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廣西科技大學作為第四完成單位研發的「耐酸鹼、高速、分瓣式磁性液體旋轉密封關鍵技術與應用」榮獲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這是近年來我校在國家科學技術獎項上的重大突破。
楊小龍(右一)和導師、獲獎項目負責人李德才(中)在人民大會堂外合影
楊小龍參加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廣西科技大學機械與交通工程學院楊小龍副教授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有著怎樣的科研故事?
楊小龍,1985年9月出生,安徽宿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智能材料磁流體密封及減振技術的理論及應用研究。楊小龍於2008年9月考入北京交通大學,攻讀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碩博連讀),在讀期間致力於開展大間隙大尺寸磁流體旋轉密封技術的理論研究、技術研發以及工程應用,2014年6月博士畢業後進入我校工作。2018年,在自治區教育廳資助下,楊小龍以訪問學者身份到英國華威大學開展為期1年的訪學,進一步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楊小龍到校工作後,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不懈地奮戰在教學科研一線。經過幾年的不斷鑽研和努力,他在教學和科研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五),北京市科學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十二),廣西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八),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五)。現主持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主持完成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課題和載人航天領域重大預研專項各1項。已發表論學術文30多篇,其中SCI論文8篇,EI論文12篇,授權發明專利30多項。這一個個數字的背後,記錄的是他永不停歇的科研步伐和永不放棄的鑽研精神。
永葆熱情,是楊小龍不變的精神狀態——熱愛學校,愛校如家;熱愛學生,愛生如子。作為一名教師,楊小龍非常注重教書育人,積極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並儘可能地參與到科研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科研興趣。楊小龍擔任班主任的班上曾有一名學生在大一時對未來感到十分迷茫,甚至產生過放棄學業的念頭。楊小龍得知此事後,幫助鼓勵他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做好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還指導該生開展磁力耦合器的研究並參加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活動。在楊小龍的悉心指導下,該生2次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並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了1篇論文,授權發明專利4件,該生還被評為2016年度「最美科大」科技創新年度人物,並於2018年成功考上名校研究生。
被問到對青年學子有什麼寄語時,楊小龍表示,希望青年學子在科研選題時能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和研究興趣,從國家或地區發展亟待解決的難題入手開展研究,不要懼怕困難,要不忘初心,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勇攀科研高峰。
來源:廣西科技大學 圖文來源:廣西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責任編輯:羅單丹審核:覃愛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