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年之後,大家都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你會發現無論是公園裡還是鄉村馬路上,經常會看到很多起早的人,三五好友約著一起跑步。而說到跑步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到它的各種好處,比如能夠增強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起到減肥效果等等,也可以說是老少皆宜的運動。
可有位40多歲的男子,每天堅持跑步已經快一年了,卻感覺自己的身體更差了,經常跑著跑著就感覺呼吸總有種不順暢,膝蓋也不舒服,於是不得已之下就放棄跑步了。那為什麼每天堅持跑步,得到的結果卻不盡人意呢?或許與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01跑步忽視熱身
跑步熱身是很多專業運動員賽前必做的事情,在熱身的時候,各個關節和肌肉能夠得到放鬆,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出現身體的損傷。而熱身的首要作用就是讓身體和心理提前適應好運動的難度,提高身體核心溫度和肌肉溫度,那麼才能是肌肉得到放鬆,身體才會更加的靈活,而且還可以增加呼吸的深度與頻率,提高血液的氧氣的供應。一旦忽視的話,那麼就很容易造成身體的損傷。
02跑步量太大
通常物極必反的道理大家應該也是懂的,很多人為了能夠達到更快更高效的減肥,覺得自己的身體素質可以,就不斷的增加跑步量,而且每天進行跑步,不休息的話,運動量相對來說很大,很容易造成脂肪和肌肉流失的現象。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時,那麼體內器官的保護機制就開始降低,從而影響到正常的代謝,造成抵抗力的降低。
03跑步姿勢不對
雖然跑步是比較簡單易操作的運動,但跑步也是有一定的姿勢講究的,一旦不注意的話,很容易造成小腿變粗的現象。而平時很多人希望通過跑步來塑造腿型,但是跑著跑著發現小腿反而更粗了,那就說明跑步姿勢是有問題的。
而正常跑步的時候,膝蓋的方向最好沿著腳尖的方向,如果是往外擴或者內夾,那麼就很容易影響到腿型,尤其是從小就形成的「X型腿」、「o型腿」的人,在跑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04跑完立馬躺下休息
跑完步身體感覺異常疲累,此時休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有很多人跑完立馬就坐下休息,很長時間都不動,那麼對於膝蓋的損傷其實是很大的。而正常在跑完步累的時候,最好不要立馬就休息,可以進行5到10分鐘左右的慢跑或慢走,結束之後可以適當的拉拉韌帶,尤其是脖子、肩膀、胸、背、腰,然後是腿,壓腿,要把三個方向全壓到。
05飯後立馬跑步
正常跑步是需要身體提供大量的血液和氧氣的,而我們飯後是腸胃消化的關鍵時刻,血液和氧氣會幫助腸胃的消化和食物的分解,此時立馬運動的話,那麼體內的血液和氧氣就會流向運動的肌肉和骨骼,導致腸胃的消化過程受阻,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飯後運動肚子痛。
長時間這種不良的習慣,會導致更多的腸胃疾病,比如常見的就是胃病、闌尾炎,甚至有的腸胃疾病還會伴隨人的一生,所以,運動固然重要,但也一定要謹慎,
06跑完步繼續熬夜
平時熬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很多人在跑完步之後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很好,還可以去通個宵什麼的,從而進一步消耗自己的身體,長時間身體就會被拖垮。而跑完步是身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重要時刻,此時保持好的睡眠才能使身體更快的恢復,而熬夜只會加重身體的損傷,讓體內器官無法及時得到修復,長時間就會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總之要休息好你才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工作和運動!
總之跑步的好處有很多,但是在跑步的過程中如果不注意以上這幾點的話,那麼帶給身體的損傷是更大的,不僅起不到鍛鍊身體的效果,而且還會讓自己的狀態變得更差,要想達到運動養生的效果,平時正確運動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