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三線城市,到處可見共享電單車,圖源:IT時報
30秒快讀
1、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共享電單車領域的「三巨頭」哈囉、美團、滴滴以及中小玩家松果、小遛、拜米、喵走出行、牧森等企業,紛紛湧入二三線城市和縣城,開講新一輪共享故事。
2、年底全國共享電單車達500萬輛,巨頭「提速」後,中小玩家還有得玩嗎?
3、不過,共享電單車並非新鮮事物。前有「享騎上海敗局」,後有「ofo百年退押」,新一輪江湖裡,押金、牌照、運維,依然是新生代逃不過去的坎。
走在二三線城市的街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風景:人們騎著藍色、黃色、青色、橙色、綠色的電單車一閃而過,風馳電掣。
如果想拍個照,還沒來得及打開相機,他們便消失在了視線裡。這樣的騎行速度令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騎行者豔羨,單車無論如何沒有這樣的速度。
01
「縣裡來了新單車」
「誒,聽說了嗎?咱們這裡又來了新的共享電單車!」
儘管對共享電單車早已不陌生,但每次聽到這樣的消息,山西省陽泉市的小強總會眼前一亮,然後第一時間找到新入駐的共享電單車試騎。除了想嘗嘗鮮之外,他覺得能夠騎上最新的共享電單車是一種「潮流」。
山西陽泉小縣城裡的共享電單車,圖源:IT時報
「從今年5月到現在,陽泉一共進來4種共享電單車,除了哈囉、美團、青桔三大巨頭外,還有一個松果。」小強說道。
現在,小強每次出門都會選擇共享電單車,「速度比單車快,價格也差不了多少,最主要就是方便。夏天這麼熱,想快點進屋涼快就得騎共享電單車。」
在浙江寧波當老師的王晨也有同感,「我覺得挺好的。校區太大,騎個自行車不方便,最佳的出行工具就是電單車。」
共享電單車正在成為解決二三線城市用戶3-10公裡短途出行問題的必備交通工具。
2019年4月15日,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落地執行,共享電單車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
目前,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核心城市明確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單車,而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則逐漸放開對共享電單車的管制,哈囉、美團、青桔等共享電單車品牌加速在下沉市場布局。
各種配色,是否讓你想起了共享單車?圖源:IT時報
作為共享電單車領域最早入局的巨頭,哈囉在2017年就投放了共享電單車。滴滴於2019年6月成立了兩輪車事業部,整合自有品牌青桔單車和街兔電單車。
今年6月,哈囉、美團、滴滴的共享電單車日單量分別達400萬、100萬和300萬左右。車輛投放也在加速,哈囉在3月籤下50萬輛共享電單車訂單,美團二季度投入近30萬輛電單車,5月還傳出採購超200萬輛的消息。滴滴將兩輪業務納入未來三年的戰略目標。
巨頭下沉之前,共享電單車原本是小玩家的戰場。以山東德州的某縣城為例,松果2018年就入駐當地,而哈囉在當地落地時間僅為1年左右,美團不到3個月。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電動自行車租賃企業共有3.7萬家。2017年至今,共新增1.66萬家相關企業,註銷/吊銷2758家。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目前全國已投放或正在投放共享電單車的企業近300家。」
02
若隱若現的「牌照」
有了共享單車燒錢大戰後ofo一地雞毛的前車之鑑,共享電單車的投入相對理性。不過,面對一片收入規模超百億元的藍海市場,共享電單車領域還是出現了燒錢大戰的苗頭。
「現在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是三巨頭過度投放。」牧森電單車負責人李鷹告訴記者,不久前他在「全國百強縣」福建晉江,獲得了10000輛共享電單車的牌照,還沒來得及投放,就被巨頭搶先佔領了市場。
