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全國共享電單車達500萬輛 還記得ofo百年退押,享騎上海敗局嗎?

2021-01-13 騰訊網

在二三線城市,到處可見共享電單車,圖源:IT時報

30秒快讀

1、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共享電單車領域的「三巨頭」哈囉、美團、滴滴以及中小玩家松果、小遛、拜米、喵走出行、牧森等企業,紛紛湧入二三線城市和縣城,開講新一輪共享故事。

2、年底全國共享電單車達500萬輛,巨頭「提速」後,中小玩家還有得玩嗎?

3、不過,共享電單車並非新鮮事物。前有「享騎上海敗局」,後有「ofo百年退押」,新一輪江湖裡,押金、牌照、運維,依然是新生代逃不過去的坎。

走在二三線城市的街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風景:人們騎著藍色、黃色、青色、橙色、綠色的電單車一閃而過,風馳電掣。

如果想拍個照,還沒來得及打開相機,他們便消失在了視線裡。這樣的騎行速度令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騎行者豔羨,單車無論如何沒有這樣的速度。

01

「縣裡來了新單車」

「誒,聽說了嗎?咱們這裡又來了新的共享電單車!」

儘管對共享電單車早已不陌生,但每次聽到這樣的消息,山西省陽泉市的小強總會眼前一亮,然後第一時間找到新入駐的共享電單車試騎。除了想嘗嘗鮮之外,他覺得能夠騎上最新的共享電單車是一種「潮流」。

山西陽泉小縣城裡的共享電單車,圖源:IT時報

「從今年5月到現在,陽泉一共進來4種共享電單車,除了哈囉、美團、青桔三大巨頭外,還有一個松果。」小強說道。

現在,小強每次出門都會選擇共享電單車,「速度比單車快,價格也差不了多少,最主要就是方便。夏天這麼熱,想快點進屋涼快就得騎共享電單車。」

在浙江寧波當老師的王晨也有同感,「我覺得挺好的。校區太大,騎個自行車不方便,最佳的出行工具就是電單車。」

共享電單車正在成為解決二三線城市用戶3-10公裡短途出行問題的必備交通工具。

2019年4月15日,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落地執行,共享電單車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

目前,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核心城市明確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單車,而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則逐漸放開對共享電單車的管制,哈囉、美團、青桔等共享電單車品牌加速在下沉市場布局。

各種配色,是否讓你想起了共享單車?圖源:IT時報

作為共享電單車領域最早入局的巨頭,哈囉在2017年就投放了共享電單車。滴滴於2019年6月成立了兩輪車事業部,整合自有品牌青桔單車和街兔電單車。

今年6月,哈囉、美團、滴滴的共享電單車日單量分別達400萬、100萬和300萬左右。車輛投放也在加速,哈囉在3月籤下50萬輛共享電單車訂單,美團二季度投入近30萬輛電單車,5月還傳出採購超200萬輛的消息。滴滴將兩輪業務納入未來三年的戰略目標。

巨頭下沉之前,共享電單車原本是小玩家的戰場。以山東德州的某縣城為例,松果2018年就入駐當地,而哈囉在當地落地時間僅為1年左右,美團不到3個月。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電動自行車租賃企業共有3.7萬家。2017年至今,共新增1.66萬家相關企業,註銷/吊銷2758家。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目前全國已投放或正在投放共享電單車的企業近300家。」

02

若隱若現的「牌照」

有了共享單車燒錢大戰後ofo一地雞毛的前車之鑑,共享電單車的投入相對理性。不過,面對一片收入規模超百億元的藍海市場,共享電單車領域還是出現了燒錢大戰的苗頭。

「現在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是三巨頭過度投放。」牧森電單車負責人李鷹告訴記者,不久前他在「全國百強縣」福建晉江,獲得了10000輛共享電單車的牌照,還沒來得及投放,就被巨頭搶先佔領了市場。

「除了我們,還有另一家企業拿到了政府5000輛的審批單。他們在晉江投放了600輛電單車,我們計劃一周內投放2000臺。」誰知隔天李鷹就看見哈囉、美團的共享電單車鋪進了晉江。

美團、哈囉、滴滴等巨頭進入後,小玩家怎麼玩?圖源:IT時報

根據規定,共享電單車企業在進駐市場前,需要獲得當地車管所發放的牌照方能運營投放。但巨頭公司往往並未正視上述規定,而是直接將共享電單車投放市場。如果政府不介入,中小企業將毫無招架之力。

