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汽車,在我們享受它帶來的便捷和速度時,也衍生出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震人心魄的汽車賽事、精彩紛呈的汽車典故等等,廣為流傳在車迷之間,而這些故事有真亦有假,今天辣哥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汽車歷史小知識,目的就是對幾個常見的說法進行闢謠,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指正。
第一:馬自達因為太快被禁賽
提起馬自達,很多朋友都會想起這個故事,當年馬自達參加24小時勒芒賽,並且取得了多個分賽冠軍和一個總冠軍,但是到了1992年馬自達卻消失在了該賽事的賽場上,於是一個流言悄然而起,說是因為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太強,在賽場上的速度太快所以被禁賽。
今天很負責地告訴大家,這是一個謠言,馬自達退出24小時勒芒賽C組是真,但是起因來自於組辦方在1992年執行了新的C組別比賽標準:類別一不允許渦輪增壓發動機參賽,類別二則規定了規定了賽程的燃油消耗總量不得超過2550L。馬自達當時參賽的787B賽車,其搭載的轉子發動機油耗超出標準,所以從92年開始推出了該賽事,而後續也無力進行發動機優化,實際上,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雖然被奉為經典,但是從整體實力而言,它並沒有傳說的那麼強。
第二:勞斯萊斯的雨傘價值10萬元
有一段時間,網上出現了不少描述勞斯萊斯雨傘的文章,各個都說的是神乎其神,但是核心都圍繞著車門內配備的那把雨傘,根據這些文章介紹,每一把雨傘都價值10萬元人民幣。雖然那把使用了純銀打造的雨傘確實昂貴,但是10萬元的天價還是過於誇張了,實際上每一把雨傘的價值為1.7萬人民幣。
第三:寶馬車標的含義
寶馬作為性能豪華汽車的代表品牌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擁有大量的車迷,而在國內,車迷們將寶馬車標的含義,賦予了全新的意義——藍天白雲螺旋槳,從這塊車標的造型,以及寶馬當年生產飛機發動機的歷史來說,這樣的解釋似乎還是有些根據和道理的,可事實上,寶馬的車標就是一個「舶來品」,其圖案和色彩都取自寶馬的故鄉,也就是巴伐利亞州的州旗,而BMW也就是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的首字母大寫。
第四:吉利收購了沃爾沃轎車公司的所有技術產權
這也是一個錯誤的謠言,當年吉利百分百收購了沃爾沃轎車公司的股權不假,但是得到的只有分紅權而非技術產權,而且當時的沃爾沃轎車公司還處在虧損的狀態。其實在吉利收購之初,沃爾沃的很多技術來自於福特汽車,而並非沃爾沃獨有,所以吉利可以享受分紅但是無法享用技術,直到領克誕生之後,吉利集團和沃爾沃聯合研發新的汽車製造技術,這才有了吉利星越上搭載的那臺2.0T發動機。
第五:亨利-福特發明了汽車
這也是一個被流傳了很久的謠傳,但是真正意義上發明汽車的人是卡爾-本茨,也是奔馳汽車的創始人之一,他率先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四衝程單缸煤氣內燃機,也就是現代汽車發動機的鼻祖,但在當時因為技術普及的壁壘,讓汽車只能成為少數人的玩具,但是亨利-福特的出現,讓汽車普及成為了現實,他發明了首條汽車生產流水線,並且推出了廉價的T型車,讓普通民眾也能擁有自己的汽車,因此也被人以訛傳訛,尊為汽車之父。
第六:國內第一臺合資車是大眾
其實這也是很多年輕人的認識誤區,因為大眾與一汽、上汽的合資確實加快了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合資品牌,就是北京JEEP,第一臺合資汽車就是切諾基,只不過當時是美國生產國內組裝,緊隨其後的就是上海大眾和廣汽標緻。
這裡面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當年克萊斯勒的掌門人艾柯爾,可以說是世界汽車行業的傳奇人物,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有今天的成就,這個人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但是當年也犯了糊塗。當年紅旗停產之後,一汽汽車急於尋找到一個替換車型,時任一汽總經理的呂福源,原本打算購買克萊斯勒淘汰的道奇600生產線,但是艾柯爾卻標出了1760萬美元的天價。
對於當時的一汽來說,這是一筆難以承受的巨款,但是也因此讓大眾看準了機會,用1000萬馬克的價格,向一汽出售了30000臺奧迪100,以及年產能15萬臺的大眾汽車生產線,可以說撿了克萊斯勒的一個大便宜。當艾柯爾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還親自飛到北京開出了1美元的超低價格,但此一時彼一時,已經和奧迪達成合作的一汽自然拒絕了他,也成為這個汽車傳奇人物在職場上的灰暗一筆。
以上,就是辣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汽車小故事,如果你還知道什麼更精彩的,歡迎留言分享給大家,最後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