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洗刷百年國恥的抗美援朝戰爭(七)
陳 輝
背 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發生於1950年11月7至12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軍誘至預定戰場後,對其突然發起反擊的戰役,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次戰役。
第二次戰役歷時29天,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戰略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勝利。這一勝利,大大超過了毛澤東在志願軍入朝時及第二次戰役前的預想。隨著志願軍收復平壤、元山,美軍開始大撤退,一直退到了三八線以南地區。志願軍不但徹底粉碎了「聯合國軍」所發動的「聖誕節攻勢」,而且將戰線由清川江推至三八線,收復了三八線以北(除襄陽外)的全部領土,解放了三八線以南的甕津半島及延安半島,徹底扭轉了朝鮮戰局。
1950年11月8日,西線「聯合國軍」沿清川江北進,並宣稱:「聖誕節結束韓戰」,「鴨綠江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此時,「聯合國軍」的部署由東至西依次為:南朝鮮軍第7、第8師,美軍第2、第25、第24師,英軍第27旅,而美軍騎兵第1師和土耳其旅等部則部署於第二線。志願軍自東至西依次為第42、第38、第40、第39、第66、第50軍。
根據毛澤東批准的戰役計劃,志願軍首長命令第42、第38軍從東翼進攻「聯合國軍」側後,向西南方向進行雙層迂迴,斷敵南逃退路;第40軍正面突擊美軍第2師。11月25日,志願軍第38、第42軍出其不意向德川寧遠「聯合國軍」發起進攻,分別將南朝鮮軍第7、第8師大部殲滅。與此同時,第40軍向新興洞美軍第2師進攻。
志願軍攻佔德川,寧遠,成功地打開了戰役缺口,戰役隨之進入第二階段。彭德懷司令員令作戰處長向38軍轉述:「命令38軍,一定要插到三所裡,插到了,插斷了,就是勝利!」
在我各軍正面打擊下,聯合國軍可能往三所裡逃竄,而其中的騎兵第一師是美軍的開國元勳師,第二師也是美軍的王牌主力師,他們擁有坦克300多輛,火炮400多門,外加鋪天蓋地的飛機,而我113師只有十幾門迫擊炮和反坦克手雷,要把聯合國軍阻住,這個壓力可非同一般。
1950年11月27日晚,第38軍113師輕裝前進,天明後進入敵方縱深。為迷惑美軍飛機偵察,索性去掉偽裝整隊前進,被敵飛行員誤認為是敗退下來的韓國軍隊。11月28日8時,113師經14小時強行軍72.5公裡,搶先於撤退之敵佔領了平壤至价川公路的交叉點三所裡,切斷了美第9軍由軍隅裡經三所裡向順川逃跑的退路,震動了敵人的整個戰線。
113師338團在三所裡打退美軍騎兵第1師十餘次衝擊,掐斷了美軍退路。接著又分兵337團搶佔龍源裡並頑強阻擊龍源裡之敵,關上了敵南逃北援的閘門,為我志願軍主力圍殲南逃之敵,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龍源裡阻擊戰經過要圖
特別應該提到的是,337團紅三連在龍源裡阻擊戰中,發揮了關鍵性的卡口子作用,在敵人狂轟濫炸、戰場環境十分慘烈的情況下,象釘子一樣楔在龍源裡的陣地上,先輩們用集束手榴彈炸斷敵坦克履帶,阻斷敵潰逃之路,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整整堅守了兩天,使南逃北援之敵雖相距僅一公裡,但終未能匯合。紅三連一個加強連180多名勇士,最後僅倖存8人。戰後志願軍總部授予紅三連:龍源裡特功連。
時任38軍副軍長的江擁輝後來回憶道:「敵我雙方在公路沿線犬牙交錯的激烈戰鬥,那是我從戎幾十年,從未見到過的雄偉、壯闊的場面。敵人遺棄的大量大炮、坦克、裝甲車和各種大小汽車,綿延逶迤,一眼望不到頭,到處是散落的文件、紙張、照片、炮彈、美軍軍旗、偽軍「八卦旗」以及其他軍用物資。」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第38軍起了關鍵性作用,功高於眾。他們以傷亡2279人的代價,取得了殺傷敵7485名,俘敵3616名(其中美軍1042人)的豐碩戰果。為此,彭德懷總司令親自起草嘉獎令稱「三十八軍萬歲」,軍政委劉西元還代表38軍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從此「萬歲軍」名揚天下。
