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一高校的課堂復原宋代雅集,學生直呼:上課是享受!

2020-12-21 浙江在線

  制香、點茶、品茶、吟詩、下棋……在寧波財經學院《藝術品禮儀》的課程教學成果匯報展上古代文人雅集的場景被搬進了課堂。

  雅集是古代文人吟詠詩文,議論學問的集會,文人們通過焚香、掛畫、瓶供、吟詠詩文、撫琴、禮茶等藝術形式陶冶情操,有點類似於現代的沙龍。

  昨日,在寧波財經學院的中國文化體驗館內,人文學院文管專業的30多名學生在課堂上體驗一回宋代雅集的樂趣,不少學生表示,上課真是一種「享受」。

  為了讓學生們真正體驗到中國傳統生活美學,在這場名為「茶香之約」的雅集上,任課老師汪染秋準備了不少制香品茶的器具,力求復原宋代雅集的場景。「我希望通過互動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使教學內容更為深刻,互動的同時也讓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課堂上,汪染秋帶著學生們體驗制香、印香、品香、點茶、品茶。

  大三學生曾雯熟練地將香爐中的底灰輕壓平整,把香篆模置於香爐之上,將學生製作的木樨印香的香粉小心翼翼地填入祥雲花樣的香篆中,「為了便於點燃,把香粉用模具壓印成固定字型或花樣,然後點燃,循序燃盡,這樣一種品香方式稱之為『香篆』,也叫『香印』或『香拓』」汪染秋在一旁講解,「打香篆是一個細巧的過程,下面的香灰壓得太緊實了,壓得太疏鬆了,香都會滅。印香時,心定要靜,心無旁騖才能印出疏密得當的香篆。」隨著香被點燃,一股濃鬱的花香,夾雜著醇厚的木質香迴環縈繞在教室中,雅集開始了。

點茶介紹

  雅集上不可缺少的是泡茶品茶的環節,課堂展示的是宋代流行的一種品飲方式——點茶。

  「唐人煎茶,宋人點茶,明人瀹(yuè)泡,不同的品茶方式衍生出不同的飲茶器具。宋代文人很有趣,他們將茶餅或散茶磨成粉倒入茶盞中,少量多次加入水去衝點,用茶筅反覆擊打使其產生白色泡沫,品的便是那打出來的沫餑,沫餑色澤潔白且豐富細膩持久,意味著上等品質。」汪染秋介紹的同時,已有學生在展示點茶的整個過程,點茶時動作行雲流水,不急不躁,將宋代點茶美與雅完美展露,圍觀者大呼漲知識了。

  課堂一角還展示了學生們對茶器和香器的研究作業。「學生們根據《香乘》記載的傳世香方復原了不少香品,如趙清獻公香、壽陽公主梅花香、宣和內府降真香和江南李主帳中香等。」汪染秋說有一些香方記錄的比較抽象,要成功復原有一定的難度,比如有名的「二蘇舊局」雖然原料簡單易得,但不同的原料配比制出來的香氣味上會有差異。

下棋

  竺旭東所在的研討小組成功復原出江南李主帳中香。「方子看著簡單,做起來卻差點前功盡棄!」竺旭東小組復原的江南李主帳中香又名鵝梨帳中香,顧名思義要用梨制香。要將梨去瓤核切成甕子狀入香末,用牙籤封住梨頂上鍋蒸,使梨的皮肉分離,蒸將近50分鐘等待梨冷卻去皮,「但在梨肉與粉末研和過程中,我們發現梨仍存在很多水分,如果完全蒸乾香味會流失,不立即蒸乾梨肉又很容易變質。」在竺旭東小組一籌莫展的時候,汪染秋以多年制香的經驗建議他們反覆切割搗碎梨肉使其更為細膩,並與香粉一同放入過濾紙上去除剩餘的水分,最後成功復原了香丸。

  「汪老師在課上講解傳世香方的同時會鼓勵我們參與進來,進行復原實踐,把古籍《香乘》中記載的香一步一步復原出來,讓大家品聞,這個過程十分有趣,我們也收穫頗多!」竺旭東說。

  「希望同學們能通過實踐操作更直觀的感受到茶道香道之美,更好的把中華茶文化、香文化傳承下去。」汪染秋想通過《藝術品禮儀》這門課與眾不同的上課方式來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美學的興趣,「從目前來看,課程效果還不錯。」

