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評論

2020-12-15 晨暉紀實

——論洗刷百年國恥的抗美援朝戰爭(七)

陳 輝

背 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發生於1950年11月7至12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軍誘至預定戰場後,對其突然發起反擊的戰役,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次戰役。

第二次戰役歷時29天,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戰略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勝利。這一勝利,大大超過了毛澤東在志願軍入朝時及第二次戰役前的預想。隨著志願軍收復平壤、元山,美軍開始大撤退,一直退到了三八線以南地區。志願軍不但徹底粉碎了「聯合國軍」所發動的「聖誕節攻勢」,而且將戰線由清川江推至三八線,收復了三八線以北(除襄陽外)的全部領土,解放了三八線以南的甕津半島及延安半島,徹底扭轉了朝鮮戰局。

1950年11月8日,西線「聯合國軍」沿清川江北進,並宣稱:「聖誕節結束韓戰」,「鴨綠江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此時,「聯合國軍」的部署由東至西依次為:南朝鮮軍第7、第8師,美軍第2、第25、第24師,英軍第27旅,而美軍騎兵第1師和土耳其旅等部則部署於第二線。志願軍自東至西依次為第42、第38、第40、第39、第66、第50軍。

根據毛澤東批准的戰役計劃,志願軍首長命令第42、第38軍從東翼進攻「聯合國軍」側後,向西南方向進行雙層迂迴,斷敵南逃退路;第40軍正面突擊美軍第2師。11月25日,志願軍第38、第42軍出其不意向德川寧遠「聯合國軍」發起進攻,分別將南朝鮮軍第7、第8師大部殲滅。與此同時,第40軍向新興洞美軍第2師進攻。

志願軍攻佔德川,寧遠,成功地打開了戰役缺口,戰役隨之進入第二階段。彭德懷司令員令作戰處長向38軍轉述:「命令38軍,一定要插到三所裡,插到了,插斷了,就是勝利!」

在我各軍正面打擊下,聯合國軍可能往三所裡逃竄,而其中的騎兵第一師是美軍的開國元勳師,第二師也是美軍的王牌主力師,他們擁有坦克300多輛,火炮400多門,外加鋪天蓋地的飛機,而我113師只有十幾門迫擊炮和反坦克手雷,要把聯合國軍阻住,這個壓力可非同一般。

1950年11月27日晚,第38軍113師輕裝前進,天明後進入敵方縱深。為迷惑美軍飛機偵察,索性去掉偽裝整隊前進,被敵飛行員誤認為是敗退下來的韓國軍隊。11月28日8時,113師經14小時強行軍72.5公裡,搶先於撤退之敵佔領了平壤至价川公路的交叉點三所裡,切斷了美第9軍由軍隅裡經三所裡向順川逃跑的退路,震動了敵人的整個戰線。

113師338團在三所裡打退美軍騎兵第1師十餘次衝擊,掐斷了美軍退路。接著又分兵337團搶佔龍源裡並頑強阻擊龍源裡之敵,關上了敵南逃北援的閘門,為我志願軍主力圍殲南逃之敵,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龍源裡阻擊戰經過要圖

特別應該提到的是,337團紅三連在龍源裡阻擊戰中,發揮了關鍵性的卡口子作用,在敵人狂轟濫炸、戰場環境十分慘烈的情況下,象釘子一樣楔在龍源裡的陣地上,先輩們用集束手榴彈炸斷敵坦克履帶,阻斷敵潰逃之路,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整整堅守了兩天,使南逃北援之敵雖相距僅一公裡,但終未能匯合。紅三連一個加強連180多名勇士,最後僅倖存8人。戰後志願軍總部授予紅三連:龍源裡特功連。

時任38軍副軍長的江擁輝後來回憶道:「敵我雙方在公路沿線犬牙交錯的激烈戰鬥,那是我從戎幾十年,從未見到過的雄偉、壯闊的場面。敵人遺棄的大量大炮、坦克、裝甲車和各種大小汽車,綿延逶迤,一眼望不到頭,到處是散落的文件、紙張、照片、炮彈、美軍軍旗、偽軍「八卦旗」以及其他軍用物資。」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第38軍起了關鍵性作用,功高於眾。他們以傷亡2279人的代價,取得了殺傷敵7485名,俘敵3616名(其中美軍1042人)的豐碩戰果。為此,彭德懷總司令親自起草嘉獎令稱「三十八軍萬歲」,軍政委劉西元還代表38軍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從此「萬歲軍」名揚天下。