到嘴的鴨子飛了。「巨頭進入我就不投了,拼不過。他們的車子一進來,我們的共享電單車就被淹沒了。」李鷹說道。

和共享單車相比,共享電單車是個好生意。哈囉出行負責人此前曾對外公開表示,「哈囉助力車已經回本盈利,助力車是整個公司最賺錢的部門。」

以牧森電單車為例,今年5月,500臺牧森電單車順利落戶浙江麗水壺鎮鎮。截至目前,500臺電單車的日單量為3000單左右。

圖源:牧森

此前,寧波交通部門公布了一項數據,2019年底,該市共享電單車的使用率是單車的25倍多。寧波每輛共享單車平均每7.5日被使用一次,共享電單車平均每日被使用三四次。

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市場,「價格戰」的第一縷風悄悄吹起來了。在陽泉,松果電單車的價格是2元騎行20分鐘,哈囉、美團的價格為2元騎行15分鐘;在南方某城市,哈囉電單車的收費標準是30分鐘2元,小遛電單車的價格則是騎行5分鐘收費1元。

為了獲得更多的用戶,各家推出不同的優惠活動,比如哈囉的新客註冊後可以獲得10天免押金卡、3張騎行券、2張App專享券;美團在一些城市推出新手禮包免費卡,每天2次,每次前20分鐘免費,為期3天等。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收入規模達30億元。隨著共享電單車投放規模持續擴大,同時大眾共享出行意識進一步推高共享電單車的日常使用率,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收入規模將超過200億元。

李鷹告訴記者,去年全國共享電單車投入數量不到200萬輛,預計今年投500萬輛,明年超700萬輛,全國市場的天花板在2000-2500萬輛。

03

後來者會重蹈覆轍嗎?

經過3年多的探索,共享電單車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儘管一批共享電單車倒在了「沙灘上」,後來者身上依舊會留有尚未治癒的痛點。

早在2018年9月,《IT時報》記者曾報導上海共享電單車企業享騎的落地情況。此前,在上海投放了6萬輛共享電單車的享騎,因為疏於管理,車子陸續出現了剎車不靈、有電車不走、報障後仍能騎行等安全隱患,更有部分用戶使用故障車發生了交通事故。最終,享騎因為押金難退黯淡離場。

享騎共享電單車墳場,圖源:IT時報

如今,共享電單車的押金、安全、運維依舊是行業難題。

記者發現,市場上投放的多數共享電單車依然沿用的是押金模式,金額大多為199-299元之間。儘管用戶對於付押金已經謹慎許多,但很難避免押金難退的問題。

在黑貓投訴平臺,近期依然有芒果電單車、小蜜單車押金相關的投訴,內容多集中在申請退押金,客服不予受理等方面。

同時,共享電單車的車速快,安全問題尤為關鍵。在回答記者如何檢測及修理剎車性能不好的共享電單車時,兩個不同品牌的共享電單車內部人士表示,運維人員會在每天調度和換電時對車輛進行測試,簡單故障會當場修理,如果需要更換配件則在車身做標記,調回倉庫進行維修。

但故障車輛多長時間會被調回倉庫,兩家受訪企業均未給出準確時間,故障車上報後能否再次被用戶掃走騎行,也有待觀察。

在車輛運維方面,仍有用戶吐槽共享電單車找車難、電瓶沒電、車輛定位不準等問題。近期,網絡上傳播著不少各地政府清退共享電單車的視頻。因為共享電單車的無序停放,嚴重影響了市貌和交通。

