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廣西科技大學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20-12-24 中國校園在線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廣西科技大學作為第四完成單位研發的「耐酸鹼、高速、分瓣式磁性液體旋轉密封關鍵技術與應用」榮獲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這是近年來我校在國家科學技術獎項上的重大突破。

楊小龍(右一)和導師、獲獎項目負責人李德才(中)在人民大會堂外合影

楊小龍參加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廣西科技大學機械與交通工程學院楊小龍副教授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有著怎樣的科研故事?

楊小龍,1985年9月出生,安徽宿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智能材料磁流體密封及減振技術的理論及應用研究。楊小龍於2008年9月考入北京交通大學,攻讀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碩博連讀),在讀期間致力於開展大間隙大尺寸磁流體旋轉密封技術的理論研究、技術研發以及工程應用,2014年6月博士畢業後進入我校工作。2018年,在自治區教育廳資助下,楊小龍以訪問學者身份到英國華威大學開展為期1年的訪學,進一步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楊小龍到校工作後,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不懈地奮戰在教學科研一線。經過幾年的不斷鑽研和努力,他在教學和科研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五),北京市科學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十二),廣西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八),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五)。現主持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主持完成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課題和載人航天領域重大預研專項各1項。已發表論學術文30多篇,其中SCI論文8篇,EI論文12篇,授權發明專利30多項。這一個個數字的背後,記錄的是他永不停歇的科研步伐和永不放棄的鑽研精神。

永葆熱情,是楊小龍不變的精神狀態——熱愛學校,愛校如家;熱愛學生,愛生如子。作為一名教師,楊小龍非常注重教書育人,積極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並儘可能地參與到科研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科研興趣。楊小龍擔任班主任的班上曾有一名學生在大一時對未來感到十分迷茫,甚至產生過放棄學業的念頭。楊小龍得知此事後,幫助鼓勵他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做好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還指導該生開展磁力耦合器的研究並參加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活動。在楊小龍的悉心指導下,該生2次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並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了1篇論文,授權發明專利4件,該生還被評為2016年度「最美科大」科技創新年度人物,並於2018年成功考上名校研究生。

被問到對青年學子有什麼寄語時,楊小龍表示,希望青年學子在科研選題時能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和研究興趣,從國家或地區發展亟待解決的難題入手開展研究,不要懼怕困難,要不忘初心,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勇攀科研高峰。

來源:廣西科技大學 圖文來源:廣西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責任編輯:羅單丹審核:覃愛媚