二次戰役的勝利,迫敵潰退至北緯38度線,扭轉了朝鮮戰局,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經典之作,美國也不得不承認這是「美軍陸戰史上的最大敗績」。

12月1日,第40軍主力繼續尾追向西海岸逃竄的美軍第2師殘部,攻佔安州,殲敵一部。2日,志願軍首長令各軍主力停止進攻,以部分兵力尾敵追擊。6日,志願軍收復平壤,第二次戰役勝利結束。

此役,志願軍取得超出預定計劃的勝利,殲滅南朝鮮軍第7、第8師大部及土耳其旅一部,給美軍第2、第7師和陸戰第1師嚴重打擊,重創美軍第25師、騎兵第1師,共斃傷俘敵3.6萬餘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繳獲與擊毀各種炮1000餘門、汽車3000餘輛、坦克與裝甲車200餘輛,繳獲飛機6架。並將戰線推至「三八線」南北地區,粉碎了「聯合國軍」迅速佔領朝鮮北半部的企圖,迫使其由進攻轉入防禦。

著名作家魏巍在描寫志願軍38軍112師松骨峰阻擊戰的戰地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叫響了志願軍最美的稱呼:「最可愛的人」

◆ ◆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被世界軍事家稱之為經典戰役,載入世界戰爭史。

聽到第二次戰役勝利的消息後,史達林激動不已,他於第二次戰役勝利的當天,就給毛澤東發出賀電:「你們的勝利不僅使我和我們的領導同志,而且也使全體蘇聯人民感到高興。由於你們在抗擊美帝的鬥爭中取得的這些重大勝利,請允許我向你和你們的領導同志,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全體中國人民,致以衷心的敬意。

「正如蘇軍在與第一流武裝的德軍交戰中取得了現代化戰爭的豐富經驗,變成了裝備精良的現代化軍隊一樣,在反擊現代化的和裝備精良的美軍的戰爭中,中國軍隊無疑地也將取得現代戰爭的豐富經驗,其本身也將變成完全現代化的、裝備精良的、威力強大的軍隊。

祝你們取得進一步的勝利。」

蘇聯元帥索科洛夫主編出版的《蘇聯軍事大百科全書》,評價第二次戰役,東線給美國侵略軍沉重打擊,迫使他們丟棄全部輜重從海上狂逃。對西線的描述是:擊潰了美軍主力第2使和第25師。

時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布雷德利後來回憶說:「在1950年11月初的日子裡,我們翻閱了資料,也坐下來仔細思考,但還是作出了荒謬絕倫的結論和決策」。

「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向美國總統的報告中驚呼:美國是「在完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

第二次戰役的失利標誌著麥克阿瑟「聖誕攻勢」徹底失敗,美聯社、合眾社痛聲疾呼這是美國「最黑暗的年月」。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用盡汙言穢語大罵麥克阿瑟這位「二戰英雄」是「最壞的笨蛋」、「蠢豬式的司令官,」麥克阿瑟的威望一落千丈。

第二次戰役失敗後,美國總統杜魯門氣急敗壞地叫囂:「我們可能使用原子彈」。

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所稱的,這是「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它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在國際舞臺上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在近代一直落後挨打的形象。至此,再也沒有人會認為中國的這支「農民武裝」式的軍隊是一支可以輕易侮辱的力量了!

