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古老的北歐豪華品牌,在吉利收購之前沃爾沃在國內混的不太好, 你說他是豪華的品牌, 和BBA相比好像沒有意義, 說到他不豪華,價格一直是「豪華」, 真尷尬啊, 但是,沃爾沃被吉利收購後,在國內混合的是順風順水, 旗下的車型也豐富起來了, 汽車的設計也沒有那麼生硬,而是與時俱進的,雖然銷售額比不上BBA,但還是二線豪華陣營有自己的地位, 那麼,問題來了,這幾年吉利的車為什麼不用沃爾沃的發動機呢?
這時有人想說的是,吉利領克的2.0T不是沃爾沃的發動機麼? 其實不是, 吉利領克的2.0T是沃爾沃和吉利的共同開發品,嚴格來說和沃爾沃S60、XC60等車型的2.0T不同, 我們知道沃爾沃的發動機根據電力分為T4、T5、T6、T8, T6、T8當然是大功率雙重增壓帶電的,引進成本太高了, 那麼T4,T5呢?
畢竟是車定位的問題, 如果吉利博用沃爾沃的T4,他倆的價格是多少? 一個在12萬左右,一個在25萬左右, 這個定位怎麼計算? 消費者和發動機一樣沃爾沃為什麼那麼貴? 另一個,如果博越真的用了T4,價格就不會再是12萬元左右了。
再者,沃爾沃和吉利,但兩個人只是合作,並不是你裡面有我我裡面有你, 當時的合同是這樣規定的,後期兩者可以合作開發,但吉利的是不能使用沃爾沃被收購之前的技術, 其實沃爾沃給了,吉利發動機也不能用, 眾所周知,車型不同,結構不同, 不是說我把一個好發動機放裡面直接就能用了, 安全、結構、熟悉、技術等原因都是限制因素, 以現在吉利的技術水平是不能完全吸收沃爾沃的技術的。
其實沃爾沃和吉利合作的本質是,1+1=2才是吉利的結果,不是1+1=1, 互利,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