二次戰役的勝利,迫敵潰退至北緯38度線,扭轉了朝鮮戰局,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經典之作,美國也不得不承認這是「美軍陸戰史上的最大敗績」。
12月1日,第40軍主力繼續尾追向西海岸逃竄的美軍第2師殘部,攻佔安州,殲敵一部。2日,志願軍首長令各軍主力停止進攻,以部分兵力尾敵追擊。6日,志願軍收復平壤,第二次戰役勝利結束。
此役,志願軍取得超出預定計劃的勝利,殲滅南朝鮮軍第7、第8師大部及土耳其旅一部,給美軍第2、第7師和陸戰第1師嚴重打擊,重創美軍第25師、騎兵第1師,共斃傷俘敵3.6萬餘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繳獲與擊毀各種炮1000餘門、汽車3000餘輛、坦克與裝甲車200餘輛,繳獲飛機6架。並將戰線推至「三八線」南北地區,粉碎了「聯合國軍」迅速佔領朝鮮北半部的企圖,迫使其由進攻轉入防禦。
著名作家魏巍在描寫志願軍38軍112師松骨峰阻擊戰的戰地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叫響了志願軍最美的稱呼:「最可愛的人」
◆ ◆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被世界軍事家稱之為經典戰役,載入世界戰爭史。
聽到第二次戰役勝利的消息後,史達林激動不已,他於第二次戰役勝利的當天,就給毛澤東發出賀電:「你們的勝利不僅使我和我們的領導同志,而且也使全體蘇聯人民感到高興。由於你們在抗擊美帝的鬥爭中取得的這些重大勝利,請允許我向你和你們的領導同志,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全體中國人民,致以衷心的敬意。
「正如蘇軍在與第一流武裝的德軍交戰中取得了現代化戰爭的豐富經驗,變成了裝備精良的現代化軍隊一樣,在反擊現代化的和裝備精良的美軍的戰爭中,中國軍隊無疑地也將取得現代戰爭的豐富經驗,其本身也將變成完全現代化的、裝備精良的、威力強大的軍隊。
祝你們取得進一步的勝利。」
蘇聯元帥索科洛夫主編出版的《蘇聯軍事大百科全書》,評價第二次戰役,東線給美國侵略軍沉重打擊,迫使他們丟棄全部輜重從海上狂逃。對西線的描述是:擊潰了美軍主力第2使和第25師。
時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布雷德利後來回憶說:「在1950年11月初的日子裡,我們翻閱了資料,也坐下來仔細思考,但還是作出了荒謬絕倫的結論和決策」。
「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向美國總統的報告中驚呼:美國是「在完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
第二次戰役的失利標誌著麥克阿瑟「聖誕攻勢」徹底失敗,美聯社、合眾社痛聲疾呼這是美國「最黑暗的年月」。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用盡汙言穢語大罵麥克阿瑟這位「二戰英雄」是「最壞的笨蛋」、「蠢豬式的司令官,」麥克阿瑟的威望一落千丈。
第二次戰役失敗後,美國總統杜魯門氣急敗壞地叫囂:「我們可能使用原子彈」。
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所稱的,這是「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它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在國際舞臺上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在近代一直落後挨打的形象。至此,再也沒有人會認為中國的這支「農民武裝」式的軍隊是一支可以輕易侮辱的力量了!
相關文章
世界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評論
世界對重創美軍「開國元勳師」的評論
對大敗美軍陸戰「王牌師」的評論
看世界如何評論上甘嶺戰役
本作品版權歸「晨暉軍事」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