相關焦點

  • 我市4項目獲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本報訊  3月30日,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在日前省科技創新大會頒發的「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中山新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環保產業有限公司等6家我市科技企業參與的4個項目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華中農大斬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習近平為最高獎獲得者頒獎。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葉志彪教授領銜完成的「茄果類蔬菜分子育種技術創新及新品種選育」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2019年度園藝科學領域唯一的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茄果類蔬菜是我國重要的蔬菜作物,番茄和辣椒栽培面積大,效益高。
  • 祝賀:西安交通大學郭烈錦院士當選世界科學院院士!
    其中包括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烈錦。祝賀郭院士!郭烈錦,1963年10月出生於江西遂川。教授,博導。中國科學院院士,工程熱物理與能源利用學家,我國能源動力多相流及氫能學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
  • 熱烈祝賀守門神科技集團獲得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熱烈祝賀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和廣東守門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申報的《廣譜炸藥現場快速痕量檢測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得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頒發的"科學進步獎"二等獎。守門神科技集團獲得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China Instrument and Control Society)簡稱CIS,成立於1979年3月29日,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
  • 昆明理工等多所雙非大學獲國家科技獎!衝擊雙一流大學更有希望!
    ★昆明理工大學科研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本項目是由昆明理工大學、中國銅業、金川集團、北京賽維美和寶鋼股份共同申報的冶金爐窯強化供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2020年3月,昆明理工大學獲由教育部主辦的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同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祝賀!哈工程「發動機燃料噴射技術」獲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新一等獎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導近日,哈爾濱工程大學動力學院範立雲教授牽頭的「發動機燃料噴射技術」獲評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新一等獎,在第二十四屆全國發明展覽會的閉幕式上,範立雲教授接過徐冠華院士頒給的獲獎證書。
  • 百度機器翻譯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圖)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日在京舉行,百度憑藉機器翻譯項目,獲頒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設立,屬於我國最高級別的科技獎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授予在各個領域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此前獲獎的「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鐵路」等成果舉世矚目、彪炳史冊。
  • 華中農業大學榮獲2019年度園藝科學領域唯一國家科技進步獎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葉志彪教授領銜完成的「茄果類蔬菜分子育種技術創新及新品種選育」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2019年度園藝科學領域唯一的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  該成果克隆和鑑定了抗性和品質性狀調控基因65個,其中關鍵基因6個。
  • 走進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學院先後榮獲「山東科技大學就業先進集體」、「山東科技大學學生科技創新工作進步獎」、「山東科技大學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多人獲評全國三好學生等先進個人、國家獎學金等,全國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智能汽車競賽、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等中取得優異成績。
  • 祝賀!天津大學2020年優秀學生標兵來啦!
    含英班第八期學員,曾任天大社聯部長,學部業界導師助理等,共結題國家級大創3項(全部獲評國家級優秀)、入選明日之樹課題計劃,獲天津大學第十二屆挑戰杯特等獎、中國航天科技CASC一等獎、天津市優秀學生、學生科技英才獎、「心永衡」實踐隊二等獎等榮譽近50項。石清元
  • 上海九院張陳平教授領銜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攻克頜骨...
    10日,在2019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張陳平教授領銜團隊完成的項目《頜骨缺損功能重建的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該項目主要完成人包括:張陳平、孫堅、陳曉軍等。  劇裡阿傑,頜骨修復重建手術難度大,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功能重建是世界性難題。
  •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獎章獲得者出爐,共19人!
    、86校友獎學金;曾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兩次)、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三等獎、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賽區二等獎等獎項;曾獲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號。曾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三等獎、北京市物理實驗競賽二等獎(兩次)、「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北京科技大學「搖籃杯」特等獎、北京科技大學物理實驗競賽一等獎(兩次)、北京科技大學數學競賽二等獎等獎項;曾獲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三次)、標兵宿舍長(三次)、體測之星等30項獎項與榮譽。
  • 「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的江蘇科技大學怎麼樣?
    2004年學校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學科特色江蘇科技大學以工為主、學科特色鮮明、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的普通高等學校。現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國防特色學科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
  • 祝賀:西北大學9項成果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本屆陝西省科學技術獎評選出獲獎成果260項,其中,一等獎48項,二等獎89項,三等獎122項。西北大學5項成果榮獲一等獎,3項成果獲得二等獎,1項成果獲得三等獎。一等獎獲獎數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趙憲鍾教授主持的《半環代數理論的若干研究》、郭崇峰教授主持的《基於能量傳遞的發光材料光譜調製及其應用》、耿國華教授主持的《文化資源數據智能處理與VR展示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二等獎。李文厚教授參與的《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緻密儲層分布特徵及勘探目標優選》獲得三等獎。
  • 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
    藏族,中共黨員,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2016級學生。兩次獲國家獎學金;獲全國大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二等獎、「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北京市二等獎,獲北京市三好學生榮譽稱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與刑事科學技術學院偵查學專業2016級學生。連續三次獲國家獎學金;獲全國公安院校學生科技應用創新大賽金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7項;立個人三等功兩次、獲個人嘉獎一次。
  • 星環科技不斷提升產學研結合 助力第二屆廣西AI大賽
    近日,2020年第二屆廣西大學生人工智慧設計大賽落下帷幕。此次大賽由廣西教育廳主辦,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本科高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廣西人工智慧學會承辦。星環科技作為協辦方之一,也是第二次深度參與廣西省教育廳主辦的大學生AI競賽活動,借鑑首次參與大賽的經驗和成果,進一步促成此次大賽的圓滿落幕。
  • 全國400名博士入選一項國家名單,天津大學2人入選,來自同一學院
    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後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後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成立於1997年,是天津大學最具實力的學院之一。形成以蘇萬華院士、舒歌群、堯命發、王天友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以內燃機高效清潔燃燒以及節能和環保技術為特色的學科優勢。  (2)工程熱物理。形成燃料電池、高分子膜材料、相變傳熱為特色的學科優勢。承擔了國家973項目,以天津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在《Nature》上發表論文,實現了原創性成果的新突破。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系列:重大成果排名
    國家科技獎勵和教育部研究成果獎勵是鼓勵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重要工作,也是衡量高校科研高度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本文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2015至2019年,西安交大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23項三大獎,其中包括8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及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創新團隊獎。其中「網絡化系統安全優化理論與方法及在能源電力等系統的應用」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在該領域的技術研究和原始創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 2019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名單揭曉:貴州6名學生入選優秀代表
    王方亮中共黨員,內蒙古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工程造價專業2016級學生。兩次獲得國家獎學金;獲BIM招投標大賽全國三等獎、「華夏杯」科技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等獎項;獲內蒙古自治區「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通過BIM一級等資格考試。
  •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以浙江省大學群體為依託,由浙江工業大學牽頭,浙江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杭州市江幹區人民政府共同建設,2002年10月成立,2005年被認定為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依託共建高校的智力優勢,充分發揮我省省屬高校的科技和人才優勢,轉化高校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以發展高新技術為重點,以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園區集創新、研發、轉化、集聚、孵化、輻射、示範七大功能於一體,重點發展生物化工和新醫藥技術、新材料及應用技術、光電與信息技術、機電一體化與先進位造技術、環保與節能技術、服裝與紡織工程技術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