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調查顯示:遊戲療法有助於治療多動症

2020-12-14 3DMGAME

電子遊戲一直存在至今,大家一直在爭論玩遊戲是否對人的健康有害,並且在遊戲是否會引起兒童和年輕人的暴力行為進行了很多研究。但是,一項新研究發現,遊戲療法可能能夠幫助多動症患者。

該研究是由杜克大學臨床研究所進行的,杜克大學臨床研究所將350名8-12歲的多動症兒童分為兩組,一組分配用於玩常規遊戲,另一組玩針對治療多動症的遊戲。孩子們每周5天每天玩25分鐘自己的遊戲,時間持續4周。研究中沒有一個孩子使用過處方類或其他形式的多動症藥物。

四個星期後,研究發現接受遊戲治療的兒童在注意力跨度相關測試中的表現優於對照組。之前,遊戲經常被用作暴力行為的替罪羊,甚至有人將大規模槍擊歸咎於遊戲。

先前的研究還發現,對於那些同時患有精神和身體疾病的人來說,遊戲療法也是有幫助的。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VR可以幫助治療顱腦外傷患者。杜克大學對多動症遊戲療法的研究並沒有表示遊戲療法可以替代傳統方法,但是,遊戲的醫療益處可能仍未得到充分重視,未來說不定可以更進一步的對此進行研究。

