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迷你國,彈丸之地而已,這個由北海道、四國、九州、本州以及7200多個小島嶼組成的國家,真的只是一個迷你國嗎?
今天我們就從日本的面積、人口、科技,分析下這個GDP世界第三的迷你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日本的國土面積真的很小嗎
如果你問身邊的朋友,日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我想很多人很第一時間會告訴你日本是一個很小的島國,事實真是這樣嗎?
我們先看下日本的國土面積,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日本國土面積約37.8萬平方千米,對比中國的960萬平方千米確實要小很多,也就相當於一個雲南省的面積。但是如果你把日本的面積放到世界所有的國家中,你會發現日本的面積並不小。在世界200個國家中,大約在62名,僅從這個排名來看,日本的國土面積並不算小。
如果把日本放到歐洲地區,你會發現,日本的面積比義大利還要大。義大利麵積為30.1萬平方千米。我們之所以會認為日本是一個小島國,實際上是我們對比參照的國家幾乎都是位於世界前列。
從衛星地圖上看日本狹長的地勢,也會讓人誤會為是一個面積很小的國家,如果日本加上海域面積,其領土面積可以達到450萬平方千米,世界排名可以擠進第一序列,所以在國土面積上,日本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小國。
人口數已經破億
來看下日本國家的人口情況,截止2020年8月24日,全球的總人口數為75.8億,日本的人口數為1.27億左右。但是人口數破億的國家,世界總共不到十五個,如果以現有的人口數排名,日本的人口總數將位居世界第十一位,比印象中的德國、法國、加拿大等大國都要多。
因為中國有14億人口和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所以看日本總是覺得很小,但是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對比,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會認為日本真大。
日本真正大的地方
日本出類拔萃的地方,在於日本的科技和日本的經濟。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按照國際上制定的計劃,應該是發展成一個沒有國防力量,並且以農業和旅遊為主的島國。正當大家以為日本人就要俯首稱臣的時候,美國人介入了,首先是韓戰給日本帶來了20億美元的工業訂單,當年造飛機坦克的生產線一夜喚醒,日本人的餐桌上開始繼續出現牛奶和麵包。
戰後日本得到了強有力的扶持,美國大兵不僅送來武器,還送來了高新技術和美國人民的消費需求。僅以半導體為例,日本吸收了美國援助的電晶體技術,通過企業間抱團研發實現了自主生產,然後搭載日本製造的電晶體的索尼收音機暢銷全美。這個錢,日本一直賺到了90年代才被三星取代,還有汽車、家電等領域,美國都被日本反將了一軍。
1968年,距離戰爭結束還沒有30年,日本超越西德,成為世界第二的經濟體,這個成績一直保持了半個世紀左右。為日本帶來大量外匯的正是日本人的科技,日本的經濟模式很簡單,就是進口廉價原材料,通過掌握的技術,製造成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在這條路上,日本人比西歐走得更遠。看看昔日霸主英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和日本相比,實在是差強人意,所以外國人看待日本的角度和我們有很大的區別。
無論從國土面積、人口、經濟、科學等領域,日本都不能算是一個小國,這才是日本最真實的發展現狀。那麼對於日本為什麼我們有小國的印象呢?除了領土面積帶來的影響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的低調導致。
日本在二戰戰敗之後,處處受限於美國,與美國籤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在美國的掌握之下,日本不得不小心的發展,儘可能的低調以不被關注,在國際上只管賺錢而不強出頭,這也導致了外界對於日本的認知是滯後的,留下了小國的印象。
中國如今在經濟體量上超過了日本,但更不應該輕視日本,不能將它當作小國對待,多次歷史上的教訓依舊曆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