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年輕人的事兒?有這麼一對夫婦可能要打破你的認識,高齡跑者胡應福和老伴王章敏,合起來157歲,他們是目前活躍在跑圈年齡總和最大的一對夫婦,也是全國唯一一對馬拉松金婚夫婦。
「別看我們倆都瘦小,跑起來比不少年輕人都快。」對於跑馬,這對夫婦擁有絕對的自信,在他們看來,跑步已是「生活」,在跑道上「治病」健身、結識朋友、旅遊娛樂,連「金婚」都是在跑道上慶祝的。
跑馬伉儷,愛情馬拉松代言人
胡應福、王章敏在海內外馬拉松賽道上備受矚目,從北京、揚州、上海,到香港等地,二老都是賽道上爭相關注的熱點。
胡應福是北京國際馬拉松十佳運動員、王章敏是揚州半程國際馬拉松形象大使、胡應福王章敏兩人同是雁蕩山愛情馬拉松代言人。
兩人的跑步故事,不僅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大陸從中央到地方諸多媒體的重點關注,香港鳳凰衛視也對二人進行過報導,還被評為2016年合肥十大新聞人物。
每天一萬米,是最好的相伴
四十多年來,跑步已融入夫妻倆的血液,悄悄地改善著他們的身體。正常情況下,他們每天要跑10公裡,一周還要跑一次半馬,颳風下雨也不耽誤。
王章敏經常說「以前我經常頭暈、噁心,老伴有氣管炎、胃下垂,吃了多少藥都沒用,卻被跑步治好了。」
原來,早在1974年,28歲的王章敏身體不好,為增強體質,養成了跑步的習慣。退休之後,胡應福的健康狀況越發下降。在妻子的帶動下,胡應福嘗試走上了附近學校操場的塑膠跑道,身體狀態越來越好。
每天的日常:凌晨4點,夫妻倆就起床熱身,穿上訓練服,在杯子裡灌上菊花茶,然後相伴走出家門,迎著晨曦走進科大校園的體育場。
每天早上的10公裡,成了他倆最默契最溫暖的相伴。
獎牌拿到手軟,但快樂更重要
2010年3月,他們第一次參加半馬。王章敏,跑了2個小時,當時感覺累得不行。後來夫妻倆越跑越快,在其他城市的馬拉松賽場上都能看到胡應福王章敏兩位老人的身影。
到目前為止,胡應福半馬的最好成績是1小時46分鐘,王章敏在2018年的全國老將田徑錦標賽中,獲得女子70歲組10000米比賽的第一名。可他們覺得,和成績相比,跑步快樂更重要。
在2019年「圩馬」順利完賽後,王章敏向記者展開手裡的汗巾笑著說,「途中假牙掉了,我一路拿著牙跑的。」
在2017年8月,街道為他們舉辦金婚紀念,甜蜜的瞬間令人羨慕。他們特意把多年來參加馬拉松的獎牌、獎盃、獎狀帶到現場,擺了一地,頗為壯觀。
二老早已名聲在外,金婚紀念儀式上很多來自跑協和跑吧的隊友們紛紛送上祝福。
就這樣,兩人一起跑了半個多世紀。從青春浪漫到脈脈夕陽,從滿懷激情到回歸平淡,從生活裡的陪伴到比賽中的鼓勵......
胡應福說:「活到老,跑到老。我們倆要牽著手,跑到跑不動為止。」
跑步記錄下了他們生命中每一個幸福時刻,見證了他們一路的風雨同舟。祝願他們健健康康地,跑得更遠更長久。
回首是一路故事,前望是甜蜜遠方
為愛而跑,與愛同跑
祝大家七夕快樂!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跑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