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國的近300隻蟋蟀在奎文區激戰決「蟲王」

2021-01-13 大眾網

  濰坊新聞網9月22日訊 9月21日下午,2017市蟋蟀全國邀請賽在奎文區舉行,來自北京、西安、徐州等地的13支隊伍參賽,近300隻蟋蟀經過3天的多輪競爭,將決出「蟲王」。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盞檯燈照著一個透明的圓形盒子,由一個隔檔分為兩部分,這就是「蟋蟀王」的戰場。在「賽場」一旁,各隊正摩拳擦掌。旁邊一位副裁判員手拿話筒現場講解比賽規則、普及蟋蟀知識。濰坊市蟋蟀協會會長譚建民表示,大賽已成功舉辦三屆,取得了良好效果。(記者 宋樹雲 實習生 王麗霞)

推薦閱讀

[詳細]

自2012年以來,山東各市撤縣設區提速明顯。2014年3月撤銷文登市,設立威海市文登區,以原文登市的行政區域(不含汪疃鎮、苘山鎮)為文登區的行政區域。2016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山東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縣級章丘市,設立濟南市章丘區。[詳細]

一場突如其來的病變,一個意外的傷害,可能都會讓家庭陷入困境。曾接受救助的張玉榮幫兒子整理著紅領巾。針對臨時救助牽涉部門廣、審批時間長等問題,山東出臺文件要求各縣(市、區)要設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社會救助窗口。[詳細]

打造有溫度的教育,日前濟南市教育局提出,在全市中小學全面推行「四點半課堂」。作為走讀制的山東省實驗中學本校區率先調整了放學時間,高一、高二年級的下午放學時間由原來的17:40調整為17:40和19:00兩個時段。省實驗中學本校區, 選擇在19:00放學回家的高一學...[詳細]

9月19日,記者從市環保局公布的8月環境空氣品質情況中了解到,8月份,全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同比改善12.1%,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同比改善16.8%,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同比改善36.5%,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同比改善15.4%。[詳細]

9月21日,濟南大學新生在教官帶領下,學習消防安全知識,並進行防災疏散滅火實戰演練。新生們面對特別加課十分投入,畢竟學會對付突發火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救生技能。齊魯晚報記者 周青先 實習生 郭學坤 攝[詳細]