廣東中山市已清退共享電單車約9萬輛,圖源:網絡

各平臺傾向於採用定點停車的方法,超出停車範圍會扣除用戶15-50元的現金,有的電單車在被系統檢測到超出騎行範圍後會當場斷電,一定程度影響用戶體驗。

作者/IT時報記者 李丹琦

編輯/挨踢妹

排版/黃建

圖片/IT時報、郝俊慧、網絡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相關焦點

  • ofo、途歌身陷困境,享騎還會遠嗎?
    文/劉軍偉享騎電單車在西安沒能挺過兩個冬天。公開數據顯示,享騎在西安市場投放5萬輛電單車,而今卻無車可用。偶現街頭的,不過是些殘破車體。現在,享騎的掌門人施銀鋒也面臨和ofo戴威一樣的窘境:眾多用戶想退押金、四處投訴,企業方面焦頭爛額。這個冬天,註定是共享企業的寒潮。
  • 共享電單車也涼了:享騎靠賣電瓶發工資 退押金無望
    來源:TechWeb還記得那個綠綠的享騎電動車麼?還沒火起來就已經倒下了,最近的境況是賣電瓶來支付員工工資。共享單車商業模式都難走通,資產更重的共享電單車就更加難了。在ofo搖搖欲墜山雨欲來時,共享電單車創企享騎就迎來了押金難退的危機。
  • 又一共享單車倒下:享騎電單車癱瘓 賣電瓶還員工工資
    臨近四月,天氣已經回暖,共享單車的使用旺季已經到來。但綠色的共享電單車「享騎」已經鮮少見到蹤影。在上海徐匯區、普陀區、虹口區幾處享騎電單車停車點,原來一溜綠色的車子已經不見蹤影。走近一看,這些享騎電單車的電瓶已經全部消失不見,幾乎無一例外。實際上,享騎電單車數量變少、電瓶消失這一現象並非僅出現在上海。
  • 共享電單車被按下暫停鍵,北上廣深明令禁止
    隨著ofo屢陷押金官司、摩拜單車離場,共享單車雖殘局未定,但落幕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另一邊,共享電單車的戰爭已在多個城市悄悄打響。在共享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共享出行的滲透率逐步提升,艾媒諮詢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移動出行用戶規模將達6.02億人。其中,作為「最後一公裡」的出行補充,共享電單車來勢兇猛,因操作方便快捷、租車費用低廉、綠色低碳而受廣大年輕人青睞。
  • ofo聯合騎唄發布定製版共享單車
    3月24日,共享單車企業ofo小黃車宣布,將與騎唄單車聯合推出定製版小黃車ofo L1,並於26日在杭州和濟南進行投放,這是ofo首次接入共享單車運營商。定製版單車沿用了騎唄單車獨有的「Z字型」設計。L1車型採用鋁合金車架,24寸實心胎,配備車筐、智能鎖和發電花鼓。鞍座採用可調式設計,前後剎車均採用安全性較高的抱剎。  相比於原有的騎唄單車,定製版ofo L1增加了車筐,將車座變為可調的結構,這使得ofo L1的騎行體驗更接近普通的自行車,體現了ofo小黃車一直堅持以用戶體驗為先的理念。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在共享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共享出行的滲透率逐步提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移動出行用戶規模將達6.02億人。其中,「最後一公裡」的出行痛點,推動形成了共享電單車。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
  • 告別「野蠻生長」 長沙共享電單車,下一步怎麼騎
    不過,不少市民疑惑,整治之後,能否剎住共享電單車超量投放之風?跑馬圈地:13家企業湧入,60萬輛共享單車讓城市不堪重負2017年10月,享騎電單車作為第一個共享電單車品牌開進長沙,解決出行最後三公裡的痛點,受到市民歡迎。
  • 享騎涼涼
    同日,也有消費者表示:「2018年1月23日註冊上海享騎電動車服務有限公司的享騎電單車APP帳戶,後因無使用電單車需求申請退還帳戶餘額,享騎客服電話400 104 8118變為空號。」帳戶餘額472元無法退回。筆者查閱聚投訴發現關於享騎電動車的投訴量達867條,黑貓投訴關於享騎電動車投訴量更是高達5275條。投訴問題以押金難退為主。
  • 走下沉、發補貼、拼電池,巨頭們的共享電單車生意還好嗎?
    從5月底開始,北京、上海和天津等一二線城市的共享電單車鋪設數量也在急劇減少。  共享電單車的出現和消失,不像共享單車那麼受關注,但這個領域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2020年初,在一二線城市的人行道上,停滿了共享電單車,包括藍白色的哈囉、綠色的街兔和黃色的美團電單車。
  • 風起共享電單車,小玩家離場進行時
