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綠川幸的作品《螢火之森》之後,你是不是認為銀,溫柔又帥氣,美好且善良,但在此,對於這個少年經歷的點點滴滴,我想換一種角度看待。
黑暗版螢火之森劇情分析,開始!
(此非毒奶,請放心食用!)
1.銀螢初遇——「邪惡」計劃開始
6歲少女竹川螢,在暑假回到了住在鄉下的爺爺家,卻在「山神之森」迷路了。螢無助哭泣的時候,銀出現了。注意這不是什麼命中注定的美好緣分,而是銀的「陷阱」。銀因為幼時就被雙親拋棄在山神之森,終日與妖怪為伴,明明身為人類卻失去了與正常人類相互交往嬉鬧的快樂。
(而且春夏秋冬四季只有兩件衣服,這個梗還讓彈幕區吐槽。)
所以,銀要復仇,要報復人類對自己的不公。他特意關注螢,讓她迷路,感受到被拋棄的那種無助絕望的痛苦,然後自己恰當好處地出現幫助螢,與危難之中救她脫離困境,進而讓她充分信任自己,以便更好的實施計劃。
2.銀螢日常——構建「虛假」人設。
成功患難相識後,螢對銀,這個聲稱被人類觸碰就會消失的人,也產生了興趣,每年暑假都去山神之森見銀,與他一起追逐打鬧,一起在河邊做草船,一起在草坪上放風箏,一起在岸邊釣魚…………
額…………成功構建了一個溫柔,親和的形象,讓螢和我們觀眾沉溺其中的美好假象……………………
3.銀螢結局——意料之中且「早有預謀」。
相約夏日祭典是銀早就想好的計劃,要讓螢與我們觀眾這個人類群體深切經歷一下悲傷痛苦的感受,所以提前把自己的貼身之物——面具送給螢,並用吻給螢的內心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象,之後當這個人類小男孩跑過身邊,趔趄著快要摔倒的時候,找準時機扶他一下,之後漸漸化為螢光。
並在即將消失之際,與螢深情擁抱,然後借螢光消失,留下螢這個人類女孩飽嘗被拋棄,離別的孤獨與痛苦。
接著,鏡頭一轉,螢光緩緩聚集,形成一個人形模樣,是銀,他沒有消失,他還存在著,存在於那夏日的山神之森……
但是,不得不承認最後的事實,卻是我們不願面對的另一番景象。
銀,綠川幸的作品《螢火之森》的男主角,
他是如此的溫柔又真誠。無論經歷怎樣令人潸然淚下的又心酸又心疼的經歷,他都,會一直溫柔下去。
所以,銀,若你自私一點,不那麼溫柔,會不會就不會化作螢螢綠光,只能留下微弱的光芒裡充盈這夏日幽深的森林!
最後,請原諒我的不敬,我的「引號」不是突出強調,而是相反之意,你是如此溫柔,與螢的相遇又是如此的奇妙與美好。
但是銀,我與萬千觀眾一心,不願你就這樣消失,即使我們知道這可能是最好的結局,但我們依然期待著螢火之森續集的到來,期待那個45秒池塘之中的身影是你依然存在的證明,但這個期待已經持續了多年,至今未果…………
即便不是夏日,也想要期待著。銀,這個溫柔少年依然存在於那片初識的森林,依然如往常一樣在那座石砌的神社前等待著螢。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