相關焦點

  • 蟋蟀總動員 「蟲王」爭奪戰在滬揭幕
    蟋蟀總動員 「蟲王」爭奪戰在滬揭幕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範潔     編輯:張嘉佳     2016-10-05 18:15
  • 泰安蟋蟀「蟲王」身價上萬 蟋蟀獵人半夜下地忙
    原標題:寧陽蟋蟀交易火爆「蟲王」身價上萬「蟋蟀獵人」半夜下地忙齊魯網8月22日訊 在我省魯西南的幾個小鎮上,每年的8月份,在外打工的人們會成群結隊的回鄉,而且整宿整宿不睡覺,奔波在田間地頭就為了逮一隻小小的蟋蟀。
  • 蟋蟀博弈,蟲王爭霸見分曉
    日期:[2017年09月28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3] 蟋蟀博弈,蟲王爭霸見分曉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孟 欣
  • 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國慶開賽 「蟲王」角逐即將開始
    自10月1日起,寧陽縣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將在泗店鎮舉行,來自全國的36支隊伍、2000多隻蟋蟀將在這裡共同角逐百萬元大獎。比賽所有賽程將在泗店鎮蟋蟀文化主題博物館內進行現場轉播,並通過網絡進行直播。高清大屏放大展現著蟋蟀爭鬥時的每一個細節,張牙、伸腿、捉夾、抱摔等,同時配有專家解說,屆時將為全國蟋蟀愛好者呈現一場別開生面的鬥蟋盛宴。
  • 2019「中華寧陽蟋蟀世界盃」開賽 36支隊伍2000多隻蟋蟀角逐「蟲王」
    齊魯網泰安10月1日訊秋風起,蟋蟀鳴。眼下是傳統民俗活動「鬥蟋蟀」的最佳時節。自10月1日至10月6日,由泰安市寧陽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將在寧陽縣泗店鎮舉行,來自全國的36支隊伍的兩千多隻蟋蟀將共同角逐「蟲王」。
  • 126隻蟋蟀南京角逐「蟲王」
    (通訊員 錢年華 記者 殷學兵) 「牙打開了,這一嘴咬得狠」「秋聲隊這隻體重比對手輕20毫克的小蟲,把對手鬥敗了」……前天上午,河西遊坊城商業中心中庭廣場和東南廣場,兩塊電子大屏同時直播南京首屆遊坊城「金陵杯」蟋蟀大賽,不少市民饒有興趣地盯著屏幕,邊看比賽邊評論。
  • 寧陽蟋蟀交易火爆「蟲王」身價上萬 「蟋蟀獵人」半夜下地忙
    村裡的男人們負責抓蟋蟀,主婦們負責把蟋蟀賣出好價錢,她們帶著蟋蟀挨個市場轉,尋找最合適的出價。寧陽縣泗店鎮居民白書斌稱:「我出價8000元,他給我800元,我的心理價位在4000左右。」每年8月初,泗店鎮都會湧入近10萬蟋蟀愛好者,他們來自全國各地,目的都是為了收到最心儀的蟋蟀。一隻品相好的蟋蟀,經常能賣出幾萬元的「天價。」
  • 23秒|寧津蟋蟀大賽開戰,過五關斬六將爭當蟋蟀界「蟲王」
    齊魯網德州9月20日訊(記者 王佳亮 寧津臺 崔子超 趙薪鑫)9月20日,第六屆全國蟋蟀大賽在寧津隆重舉行,來自各地的18
  • 「蟋蟀獵人」凌晨田間地頭淘金 「蟲王」身價十萬
    「蟋蟀獵人」凌晨田間地頭淘金 「蟲王」身價十萬 2018-08-24 15:14:3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蟋蟀交易火爆"蟲王"身價上萬 山東寧陽每年吸金1個億
    近日,山東泰安,握著1600元現金,農婦臉上樂開了花,而收蟲人則像覓得寶貝一樣將剛剛買來的蟋蟀藏到箱子底部。  立秋後,類似的場景幾乎天天在寧陽泗店街頭反覆出現。除了曹家村一村民將一隻蟋蟀賣出了1.5萬元的高價,還有的村民將捕來的蟋蟀賣出了5萬元的「天價」。
  • 2015蟋蟀之白蟲特攻
    白蟲鬥得過秋蟲嗎?這是當前最有爭議的熱門話題。 大約在2007年之前,這個問題沒有爭議,大家都認為白蟲鬥不過秋蟲。但是沒有幾年功夫,這個觀點被顛覆了。如今,幾乎一邊倒地認為秋蟲鬥不過白蟲。這樣的認識頗有幾分道理。
  • 30支隊伍、2000隻蟋蟀齊聚寧陽,寧陽蟋蟀世界盃即將開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陶東寧 曹芬25日,2020中華寧陽蟋蟀文化節暨第三屆寧陽蟋蟀世界盃新聞發布會在友邦彩山田園綜合體舉行。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獎金最高、獎項最具有代表性的賽事,2020年寧陽蟋蟀世界盃將於10月2日—7日在泗店鎮蟋蟀文化主題博物館舉辦,大賽獎金總金額為120萬元,其中,團隊獎冠軍獎金為40萬元,另外還設有個人獎、金牌草師獎和蟲王獎。比賽分小組賽、淘汰賽、決賽等階段,7日上午進行總決賽。
