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反對俄羅斯小國,帶頭解體蘇聯,人口大幅減少,未來國家或消失

2020-12-22 揭秘歷史的頭條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整個世界歷史那就是一部大國歷史,由大國主導和掌控世界發展方向,大國決定世界格局。

而作為小國來說,因為力量和資源的有限,所以整個國家相對比較悽慘,只有依靠大國才能安穩發展,否則國家很難生存。尤其是對於那些跟大國作對和死磕的國家來說,更是如此,下場更加難以預測。

最典型下面這個小國,堪稱最反對俄羅斯的小國,當年帶頭解體蘇聯,現在國內人口大幅減少,未來國家或消失。

這個國家就是立陶宛。立陶宛是歐洲波羅的海的小國,國土面積只有6萬多平方公裡,人口280萬左右。

而立陶宛這個國家,雖然又小又弱,但是這個國家卻是以反對俄羅斯而著稱於世。

在立陶宛國內,百姓對於俄羅斯那是恨之入骨,國家在教育中,灌輸的思想也是俄羅斯的邪惡,所以整個情緒非常激烈。

更加直接的是,立陶宛在國內,甚至其實俄羅斯族人,直接取消他們的國民身份。

而且在國內拆除一切蘇聯時期雕像,在獨立後,那是帶頭跟北約圍堵俄羅斯,死磕俄羅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立陶宛那是最反對俄羅斯的小國了。

所以我們看到,即便是在蘇聯解體的時候,立陶宛都是帶頭第一個鬧獨立,才有了引發蘇聯解體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而且現在立陶宛依舊是反對俄羅斯的急先鋒。但是立陶宛反對俄羅斯的下場也是悲慘的,最直接的其無法發展,而且整個的人口大幅度下降。

本來立陶宛有400萬人口,但是獨立後,因為內部的發展困境,以及俄羅斯族人的被排擠。

所以大量的人口遷移出立陶宛,人口幾乎喪失40%。更加嚴重的是,立陶宛現在生育率低下。

自殺率比日本還高,位居世界第一,每年大量人口自殺,所以立陶宛每年人口減少4萬人以上。

也就是說,按照這個速度,不用70年,立陶宛就沒人了,國家直接滅亡。

所以立陶宛那是最悽慘的小國,整個人口喪失大部分,未來國家可能都消失了。很多人不理解,立陶宛人為何大量自殺和外流呢?

其實主要還是這個國家發展困境問題,國內發展緩慢,貧富差距巨大,而且還受到俄羅斯的長期壓制,西方也不待見。

所以發展那是舉步維艱,人口普遍悲觀,壓抑,下降很厲害。為此立陶宛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蘇聯解體後,最為悽慘的國家,這一點已經是毫無疑問了。

