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閒時翻書君(約700字,閱讀約需1.5分鐘)
「人有種奇怪的虛榮心,想讓別人或自己相信他嚮往的是真理,但其實他有求於這個世間的是愛。」——《加繆手記》
加繆的這句話讓我開始思索「對錯」這個主題。
我們的每一個念頭和行為,都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作為支撐。而判斷一個想法是否「合理」,其實就是判斷對和錯。
這個對錯,卻不敢由自己來定義,得看大多數人怎麼說。當一個觀點得到許多擁護聲時,裁決的天平就傾向了對的一方。
相反地,敢於去做沒有人認同的事情,不是眼光超前,就是腦子出了問題,究竟是哪一種情況,仍然不是由自己說了算的,得看這個結果,在世人眼中是個怎樣的評價。
如此,便能理解為什麼要追求真理,因為真理代表著「絕對」,代表著「不證自明」。
假使叫人相信了這是真理,你的行為便能得到人們的理解;假使讓自己相信了這是真理,便可以屏蔽一些嘈雜的噪音。加繆看穿了這種心理遊戲,但他又為何要說,我們渴求「愛」?愛是什麼呢?
依我看,愛是一種理解和包容。
每個行動都需要一個合理的動機,其實,這樣是很辛苦的。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都要試圖去讓別人相信,你還是一個能正常思考的人。
也許,我們在這種被迫中,早已形成了某種條件反射。在下意識中,編造自己都不確定的由頭,去說服自己,說服別人。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內心深處一定渴望著一種解脫,渴望有這麼一個人,與之相對之時,不需要各種理由,他(她)能給你以無條件的理解。假使你真的錯了,他(她)又能全盤接受結果,給你以毫無怨言的包容。
世界上有這樣的人嗎?或許沒有。但人們將這樣的美好抽象出來,於是便有了「愛」。
愛是什麼?
一種解脫,一種救贖,沒有對錯。
——
以文為心,歡迎關注 「閒時翻書君」,每日更新,相約吧(原創文字,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