相關焦點

  • 打遊戲治療兒童多動症,靠譜嗎?
    臨床試驗數據,每天25分鐘遊戲治療,一周五天,這樣堅持「玩」四周後,「對兒童多動症有顯著改善效果」。「這款遊戲為改善兒童多動症提供了一個非藥物選擇。」FDA設備與放射健康中心主任、醫學博士傑弗裡·舒倫在官方報告中評價道。此前,美國批准治療多動症的藥物大多屬於興奮劑。 遊戲治療靠譜嗎?
  • 遊戲能當藥用!美國FDA正式規定,這款遊戲可用於治療兒童多動症
    大致看了一下有關於這款遊戲的實機演示視頻,可以說是很常見的賽車小遊戲,玩家需要控制小賽艇在道路上行駛,且不斷的躲避各種障礙物品,障礙物會隨著賽道的變化而迭代替換。在FDA官方的公告可以看出,這一款遊戲的主要便是針對八到十二歲之間,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合併型注意力缺陷渙散障礙的兒童,這一串名詞聽起來很拗口,但其實在民間有一個更通俗的叫法便是小兒多動症。
  • 天使兒童醫院講解多動症ADHD對小孩的影響
    多動症ADHD的影響那麼,兒童多動症ADHD的危害有哪些?下面就讓太原天使兒童醫院多動症ADHD診療醫師主任為各位家長做詳細解析。1、對個人的影響:輕微多動症ADHD兒童只是在學習上不能專心,不能主動去學,造成學習成績下降;在行為上不能自控,表現為不服管束,被人歧視。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但看著孩子每天都特別好動,父母難免會擔憂孩子,認為孩子是得了"多動症"。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他在工作的時候,會的時間花在了思考、計算、調查,做實驗,才有了如此大的成就。 02、孩子有什麼樣的症狀才屬於"多動症患者"? 很多父母對"多動症"都有些誤解,孩子平時比較好動,父母就覺得孩子這是患了"多動症"。
  • 多動症不局限於兒童青少年,50%影響到成年期!國內兒童多動症診療...
    有4.31%~5.38%的學齡兒童罹患多動症,但就診率只達到了10%,確診後也僅有三分之一不到的患兒能接受到長期規範的治療。金星明介紹了國際最前沿的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診治新動向,對我國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診斷流程、鑑別診斷、共患病識別及處理、各年齡階段治療方法、規範化管理等內容進行了對照和建議。
  • 這個方法把孩子的多動症治好了,他終於像個正常孩子了
    多動症的孩子會注意力不集中,對什麼事情也提不起興趣,到了上學的年紀更是極發愁的,擾亂課堂紀律,不配合老師工作,回到家以後跟父母頂嘴,做事沒有定力。如今科技非常的發達,可以採用物理治療如經顱磁刺激儀,副作用少,恢復好也是沒有後遺症的,因此這種方法很快便推廣開來,也得到了好的口碑。
  • 別輕易說孩子多動症,沒有這個症狀就不用擔心
    給大家講個搞笑的事情就明白了:曾有調查表明,在被確診為「多動症」的孩子中,8月出生的娃比9月出生的娃患病率高了60%。這是為啥呢?原因很簡單, 9月1號是開學日,9月之後出生的娃只能等到下一年上學,就成了班上年紀比較大的孩子,就會乖巧得多;而8月出生的娃是全班最小的,學習跟不上,玩性也大,當然容易被老師和家長視為「多動症」了。也就是說,很多小孩被誤診為「多動症」,其實只是因為年紀太小!據報導,美國每年可能有約一百萬的兒童被誤診成多動症 。
  • 多動症的孩子濟南能治好嗎?濟南童康兒童醫院
    多動症的孩子濟南能治好嗎?濟南童康兒童醫院採用中西醫結合-醫教一體的治療理念,倡導「測、評、醫、導、訓」醫教一體,中醫、西醫、心理、康復、特教等多學科結合,確立以「發育行為科」(多動、抽動、自閉症、遺尿、智力低下、語言發育遲緩)為重點,小兒神經科」(腦癱)、內分泌科(矮小、肥胖、性早熟)為專業的發展方向,為無數兒童多動症患者恢復健康,重拾健康夢。 孩子學習困難,原來竟是「多動症」在作怪?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主任詳解:如何預防多動症?
    孩子這種「坐不住」的表現,很可能是患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通俗的說就是兒童多動障礙,目前,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正在逐漸增加。父母要區別孩子是單純的活潑愛玩還是患有多動症,不能盲目給孩子下定義。那該怎樣預防孩子多動症呢?什麼是兒童多動症?多動症是一種兒童的發育行為疾病,主要發生在兒童學前時期。
  • 調皮和多動症的區別的是什麼呢?頑皮是孩子天性不能和多動症並論
    「多動症不用管,長大就好了」——關於小兒多動症不可走入的誤區小孩總是調皮搗蛋,寫作業馬虎,字跡潦草,學習成績也不好怎麼辦?打一頓就好了。——來自長輩的經驗。這些症狀怎麼這麼像小兒多動症?小兒多動症是什麼?都有什麼症狀?該怎麼判斷?接下來,請來自成都西南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孟青醫生為大家做詳細解讀。
  • 當心多動症!
    而對於出籠的神獸,很多家長也是非常苦惱,尤其是那些有多動症的孩子,更是讓父母頭疼。「熊孩子」狀況百出,影響的不單單是孩子學習!浩浩就是是一個典型的患有多動症的小朋友,就算是在醫院裡看病,也不會安靜下來。一次,浩浩母親帶浩浩去做體檢,要給浩浩抽血。但是浩浩卻沒有配合醫生的工作,一會兒摸一下醫生的聽診器一會兒又和醫生們搭話。
  • 兒童多動症的特徵和危害是什麼?
    ● 多動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兒童多動症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是一種以注意缺陷和活動過度為主要特徵的行為障礙症候群。
  • 非藥物治療強迫症的方法有哪些?
    有關治療強迫症的方法,就目前而言,認知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是治療強迫症的一線治療,多用於初始治療。專家指出,針對不同類型患者,需要有相應的應對原則,即使是同一種療法。當然,其他可用手段也很多樣,需要患者和治療者慎重選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除了藥物治療外,治療強迫症的方法都有哪些?
  • 兒童多動症|ADHD在幼兒期的14個跡象
    前幾天有家長諮詢我孩子多動症的事情,我問他孩子多大了,回覆說孩子4歲。這種情況其實不常見,因為很多ADHD兒童的家長都是等到上學以後,發現孩子適應不了學校規則和學習要求才會去檢查。一般醫院也不給5歲以下的孩子診斷。
  • 減壓「神器」指尖陀螺,真能幫助多動症孩子緩解症狀嗎?
    指尖陀螺最初的發明者是Catherine,她發明這個玩具的靈感還被各個商家借來包裝成「減壓神器」、「緩解焦慮症」、「孩子的好朋友」,「幫助提高孩子的專注力」,甚至「可以治療孩子多動症」等等營銷噱頭。對於玩具可以治病這一點,醫學專家進行了嚴肅的駁斥,但是這種煩躁小工具對緩解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兒童的症狀會有幫助嗎?★ 什麼是煩躁小工具?
  • 孩子調皮搗蛋,別輕易貼上「多動症」標籤
    多動症,是許多父母和孩子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但凡調皮搗蛋或學習不專心,爸媽批評時總會帶上一句:「你是有多動症啊!」  前幾天,寧波市鄞州區邱隘實驗小學603班的班主任俞成效老師,在課堂上布置了一篇隨堂作文:根據關鍵詞,寫一寫自己的苦惱,要求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 調查顯示 有酒癮的病患死亡率更高
    環球短訊 新華社柏林4月3日電(記者班瑋)德國和英國聯合進行的一項長期醫學調查發現,醫院中的患者如果同時還有酒癮,其死亡率數倍於患有同樣疾病但沒有酒癮的患者,而且比後者平均早7.6年亡故。  德國波恩大學近日發表新聞公報說,波恩大學精神病和精神療法專家與英國同事分析了英國曼徹斯特幾家綜合醫院12年半中積累的2萬多個病例,這些患者同時罹患多種疾病並有酒癮。
  • 川大學生創業團隊驚豔美國西雅圖 通過「意念」控制「玩具」 治療...
    多動症兒童有望接受新的治療方式參賽選手「多動症」是一種神經性疾病,一直是困擾醫學界的難題,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4歲-17歲未成年人的發病率高達9%,幾乎每10名兒童中就有一個是多動症患者,但目前效果最好的藥物治療方法常伴有副作用,可能對兒童造成二次傷害。那麼,還有沒有治療多動症更好的方式?有沒有辦法能突破傳統藥物治療方式的局限?
  • 五個方面正確區分兒童頑皮和多動症
    原標題:五個方面正確區分兒童頑皮和多動症  兒童好動是天性,他們通過觀察、模仿、甚至爭吵來了解、適應這個世界,而「頑皮好動」只是某些孩子的個性而已。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而多動症兒童就存在明顯的注意缺陷,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幹什麼都心不在焉,任何事情都不能有始有終。   二,自制力在一個陌生環境裡頑皮兒童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可以安靜地等待,而多動症兒童則自我約束能力明顯下降,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動作,大吵大鬧,制止也不見效果。
  • 3類兒童多動症用藥,讓孩子遠離注意力渙散,學習困難,情緒不穩
    兒童多動症候群困擾著很多家長和孩子  兒童多動症候群是一類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症候群。又被稱為多動症、兒童注意缺陷障礙。其中家庭氛圍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導致孩子多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許多研究認為兒童多動症候群可能是由於孩子中樞神經系統沒有發育完全所導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神經系統也會隨著機體的成長而不斷發育,並且各項功能趨於完善,因此兒童多動症候群會逐漸好轉並痊癒,一般不會留下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