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之後,還有一個小國存活了下來,秦始皇為何沒有滅它?

2021-01-16 尋歷史真相

01

秦始皇統一天下,並沒有將所有的國家都滅掉,留下了衛國。相信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何單獨留下了這個國家,這樣不是讓自己的統一大業有了瑕疵了嗎?

衛國在春秋時期很特殊,雖然屬於周朝封國,但是文化方面繼承了商朝。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衛國建立在了商朝故土上,有很多的商朝遺民。

作為一個身處中原腹地的國家,衛國曾經強過,但是隨著接連被打擊,逐漸變弱了。戰國時期,衛國像是沒有一樣了,因為魏國和韓國等國家已經將其遮蓋住了。

02

魏國起來之後,覺得衛國沒有必要存在了,直接發兵滅了。這個滅了不是什麼都不剩了,而是保留了衛國的王位傳承。

這樣一來,衛國雖然是還有君王,但不是獨立存在的了,而是魏國的屬國。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常見,給原先國家君王一塊封地,讓他安穩度日就行了。

這個屬國的君王和國家的君王也不是一回事了,整整差了一級。

總的來說,被魏國滅掉後,衛國算是名存實亡了。

後來,隨著秦國滅了魏國,衛國就到了秦國手中了。對於這個本身就名存實亡的國家,秦始皇沒有太在意。

03

秦始皇還是保留了衛國的封君,這是他統治的一種手段,派了一些秦國子民去了衛國,這樣就不會對秦國造成威脅了,一旦沒有了威脅,自然沒有必要滅掉衛國。

秦始皇很注意影響,他在繼位後,想了很多辦法加強權威,其中就包括拉攏了很多儒生給他效力。在這些拉攏的人裡面,主要包括衛國的老牌貴族,都是源於周封國裡面的。拉攏的手段就是給他們地位,讓他們感到滿足。

在各國之中,類似衛國封君的情況有很多,這些人實力都很強,有的完全可以和官府抗衡。不能全部消滅乾淨,只能是收了他們,然後得到這些人的支持,從而便於國家管理一些地區。秦二世上位後,他廢除了封君,導致出現了很多反抗勢力。

除此之外,衛國對秦國影響很大,商鞅來自衛國,呂不韋也是來自衛國,都是讓秦國發展了。衛國出現不少人才,也都基本在他國效力,也正是因為這樣,衛國才間接被保留了。衛國多人才沒有什麼壞處,對他國都有利。

04

如果沒有這些人才的支撐,衛國可能很早就被滅了,沒有存在的價值了。衛國很少選擇對外擴張自己的領土,秦統一六國後,衛國也是沒有引起秦國的注意。對比一下,衛國對秦國的威脅根本不值一提,所以留著它是有利而無害的。

