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彭葉:讓貧困村口袋鼓起來、歌舞跳起來

2020-12-15 人民網河南頻道

河南南陽唐河縣源潭鎮蔡莊,以前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幾年前光貧困戶就52戶120人。這兩年,不僅整村脫貧,村民還組建起戲曲班子、廣場舞隊和少兒國學講堂,連續3年搞了「蔡莊春晚」。問村民為啥?大家異口同聲說,「那還不是多虧咱彭書記。」

彭葉今年47歲,是南陽文化藝術學校教務科長,語文高級講師,南陽市拔尖人才。2017年11月,彭葉受組織委派到唐河縣源潭鎮蔡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她克服沒有農村生活經驗、兒子面臨中考等困難,以黨建為引領,提升治理水平,爭取資金項目,推動產業發展,致力志智雙扶,帶領蔡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教學是把好手,扶貧能幹好嗎?剛下村時,彭葉幹啥都一頭霧水,但她堅信一條——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建強基層組織,提高村幹部的能力水平,成為彭葉駐村後第一個工作著力點。

抓黨建、帶支書、強堡壘,藉助黨建活動載體,彭葉要求「黨員活動日」活動不隔月,規範開好「三會一課」不斷線,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不斷增強支部的戰鬥力。

2018年5月,彭葉找到致富帶頭人郭國立,邀請他參選村幹部。當時,村裡正趕上實施450萬元的整村推進項目,協調6500米新修道路施工任務分配給了他。工作難做,群眾不理解,郭國立當著彭葉面痛哭,堅決辭職不幹。

彭葉反覆上門勸說,終於做通了郭國立工作。一個月後,整村推進勝利完工,村民們高興地連演了三天大戲。經過一番風雨歷練,郭國立也迅速成長為一名成熟的村幹部。80多歲的老黨員郭長甫在黨員大會上激動地說:「彭書記,謝謝你為我們蔡莊村留住了一位好幹部!」贏得了全體黨員熱烈的掌聲。

發展產業促就業,是扶貧治本之策。彭葉一方面針對村裡52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家庭實際,嚴格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做到應享盡享,一方面積極協調企業,幫助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貧困戶實現就業。

2018年,利用第一書記專項經費30萬元,彭葉主導在村裡建成300平方米扶貧車間,提供給縣雅鑫製衣廠租用,滿足了留守婦女家門口靈活就業的願望。

2019年,省縣財政投資150萬元的150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建成後,彭葉又動員在外務工多年的村民白明付返村,投資近50萬元辦起了豫源紙業加工廠,帶來了村民就業和村集體經濟雙豐收。

2019年底,彭葉又動員在深圳經商多年的村民郭海群回鄉,在村裡成立合作社,種植的羊肚菌和名貴中藥材。今年,彭葉又利用第一書記專項經費,建成8個共計5200平方米的高標準塑料大棚,用於羊肚菌種植,更為蔡莊村新型高效農業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下一步,我們積極電商扶貧開發,爭取把蔡莊村特色農產品推介到全省全國。」說起未來發展,彭葉話語裡滿是自信。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彭葉工作幹的實,群眾受益得就深。

貧困戶郭盡合年近70,妻子患精神疾病離世後,他獨自一人拉扯大了兩個女兒。2014年南陽藝校開展幫扶時,彭葉發現他家情況特殊,積極動員他倆閨女到藝校學習美術專業。

「按政策免除一切費用,每年還可享受共計4000元的助學金。」老郭說,彭葉駐村後,更加關注姐妹倆的學業和生活。2017和2018年,姐妹倆分別考取了許昌和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姐姐郭春青順利畢業,經她介紹在南陽一所美術培訓機構當了老師。郭盡合現在從村民們同情的對象,從此一掃愁容,整天樂呵呵的。

貧困戶白明肆8年前兒子遭遇車禍不幸身亡,留下將近10萬元的債務和兩歲多的小孫女,最艱難時,每天只能吃上一頓熱飯,小孫女餓得哇哇哭。2016年被識別為貧困戶後,彭葉為他家辦理了小額貸款,提供了公益性崗位,養殖了黃牛,種植了黃桃,又幫助購買了飼料粉碎機和玉米脫粒加工機。通過因戶施策,加上夫妻二人的辛勤勞作,白明肆家還清了外債,2018年底核算年人均收入11900元,順利實現脫貧。2019年秋,白明肆作為全縣「脫貧示範戶」代表,光榮入選唐河縣脫貧戶「頌黨恩」志智雙扶巡迴宣講報告團。

脫貧攻堅,還要凝聚起貧困群眾的精氣神。三年來,彭葉堅持辦好唐河首創、全市推廣的每月貧困戶「三個一」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增強貧困戶愛黨愛國、感恩奮進的意識,持續激發其內生動力。