烏克蘭、喬治亞雖然也悽慘,國土分裂,但是立陶宛未來人口都沒有,那是不可思議的悽慘啊。

歡迎關注【揭秘歷史的頭條】,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立陶宛史》。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領土變動史,蘇聯解體讓俄羅斯失去了什麼?
    1700年開始,俄國沙皇彼得一世與瑞典爆發了長達21年的大北方戰爭,最終瑞典戰敗,波羅的海沿岸的土地併入俄羅斯,俄羅斯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國家。此後的一百多年間裡,沙俄全力向西、南擴張,同時不停參與歐洲爭霸戰爭,葉卡捷琳娜大帝先後三次與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將沙俄的邊界推至中歐。
  • 一場反酗酒運動,成了蘇聯解體的導火索
    反對聲起到1988年,有人開始公開反對這項運動。首先,它導致了財政收入的大幅減少。當時,酒類收入為720億美元,佔國家預算收入的10% 以上。從15世紀起,酒類收入就是沙皇的最大一棵搖錢樹。莫斯科售酒點的數量開始大幅增加。葉爾欽隨後被解除所有職務。俄羅斯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德米特裡·涅姆佐夫,2016年在《社會學研究》發文指出:1648年,因為沙皇對酒類提價,導致當時三分之一的男性人口欠酒館的債,全國各地爆發了起義。
  • 自90年代蘇聯解體以來,為什麼俄羅斯人口長期處於負增長狀態?
    自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人長期處於負增長狀態,1992年至1997年期間,人口總數從1992年的1.48億下降到2017年的1.44億,這其中包括每年數十萬的外來移民,死亡人數共計超過出生人數約389萬。
  • 蘇聯解體30年:俄羅斯人怎樣看蘇聯解體?
    1991年,蘇聯宣告解體,隨後出現了所謂「獨立國家國協」。整整30年過去了,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現在是怎樣一幅景象?俄羅斯人又如何看待蘇聯的解體呢?經濟脫胎換骨蘇聯剛解體的那幾年,俄羅斯似乎到處籠罩著一片悽涼。曾經被寄予希望的「休克療法」將這個龐大的國家帶到了崩潰的邊緣。經濟的停滯、民生的凋敝無一不表明,解體的後遺症正在顯現。與此同時,「金盧布」的貶值帶來的是物價的飛漲。
  • 蘇聯已解體,俄羅斯為何依然被西方敵視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自二戰後進行了數十年的冷戰結束。原華約集團締約國乃至原蘇聯加盟國紛紛擁抱西方,東歐已然重新進入西方體系。然而,身為蘇聯的主要繼任者俄羅斯一直不被西方所接受,北約在蘇聯解體後持續推進東擴對俄羅斯實行全面圍堵。
  • 都是超級大國,美國如果解體了,會不會走蘇聯的老路?
    蘇聯就這樣消失了,一下子就變成了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立陶宛、亞塞拜然、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亞美尼亞、烏克蘭、土庫曼斯坦、摩爾多瓦、塔吉克斯坦
  • 戈巴契夫為何向美前國務卿祝壽,蘇聯解體到底是幸事還是不幸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12月13日,年近90的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向100歲的喬治·舒爾茨的生日發去賀辭,並指出他們多年的共同努力是結束冷戰的轉折點,而實現無核武器世界的想法仍有待未來。
  • 蘇聯解體後,中國幫助了俄羅斯多少?
    中俄恰恰就有很多這種情況,除去購買石油和天然氣,大致分為幾個階段:一、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倒爺」熱筆者很小的時候,經常有同學拿出俄羅斯望遠鏡等等物件來炫耀,引來一片羨慕。這背後恰恰是蘇聯剛解體時,中俄兩國加強貿易合作的側面寫照。
  •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共產黨怎麼樣了
    ,戈巴契夫最後的希望,想要讓蘇聯在一種鬆散體制下維持的希望也宣告破產。隨後不久,蘇聯最高蘇維埃特別會議通過決議,各加盟共和國共產黨或被禁止活動,或被迫自動解散。俄共也曾經遭遇過嚴重的危機,因為在2003年的國家杜馬選舉中席位大減,導致俄共中央領導層出現分裂,久加諾夫和反對他的吉洪諾夫在同一天分別在兩個地點召開了俄共第十次代表大會,而且都被推舉為俄共中央主席。好在後來黨內加強了團結,重新制定了路線,避免了更大的危機。2004年8月3日,俄司法部確認久加諾夫為俄共合法領導。
  • 蘇聯在1991年解體,解體後分解為幾個國家?
    眾所周知,蘇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簡稱,是一個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聯邦制國家。1991年12月25日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立國69年的蘇聯從此正式解體,原本15個組成國也恢復了主權地位。
  • 從蘇聯解體出來的15個國家基本情況