05

軍隊中什麼級別才可以配「警衛員」?一般的級別還真配不了

董存瑞19歲壯烈犧牲後,家人過得怎樣?妻子的做法讓人心疼

二戰時期,日軍發明的「缺德」武器,連日軍都怕自己被「感染」

華人毒王:家中藏有七把手槍,一隻白虎,2噸美金,自稱從不害國人

8歲女兒說了兩句詩,父親預測女兒以後會淪落風塵,14歲時應驗

參考資料《左傳》《史記》

文章題目:秦滅六國之後,還有一個小國存活了下來,秦始皇為何沒有滅它?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秦滅六國的先後順序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秦朝。秦,原本是偏居西部的一個小國,它是如何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的?先有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再有戰國七雄:齊、燕、韓、趙、魏、秦、楚。兩個時段,「秦」皆列席其中,但它一開始並不是最強的。秦國地處西陲,原來只是關中地區的一個小國。春秋晉國稱霸的時候,秦穆公企圖向東爭霸中原,每敗於晉國。
  • 秦滅六國,秦始皇統一了不少後宮佳麗,為何不選擇一個立後?
    第一,秦始皇是有後宮的秦始皇的後宮應該是伴隨著滅六國而來。在古代女人是一種資源,尤其是美女更是稀有資源。儘管這種說法欠妥,但確確實實存在。古代戰爭的目的要麼是攻佔領土,奪取城池;要麼是推翻現有統治,進行改朝換代;要麼是大國爭霸,統治者玩弄權力的遊戲;要麼是掠奪資源,進行財富擴充。
  • 秦國滅掉六國後,秦始皇是怎麼處置六國國君的?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那麼,秦始皇真的是一個「不施仁義」的人嗎?儒者說,仁者愛人。也就是一個人是否仁義的最核心問題,就是他是不是對於百姓有著愛惜之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專家:結局有好有壞!首先被秦始皇滅掉的國家是六國當中最為弱小的韓國。韓國這個國家比較尷尬,它大部分領土被秦國所包圍,所以它一直處在秦國的極度高壓之下。
  • 秦始皇滅六國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掃平六合的戰爭拉開帷幕,至公元前221年,用近十年的時間,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至此,「戰國七雄」局面結束,秦國成為天下唯一的霸主。在滅六國戰爭前,秦國的疆域並不大,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將都城遷到鹹陽,當時的疆域包括今陝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部分、河南西部部分區域以及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區域。
  • 秦滅六國的過程中,為何滅楚之戰最為艱難?
    歷史上的秦國,自秦昭襄王之後,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到了無法扭轉的地步。因為,秦昭襄王在位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山東列國中齊、楚、趙等強國,悉數遭到了秦國不同程度上的打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秦王嬴政繼位的時候,秦國的國力已經到了遠邁山東六國的存在。以至於,秦國發動的滅六國之戰,僅用了十年的時間。
  • 秦滅六國時,韓信張良蕭何項梁項羽範增都在幹嘛,為何不幫六國
    秦始皇滅亡六國、統一天下之戰,是他在解決成蟜謀反、嫪毐叛亂、罷免並逼死呂不韋,獨掌大權之後開始的,在李斯、尉繚等人的輔佐下,從公元前236年開始,到公元前221年為止,差不多用了15年時間,秦國並為此制訂了滅亡六國的順序:先滅韓國與趙國、然後是楚國與魏國,最後是燕國與齊國。
  •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怎樣的?哪國最難打?哪國又最難滅?
    雖然,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奮六世餘烈」的結果。 但是,六世中起決定作用是秦昭襄王趙稷。 這位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繼位第41年任命了一位新丞相——範雎。 這一年(前266年),距秦始皇統一六國,還有45年。
  • 秦始皇掃滅六國時,抓來的俘虜怎麼處置了?
    因此,可以肯定,一統六國之戰,秦始皇是沒有殺俘的。倒是劉邦,《史記》、《漢書》都有他屠城的記錄,所謂「梁使羽與沛公別攻城陽,屠之」以及「擊陳豨,屠馬邑」等。當然,這都是題外話,暫且不說,總之,秦始皇沒有殺俘是肯定的,既然沒有殺,那就有可能放掉?
  • 假如秦沒有滅六國,周王朝會不會一直傳承千年?
    默默喝涼茶 舉報   我國古代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王朝就是周王朝,西周加東周總共八百年,直到秦始皇滅六國