在彭葉的主持下,村裡持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升村民素養,促進鄉風文明建設。2019年,村裡評出的 「文明家庭」、「好媳婦」杜明迎,被唐河縣委、縣政府評為 「十佳移風易俗家庭」,並光榮入選「南陽市第二屆文明家庭」。為從娃娃抓起,彭葉在村部開辦了國學小講堂,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村裡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連續三年舉辦了蔡莊村春節聯歡會,開創了全市村級連年辦春晚的記錄;購置音響設備及演出服,組建蔡莊村業餘劇團和廣場舞隊,協調藝校師生義務輔導;其原創的歌曲《扶貧之路》和《相約在春天——為駐村戰友而歌》在社會上廣泛傳唱,有力的傳播了社會正能量。

「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就是自己不懈奮鬥的動力源泉。」彭葉說。三年來,彭葉同志先後榮獲「河南省巾幗建功標兵」「南陽市三八紅旗手」「南陽市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南陽市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等稱號。蔡莊村連年被評為「脫貧攻堅工作先進村」,2019年底實現了整村脫貧,2020年底全村52戶120名貧困戶全部脫貧。(南陽網信辦 李珂 供稿) 

(責編:黃莎、郭健)

相關焦點

  • ...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昌」口袋鼓起來 腦袋富起來 日子火起來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甘肅客戶端12月17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現在,貧困村裡的水通了、路好了、房新了、山綠了,看病方便了,出行通暢了,群眾不僅口袋鼓起來了,腦袋也富起來了,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
  • 神奇的口袋麵包,哇,鼓起來了!|視頻+圖文
    這是一款非常神奇的麵包,烘烤過程中會鼓起來,形成大大的空心口袋。口袋中可以填入我們喜歡的各種好吃的。有童鞋說,哎呀,我的麵包鼓不起來怎麼辦?這次專門拍了一個視頻版。雖然很短,只有2分多鐘,但非常詳細,相信大家都可以做出成功的口袋麵包了!
  • 扶貧路上心連心 響鼓重錘再發力——雙遼市50個貧困村摘掉貧困帽子...
    走在筆直的水泥路上,兩側的楊柳爭相發出新芽,各家庭院裡鮮花競相綻放,早起的鄉親們熱情地向陳書記打著招呼,迎出院扯著去家裡吃飯……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陳雷明白自己的工作在貧困農民心中的分量。說起夢想,2015年下派到東明鎮前太平村第一書記陳雷信心滿滿。前太平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1戶63人,目前已全部穩定脫貧。幾年來,陳書記幫著村裡做的件件實事,村民心裡都有譜:一是打通了村裡的致富路,新建水泥路8公裡,安裝路燈200桿,建設了一處文化廣場。「原來村裡的垃圾堆隨處可見,那埋汰勁兒就別提啦,小偷進來都找不著道哇!」村民牛世成調侃著。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
  • 強產業 鼓口袋 靚鄉村
    昨天(7月17日),湖北日報刊發文章《強產業 鼓口袋 靚鄉村——百強縣市宜都補齊貧困「短板」》。 產業帶動、頭雁引領、美麗鄉村……全國縣域經濟百強宜都市因地制宜,補齊貧困「短板」,讓產業強起來,農民口袋鼓起來,鄉村靚起來。
  • 閩南民間特色歌舞藝術——車鼓弄
    車鼓弄又稱弄車鼓、車鼓陣,是中國閩南特別是同安地區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漢族民俗娛樂形式。它是一種說唱、表演合一的漢族歌舞藝術,它以動作樸實簡單、易學易演,詼諧幽默的風格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從前鄉村迎神賽會,農閒節目的慶祝活動以及新婚鬧洞房等喜慶日子,都很盛行。幾乎每個村落的老人都會說車鼓弄,三步進,三步退,弄過來又扭過去。
  • 沙寮村第一書記羅潔豐:把文旅產業引入昔日貧困村
    黃埔區聯和街道辦事處駐沙寮村第一書記羅潔豐說。這座公園是沙寮村近年來變化的一個縮影,4年來,在歷任聯和街駐沙寮村扶貧工作人員的努力下,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已經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羅潔豐自2019年接棒駐村扶貧工作後沒有滿足於現狀,他在致力於保障民生的同時,積極引入文旅產業項目,為沙寮村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 ...日子美起來」——訪永昌縣焦家莊鎮焦家莊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脫貧攻堅面對面】「讓老百姓兜裡鼓起來,日子美起來」——訪永昌縣焦家莊鎮焦家莊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2020-12-16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劉雙燕—— 「鏗鏘玫瑰」綻放在貧困村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9日 13 版)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劉雙燕——連續三屆駐村扶貧,8年芳華獻給了脫貧攻堅,安徽省亳州市稅務局的劉雙燕是扶貧一線的第一書記
  • 東營廣饒先行先試 貝貝南瓜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
