和對外開放高地
    「它名為矽光實驗室,是全國首個能夠實現矽基光電子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的實驗室。」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矽光中心總監馮俊波說,預計在今年10月,這個實驗室將搬遷擴大,屆時CUMEC公司的矽基光電子晶片封裝測試能力將進一步擴大。這是西部(重慶)科學城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
  • 打造武昌創新要素集聚高地 「政產學研金」聚焦小洪山科學城
    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張穎)12月16日,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武昌會場之「科技創新在珞珈」論壇暨第二屆珞珈山街「科技創新在珞珈」論壇,在湖北省科技創業大廈珞珈創谷隆重舉行。
  • 重慶科學城和重慶高新區,科學城是什麼?為什麼要發展高新區?
    西部科學城(重慶)位於重慶主城西部槽谷,規劃區域範圍1198平方公裡。西部科學城(重慶),東銜中梁山、西攬縉雲山、南接長江、北擁嘉陵江,涉及北碚、沙坪垻、九龍坡、江津、璧山五區。重慶高新區分為直管園和拓展園兩部分。
  • 「政產學研金」聚焦小洪山科學城,致力打造武昌創新要素集聚高地
    楚天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李慶 通訊員張穎)今日,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武昌會場之「科技創新在珞珈」論壇暨第二屆珞珈山街「科技創新在珞珈」論壇在湖北省科技創業大廈珞珈創谷舉行,論壇以「打造小洪山科學城科技創業生態」為主題,探索完善小洪山科學城「政產學研金服用」全要素創新體系
  • 得益牛奶、紐瀾地黑牛成為「網紅」的背後:淄博正舉全市之力發展...
    得益乳業現代化的擠奶車間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杰 邵鵬飛 淄博報導8月26日,當淄博市政府與阿里巴巴共建的全國首個阿里數字農業農村示範城市(盒馬市)落地一個多月後,得益乳業、得益乳業布局全產業鏈數位化系統只是淄博舉全市之力打造數字農業農村示範城市的一個縮影。今年5月7日,淄博市委召開農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會議強調,以數字經濟賦能淄博農業轉型發展,加快更好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聚力打造農業3.0時代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顯著影響力的數字農業中心城市。
  • 成渝攜手「出圈」丨天府新區& 兩江新區:「新科狀元」聯手共建西部...
    成渝攜手,兩地的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兩大「新科狀元」已行動在前:不僅在兩個月內三度會晤並明確十大合作重點,成都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也率先啟動,為西部科學城的協同共建交出首份「成績單」。
  • 5年房價番一倍,不瞞你說,科學城這個盤很快就會價值飆升
    房價5年番一倍廣州最強造富之地廣州目前最強勢的造富之地,非黃埔莫屬。的確,近年黃埔憑藉區域優勢、產業實力、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等優勢,區域購買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升級。此外,人才政策的放鬆和全面舊改的推進,讓黃埔樓市一路高歌。2019年,黃埔GDP高達3502億,緊隨天河,成為廣州」第二個財富高地」。這當中,科學城是財富貢獻的佼佼者。
  • 來西部(重慶)科學城的N+1個理由
    作為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的主要平臺,重慶高新區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高度重視創新青年人才工作,已構建起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方位人才服務體系。 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副校長邱義希望自己能乘智慧教育之東風,在這座科學之城,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 西部(重慶)科學城面向全球徵集口號,有獎!
    另外,不來看看,這是怎樣一個科學城嗎?!↓↓↓縉雲、中梁、銅鑼、明月四條山脈,南北走向,將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天然劃分為東、中、西三個槽谷。自漢唐以來,得交通之利,重慶西部槽谷地區的驛道沿線,便是車水馬龍、商賈雲集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