  • 秦滅六國的過程中,哪個國家最難滅?你肯定想不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當然,從當時的角度來看,六國已經滅亡,秦始皇已經完成了統一。不過,從後人的角度來看,彼時的嶺南地區,也即今天的兩廣地區還沒有納入到秦朝的版圖。於是,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發動了針對百越的戰爭。
  • 秦始皇滅六國後,六國妃子下場如何?看完讓人淚目
    秦始皇滅六國後,接管了六國的土地和百姓,俘虜了六國的國王,摧毀了六國王室和他們的宗廟,那麼六國國王后宮中的妃子,秦始皇是怎麼處置的呢?銅雀臺?阿房宮?銅雀臺是處置美女的,阿房宮只不過是秦宮殿群中的一個前殿。秦始皇滅六國後,「認為鹹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於是下定決心要建造配得上皇帝的宮殿,目的是「以彰得意」。阿房宮只不過是秦始皇宮廷規劃中的一個前殿罷了,一直到秦始皇去世,阿房宮都沒有建好。
  • 《大秦賦》滅六國怎麼沒有蒙恬?秦始皇:朕要的不是六國,是天下
    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終於統一天下,秦始皇所要的「天下」,並非只有「六國」,在南方,尚有百越之地,在北方,尚有強敵匈奴。嬴政建立秦朝的過程中,蒙氏和王氏兩族名將輩出,居功至偉。在《史記》中,司馬遷認為王氏一族的代表人物是王翦,而蒙氏一族代表人物不是蒙驁或蒙武,而是蒙恬。
  •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以能力和貢獻來排序,秦始皇團隊只能排第二
    秦始皇能夠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是因為歷代君主為秦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咱們聊聊嬴駟團隊、嬴稷團隊和嬴政團隊哪個更強?秦惠文王嬴駟秦惠文王嬴駟(公元前356—前311年),秦孝公之子,秦始皇嬴政的高祖父。
  • 秦始皇滅六國後,被他俘虜的這六國君主,都遭到怎樣地對待?
    先是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在長平之戰,把趙國40多萬精銳部隊全部消滅,這一事件意味著秦對六國最後的忌憚也都沒有了。並且,秦昭襄王在位期間還廢黜了周天子,這導致六國即便幻想繼續以周天子的名義搞聯軍討伐秦國,也沒有條件了。圖片:周天子被廢黜劇照秦昭襄王去世後,秦發生了一系列變故,先是孝文王在位三天便去世了,莊襄王在位三年也隨之過世。
  • 秦滅六國,為何打楚國需要出兵六十萬?王翦:這事你們學不來
    當然,我們在這要問一個問題,當時秦始皇要滅楚國的時候,王翦為什麼要用六十萬兵馬就夠了?秦滅六國究竟用了多少兵力?所以楚國雖然大而不強,可是這廣袤的領土也是秦國必須要徵服的障礙,我們從秦國討伐六國的兵力就能夠看到這其中的差距:秦滅韓國,只派了一個內史騰,這個領軍主將連名字都沒有記錄,可見秦國對韓國已經不看在眼裡了,而韓國滅亡之後其僅僅是秦國的一個郡,滅亡魏國秦國也沒花太多時間,僅僅十萬大軍圍城三月,魏國不攻自破,秦國未損失多少。
  • 秦始皇開啟滅六國之戰:先打最強,「一箭三雕」,高明!
    當秦國稱雄,其餘六國常合縱抗秦,致使秦東出統一之路頻頻受阻。而秦始皇一出手就先擊最強,不但可徹底破滅六國的合縱戰略,還可「殺雞儆猴」,瓦解他國鬥志,從而加快天下一統的進程。秦始皇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雄才大略,實在讓人驚異。 趙國這塊硬骨頭有多難啃,從秦滅趙所需的時間就可知道。
  • 秦滅六國王翦父子功勞最大,蒙氏家族三代目同樣不遑多讓
    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武將中當屬王翦王賁父子的功勞最大,除了內使騰滅了韓國之外,趙國和楚國這兩個最為強大的國家都被王翦所滅,此外,王翦還殲滅了燕國的主力,燕王喜逃到了遼東。而王翦的兒子王賁,功勞也非常大,獨自滅掉了魏國和齊國,最終滅了燕國。
  • 秦滅六國後,六國的君主都是怎樣的下場?有沒被滅的小國家嗎?
    對於燕王喜的處置,似乎沒有史料詳述。  不過,他理應是受到了最嚴厲的處置。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對滅六國的原因和過程做了簡單闡述。  其中,各國得到的待遇都是「虜(或得)其王,得(或定)其地」,唯對燕國,用的字眼是「滅其國」。  秦末,天下大亂,各國貴族紛紛復國,唯獨燕國王族始終沒有出現,反而是趙將被立為燕王。  六國之中,唯燕、楚的王族是西周時期一直傳承下來的,其根基應當非常深厚,而燕地又遠離秦地,正常情況下,他本應像齊一樣,靠舊貴族力量復國。
  • 秦始皇重用的那些名將,在劉邦項羽滅秦時,為何沒有出手幫助秦國
    此時距離秦始皇一統天下,只不過經過了14年,這幾位名將,除了章邯以外,其他人都跑哪兒去了呢?一、王翦和王賁父子倆,早早交出了兵權,秦二世時期已經去世。歷史上有兩位將軍的情商相當高,一個是王翦,還有一個就是郭子儀。這兩位將軍足以功高蓋主,但是他們卻讓君主絲毫感覺不到他們有功高蓋主的可能,你說厲不厲害?
  • 秦滅六國,天下一統!
    但在汾城站住腳後,根據《史記-秦本紀》的記載,立即對六國聯軍打出反擊戰,「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當然,這裡有一種說法是,只有三晉軍隊,沒有楚國軍隊。隨後,王齕就與張唐合軍攻下了趙國的寧新中,改名安陽。看下圖,這就捲土重來了,又對邯鄲虎視眈眈了。張唐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