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裡最著名的幾場雨,淅淅瀝瀝下了千年,最後一篇為壓軸之作

2020-12-22 一畦翰墨香

任意翻開一本宋詞選集,到處聽得到雨點撲簌滴落的聲音。

「雨」本來是極平常的自然現象,然而在宋代詞人的筆下,它仿佛被賦予了某些特殊的使命,它親歷見證著朝代的興衰更替,勾勒串聯著詞人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

它是落花微雨的淡淡閒愁,是梧桐細雨的悽苦哽咽,是淡煙疏雨的空寂無奈,是愁雲暮雨的離愁別恨……

這三首詞裡的雨大概是宋詞裡最著名的幾場大雨,千年溼潤,萬古長存。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蘇 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年,一個極其平凡的雨後天晴的春日,這篇偉大的作品橫空出世!

這一日,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在去往沙湖的路上,來不及防備,傾盆大雨倏忽而至。

同行的人面對突如其來的雨一下子慌了神,大家炸開了鍋:「我的衣服要溼透了!」「我的鞋子要被雨泥弄髒了!」……一時間大家不知所措。

這時,只有同行的東坡風雨不動安如山。他見識、經歷了太多世間風浪、人世沉浮,這點雨對他來說,算得了什麼?

他想到:風雨來了,著急憂慮,於事無補,雨始終是要打到身上來的。何況,大雨只是暫時的,天終將放晴,何必為此狼狽焦躁呢?

果然沒過多久,就雨過天晴了。他有感而發,寫下名垂千古的這首詞:

不要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一邊安步徐行。

雨來了,雖然沒有雨具,也沒有馬,可是有竹杖,還有芒鞋,它們很輕快,比騎馬還要輕便舒適。

不能因為一場雨而錯過了整個的大好時光啊。即便風吹雨打,也要披蓑戴笠、信步出門,迎接外面世界的風風雨雨。

春風吹來,乍暖還寒,吹醒了他的酒意,他不禁微微有些冷。抬頭間,山頭初晴的斜陽似知他意,應時相迎,讓他看到了柳暗花明,他在微冷的醒覺中升起一絲暖意、一線希望。

回過頭,望一眼他來時走過的地方,剛才的風雨蕭瑟,現在的雨霽初晴,對我來說,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超脫於風雨陰晴之上的超曠,這樣的等閒視之,很「蘇軾」,非常人所能匹!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如果不是國破家亡、親人病逝、顛沛流離,李清照可能一輩子都是那個淺斟低唱、寫著風花雪月的女詞人。

這首詞便是她南渡後抒寫懷念亡夫和自己孤單悽涼景況的名作。

年老寡居的她百無聊賴、苦苦尋覓,那些過往的美好都於動亂中遁了蹤影,永不可尋,再也不見。目力所及,儘是冷冷清清,她無法不悲戚愁苦。

這秋天的氣候,曉寒猶重,秋風砭骨,她難以入眠。

姑且披衣起床,喝一點酒暖暖身子吧。飲進愁腸的幾杯淡酒,哪能抵禦這寒風勁吹。

天暗雲低,一行大雁掠過天際,其聲也哀,聞之讓人傷心難抑,那是舊時那隻從「雲中寄」丈夫「錦書」來的大雁啊。可丈夫卻已亡故,無人再寄書信於她,可嘆這「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院中殘菊委地盡枯損,人花共消瘦,如今還有誰來憐賞?遙想當年,「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的閒情雅致跟如今判若雲泥。

冷清清守著窗子,如何才能熬到天黑?

好不容易捱到了黃昏,卻下起雨來。無邊絲雨細如愁。一點點,一滴滴,滴落到梧桐葉上,聲聲入耳,斷人心腸。這悽風苦雨的況味,怎一個「愁」字能囊括盡?

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作為宋、元易代之際的詞人,蔣捷的一生在戰亂年代中顛沛流離、飽經憂患。

因他作了《一剪梅·舟過吳江》中那句有名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又被人稱為「櫻桃進士」。

他的詞作大都抒發黍離之悲、個人遭遇,這首《虞美人·聽雨》便是其代表作。

詞人以「聽雨」為媒介,通過時空的跳躍,選取三幅「聽雨」的截面圖,也將一生的悲歡際遇滲透其中。

回首前塵,人年少時,何等的春風得意,裘馬輕狂。歌樓上聽雨,紅燭搖曳,昏暗燈光下羅帳輕盈,正所謂「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中年時,逢上兵荒馬亂的年代,詞人漂泊四方,踽踽獨行。