相關文章

世界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評論

世界對重創美軍「開國元勳師」的評論

對大敗美軍陸戰「王牌師」的評論

看世界如何評論上甘嶺戰役

本作品版權歸「晨暉軍事」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戰史今日12月24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結束
    1950年的今天,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結束,中朝軍隊全線進抵三八線。第二次戰役歷時29天,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戰略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勝利。這一勝利,大大超過了毛澤東在志願軍入朝時及第二次戰役前的預想。
  • 抗美援朝打了5次戰役,第6次戰役箭在弦上,為何不打?被他攔住
    抗美援朝打了5次戰役,第6次戰役箭在弦上,為何不打?被他攔住1950年,也是新中國成立第二個年頭。這一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志願軍奔赴朝鮮,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展開激烈較量。當時,志願軍同聯合國軍共進行了五次戰役,基本成功鎖定抗美援朝的戰局。就在,抗美援朝第六次戰役將要的時候,卻突然被他攔住,究竟怎麼回事?新中國成立之初,便處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孤立和仇視之中。新中國成立第二年,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便同社會主義陣營發生一些小摩擦。
  • 抗美援朝,中國投入240萬志願軍,五次戰役分別投入多少?
    1949年9月中國解放戰爭順利落下帷幕,10月新中國成立,本以為戰爭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消失,但是美蘇冷戰進入白熱化,第二年韓戰爆發,中國為了保家衛國進行抗美援朝,中國此次投入240萬志願軍,其中五次戰役分別投入多少,你知道嗎?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美軍敗退500公裡,志願軍是怎麼做到的?
    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對美軍打擊最為嚴厲的一次戰役,也是志願軍打得最為精彩的一次戰役。 從I950年11月6日誘敵深入開始,到l2月24日戰役結束,前後作戰49天,殲敵3.6萬餘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
  • 抗美援朝第二階段
    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戰爭結束,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5月13日至6月15日,志願軍先後發動1953年夏季反攻戰役第一、第二階段作戰,有力地促進了談判。6月8日,談判雙方達成戰俘遣返的協議。至此,關於停戰的全部議案均已達成協議。
  • 抗美援朝第六次戰役計劃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沒有付諸實施呢?
    從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這不到8個月的時間裡,志願軍先後發動了五次戰役,可是從1951年6月11日到1953年7月27日這兩年多一點的時間裡,志願軍為何沒有發動第六次甚至第七次、第八次戰役呢?
  • 《金剛川》真實的背後: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示意圖 既然《金剛川》是真實事件改編,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其背後的真實歷史背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是志願軍對堅固設防之敵實施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戰役,也是火力支援最為充足的戰役。整個金城戰役,志願軍共集中了超過1100門火炮,消耗彈藥約3.6萬噸,其中消耗炮彈1.9萬噸,消耗的彈藥數量超過了志願軍前五次戰役的總和。此役中國人民志願軍殲敵5.3萬餘人,將南朝鮮軍4個師打殘,收復陣地160餘平方公裡,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協議的籤署。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血戰三所裡38軍一戰封神,根本扭轉朝鮮戰局
    文/ 張德彬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北部的清川江和長津湖地區,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為改變戰場形勢,根本解決志願軍站穩腳跟問題,毛澤東指示志願軍首長,第二次戰役,志願軍應將戰場擺在平壤、元山線的正面,而以德川、寧遠以北以西地區為後方,從而根本改變朝鮮戰局。並據此決定,集中第一次戰役時的6個軍於西線,緊急調第9兵團3個軍加入志願軍序列入朝擔任東線作戰,東西兩線均全力作戰以扭轉局面。
  • 《金剛川》——真實歷史的冰山一角 從抗美援朝到金城戰役 電影...
    韓戰原是朝鮮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蘇聯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而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史達林在德黑蘭會議上同意將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在「適當的時候」應實現獨立。