相關焦點

  • 近十二億人次的大學生在線上課 不一樣的高校雲課堂
    3.7萬場次課程、逾102萬人次上課師生、170萬小時授課時長、超過95%的課堂出勤率,這是清華大學開展線上教學的首月「報告單」。在復旦大學,全校1392名授課教師與近8400名研究生相聚雲端。在北京大學在線課堂ClassIn上,每周1500多門課程直播總時長超過1.5萬小時,每日約有1.2萬人次在線上課……從2月開始,全國高校陸續開展在線教學。據統計,截至4月3日,全國在線開學的普通高校共計1454所,95萬餘名教師開設94.2萬門、713.3萬門次在線課程,在線學習的學生達11.8億人次。
  • 安陽高校上課前先收手機 學生下課後可取回
    本報訊 上課接打電話、發微信、刷微博,不少在校學生患上「手機依賴症」,學生們在講臺下玩得不亦樂乎,卻讓上課的老師倍感無奈。然而,安陽師範學院教育學院推出「手機入袋」,讓手機脫離學生課堂,讓這些學校裡的「低頭族」抬起頭來。5月21日,記者走進安陽師範學院,了解這一新型「考勤」方式。
  • 陽江谷竂古村——宋代「四雅」古風表演
    7月18日,在這裡舉行宋代「四雅」古風表演,展現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點茶、焚香、插花、掛畫,現場還伴以悠揚的古琴演奏,將日常生活通過嗅覺、味覺、觸覺、視覺、聽覺提升至藝術境界,現場觀眾得到美的享受。 01 熱情似火的觀眾 儘管天氣很炎熱,但現場觀眾更加熱情似火。
  • 高校教師用塗鴉板書上網課 學生直呼「靈魂板書」
    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高校實行線上開學和授課模式。2月28日,王渤在直播課上講解「經濟學是一門科學」時,向同學們解釋「科學」的含義。面對晦澀的理論知識,王渤採取線上板書形式進行講解。  學生章澤寧告訴記者,第一幅板書還是正常的知識結構,從第二幅板書開始,課堂氣氛開始微妙起來,該班學生紛紛直呼「靈魂畫手」「靈魂板書」,「這個『大河文明』板書畫作真是把我笑瘋了,沒想到還能這樣玩兒」。
  • 高校思修老師自帶移動講臺上課 有趣的靈魂吸引其他系同學蹭課
    高校思修老師自帶移動講臺上課 有趣的靈魂吸引其他系同學蹭課時間:2020-12-08 16:3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校思修老師自帶移動講臺上課 有趣的靈魂吸引其他系同學蹭課 我們在人生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有趣的也有沒趣的人,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 新東方在線:誰說學生不愛上課,人類的本質都是真香
    或許你以為課堂是死記硬背、反覆刷題、填鴨式教學,但其實上課也可以是種享受,看完這些老師的非典型課堂,你可能想收回原來的評價,直呼「果然人類的本質是真香」!  楊睿:「AKA老哥」的非典型語文課堂  「電腦前的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新東方在線小學語文老師楊睿,AKA,你的老哥。」——這是楊睿每天上課第一句的自我介紹。89年出生的他,一直是學生眼中充滿活力的「孩子王」,論年齡怎麼也是叔叔輩的楊睿,卻總是「裝嫩」,變著法地讓學生叫他「老哥」。
  • 線上教學教師3.4萬,學生上線學習破千萬!高校雲課堂精彩紛呈
    浙江理工大學思政課、專業課線上交融2月24日,是浙江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綜合英語4》的開課日,給學生們上課的鄭紅霞老師如今身在疫情最嚴重地區——武漢,但牽掛著學生課業的鄭老師情緒飽滿、充滿激情地為學生進行了45分鐘的QQ群電話直播課程。
  • 老師自帶移動講臺上課?網友:擁有有趣靈魂的老師從不缺少學生!
    就在近日鄭州高校一位老師因為上課自帶移動講臺在網絡上迅速走紅!三尺之地,已經「容不下」講臺。上過大學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思修這門課程是最讓人昏昏欲睡的課程,因此逃課率也是「居高不下」。但是河北鄭州的某所高校中思修的上課率「一反常態」。
  • 韓天衡美術館開啟兩日網課,《回眸兩宋》帶你體驗宋代文人生活
    《回眸兩宋》以史志、詩詞及古畫為參考依據,結合文物展覽、真人展演、大咖演講等形式,全方位展現兩宋時期文人的精緻生活,讓學生和廣大觀眾跨越千年歷史,深入感受宋代文化的典雅興盛。圖說:真人演出聞雞起舞 官方圖展品以宋代文人一天生活軌跡為主展線,分三章十四節呈現——黎明即起:聞雞起舞、對鏡正冠、焚香禮佛;西園雅集:策馬捶丸、暖爐點茶、清心滌硯、臨帖押印、擷芳插花、宣和鑑古;賢聚夜宴:玉箸銀盞、掛畫賞玉、投壺行令、歌舞昇平、臥燒水沉,生動地展現出一幅幅宋代生活畫卷和閒適生活背景下體現的爛漫風骨。
  • 騰訊課堂學生版下載
    騰訊課堂學生版下載軟體介紹:騰訊課堂是騰訊創建在線教育平臺,改善了中國教育資源分布和發展不均的現狀,依託網際網路,打破地域的限制,讓每個立志學習,有夢想的人,都能接受優秀老師的指導和教學;同時希望給優秀的機構及教師一個展示的平臺 騰訊課堂,學習成就夢想。
  • 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上各種小動作,學會這種方法