在那密密斜織的雨幕下,詞人獨坐一葉孤舟上,一隻失群的孤雁傳來聲聲哀鳴。水闊風急,雲低雁叫,江雨悽冷,一腔旅恨,萬般離愁,全都入這江秋寒雨畫中來。

如今,人已到暮年,兩鬢早生華髮。江山已易主,少年歡樂和壯年愁恨已被雨打風吹去。他獨自在僧廬下傾聽著夜雨點點。一切皆空,萬念俱灰,雨聲雖無情,但他已心如止水。

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但無可奈何,就讓這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宋詞中的細雨不息,淅瀝瀝瀝,打溼了光陰,驚豔了歲月。

時間滴滴答答,轉瞬已是千年。一樣的陰晴雨雪,當我們重溫宋詞中的這幾場大雨時,它穿越千年的時空而來,依然散發著獨具魅力的美,帶給後人無限的感動和哲思。

相關焦點

  • 千年宋詞,最美在寒冬
    當不周風吹裂了行人的嘴唇,當一場冷雨「凍」住了江南,當北方的第一二三四五場雪飄落大地,我們就開始意識到,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有人說,千年宋詞,最美在清秋。的確,宋詞裡的秋天是「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是「梧桐更兼細雨,點點滴滴」,也是「羌笛悠悠霜滿地」,每一句都耳熟能詳,每一句都寫盡了秋思、秋情。除了清秋,宋詞中的寒冬,雖沒有那麼為人所熟知,卻也別有一番韻味。
  • 清明時節雨紛紛 唐詩宋詞中吟詠清明節的佳作您最喜歡哪一篇?
    2、一首詩寫出春遊、打球、蕩鞦韆盛唐王維《寒食城東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 落榜才子雨夜寫下這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更成為其成名作!
    在唐詩宋詞中,寫雨的作品有很多,可以說翻開一本唐詩與宋詞的選集,必然能夠從中找到多篇「雨聲如注」的經典之作。詩人們往往喜歡在雨中寄託自己的的愁緒、惆悵以及鄉思之情。因此,寫雨可以說是最能考驗一位詩人筆力的意向之一。一個詩人究竟在詩詞創作中水平如何,最重要的是看一下他的寫雨之作。那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就被李清照描繪得充滿著沁人心脾的力量。
  • 宋詞裡的秋思:多情自古傷離別,5首詞走進合成「愁」字的心上秋
    這一首《蝶戀花》就是典型的晏殊詞作,所謂那種最簡單的奢華,最自然的景物,卻將最深的感情寄托在期間。無法穿越時間去追問,功成名就後的晏殊真的就每天沉迷奢華的生活嗎。也許這是一種政治上的手腕,或許是一種平衡,這些都已經無法回答。
  • 唐詩宋詞裡最豪邁的愛國情!
    再過兩天就是國慶節了,在此之際,小編將唐詩宋詞中比較著名的愛國詩篇整理在一起,讓我們重新領略古人的愛國情懷,同時向任何時代為國家利益做出犧牲的人們表示崇高敬意!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詞以寄之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宋詞三百首》裡的25個名句集錦,句句走心,最適合發朋友圈
    如果有人說:宋詞是線裝的美酒,我就會說它至今香醇滿喉。如果有人說:宋詞點亮了滿天星鬥,我就會說它嫵媚了整個文字的宇宙。如果有人說:宋詞是千年的凝眸,我就會說它始終蘊藏在燈火闌珊後,至今溫暖心頭。不論是愛情,還是人生,都可以在詩詞中找到最恰當的表達。而宋詞裡就有很多適合發朋友圈的句子。如果讓你用《宋詞三百首》裡的詩句發朋友圈,你會選哪一句呢?
  • 《全宋詞》中不可忽視的詠雨名篇,最後一句風靡網絡
    奇的是,這個「醜男」專寫美詞,不少詞作流傳至今,其中有一首更是堪稱「神仙」之作。宋金歷代文人極力模仿,卻根本難得原作風神,都流於失敗。更神的是,雖然歷經千年,這首詞作的最後一句居然成為當今網絡的流行語,風靡至今。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醜男」詞人,寫了一首怎樣的「神仙」詞作呢?這個詞人相貌奇特,人稱鬼頭,一生能文能武,性格豪俠仗義,又溫婉多情。
  • 穿梭在唐詩宋詞裡的黑色小精靈——燕子,迎春報吉祥,送福道興旺
    燕子也為古人所青睞,經常出現在古詩詞裡,或借春傷秋,或者渲染離愁,或者寄託相思,或者感傷時事。秋風起,燕南飛,且讓果爸帶大家一起穿越時光,去看這些在唐詩宋詞裡穿梭的黑色小精靈。徐俯(1075年——1141年)江西派著名詩人,7歲能詩,為其舅父黃庭堅所器重。自號東湖居士,著有《東湖居士集》6卷,但此首《春遊湖》遊覽的卻是人間天堂——杭州西湖。
  • 莫言很著名的一篇文章,描寫似天馬行空,精彩紛呈
    莫言是當代著名作家,出生於山東高密,他的小說都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他也被人們稱為尋根文學作家。莫言想像豐富,在作品中利用天馬行空般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了神秘超驗的對象世界。下面介紹莫言很著名的一篇文章,描寫似天馬行空,精彩紛呈。