    另一家共享單車巨頭美團單車,將採購超過200萬輛共享電單車的計劃不脛而走,也再次將共享電單車推向了輿論中心。作為與共享單車模式相似的「兄弟賽道」,共享電單車可謂命途多舛,直到2019年電動車「新國標」開始執行,共享電單車才逐步駛出政策的灰色地帶,也為滴滴、美團、哈囉出行的「三國殺」埋下了伏筆。
  • 共享單車將逐步告別銀川!4萬輛共享電單車陸續亮相,收費是這樣……
    4月中旬以來,有細心的市民發現,銀川街頭的共享電單車多了起來,不僅有摩拜、哈囉,還出現了青桔。記者5月6日從銀川市市政管理局獲悉,伴隨著共享電單車在銀川市三區陸續投放,五一後共享單車將逐步退市,告別銀川市民。 共享單車在銀川市運營了近3年。
  • 湖南日報丨告別「野蠻生長」——長沙共享電單車,下一步怎麼騎
    跑馬圈地: 13家企業湧入,60萬輛共享單車讓城市不堪重負 2017年10月,享騎電單車作為第一個共享電單車品牌開進長沙,解決出行最後三公裡的痛點,受到市民歡迎。
  • 全國首例未滿12歲男孩騎行ofo共享單車死亡案判決合理嗎
    全國首例未滿12 歲男孩騎行ofo共享單車死亡案,拜克洛克公司是應擔責任還是飛來橫禍?法院判決小高父母在法院對交通事故賠償案作出判決後,又以生命權糾紛為由將拜克洛克公司訴至法院,上海靜安法院認為ofo共享單車的鎖具設計未達到有效阻卻不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依通常方法使用其車輛的合理標準,未盡到合理管理義務,所以拜克洛克公司對於受害人騎行涉案ofo共享單車因交通事故傷害致死的發生存在過錯
  • 「森財之道」共享電單車:2千億市場的風能吹多久?
    早在2017年,摩拜和ofo就嘗試做電單車業務,後來北京等一線城市相繼發布文件,表示對共享電單車不鼓勵發展,隨後在二線等主要城市直接叫停了共享電單車。直到2019年4月15日「新國標」正式出臺,行業的標準化,讓美團和滴滴迎來了最合適的上場廝殺的機會。
  • ofo共享單車怎麼鎖車 ofo共享單車使用方法
    ofo共享單車怎麼鎖車 ofo共享單車使用方法時間:2017-01-28 22:24   來源:52PK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ofo共享單車怎麼鎖車 ofo共享單車使用方法 ofo共享單車怎麼鎖車,ofo共享單車使用方法。現在,不少朋友在使用ofo共享單車這個出行軟體。
  • ofo退款押金上熱搜目前國內共享單車發展如何?
    而目前我國仲裁最低門檻是6100元,因此眾多消費者表達了對ofo不滿,指責ofo通過格式條款提高消費者維權門檻,阻礙消費者維權。曾經風靡全國的共享單車行業如今發展得怎樣了呢?一文帶你了解目前我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現狀。
  • 共享單車ofo涼了,共享汽車呢?
    11月28日,ofo創始人戴威發表公開信,宣布ofo全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升級。在信中他還表示,「冬天已經來臨,風雪亦將隨至。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仍需堅守信念,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只要活著,我們就有希望。」在ofo不斷湧現出現的退押金難,大幅度裁員,搬離原辦公區域以及誘導用戶加入網貸計劃等負面新聞的現在,能不能堅持到最後,貌似已經沒有懸念。
  • 滴滴青桔、美團入局電單車 中國共享電單車將投放800萬輛
    原標題:共享兩輪車再燃三國戰火作者: 邱智麗 陸涵之[ 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可達到800萬輛,收入規模將達到200億元。 ]共享單車戰火已熄滅,外界都在猜測電單車是否會成為新戰場。
  • ofo再成被執行人,後共享單車時代如何收場?
    不僅如此,不久前ofo被曝出裁員消息,預計裁員規模達百人以上,而目前員工總數已不足百人。 在經歷2018年野蠻生長、2019年行業洗牌後,共享單車在新時代正逐步進入「下半場」的激烈競賽。隨著共享出行行業格局日漸清晰,共享出行企業需要回歸商業本質,從資本驅動向精細化運營轉變。
  • 共享電單車2020:燒錢燒不出新巨頭,小城打響廝殺第一槍
    來源:36氪單車的舊劇本,演繹不了電單車的新故事。來源 |未來汽車Daily(ID:auto-time)文 |顧翎羽編輯 | 週遊封面來源 | IC photo幾乎一夜之間,寧夏銀川街頭近7000輛共享單車全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4萬輛共享電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