「除了我們,還有另一家企業拿到了政府5000輛的審批單。他們在晉江投放了600輛電單車,我們計劃一周內投放2000臺。」誰知隔天李鷹就看見哈囉、美團的共享電單車鋪進了晉江。
美團、哈囉、滴滴等巨頭進入後,小玩家怎麼玩?圖源:IT時報
根據規定,共享電單車企業在進駐市場前,需要獲得當地車管所發放的牌照方能運營投放。但巨頭公司往往並未正視上述規定,而是直接將共享電單車投放市場。如果政府不介入,中小企業將毫無招架之力。
到嘴的鴨子飛了。「巨頭進入我就不投了,拼不過。他們的車子一進來,我們的共享電單車就被淹沒了。」李鷹說道。
和共享單車相比,共享電單車是個好生意。哈囉出行負責人此前曾對外公開表示,「哈囉助力車已經回本盈利,助力車是整個公司最賺錢的部門。」
以牧森電單車為例,今年5月,500臺牧森電單車順利落戶浙江麗水壺鎮鎮。截至目前,500臺電單車的日單量為3000單左右。
圖源:牧森
此前,寧波交通部門公布了一項數據,2019年底,該市共享電單車的使用率是單車的25倍多。寧波每輛共享單車平均每7.5日被使用一次,共享電單車平均每日被使用三四次。
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市場,「價格戰」的第一縷風悄悄吹起來了。在陽泉,松果電單車的價格是2元騎行20分鐘,哈囉、美團的價格為2元騎行15分鐘;在南方某城市,哈囉電單車的收費標準是30分鐘2元,小遛電單車的價格則是騎行5分鐘收費1元。
為了獲得更多的用戶,各家推出不同的優惠活動,比如哈囉的新客註冊後可以獲得10天免押金卡、3張騎行券、2張App專享券;美團在一些城市推出新手禮包免費卡,每天2次,每次前20分鐘免費,為期3天等。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收入規模達30億元。隨著共享電單車投放規模持續擴大,同時大眾共享出行意識進一步推高共享電單車的日常使用率,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收入規模將超過200億元。
李鷹告訴記者,去年全國共享電單車投入數量不到200萬輛,預計今年投500萬輛,明年超700萬輛,全國市場的天花板在2000-2500萬輛。
03
後來者會重蹈覆轍嗎?
經過3年多的探索,共享電單車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儘管一批共享電單車倒在了「沙灘上」,後來者身上依舊會留有尚未治癒的痛點。
早在2018年9月,《IT時報》記者曾報導上海共享電單車企業享騎的落地情況。此前,在上海投放了6萬輛共享電單車的享騎,因為疏於管理,車子陸續出現了剎車不靈、有電車不走、報障後仍能騎行等安全隱患,更有部分用戶使用故障車發生了交通事故。最終,享騎因為押金難退黯淡離場。
享騎共享電單車墳場,圖源:IT時報
如今,共享電單車的押金、安全、運維依舊是行業難題。
記者發現,市場上投放的多數共享電單車依然沿用的是押金模式,金額大多為199-299元之間。儘管用戶對於付押金已經謹慎許多,但很難避免押金難退的問題。
在黑貓投訴平臺,近期依然有芒果電單車、小蜜單車押金相關的投訴,內容多集中在申請退押金,客服不予受理等方面。
同時,共享電單車的車速快,安全問題尤為關鍵。在回答記者如何檢測及修理剎車性能不好的共享電單車時,兩個不同品牌的共享電單車內部人士表示,運維人員會在每天調度和換電時對車輛進行測試,簡單故障會當場修理,如果需要更換配件則在車身做標記,調回倉庫進行維修。
但故障車輛多長時間會被調回倉庫,兩家受訪企業均未給出準確時間,故障車上報後能否再次被用戶掃走騎行,也有待觀察。
在車輛運維方面,仍有用戶吐槽共享電單車找車難、電瓶沒電、車輛定位不準等問題。近期,網絡上傳播著不少各地政府清退共享電單車的視頻。因為共享電單車的無序停放,嚴重影響了市貌和交通。
廣東中山市已清退共享電單車約9萬輛,圖源:網絡
各平臺傾向於採用定點停車的方法,超出停車範圍會扣除用戶15-50元的現金,有的電單車在被系統檢測到超出騎行範圍後會當場斷電,一定程度影響用戶體驗。
作者/IT時報記者 李丹琦
編輯/挨踢妹
排版/黃建
圖片/IT時報、郝俊慧、網絡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