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於微公號:東籬小野。喜歡的可以關注哦~
一個發生在國企的真實故事
1
晚上和王明傑一起喝酒,是以前打球認識的朋友。
他最近很苦惱:「入職兩年,我犯了個大忌。」
事情是這樣的:
同事小劉準備離職了。中午他們好幾個同事一起吃了個散夥飯。
吃飯期間,小劉突然問他:「準備什麼時候離職?」
他一驚,內心一頓思索,小劉一定是聽到了什麼消息,鑑於周圍這麼多人,他解釋道:「沒有這個想法呀,再說現在有個公司馬上重組了,大家都在觀望吧。」
他覺得有些不夠,半開玩笑的說:「你準備離職了,是不是見誰都這麼問?」
小劉對著他耳朵說:「是因為我聽到了一些消息,你肯定是受了些委屈吧。」
他忙解釋:「沒有沒有,我只是想換個部門,主要是那個部門是我最開始就想去的。」
飯後回到辦公室,他仍然心有餘悸。如果大家都認為他呆不久的話,對他的發展絕對是一件壞事。
「真實原因是一個老領導想把我帶到另外一個部門去,」他喝了一口酒,總結道:「我反思過,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站隊太明顯了。」
2
之前的事他跟我說過。
兩個月前,王明傑公司發生了一次人事變動。他的部門分管領導從生產技術部調到計劃營銷部。
就在這個檔口,他向公司提出了想到計劃營銷部工作,跟著老領導去他分管的部門。
毫無疑問,此舉定得罪了新的部門分管領導。
「我也是被迫的」,他說道。
人事變動的那天,老領導找他到辦公室,把門關上。
說:「你願不願意跟我去計劃營銷部?」
他的老領導是他剛到單位的領導,那會還是他們科科長,一年後就進一步升為分管領導了。對他器重有加。
新來的領導之前和他也有接觸,在開專業會議的時候常常在會上批評他,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他們接觸的機會也僅限於會場上。
後來他找到了原因,這兩個領導不對付。而他作為老領導關愛有加的人,自然成為了這位新領導穿小鞋的對象。
3
而這次,他面臨這樣的選擇。而且需要立即作答。雖然老領導的語氣很緩和,但是氣氛卻很緊張。
王明傑大腦飛速運轉,後頸有點發熱,說話也有些結巴:「我當然願意跟隨你去計劃營銷部。主要是覺得跟你能夠學到東西,工作起來也比較踏實。」
於是這件事很快就被傳出去了,大家都認為這是跟人去的。
偶爾有人也私下問過,他當然不願意承認這件事。
他對外的口徑是:最開始分部門的時候就想去計劃營銷部,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被分到了生產技術部,與專業並不對口。現在有這個機會調動,想多崗位鍛鍊下。
似乎也說得過去,但是沒人會相信。
那件事之後,有一次和老領導打電話,對方說:「公司領導讓我去分管計劃營銷部,我跟領導提出的條件就是要把你帶過去。順便教你一招,答應一個條件前,也要向對方提出一個條件。這就叫談判。」
突然間,他發現他其實就是一個棋子。
還意識到了更重要的一點:他是領導的人,但很明顯,領導不是他的人。
這時候,他有些崩潰:「那會兒我很消極,覺得剛工作沒幾年,就走錯路了。」
4
調換部門在這個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國企並不是一件隨意的事情,至今他還沒換成部門。
沒有答覆,就是拖著。
拖字訣也是國企的特色了。
於是小王在新領導的指揮下繼續工作。
「站隊,在國企太常見不過了吧」,我說道。
「但是現在的局勢也有些尷尬,不光自己的直屬領導都知道他想離開本部門,連其他同事也知道了,而且傳著傳著就變味了,變成了我要離職了。」他苦笑道。
緊接著,他說:「我現在完全搞不清那個老領導是不是真的想帶我,因為我回想了下這兩年,他也沒有給他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就感覺自己在吃全世界最大的一個餅。」
我頓時也沒了主意:「這種情況下,你準備怎麼辦?」
他皺了下眉頭,說道:「其實我也想過很多,我想著我是不是應該將計就計,一方面繼續幹活,刷新下新領導對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在公眾場合弱化你和老領導的關係,但私下繼續和他保持聯絡。」
我有些震驚了:「我靠,你們國企上班都這麼累麼,每天想這麼多腹黑的事情。」
「可不是麼,人人都有點關係,不知道誰後面是哪個領導,都得小心翼翼的處著,心累呀。不過這不就是人性麼,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會勾心鬥角,這對我來說也是一次考驗。」說出來這些,他的情緒好些了,眉頭稍微舒展了些,「畢竟身處大環境,需要提升的還是自己的水平」。
我無言,舉杯:「希望你能度過這個難關。」
5
其實跟著領導站隊這件事,對於剛開始工作的年輕人,沒有太大的必要。
因為,作為普通員工,把本職工作做好是最基本的。任何領導都喜歡這幾種人,能做事的人,會來事的,以及自己人。後兩種是後話,如果事情都做不好,就不用談了。
所以,不用糾結要不要站隊,先把本職工作做好,你才具備向領導靠攏站隊的價值,否則只是你個人的一廂情願而已。
東籬小野:這裡總有能解決你困惑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