  • 沒多少蟋蟀可以稱為「蟲」,充其量只能是蛐蛐!
    2017蟲季可謂異常平靜。沒多少蟋蟀可以稱為「蟲」,充其量只能是蛐蛐。唯有一隻值得寫寫,值得留戀的。說起來挺有意思,這隻蟋蟀是我2017年在上班時無意之中捉到的,而且是當年第一隻,時間大約在8月初。那天,我在監控室外吸菸,突然一陣大叫聲提醒著我,附近有隻大蟋蟀。其實叫聲和蟋蟀大小並無多大關聯,只是從小被大人灌輸的思想早已深入骨髓,想淡忘何其難也。於是我輕手輕腳聞聲而動,慢慢靠近目標。那時在班上,又沒帶任何捕捉工具,如何是好?我不管那麼多了,翻開那出聲處的一塊小小的磚塊,一隻蟋蟀的身影進入眼帘。
  • 2019寧陽蟋蟀世界盃圓滿結束
    比賽現場,只見一個透明的鬥柵,中間有擋板將其一分為二,裁判一聲令下,雙方蟋蟀紛紛入場,由各家的專業草師分別用芡草撥弄自家蟋蟀的牙齒和身體,待蟋蟀被激怒後,再將擋板撤掉,接著就看雙方「猛將」咬在一起,殺得難解難分。激烈的比賽受到全國各地鬥蟋愛好者的關注。決賽現場座無虛席,有一對老夫妻專程從煙臺坐了10小時火車來現場觀看比賽。奪冠之路驚險刺激,現場觀眾直呼過癮!
  • 小蟋蟀成為撬動農民致富的槓桿
    近年來,由蟋蟀衍生的旅遊商品逐漸增多。2013 年,「寧陽蟋蟀」被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  小蟋蟀 大流量  每年到了夏末秋初時節,凌晨四五點鐘天剛蒙蒙亮,寧陽縣泗店鎮的蟋蟀交易市場就已經是人潮湧動、熱鬧非凡了。「你看這隻蟋蟀品相如何?」「老夥計,今天賣了幾隻蟋蟀呀?」成了街頭巷尾最容易聽到的談話。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收蟲人齊聚泗店鎮成批購買當地農民捕捉的蟋蟀。
  • 蟋蟀案例 小小棚蟲顯神威
    回顧了一下16年的捉蟲出將率的總體概況,據朋友反饋的或已知的有近二十條蛐蛐立盆,或走六路以上的,得到了蟲友們的認可,自己也很欣慰,這裡談的是一條蟲友們漏掉的一條小蟲,一不注意便封將成王了。去年七月二十號開始捉蟲,初捉附近的太空有機蔬菜大棚,後捉白馬,華豐,樓德的土棚,再後便捉弓棚,塑料膜覆蓋的農作物地,立秋後方開始捉大地的秋蟲,這隻小蟲便是華豐典型的棚蟲,八月一號凌晨捉於大棚外的一土堆內,其聲響亮如翅,知是嫩叫,尋聲覓穴,捉於網中細觀,頭如金箔,白鬥絲潤,透,粗,大耳環,皮色清秀,脫俗,馬長臉,難得的是一副大白牙長直楞突,知是細種精品,唯一不足的小蟲釐碼太小,相貌平出平進
  • 萬元一蟲的蟋蟀江湖!寧津一隻好蟋蟀頂30畝地年收成
    「軟黃金」蟋蟀動輒身價過萬,午夜後開始熱鬧的蟋蟀市場  小縣城靠蟋蟀名聞全國,今年最貴的一隻蟋蟀賣出萬元價  9月8日,白露過後第二天。晨光還未熹微,德州寧津縣長途汽車站的客運廣場,聚集了操著本地口音的農民和各地口音的客商。
  • 2018中華寧陽蟋蟀文化節啟動
    立秋過後,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寧陽蟋蟀季,上萬名愛好者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相約在寧陽「蟋都小鎮」泗店鎮,每年這裡成交蟋蟀近億隻。蟋蟀交易活躍期為每年八月上旬至九月中旬,從上世紀90年代,寧陽縣已成為北方最大的蟋蟀交易集散地,並圍繞蟋蟀捕捉、銷售、甄別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富民亮點。
  • 小蟋蟀撬動一方經濟 山東寧陽縣農民工返鄉抓蟋蟀月賺兩萬多
    令人驚奇的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卻是全國北方最大的蟋蟀市場交易所在地。每逢夏末秋初,在位於寧陽縣泗店鎮的蟋蟀交易市場,全國有將近20萬遊客匯集於此,鬥蛐蛐、買蛐蛐,該縣每年成交蟋蟀近億隻,相關產值達10億元。隨著當地不斷做大蟋蟀文章、增加文化元素,蟋蟀已經成為當地最有特色的旅遊商品,並撬動了一方經濟。
  • 上海蟋蟀玩家豪擲億元北上收蟲 稱能修身養性
    「40歲上下的有錢有閒階層是玩蟋蟀的新貴,往往願意在蟋蟀身上一擲千金的就是他們。 」而記者在嶽州路花鳥市場就看到,一名來自山東的賣家準備了一籃子的精品蟲,單價都在千元以上,專供一名商人模樣的男子選購。有賣家透露,這類玩家不但家中有上百隻蟋蟀,而且個個都在千元以上,用具器皿也追求高檔,專門用一間房間放置蟋蟀並會友,甚至還有人專門聘請行家來調養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