    原標題:東營廣饒先行先試 貝貝南瓜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4日訊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東營市廣饒縣大力推廣特色種植,通過形成綠色安全、優質高效的產業體系,為鄉村振興注入可持續發展動力。
  • 《跟隨節拍跳起來》:一封寫給經典青春歌舞片的情書
    《跟隨節拍跳起來》海報藝 術 性:★★☆娛 樂 性:★★★★綜合評價:★★★☆新冠疫情導致很多院線大片無法上映,一直提供線上觀影的網飛卻在這個時候顯現出了優勢,成了彈盡糧絕的影迷們趨之若鶩的樂園,網飛也藉此機會也提供了各種不同題材的電影來吸引觀眾
  • 來賓市優秀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和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
    來賓市優秀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和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擬表揚人選公示根據中共來賓市委組織部《關於做好全市優秀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和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評選表揚工作的通知》(來組通字〔2020〕5號)精神,經自下而上、層層推薦、逐級把關評審,經研究
  • 自己做的非洲鼓 打起來超快樂
    非洲鼓製作中。「玩它可以很隨性,拍打出的聲音其實也是內心的一種表達。」這是馬添對非洲鼓的理解。在銀川一家音樂俱樂部裡,堆放著幾十個成品非洲鼓,還有一些半成品,這裡是馬添教加工非洲鼓的地方,也是他生活中的樂園。
  • 玉屏鎮撇枝村:篝火燃起來、舞蹈跳起來、生活好起來!
    玉屏鎮撇枝村:篝火燃起來、舞蹈跳起來、生活好起來!熊熊燃起的大火頓時劃破星空,動感的音樂隨之響起,500餘名遊客迫不及待地跟隨文藝隊員的舞姿紛紛舞動起來,《美麗的屏邊》《彝族三步弦》《僕族跳傘》《快樂紅河》《苗族蘆笙舞》《哈尼歡歌》《同樂舞》《兔子舞》等音樂,讓狂歡一陣勝過一陣。
  • 東北二人轉,為什麼一直高級不起來?
    東北二人轉,是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戲劇種類,但是在大部分人眼裡,二人轉就跟小品一樣,始終無法高級起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追溯歷史,二人轉一開始並不是戲劇,而是源於東北的「跳大神」,跟薩滿文化有密切的聯繫。在清朝以前,東北有這傳統的薩滿祭祀活動,在舞蹈期間會用單面鼓配合,所以也叫跳單鼓。在古代,這種儀式曾經跟東北當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東北跳單鼓的過程,跟二人轉很像,兩個人一個人叫「大神」,一個人叫「二神」,大神表演薩滿本人,二神則負責唱歌,傳達「薩滿」的意旨。
  • 把草莓變成產業,讓種植戶口袋「鼓」起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南京溧水東屏把草莓做成產業,帶領當地種植農民一起,讓紅紅的草莓,變成紅紅的票子,老百姓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南京溧水高鐵站往北不到2公裡,就是長樂農業科技產業園,園內金色莊園「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受到種植戶們的歡迎。
  • 脫貧致富領路人—南召自然資源局駐南河店鎮龍王廟村第一書記馬龍
    鳳凰周刊訊(記者沈俊偉 通訊員石為璧 趙瀾波)春季走在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寬闊的馬路上,兩邊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冬天的晚上,忙碌一天的大媽們廣場舞跳得不亦樂乎。這一切的變化都與駐村第一書記馬龍密不可分。
  • 「鏗鏘玫瑰」綻放在貧困村——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劉雙燕
    連續三屆駐村扶貧,8年芳華獻給了脫貧攻堅,安徽省亳州市稅務局的劉雙燕是扶貧一線的第一書記,也成了鄉親們口中的「好閨女」。劉雙燕(左一)走訪途中遇到了貧困戶朱連翠老人,便聊起今年的麥收情況劉雙燕的駐村第一站是利辛縣城北鎮陸小營村。
  • 曳步舞達人小英夫妻:跳起來、美起來、健康起來!
    農村人不只是只能種田,放下鋤頭一樣可以跳起來、美起來、健康起來!請關注和參與家庭健康促進行動。健康家庭,健康中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強調「促進全民養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好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健康,就會為健康中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增添無窮的動力。
  • ...並舉 富口袋又富腦袋 吉林市公安機關精準施策幫扶村民脫貧致…
    ★黨建引領「志富」 從「要我富」到「我要富」吉林市豐滿區旺起鎮四方村地處偏遠山區,山高林密,人均耕地佔有率低,缺少自然資源和穩定增收渠道,村民以傳統種植業為主,是一個典型的靠天吃飯的省級貧困村。通過創建工作學習講評會制度,採取書記講黨課、為入黨滿30年老黨員頒發紀念章等多種形式,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各部門警種間組織開展勵志脫貧競賽活動,定期邀請創業致富典型舉辦勵志會,號召全體黨員捐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勵志讀本等圖書,為村民「志富」提供學習平臺,激發致富內生動力,增強貧困群眾致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