    (СССР/USSR),是一個聯邦制國家。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至15個加盟共和國)。國土面積22,402,200 平方公裡,人口數量286,730,817,首都莫斯科。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十一國籤署《阿拉木圖宣言》,蘇聯完全解體。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
  • 蘇聯解體後,最悽慘的國家,國土四分五裂,百姓一貧如洗
    古人有云「國雖大,好戰必亡」,戰爭亦或是動亂,對於國家的發展是有著致命的打擊的,所有矛盾最後被激化,國家支離破碎的根本原因,從來都是來自內部,自身的問題。上個世紀90年代,全球最大的事件,影響最深遠的,必然非蘇聯解體莫屬。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與美國實力不相上下,但是最後還是走向了解體。
  • 俄羅斯人口特點:地區城鄉分布不均,負增長且性別比失衡
    俄羅斯不同地區人口密度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人口持續減少。全國的一級行政區由85個聯邦主體構成(包括近年兼併的2個兩個行政區),無爭議的83個行政區中63個人口減少,20個在增加,這20個人口增加的地區主要集中在首都莫斯科為中心的西半部區域。俄羅斯遠東和烏拉爾地區的人口流失問題十分突出。
  • 對俄羅斯非常忠誠的五個國家,至今發展困難,個個窮困潦倒
    縱觀世界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掌握世界話語權的永遠都是世界強國,而那些軟弱的小國只能任人欺負,很多小國為了生存不得不尋求大樹的庇護,因此在國際上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強國有一群小弟跟隨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俄羅斯,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龐然大物,就連不可一世的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也是非常忌憚的,所以俄羅斯一直都不缺乏盟友
  • 此國是蘇聯最小加盟國,蘇聯解體後淪為歐洲最窮國,女人更可憐!
    蘇聯解體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之一,在這場重大變故中,只有極少數的陰謀家成為了既得利益者,而更多的平民百姓則成為了蘇聯毀滅的陪葬者。然而,在陰謀家的蠱惑之下,很多蘇聯的人民卻成為了這場分裂國家行動的參與者。然而當他們的願望真的實現後,他們卻發現,自己除了擁有一獨立民族國家的國籍,失去的是更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對於這一點,摩爾多瓦人感同身受。
  • 蘇聯解體前夕,美國為什麼反對烏克蘭獨立?今天的歐洲已給出答案
    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美國並不希望蘇聯立刻解體,尤其是反對烏克蘭從蘇聯獨立,可是老布希的話沒有人能聽進去,同月蘇聯發生了8.19事件。 ,這是美國最希望看到的成果,事實上此時的美國已經贏得了冷戰的勝利,所以再讓蘇聯解體已經並非最優選項,畢竟留著蘇聯還是有大用的。
  •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國歌,為何繼承了蘇聯旋律?
    1991年12月25日,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國家。其中,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要家底。按照道理來說,一個新政權建立以後,肯定各方面都是新的。但俄羅斯的情況不一樣,俄羅斯的國歌,基本上繼承了蘇聯的旋律,僅僅是歌詞不一樣而已。作者跟著俄羅斯國歌的節奏,還能把蘇聯國歌唱下來。
  • 美國是下一個蘇聯?為何說未來美國不會像蘇聯解體那樣分崩離析?
    畢竟美國除了和蘇聯一樣是超級大國,其各州的自主性相當強,聯邦政府更像是管家而不是家長。所以,美國似乎沒有理由不重蹈蘇聯解體的覆轍。真的是這樣嗎?當然真的不是,因為美國終歸不是蘇聯。蘇聯作為超級大國,從一開始就是特立獨行的存在。雖然我們習慣上將其定義為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
  • 為什麼蘇聯解體後的蘇聯所有國家加起來卻比蘇聯弱了那麼多?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因為解體後的俄羅斯已經不是撐持蘇聯的那個俄羅斯了。蘇聯解體後,為了改變蘇聯時期計劃經濟帶來的弊端,葉爾欽任命時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的蓋達爾開始經濟改革,也就是後來有名的「休克療法」。
  • 俄羅斯未來會如何發展,是走上崛起還是再次解體?看專家咋說
    二戰結束後,美國執意在全球推行霸權主義,其死對頭蘇聯走向解體後,美國就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為了穩坐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國一直都有對其他實力強大的國家進行壓制的傳統,除了蘇聯之外,日本、英國等也曾受到過美國的針對,當然他們在被搞垮後都成了美國最忠實的「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