  • 《跨過鴨綠江》還原抗美援朝戰爭中的30多場戰役、戰鬥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而在此前的螢屏上,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的電視劇作品還從未有過。正在央視一套播出的《跨過鴨綠江》填補了這個空白,更獲得了評分8.5的高口碑。《跨過鴨綠江》以宏大的氣勢和格局讓歷史觀照現實,很多看過該劇的網友都點讚這部作品「非常提氣」。
  •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志願軍6個軍參戰,軍長都是誰?授什麼軍銜
    10月25日至11月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打響,「聯合國軍」在第一線擔任進攻的部隊共10個師又1個旅和1個團,總兵力13萬餘人。志願軍有6個軍參戰,總兵力約29萬餘人。那麼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志願軍6個軍參戰,軍長都是誰?開國後被授予什麼軍銜?
  •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38軍一戰成名,美集團軍司令車禍身亡
    《誰是最可愛的人》其中描寫的松骨峰戰鬥(又稱書堂站戰鬥)就發生在第二次戰役西線清川江戰役期間,是志願軍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奉命阻擊聯合國軍的一場極其慘烈的戰鬥。—摘自《誰是最可愛的人》1950年11月,第二次戰役(美軍稱清長戰役)正式在西線和東線打響。西線的清川江戰役以美軍精銳第二師慘敗而告終,其中志願軍112師在松骨峰、113師在三所裡的英勇阻擊徹底粉碎了敵人的突圍和撤退的企圖,保證了西線作戰的徹底勝利。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再有3天,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就要上映了。眾所周知,由於各種原因,國內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非常少。而適逢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以及近期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等特殊的時間節點,《金剛川》的上映,確實是讓我等影迷翹首以盼。
  • 看世界如何評論上甘嶺戰役
    ——論洗刷百年國恥的抗美援朝戰爭(五)陳 輝背景: 上甘嶺戰役是韓戰後期僵持階段的一次主要戰役,英文稱為Battle of Triangle Hill。而上甘嶺戰役的兵力密度,不僅比韓戰一至五次戰役大得多,而且也是其它三大戰爭中任何戰役所罕見的。上甘嶺戰役後聯合國軍遺留下來的炮彈殼炮火的密度,也創歷史空前。雙方集中了438門大炮,「聯合國」軍105毫米口徑以上的炮達300門,志願軍75毫米口徑以上的炮有138門,「聯合國軍」還動用了3000架次飛機和170輛坦克。
  • 抗美援朝金城戰役,《金剛川》有座炸不毀的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0月25日誌願軍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
  •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後,彭老總向第五十軍軍長曾澤生鞠躬致敬!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結束,第五十軍從漢江撤下後,軍長曾澤生趕到志司復命。彭總緊緊握住了曾澤生的手,說:「五十軍打得好!你指揮得好!我給你補兵!國內的老兵、新兵都上來,以老兵為主,給你補齊,你要多少給你多少。蘇式裝備、武器也到了,優先給五十軍換蘇式裝備、武器。」
  • 準備而未發動的抗美援朝「九月戰役」
    來源:解放軍報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運動戰階段,連續進行了五次大的戰役。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還有一個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籤署了作戰預備命令、並進行了各方面準備而未發動的「九月戰役」。一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後,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戰爭明顯地轉向長期化,戰爭雙方都在謀求新的戰略。1951年5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作出決定,準備同中朝進行停戰談判。
  •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63軍全殲英軍王牌格羅斯特營,180師遭遇嚴重損失
    為保持主動,21日,「聯司」決定,各部停止攻擊,結束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作戰。此階段作戰,志願軍和人民軍共殲敵2.3萬餘人,特別是在東線縣裡地區取得殲滅南朝鮮第3、第9師大部,重創南朝鮮第5、第7師,並殲美第2師、美陸戰第1師各一部的重大勝利,達成了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的作戰目的。
  • 《金剛川》影片介紹 金剛川是歷史上哪次戰役?
    電影《金剛川》講述了什麼故事金剛川定檔10月25日上映抗美援朝著名「工兵英雄」張振智,應該是這部影片的重要原型之一。早在1998年,曾經上映過一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鐵血大動脈》,張振智就是其中的人物原型之一。
  • 【抗美援朝英雄榜】關於抗美援朝戰爭,這些歷史知識你知道嗎?
    損失最小的一次戰役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志願軍和人民軍在北起「三八線」,南至水原、原州一線地區向「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發起第三次戰役,突破敵人「三八線」防禦,這是一次較大規模的進攻戰役。此戰役中,殲滅「聯合國軍」及南朝鮮軍1.9萬餘人,志願軍和人民軍傷亡8500餘人(志願軍傷亡5800餘人,朝鮮人民軍傷亡27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