    課堂上常出現的一種教育現象是老師在講臺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學生在講臺下各種發呆,這並不是說老師教的不好,學生不會學,其實是學生對老師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那如何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呢,南瓜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 大學選修課「玩大了」,學生過於投入,在課堂上喝醉了
    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新課程,培養學生的第二興趣,即使未來他們畢業後不做與專業匹配的工作,學校裡學到的知識仍然可以作為他們謀生的手段。以往的大學選修課,往往是以文化藝術為主,實用性很一般。詩歌鑑賞、網頁製作、日語……而現在的大學選修課,越來越貼近生活,越來越適用。
  • 衰漫畫:為何學生上課不能玩手機?難道老師上課就可以玩手機嗎?
    導語:大家在上課的時候是不是被禁止玩手機呢?有的學校還會沒收學生的手機,可這天學生們卻發現老師在課堂上玩手機,難道老師在課堂上玩手機就是應該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事情的經過吧!衰漫畫:為何學生上課不能玩手機?難道老師上課就可以玩手機嗎?首先為什麼要禁止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會影響學習,手機會讓人分心,甚至忘記時間。
  • 某大學規定「教師和學生在上課時均不能玩手機」,對此你怎麼看?
    今天,大家分享一道結構化面試真題,這是教育政策類的題目,是這樣說的:某大學規定教師和學生在上課期間均不能玩手機,對於這個規定,你怎麼看?對於這種結構化的題目,要分三步來回答。教師和學生在上課期間玩手機,不可避免地會對教師教學的效果和學生聽課的質量產生影響。該大學出臺此項規定,不僅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保證教學質量,也是對當前低頭族、手機控現象的反擊。我認為此舉值得肯定。一方面,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起著重要的示範作用。
  • 大學老師用「段子」讓課堂有趣太瘋狂
    在教育部的通報中,2020年9月份,郎某某在《趣味日語》公選課程中,公開使用了大量低俗,不雅的圖文,涉及到對女性的不堪描述和低俗歧視,希望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教學方式。但實際上學生們都非常反感,進而曝光了該老師的不良行為,影響非常惡劣。
  • 哈拉木吉在線給你展示大學專業只有一個學生是如何上課的
    有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些新聞,就是有的大學設立的專業只有一個學生,都會覺得很有意思,同時也會很好奇,如果大學專業只有一個學生,那麼上課的時候到底會是什麼情況,作為唯一的專業獨苗,學生是不是可以享受一對一的教學指導?
  • 從課堂面授到在線教學:高校在線教學設計與實施(一)
    從課堂面授到在線教學:高校在線教學設計與實施(一) 2020-02-21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訪北體大首個街舞實驗班:霹靂舞從街頭走進高校課堂
    【同期】北京體育大學藝術學院街舞實驗班學生 徐廣昊  我想在大學畢業的時候能讓全國的Bboy都知道我是誰。  【同期】北京體育大學藝術學院街舞實驗班學生 楊梓豪  (水平屬於)中國的前沿,並代表我的家鄉,為家鄉戰鬥。
  • 「六步教學法」讓學生成課堂「主角」
    在燕新中學,超過75%的孩子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面對學生實際,學校教師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秉承「求真、務實、勤奮」的辦學理念,潛心育人,全面搭建學生自主發展平臺,變革課堂激發學生學習活力,讓學生們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學校逐漸成為了大家公認的家門口的好學校。2018年,燕新中學獲歷下區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 在線教學如何助力高校課堂革命?
    這意味著本學期幾乎所有高校課程教學都轉移到了線上,由此也使幾乎所有學生和任課教師全員觸線,經歷了一次真實徹底的網際網路+教學實戰操練。調查發現,大規模在線教學,雖然形式上是應急之舉,但就其實質而言,意義是全方位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它為人們全面認識、理解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思考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條件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並為高校革新傳統教學、加快推進課堂革命打開一條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