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要以方便讀者理解為目的,文章的邏輯性遠比文採更重要。什麼是寫作邏輯?簡單說就是當你確定一個選題之後,文章從開頭、經過到結尾,不論按時間先後順序來寫,還是按因果關係來寫,都應該有一定的內在邏輯關聯。今天這篇文章,我想簡單分析下新人寫作常出現的邏輯問題,以及怎樣做能更有邏輯的寫作一篇文章。
一、新人寫作常踩的「邏輯坑」
最近在帶新一期寫作班的學員時,發現很多學員都很努力,開班沒多久就寫了第一篇文章,洋洋灑灑寫了上千字,但是不仔細看不知道他在講什麼,仔細看還是看不出他在講什麼,批改起來甚至頭疼。總結起來,主要有兩個問題很常見。
1.文章混亂是因為沒有邏輯
為什麼學員的文章,會讀起來比較亂,找不到重點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邏輯,標題和內容沒有直接關係,或者是內容裡想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是沒一個問題說清的。所以文章看起來成百上千字,但是讀起來會雲裡霧裡,不知道作者要表達什麼。
2.邏輯亂是因為主題不明確
很多學員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想寫的是A,寫的內容卻是B,寫完之後讀的感覺又是C。這是剛開始學寫作,非常典型的「貪多」現象。一篇文章看似主題確定了,但是在寫內容的過程中,又會生發出新的主題,文章主題臃腫,沒有主線,所以寫到最後,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二、寫作邏輯的四個基本原則
新人如何避開「寫作邏輯混亂」「寫作主題不明確」這樣的問題?那就要明白寫作邏輯必須要遵循的四個基本原則了。
1.明確觀點
一篇文章只解決一個問題,你的標題就是你的選題,你的選題也就是你的文章主題,全文都要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如果說你寫了一段文字,發現跟主題沒啥關係,那一定要直接刪掉。文章內容,都是為主題服務的,偏離觀點寫得再好的段落,也不能用在這篇文章裡。
2.條理清晰
在日常看文章或者聽課過程中,會發現有些作者的文章或者導師的課程,很容易列出思維導圖,這就是「條理清晰」起到了作用。寫作中的條理如何體現?簡單說,一篇總分總的文章,你在中間部分,用123的小標題串聯起文章內容,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
3.善舉案例
寫作中為了方便讀者理解,通常可以舉案例來說明。當你需要表達某個觀點,但是不知道如何直接講的時候,不妨通過講故事舉案例的形式來寫作,然後由案例引出你的觀點,這樣文章的可讀性和趣味性,也會大大提升。
4.切中論點
網文寫作中,除了大標題外,一般在文中都會有分論點,用小標題的方式來表現。每一個分論點都應該跟文章主題是強關聯的,換句話說分論點是為主題服務的,必須要跟主題有關係,如果分論點支撐不了你的主題,說明這個分論點就是不恰當的,需要重新擬定。
三、3個技巧讓你更有邏輯地寫作
1.寫作前:養成列提綱的好習慣
列提綱,就像是一本書的目錄一樣,讀者看到書的目錄就知道這本書要講哪些內容,寫文章列大綱,意義同樣如此。養成在寫作之前,先列提綱的好習慣,會幫你加強邏輯思維,不斷提升文章的邏輯性,寫作難度低,讀者也更容易獲取你文章中的重點信息。
2.寫作中:用寫作素材填充大綱
大綱列好之後,文章的整體框架就有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往提綱裡填充內容了。這時候,你要寫的文章內容明確,腦袋裡有貨的可以直接寫,缺乏一些相關案例素材的,可以通過百度來搜索,文章寫起來速度也會快不少。
3.寫作後: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
文章寫好後,不著急發的,可以隔天再來修改;著急發的,直接出聲朗讀至少三遍,在讀的過程中,邊讀邊改,把邏輯不通順的語句、段落、錯別字,標點符號等修改掉,並且要多次檢查小標題是否最優,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方式,如果有,一定要再次修改,一直改到滿意為止。
自媒體帳號發表很容易,但是劣質的文章,沒什麼吸引力,很難引起讀者共鳴和關注。作為寫作新人,不要急於求成去發表,而是要能靜下心來,從邏輯性出發,先學會列大綱,在填充內容,最後一定要修改,這才是寫作一篇文章的正確方式。
寫文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事情,很難一口吃成個胖子,你可以找些寫作方面的文章去學習,通過大量練習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如果你是零基礎寫作小白,靠自己摸索會很慢,假如有導師能幫你手把手改稿,教你寫作,那你的進步會非常快!如果你在寫作方面有困惑,也歡迎找我溝通交流,我們一起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