  • 蘇軾最有名的這幾首詞,每首都堪稱經典,美麗千年
    蘇軾作為宋代最有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開豪放詞之先河。他一生藝術成就斐然,詞中意境開闊,心胸曠遠,金句迭出,讓人驚嘆。人常道,讀宋詞必讀東坡,對其在詞風領域的貢獻,都表示嘆服。有但願人長久的祝願,也有燕子樓空的哀怨,有「曉來雨過,遺蹤何在?」的追問,也有「相顧無言」的默默淚眼。在眾多的經典的詞作中,有這樣幾首最為經典,被大家公認為是千古絕唱,每首都堪稱獨一無二之作,美麗了千年。
  • 抖音我在等你等下完這場雨什麼歌 《下完這場雨》歌詞
    18183首頁 抖音我在等你等下完這場雨什麼歌 《下完這場雨》歌詞 抖音我在等你等下完這場雨什麼歌 《下完這場雨》歌詞
  • 七首唐宋詞中著名的《虞美人》,你不該只知道「春花秋月何時了」
    宋詞中最為著名的一首《虞美人》。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絕命詞。相傳李煜於七夕生日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此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千機引,李煜飲酒身亡。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亡國之君的哀怨,全詞情感真切,讓人感同身受。
  • 直言自己一篇詠梅詞力壓蘇軾王安石,不愧第一才女
    《詞論》歷數源流評說當今,對詞體的特徵作了概括而又分析的說明,明確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著名論斷,第一次確立了詞的獨立地位。李清照曾寫了一篇《詞論》,用寥寥不足千字,將包括李煜、柳永、蘇軾在內的諸多前輩詞人批評了個遍,咖位之大,範圍之廣,幾乎涵蓋了她之前的所有詞壇巨星,言下之意就是:你們寫得都不行。
  • 才子在旅館裡賞雨時寫下名作,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紅了600多年
    但是要說寫雨寫得最讓筆者觸動的,當屬宋代詞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閣樓上」、「壯年聽雨客舟中」、「而今聽雨僧廬外」,他通過三場聽雨寫出了一生的悲歡離合,跌宕迴旋的匠心令人讀之難忘
  • 寂寞思索:一葉扁舟心同去,宋詞說別離,天涯咫尺
    少時春色是最喜小兒無賴,老去的春色卻是鄉音不改鬢毛衰。這些都是時過境遷的一番小景。人不見圖,就不能記住,不記住,就少了一份景色。景色不在畫上,就可以漸漸忘卻,而留在字裡行間,這些都是可以跨越千年。圖畫配上名句,這就是千年的記憶。留下來,很是滋味。莫要常記,常記帶來苦澀。
  • 唐詩宋詞裡的荷花意象,有這幾種象徵意義
    愛情是詩詞裡永恆的題材,更何況它跟荷花結緣在了一起,那就成了絕配。如白居易的《採蓮曲》:」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荷葉再茂密,也阻隔不了那些青年男女的互相愛慕之情。兩隻小船在荷花叢裡相接了,女子靦腆羞澀,想說又不好意思開口,一低頭碧玉簪就掉落到水裡去了。這裡詩人白居易寫的是多麼生動,使人如臨其境。
  • 竇唯再發新作:《千字文》《宋詞》《元曲》
    這首歌長達45分鐘,內容龐雜宏大,第一個變化在第8分鐘前後,如果說一開始的迷幻還比較平靜優美,那麼這時候一些矛盾惶恐晦澀的情緒溢了進來,連他的嗓音也加上了失真的效果器,仿佛就要敗退到最遠的暗黑處,不知不覺天地間下起了溼答答的雨,好像今天有什麼不安之事將要發生……其實這段音樂還挺符合大家對竇唯「棄世成仙」的想像(願望)。
  • 李白的絕筆詩,既是人生的壓軸之作,又是他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
    李白臨終前,作了他人生最後一首詩《臨路歌》。有人把這首詩比作李白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也有人說這是李白人生的壓軸之作。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仙的絕筆詩。《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這兩句是說,後人得到大鵬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傳。但如今孔子已經死了,誰也不會像他當年痛哭麒麟那樣為大鵬的夭折而流淚。
  • 國慶偶筆③|「彎背底」這場雨,下了一千年
    小村莊在一座山坡下,依山呈外凸的弧形分布,這或許是取名彎背底的緣由。與其他村莊一樣,彎背底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離散、重組、衰敗、新生。我們任何的一次參與,一次出走,都在推動村莊轉向一個新起點。我是我熟悉的這個村莊裡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